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硕士学制与“各方利益”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传来消息,最迟至2014年后,澳大利亚将全部取消一年制硕士学制,改为两年制课程为主、一年半制课程为辅的学制。这是在近年来部分中国高校硕士学制从两年改回3年之后,世界上第一个延长硕士学制的国家。这种改革是在效仿中国的硕士学制改革吗?
  《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两年制的硕士学制是国际上的主流学制,我国以前一直是3年制硕士,最近10年来虽在推行两年制硕士,但是遇到很大阻力,有专家提出,这主要是因为导师和学校希望硕士研究生为自己多干活。
  两年制是主流
  澳大利亚教育部近日决定,如果报考澳大利亚高校研究生的学生在本科所学专业与硕士报考课程方向相符,需要读一年半以上的硕士课程;如果本科所学专业与硕士报考课程不相符,则需就读两年以上学制的硕士课程。金吉列澳新留学首席顾问蔡颖告诉《教育》旬刊记者,由于在澳大利亚就读两年以上学位课程,毕业后才能获得两年工作签证,进而进行技术移民,所以一年半制硕士课程数量可能会非常少,大部分硕士课程还是会改为两年制。
  蔡颖介绍说,澳大利亚教育部出台此规定,是借鉴美国硕士学制为两年制以上的经验。在经过研究后,该部认为,一年半以上学制的硕士学位才能保证学生达到硕士学位水平。
  蔡颖本人曾留学欧洲,她介绍说,欧洲的硕士学制也是两年。缩短学制是目前欧美国家的趋势,整个欧盟都已经采用3 2学制,即本科3年硕士两年。美国的硕士以两年为主,不过近年来有学习英国硕士学制缩短为一年的倾向。美国的本科教育一直是4年,但美国近年来也在引进欧洲的3年学制,而且由于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进行大学预修课学习,使其在大学阶段免修相应课程,美国大学本科生的实际在校时间也正向3年靠拢。
  欧美的本科和硕士总共才学5年,相对于中国的7年是不是时间太短了,基础不扎实怎么办?蔡颖表示,欧美大学并不担心这个问题。本科和硕士教育只是通识、基础和专业教育,只有博士才是研究型教育,而欧美的博士教育非常难,有些博士生要读八、九年才能拿到学位。可以说,只要不读博士,欧美大学是追求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而到了博士阶段,欧美大学理科变为追求出好人才,照顾到了各个学历层次的实际需要。
  缩短学制遇反复
  2007年是过去10年的半程之年,也是中国硕士学制两年制改革的顶点。这一年,开始出现部分高校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使得从2002年开始的硕士学制向两年制靠拢遭遇回流。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改制,绝大部分文科专业都改为两年,理科专业介于两年和3年之间。2005年清华大学所有硕士改为两年制,打破了传统观念上文科硕士可以两年制,理工科硕士坚持三年制的看法,使得两年制硕士到达顶点。但是就在两年制看似众望所归之际,很快就遭遇回流。
  中南政法大学2006年决定,从2007年起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该校支持三年制的理由是,两年制的硕士研究生“基础课学一年,第二年用半年做论文,剩下半年找工作,研究不了什么”。该校据此认为研究生的表现越来越差,学制缩短是主要原因。
  到2009年,广州一些高校也觉得两年制太短,将推行数年的两年制恢复为三年制。2003年率先对研究生学制进行全面改革的中山大学,从2006年开始调整硕士为三年制开始,第一批只调整了10%,到2009年则大范围“逆向调整”,将大部分硕士学制调回3年。
  全国高校瞩目的清华大学一直全面坚持两年制硕士学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如期毕业,要延长至两年半甚至3年,成为实际上的3年制。至此,硕士应该读两年还是三年,出现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教育资源有限,硕士教育本身也没有必要非进行多么高深的研究(那是博士生的任务),硕士教育还是以应用为主,而且国际上硕士教育以两年制为主,所以还是应该推行两年制硕士;另一派认为,高校资源紧张是事实,正是因为高校教育资源紧张,教授和学生比例相差太大,两年制硕士学时太短,学生从指导教师那里得到的指导太少,只有延长学制到3年,才能得到和国外两年制硕士相同的导师指导。
  武汉大学一位著名的新闻学博士生导师坦言:“研究生3年改制为两年的弊端很明显,单从论文水准大幅下降这一块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是反对者则表示,对论文的要求标准本身存在问题。现在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要求首先是字数,然后是格式,再后才轮到内容和创见。在诺贝尔得奖历史上,相对论、博弈论等物理、经济学获奖论文有很多都是简简单单几千字,论述一个具体问题。这些论文拿来申请中国硕士,按照格式要求全都通过不了。
  导师、学生想法相反
  10年前,部分高校硕士学制3年改两年的目的是研究生教育要从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但是没几年,就传出“研究生水了”“现在当上硕士生就找工作”等说法,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也不再明显。许多大学取消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全面改回三年制。校方表示,由于两年制硕士被用人单位认为不如三年制硕士学问深,所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两年制硕士恢复为三年制。一些导师认为,两年制的28学分不足以培养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适应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实行三年学制;研究生生源结构发生变化,本科应届生比例不断增加,他们在研究思维和科研能力方面需要更系统的训练和指导等。
  对此,学生并不领情。中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庆春表示,80%以上同学希望学校依然执行以前的两年制硕士学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位中山大学的女研究生说,在她所在班上的课间发生了这样一幕:几个研究生走近讲台,恳求导师,“您能否再考虑一下,让我们两年毕业,现在找工作真是越来越难了。”“啪”的一声,老师放下教案,反问道:“有那么难吗?如果你们愿意把眼光放低,为什么找不到?”下课时,老师丢下一句话,“你们想都别想,去我家哭都没用!”台下学生一脸无奈,有学生议论:“是我们眼光高吗?老师完全从教学角度出发,不知道外面就业形势有多严峻,谁能保证读完3年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不少在读硕士生认为,“经济状况”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今公费名额越来越少,大多数学生必须承担每年一万元以上的学费再加上就业的“机会成本”。他们希望自己能尽早自食其力,弥补十几年来父母的辛苦养育。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吴中和认为,现实问题只能自己去面对,早毕业一年,就业和择业机会就更多。另外,部分女生和辞职读研的学生也会考虑年龄问题,希望早些毕业。
  “如果学生态度端正,3年肯定比两年学得扎实。”一些硕士生导师表示,一般他们也会建议学生申请三年学制。中南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生导师赵家仪教授说:“学生刚进校门就想着工作,是集体浮躁的表现。”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覃红表示,硕士研究生阶段应该是集中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而从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看,公共课占用的时间较长。如果实行两年制的话,专业学习的时间就更少了。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一定时间的投入,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很难达到的。
  在学制长短问题上,为什么导师和学生的观点对撞这样激烈?有高校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双方利益不同的缘故。燕山大学教授刘新建指出,一些不招博士生的教授和不招博士的专业学校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希望把硕士学制延长,用这些硕士研究生帮他们做科研任务。学生想少花时间和金钱早日毕业,导师和学校则想把学生当成免费的劳动力,两年制硕士课程安排紧凑,学生没时间给导师、学校做太多的事,这才是导师和学校希望延长硕士学制的真正原因。至于某些用人单位对两年制硕士的水平提出质疑,只要所有硕士都是两年制,就不足为虑。真正对硕士学制说得上话的不是用人单位,也不是学生,是学校和导师。三年制硕士回流,只能说明学校和导师太自私。
  缩短学制的效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别敦荣表示:“硕士教育学制由3年调整为两年,是因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也是教育部鼓励的结果。欧美国家高校硕士教育学制普遍较短,几乎没有三年制的,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大学实施硕士教育学制改革,将三年制调整为两年制。教育部所做的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向的变化显示出两年制硕士教育的社会需求在增长。近年来,硕士毕业生在高校和科研设计单位以外就业的超过50%,这些非研究机构不要求硕士有太高的研究能力。因此,面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应用型人才需求,教育部希望缩短硕士生学习年限,建立新的硕士教育体系。这在教育部政策上是有体现的。2009年的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高校推广两年制专业硕士。”
  燕山大学教授刘新建也是支持两年制硕士的。他认为:“我国的学制已经几乎是世界最长的了,发达国家则是本科3年,硕士两年。理工科人才出成果的最佳年龄是30岁左右,理科更是27岁左右。我国硕士毕业已经27岁,但硕士一般是很难出什么创新成果的。只有进入博士生以后才能进入角色。硕士生最好25岁前毕业。”
  现在国内对硕士学制的讨论也出现了一些可以称得上兼顾各方利益的提法。最典型的观点认为,按照教育部规定,专业型硕士适合两年制学制,如果学生自己希望及早就业,应选择就读专业硕士。高校和导师要用人做研究,应该把目光放在那些以获得博士学位为目标的硕士生人选身上。博士的学术水平本身要求就很高,在硕士阶段读上3年,夯实基础,对这些未来的博士生来说并不是坏事。而且从国际惯例来看,获得博士学位的要求很高,在美国,多数硕士毕业的博士生要花5年以上时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那么,在3年硕士和3年博士的中国学制之下,花上6年时间获得博士学位也不能算是为难学生。
其他文献
“老师来啦!”远远地看到自己的老师唐智向家门口走来,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学生、留守儿童房茫向老师打招呼。从2011年6月开始,“课外访万家”活动在湖北省中小学校展开,4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走入学生家庭,让家访老传统焕发出新魅力。每逢周末、节假日,南湖中学教师唐智都会带着成绩册、记录本走进学生家庭,进行“探望式”“鼓励式”“会商式”的家访。  家访活动开始一年多后,湖北省钟祥市南湖中学唐智告诉《教育》
我是一个爱读故事、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有故事的老师。我和我的学生常常在动人的故事海洋中徜徉,在有趣的故事天空中遨游,在人生的故事中启迪和成长。故事,成了我生命中炫美的乐章。走进我的故事天地,我会展开一幅斑澜的画卷,时而酣畅淋漓,时而淡雅清幽,时而感人肺腑,时而宁静辽远。我,是故事老师,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读,是有故事的前提  我是一个爱读故事的人。小时候,我和母亲、哥哥生活在农村,父亲则在外地的
8月8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向全国高校提出要求:为保证大学贫困新生顺利入学,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资助。  《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就提出高校要建立“绿色通道”,要求保证贫困大学生入学。教育部的要求表明,中国高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行动进入普惠时代。而这一结果是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贫困生资助管理趋于规范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和敏锐的视觉全方面展现了当代90后大学生的生活姿态、学习姿态、交往姿态、消遣姿态、面向社会的姿态、择业姿态、价值观姿态、理想姿态。作为拥有30年教学研究经验的社会学专家,作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深刻剖析了当代90后大学生内心的困与惑、理想与挣扎,呈现一代人立体的、深刻的成长历程。不是期待中“奋斗的一代”,也不是想象中“垮掉的一代”,他们只是行走
《湖南教育·下》2012年第11期刊登刘小兰文章指出,赛车手只有把握好弯道,才能顺利冲关。青春期学生正处在成长期,出现心理弯道并不可怕,有的还属于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但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握得好,引导得好,他们就能够平安通过。。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他们精力旺盛,敏感,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加上涉世不深,缺乏人生经验,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出现了一些心理弯道。这些心理弯道有的是爆发性的,
寻一个静谧的夜晚,用月光把自己灌醉,小秘密都趁机悄悄跑出来,我抱着一个梦沉入明天。  我是一棵树,出生在1918年的上海。我爱这浮沉的人世,也爱寂寞的自我,但我最爱的还是岁月里的人们。  一  种下我的是一对看上去很般配的年轻人。  她是名闻上海滩的盛家七小姐盛爱颐,他是谈吐儒雅的英文老师宋子文。梦一般的年纪,两颗年轻的心靠拢了,青春爱情灿烂如星,可离别却总是猝不及防。  1923年,南方革命正如
一幕幕道德失范的青少年案例,足以使学校、家长的教育警醒了。学校教育不能以家庭背景、父母出身、收入多少和学习成绩甚至包括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等作为衡量学生好坏优劣的唯一标准,忽视最根本、最重要、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不可少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培育了;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拔尖、状元和优秀生教育,忽视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即底线教育的现象不能愈演愈烈了。  作为学校教育机构的管理者,不能
最近,一直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活动。大家都熟悉了多媒体教学,用上了“班班通”,所以在讲课时都拿出看家本领:精心准备,力求上出一节精彩生动、赢得满堂喝彩的好课来。的确,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人心,大家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都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下功夫。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教师表现得好不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质量如何。多年来,一些优质课评选让人望而却步,但经过充
教育问题持续“高温”,现实情况倒逼综合改革
近几年,职业教育在政府的重视下发展迅猛,为社会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国有不少高职院校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来,部分教师都是以前的中专甚至师范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教学能力都难以与现在的职业教育相适应,特别是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课堂中未能得到合理使用。  整合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因具有表现形式丰富、信息含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