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让学生爱上生物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授课形式,它具有自由、新颖和个性化等特点,在生物教学中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手段。采用合理的策略,会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形式,微课以其个性化和新颖性特征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的高人气,在知识点的选择、师生互动、教学类型等方面多多尝试,录制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与信心。
  一、选择合适的录制内容
  因为微课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学习热情也不同,尽管以教师的精力做到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并不现实,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坚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录制相应的微课。
  例如,在讲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时,如果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借助动物细胞的一些知识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进行讲解;如果是学习能力一般或者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在课程导入部分进行一个说明下面将要讲解的是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请先重温一下动物细胞结构以及细胞分裂等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在学习该微课前要做好的知识准备。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之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的类比,启发学生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由于微课的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十分钟,所以教师应该慎重选择教学的内容,以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为主,节省教学时间。例如,在《生态系统》一章中包含很多知识,但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却是可以串联这一章的知识要点。因此,教师可以把这一知识点作为微课的切入点。选择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经过,不仅理解了物质循环的概念,也涉及食物链、生态系统构成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重视学生的交流反馈
  既然微课以学生为本,那么教师也应该在微课的录制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对录制的参与
  虽然说微课录制的内容包括教与学,实际上更多的微课还是以教师的授课讲解为主,也就是说学生在微课的录制中的角色作用与传统教学没什么两样。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笔者建议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参与。
  例如,一堂实验讲解的微课“认识显微镜”,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共同进行微课录制。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负责在一旁进行实验提醒和讲解;或者,学生如果做好了预习和准备工作,在确保微课效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边动手边讲解,只要负责纠正学生的错误即可。
  2.学生之间的交流
  微课虽然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不同的学生观看之后针对微课进行知识方面的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个“微课评论会”。评论会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供师生讨论解决,也可以表达对微课内容个体调整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评价微课的录制。
  这种评论会是教师获取学生反馈的重要渠道,只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才能在下一次的微课设计中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表达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微课形式中发挥的作用,从而逐渐形成主导微课的感觉,明白微课为自己的学习提供便利的新型工具。
  三、从讲授型向启发性过渡
  虽然许多细小的疑难知识点没办法忽略,但是在传统课堂上仔细讲解又浪费时间,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两难局面。所以,在目前的微课设计中,大部分微课集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然而,微课所希望做到的是见微知著,是以小见大,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教师向学生单向知识灌输上,而应该逐步向启发性、探究性的师生教学活动过渡。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合理地平衡探究性活动与师生互动所占用的微课时间。例如,教师在设计微课“探究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之前,先让学生做出相应的猜想,然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变量自己动手做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做好观察日记,拍下观察的图片。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过程拍摄成视频,做好剪辑工作放入微课视频之中。这样一来,既能够完成探究性任务,也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
  让微课变得更富有启发性,也满足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需要。究其本质而言,微课是便利学生解决传统课堂之外的学习问题的小课堂,是学生自我拓展深入学习的推手和助力。因此,教师多多向学生介绍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究空间的内容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钟显添.“微课”小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
  [3]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10).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摘 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为培养符合现代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新观念,实现创新、应用、实用三者有机结合,利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学软件;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学模式现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实训教学中,仿真实训系统作为不
摘 要: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了,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人关注语文教材中罗列文章的讲授和练习模式的效率,很少有人关注作文教学。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病。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几乎为零,教师在其中几乎是“无作为”,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此,要解决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问题,特别是受经济和思想等因素局限的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难的问
摘 要:儿童语言是在大量的生活化言语交际活动中逐步内化形成的。语文课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平台。创设语言交际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语言的习得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语文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语言;习得;感悟;内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个核心的理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本土
《西游记》中,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佛祖曾说过三句话:  ——你这泼猴,一路以来不辞艰辛保护师傅西天取经。  ——这次何故弃师独回花果山,不信不义。  ——去吧,我相信你定能发扬光大,保护师傅取得真经。  这三句话褒中有贬,既肯定了孙悟空前面保护唐僧的所作所为,又批评了他这次的不信不义,最后提出目标和期望,恰到好处地激励了孙悟空的斗志。这种批评方式不是一味地采取批评的手段,而是在两层厚厚的
摘 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主要论述了在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好历史、喜欢历史的一些方法和感悟。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课堂通常是由教师口述说一下这段历史
摘 要:语音是语言的基础,语音学习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但在英语学习中,音标的学习往往成为多数学生的困惑之一。主要原因是音标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和音标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教师可以从汉语拼音的教与学中受到启发,吸取适合音标学习的方法与理念,探究音标学习的规律,以减少英语学习的障碍,提高英语学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汉语拼音;音标教学;地位与作用;方法探究;实效性  《新华字典》对“语言”的解释是:“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  在人类社会里,人们借助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交流思想感情、学习劳动技能、传授生产经验等。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必须具备与其他成员交际的本领。如今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令我们担忧的是少年儿童们,有的因缺乏口语交际的严格训练与培养,说话能力差,语汇贫乏,条理不清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合理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学。对于问题的设计,教师要坚持适度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关键词:探究式;适度性原则;梯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
摘 要:幼儿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要注意幼儿的性别取向教育,在游戏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增加性别取向的内容,要改变师资结构,改变传统意识。  关键词:幼儿性别取向;游戏;师资  幼儿时期是儿童形成初步的性别概念与特定的性别偏好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能否表现出合理的性别取向,幼儿教师是否拥有正确的性别教育观,对幼
厨子也分派别。北派的爱乱炖,肉夹饃羊肉汤,大快朵颐;南派的爱羹汤,虾饺皇生煎包,细嚼慢咽。杨师傅非南亦非北,我笑问他属哪派时,杨师傅捻须一笑:“我做菜与别个不同,就叫‘清汤派’吧!”我不甚明白,也许他最拿手的清汤排骨就属于那个“清汤”。于是每每杨师傅问及味道怎样,我便用家乡话嚷道:“祖父的‘清汤’好吃得紧!”  杨师傅并不是从清汤排骨发家的。有一回,电视上名厨教做菜,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浓油赤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