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艺术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具有新奇性。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新颖的导入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新时代的高中学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学生参与的兴趣就会越浓,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如能利用时下的流行素材或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 课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教学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情绪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3. 课堂导入要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学内容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就应该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须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切记,单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为讲授新课打下伏笔。
  二、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不同的教师上课,课堂导入的方法会有很大不同;即使同一位教师上课,如果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即,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绝不可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运用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1)图片导入法。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网络图片导入新课,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求知欲。
  (2)复习导入法。复习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3)类比导入法。利用与教材内容相近或相似的人或事物进行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为新课教学作铺垫。
  (4)时事导入法。时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真实的语境。便于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
  (5)实物导入法。把实物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而且方便、简洁、语境真实。
  三、课堂导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导入的科学性。一般来说,正常的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宜。导入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课堂导入。导入时间过长,就会显得喧宾夺主,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如果导入的时间过短,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为了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绝不是为了作秀和摆花架子。
  课堂导入方法的灵活性。课堂导入,“导”无定法,切忌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便是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方法也应因时因地因对象而异,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兼顾启发性。
  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小结”这五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味注重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即使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注定是失败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突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体过程,无论课堂导入的方法多么精彩,最终必须落脚在教学效果上。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顺利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呢?  一、挖掘教材,提供保证  品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综观我们的品德课程,它所有的课程内容设置是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指导生活的!从而形成了“源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这样一条清晰的“品育路线”!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的学习。  如教学《不贪小便宜》一课时,我是这样挖掘教材,
教学情境创设,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创设的特定教学情境,其本质是要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加主动、积极去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能使思想品德课因情境而精彩。  一、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景,这是思想品德课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借助富有道德寓意的童话,神话故事及现实中感人
一、改变教学观念,是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基础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是为了能使用这种语言来进行信息交流。其次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包含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最后要让学生意识到改變被动吸收的学习状态才能最终提高英语学习成绩,自己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要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开展英语自主学习的主渠道  以
语文学习,不仅要以理性为指导,以个体经验为基础,而且还应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活动。其中师生在情感交流时的人格融合,是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全心理品质,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首要条件。作为语文老师,应如何在无声中润物,在无形中与学生人格相融呢?  一、重熏陶相染  正如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勵、唤醒、鼓舞。”语文老师的职责,不只是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同
《千顷澄碧的时代》是一部自带话题的电影,它关注贫困问题和中国人的奋斗精神。贫困是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主要带有外部性的问题。贫困的公共性本质,主要在于贫困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它是南部问题,但北部也有问题;它是东方的问题,同时西方贫困人口也不少。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是人类发展进步进程中需要真诚面对和努力消除的现象。贫困的外部性特征,主要在于即使对于一个处于贫困中的人,没有人可以直接指责他本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教学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問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
友善用脑理念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个孩子都具有天赋,只要我们信念不动摇,措施方法得当,孩子一定尽享成功。三年来,我们致力于友善用脑相适性育人策略的多维度探索与实践,带着友善用脑走进教育,让我们平凡的教育不断走向高效;带着友善用脑走进每一位学生,慢慢去启迪他们的智慧,证明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一、营造相适性的育人氛围  互相尊重、信任、积极的班级情感氛围,是与友善用脑教育场
章士钊:这个运动不能再搞下去  1973年5月25日,一架前往香港的飛机从北京起飞,机上乘坐的是时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已92岁高龄的章士钊。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与台湾方面会谈两岸问题,欲开启“第三次国共合作”。  抵达香港后的章士钊,因频繁活动,劳累过度,37天后病逝于香港。  民国时期,章士钊仗义辩护陈独秀“危害民国案”,长达53分钟的滔滔雄辩旁征博引、洋洋洒洒,使得“政府不等于国家”这一声音,
近年来,在上级团组织、教育部门和少工委的正确指导下,我校以创建“广东省红领巾示范校”为契机,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大力夯实少先队基础工程,创新少先队工作方法,打造少先队工作品牌,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开展各种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少先队活动,增强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组织观念和组织意识,树立了诚实、勇敢、活泼的良好队风,把少先队建设成为团结、向上、快乐的集体。  一、明确创建目的,发挥少先队对学校德育工
“惯性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同类型题目的效率,一方面却会让学生产生思维惰性,限制他们思维的发展。在课堂、练习和作业反馈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解题时运用了惯性思维,从而导致解题出错。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教师必须要引起重视,在教学中双管齐下,一方面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惯性思维,一方面消除学生存在的消极惯性思维。  一、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惯性思维的策略  1. 教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