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人格学说的善恶双重设计理论格局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long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往今来人们追求完美的人格,儒家以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为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表现为德性与德行的统一,在如何达到完美的人格的问题上,儒家以性善说和性恶说展开争论,以性善说为代表的认为人具有先验的善性,以性恶说为代表,更注重人格后天的培养。
  [关键词]理想人格 内在德性 化性起伪 善 恶
  如何成就完美理想的人格,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哲学家对人格理论的阐释各有侧重,而儒家哲学既注重先天潜能的顺导,又注重后天环境教育的作用,肯定道德实践在人格培养中的力量,强调知行统一,以培养理想完美的人格。
  一、理想人格:真善美的统一
  在儒家哲学看来,知情意和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价值目标,而是人人皆可以达到的。(1)孟子对真、善、美作了这样的解释:“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真(信)与诚相通,它意味着这种德性是主体真正具有而不是外在的矫饰,善表现了理想人格所具有的德性,为人们所向往并合乎人们的意愿,美展现为一种内在的充实。孟子明确肯定:“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理想人格的典范,人皆可以为尧舜,意味着在现实与理想的人格之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展开,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体现了一种普遍的道德自信。尽管儒家将理想人格理解为圣人时,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信念无疑又使理想的人格有了较现实的品格,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特点,即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走向理想的人格之境。
  完美的人格具有什么样的规定?儒家哲学从不同的方面对此作了探讨,由此而来形成了关于理想人格的系统看法。人格不仅包含为内在的德性,而且总是表现于外在的行为过程,即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作为理想的人格,必须具备一种仁爱的精神,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认为“本生(性)仁义,所以义刚柔之制也”,认为仁是人的内在德性,仁道的基本要求是爱人,这一要求决定了理性人格必须具有一种仁爱精神。仁爱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关心,而且要求同他人在情感上相互沟通,亦即以真诚对待他人。孟子认为仁爱就是“侧隐之心”,側隐之心是一种同情之心,在孟子看来,一个完美的人,应当具有对人的普遍的仁爱之心,“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对人普遍施行仁爱,
  作为理想的人格的要求,儒家规定必须具备坚定之志。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勇则体现意志的品格,意志表现为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为了实行仁道,即使献出生命亦应在所不辞,“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正是这种意志的坚定性,构成了完美人格的又一品格。孟子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在生命和道义不可兼德的情况下,应勇于“舍生取义”。荀子认为意志并非完全为外在力量所决定,一旦形成了坚定的意志,便可获得凛然无畏的气概,所谓“独立于天地之间而不畏。”
  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哲学对理想人格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它既有仁爱的情感,又有坚定的意志,而二者又与自觉的理性相结合,从而构成完美的人格,而这种人格又蕴涵着无形的道德力量。
  人格的外在表现是对具体行为的规范和制约。孔子曾说过“苟志于仁,无恶矣”,志于仁,就确立了以仁道为内容的人格,人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在具体行为中便可以避免不道德的趋向,无恶矣,即“勿以恶小而为之”,以为小节无害,到头来,小恶不戢,终成大恶。这种看法,从一个方面注意到了人格与行为的联系,德性对行为的制约过程,即德性的外化过程。儒家哲学认为完美的人格总是有其现实的社会功能,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后被进一步引伸为安邦济世。人格按其实质而言,不外是道德理想的体现,完美的人格,在于通过身体力行不断实现道德理想。
  二、人性的理论设计:性善论和性恶论
  理想人格作为道德理想的体现,构成了人的价值目标,如何才能达到理想之境,在儒家哲学看来,理想人格的培养,总是与人性问题联系在一起。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对成人之道的不同理解。关于人性问题,先秦思想家的观点有四种:性无善无不善说;可以为善,可以不为善;有性善不善说;性善说。(3)告子是第一派,孟子是第四派,第二派接近于告子的人性说,第三派动摇于孟子和告子之间。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在他看来,人非生来就有善性,善性是后来经过社会环境教育被塑造成的,他说:“性犹杞柳也,犹义杯抔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抔。”
  (一)性善论与成人的内在根据
  孔子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质生来是相近的,但环境和习惯使人的德智相去甚远,从理想人格的培养这一角度看,所谓性相近,是指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孟子进而将孔子所说的性相近引伸为性本善,人性之所以普遍相近,是因为凡人都有先天的善性,即在人的意识中有一种先验的善的萌芽,因为人生来就有“善端”,“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即将落井所以立刻去救他,并不是因为与小孩的父母有交情或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完全出自“恻隐之心”。孟子把“善端”分为四类,并作为仁、义、礼、智的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出自先天的本能,即“良知”、“良能”;“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根于心,孝亲、忠君、敬长等伦理行为,都发自人的“四端”,不是外力强加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正是这种善端,为走向理想境界提供了出发点,而仁义礼智又是理想人格的基本规定,渗透于每个主体的成人过程,通过先天潜能的展开,形成稳固的内心信念,即成人的内在根据。
  不过,成人过程不应当是一个戕贼本性的过程,不是外在强制或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性虽有善,但也要不断修养、培养,就是“养心”、“求放心”,即努力培养,扩充“善端”。孟子用了一个比喻,山上的树木,照它的本性都能长成大树,但是临近城市的山经常是光秃秃的,因为不仅得不到很好的护理,反而被经常砍伐,妨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孟子的人性论的价值在于它肯定了人自身内在有道德理性,并十分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性、能动性。从孔子的性相近,到孟子的性本善,他们把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先天的善端紧紧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向善的潜能,完美的人格则表现为先天的潜能实现和进一步的展开,着眼于人的精神存在,认为“善端”,仁、义、礼、智等道德精神因素是人内在的本性和自律规定,确信内在根据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孟子的人性论经过宋代儒者的改造,成为古代儒家人性论的主导思想。这种对人性为善的价值的判断,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以人本主义的立场对人类原初平等的积极肯定。它为建立和谐、仁爱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内在理论依据,又为社会道德的可能性找到了一个主体自身的根源。孟子学说的积极合理的价值在于它肯定了人自生内在有道德理性,并十分强调作为主体的人自觉性、能动性。
  (二)性恶说与化性起伪
  与性善说相对的性恶说,认为德性并非先天禀赋,而是形成于后天的化性过程,更多的注重后天环境对人格培养的影响,强调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起礼仪,制法度”,转化人的“恶”的本性。荀子在人性论问题上力图贯彻在自然观方面“天人相分”的观点,首先他主张性伪之分:“性者,本始材扑也;伪者,文理盛隆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礼义道德是后天人为加工制作的,天然的东西是人工加工的基础,无此则无从加工,但只有人为加工的天然东西才能美好完善。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性伪相分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他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饥而饮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人本性恶,善是人为的结果。自我的本然形态并不具有善的品格,相反,它一开始便赋予恶的本性,正是这种恶的禀性,使本然的我与理想人格,处在一种紧张、对立的状态。如何化解本然的我与理想人格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就在于化性起伪。所谓化性起伪,也就是通过社会影响与个体自身作用,以改造本恶之性,使之合乎礼义。故荀子得出结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论述了“性”与“伪”的关系,既看到了性伪之分,二者相对立一面,有看到了性伪之合,二者相统一的一面。在“性”与“伪”的矛盾中,他更强调“伪”这一面。他认为“尧舜之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他们生来都是天生性恶,,所以后来出现贤愚不肖的区别,原因在于“注错习俗所积耳”,都是由于后天环境和经验对人生的改造起着决定作用。“涂之人可以为禹”,但“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由此,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命题,强调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起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的本性。这里,荀子同样对凡人皆可以成圣充满信心,不过,与孟子不同,人之皆可以成圣(成就理想的人格),并不取决于先天,而源于后天的积善过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天下之事,皆积小成大,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小善不断,可成大善,在这里,先天的内在根据让位于后天的努力,通过教育使个体掌握社会规范,合乎理想人格。
  善与恶是一对矛盾,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当人们说人本性是恶的这句话是,说出了一种更伟大得多的思想”,恩格斯肯定说“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4)荀子的性恶论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论的先验论,认为“礼义辞让”等道德原则不是先天赋予人类的,而是后天学习“积伪”而成的,对现实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三)善恶皆由积累而成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从此足以看出量的积累在道德修养和践履中的重要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小善不断,可成大善;小恶不戢,终成大恶。天下之事,皆积小成大,“积”“渐”是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了“度”,就会发生质变,善与恶都有一个从量变大质变的过程。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儒家人格学说的现时意义
  理想的人格就是知情意和真善美的统一。人皆可以为尧舜,意味着在现实生活里,人人皆可以达到。由儒家学说深深领悟到:人格的培养总是离不开内在的德性与外在的展现,即德性与德行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圣人、君子均为理想人格的典范,是他们身体力行,“遏恶扬善,顺天修命”不仅独善其身,而且用自己的德性去影响、感染周围的人,不断注重道德实践,才成就了他们理想的人格。中国的传统哲学强调知行统一,既要从祖国博大精深的道德观念中吸收精华,牢固树立高尚完美的人格信念,更要注重道德实践,加强学习,身体力行。
  改革开放来,人们愈来愈重视人格魅力的作用,中国要走向世界,更要造就整体完美的人格。从儒家学说来看,培养理想人格,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重视人格魅力的作用,不断加强学习,培养理想人格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在市场竞争机制里,以完美的人格魅力,赢得市场,赢得信任,赢得信誉。
  [参考资料]
  [1]杨国荣.儒家的人格学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28~30。
  [2]方立天.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新华文摘,1999,6:40~41。
  [3]李佩芝.《道德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吧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33页
  [5]<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荆州)
其他文献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我校于2009年在全县率先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在活动实践中,会出现学生活动的场地需要整修,器材缺乏要补充,增添活动项目时要更新活动器材,有些器材时间用长,需维修,而这一切,均需钱来解决。(所以我们认为经费是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经费有限,如何筹措资金,确保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也是我们在开展大课间活动实践中,探讨的课题。在资金筹措的实践中,我们采取以校为主,学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为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三种价值观压缩在同一空间内,他们是非主流、“后物质主义”和文化反哺的一代。其价值观的特征表现为:追求价值的自我实现,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困惑,对情感世界的放纵、茫然和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等。其产生的根源有社会、文化、政治和理论诸方面原因。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当代大学生核心
期刊
[摘要]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是烃的衍生物教学的一个代表,本文主要从乙醇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乙醇 性质 用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乙醇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
期刊
[摘要]如何把低年级的小朋友引入到欣赏课堂中来,让他们能在课堂上真正的学习到一些东西。首先做为一名音乐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让学生爱上你,爱上你的声音,爱上你的舞蹈。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年龄阶段的欣赏课时,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身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 教学渗透健康成长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
期刊
[摘要]开展大课间活动,需要班主任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在活动中,班主任要做到:心要细、腿要勤、脑要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主动关爱学生,积极保护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发挥其权威作用,确保大课间活动长期、安全、有效开展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 班主任 素质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需要班主任积极参加,全力配合,主动协调。大课间活动给班主任增加了不少工作,也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班主任具备更高的素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师的头痛事”。笔者分析其原因在于习作的本身以抽象的题目或范围限死了学生思维,以及平时作文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教给学生许多条条框框的东西也没有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前”作文意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激情,从兴趣入手,解除给学生戴上的沉重枷锁,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在快乐中成长。  [关键词]“习作” “教学” “作文意识” “激情”  “习作教学
期刊
[摘要]在大课间活动中,要特别重视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思想,采取提高思想认识、安排专人居高瞭望、领导分工包片、教师值日巡视、班主任主管,个人自管、分组互管、器材定人管理、制定预案超前管理等办法,确保活动安全,防患于未然,切实提高安全忧患意识和安全责任感,确保大课间活动长期、有效、安全开展。  [关键词]浅谈 大课间活动 安全 管理  开展大课间活动是落实新课标精神,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是课程整合的核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如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数学教师要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探索如何使用电脑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它对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改革中,提高课堂效果已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思品 教学 效果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任重而道远。走进新课改,教师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笔者针对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