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危机为机遇: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

来源 :国际展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0年3月15日上午,英国外交大臣戴维•米利班德访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作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庆50周年“名家讲坛”系列演讲嘉宾之一,米利班德以“全球中产阶级的崛起”为题作了精彩演讲。在演讲中,米利班德对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推动和发展中英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现将其演讲编译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本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夕,温总理在同网友在线交流中预测:“如果说过去的一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么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温总理的预见不仅对中国而言恰如其分,即使对世界来说也是如此。同时,我要说,温总理这番话的最好见证是上海。上海今天是中国的金融中心,而将来有可能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呼吁全球的政治家、商业人士和学者,共同来承担起构建一个包容且平衡的全球化模式的责任。此事已刻不容缓。假如我们不行动起来,结果将是以保护主义形式出现的具有毁灭性的民族主义,其带来的危害,我们谁都难以幸免。而潜在的奖赏也是巨大的:在不断兴起的东方逐渐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将会使全世界的受惠。
  中国进入全球经济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最成功的故事之一。1979年以来,中国已有5亿人脱贫。从农村农业经济向城市工业经济转型的速度之快是空前的。你们的经济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随着中国生产的世界消费品价格的降低也改善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日益开放的商品和服务市场把我们的经济联系在一起,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不断提高,成为我们共同繁荣的基础。不过,近两年来的经济危机使人们重新关注相互依赖的风险,而不是其好处。
  此次金融危机的特点是影响力范围广、程度深。现在说这个全球经济病人已经康复还为时尚早,但他已经脱离了重症监护。中国在国内外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通过其强大的财政及货币扩张政策以及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资500亿美元的举措,帮助世界免于陷入一场更深入、更长期的经济衰退。
  作为一名外交部长而非财政部长,今天我不想过多讨论支持经济恢复的应急措施,尽管其不无重要。我更关注的是长期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我认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中产阶级脱颖而出将掀起全球新一轮的需求浪潮。同时,新的低碳技术的兴起能够让资源的短缺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制动器或通胀的助推器。人口和经济的驱动力将创造一个“机遇的时代”。
  但是这个前景并非可以坐享其成,它很脆弱并取决于所有经济大国的领导人。它需要我们有进一步推进全球化的决心,即进一步开放我们的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它需要长期致力于对节能和低碳能源供应领域的投资;它还需要加强我们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
  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挑战和困难,但停滞不前不是办法。假如我们不能照上述日程前进,我们将急剧倒退。结果,开放的市场被贸易保护主义所羁绊,而资源短缺则导致对有限的资源供应进行无序的争夺。因此,今天我想谈一谈全球化赖以生存的合作政治和多边主义怎样来战胜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等的零和政治。
  
  一个乐观的时代
  
  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增长推动了二十年来的全球增长,今后二十年的全球需求的推动力很可能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级的上升。据高盛公司经济学家们的估计,全世界中等收入的公民的数量,即年收入在6000美元到30000美元之间的人群,未来二十年中将增长20亿。根据联合国自己较严格的定义,即“中等收入的公民”为收入在4000美元到16000美元之间,这一人数也将接近10亿。无论以哪种方式计算,这都将是工业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发展。
  中国和其他和高速发展的国家,比如印度等所获得的回报将是巨大的。今天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被看作为中产阶级,二十年后中国中产阶级数量将超过人口的三分之二。其结果是生活水平更高,贫困人口降低和福利提高。经济增长将集中于城市中心,但国内增长的红利将通过医保和教育等途径惠及农村人口。即便劳动力供应开始萎缩,但只要采取足够的措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继续使中国在全球名列前茅。
  随着中国人的财富增长,其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长,并且对产品的种类需求也会变化。当前对农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将带来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其中包括医疗、教育、金融、法律方面的服务,奢侈品、休闲娱乐也将大幅增长,能源和交通的使用也将急剧增加。
  这对英国等国家是重要的,英国在金融服务、专业性服务、教育、制药、高级工程、创新产业和数字技术方面拥有优势。随着中国的消费者在价值链中的位置上升,两国之间的经济将会更加互补。
  例如,据麦肯锡预测,到2012年亚洲的金融服务市场将超过欧盟或美国。这将为英国这样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创造极大的机会,对像渣打银行这样在中国存在逾150年以及像保诚和标准人寿保险公司(Prudential and Standard Life)这样拥有满足中国人需求的专业特长的公司来说是好消息。仅举一例,2003至2013年中国信用卡数量将增长100倍。举例来说,麦肯锡预计到2012年亚洲市场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将超过欧盟或美国。
  中国的汽车业正快速增长。宝马(BMW Mini)去年出口增长近40%,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每个月从香港向中国内地运送2000辆路虎汽车和200余辆捷豹汽车。尽管这些公司已不归英国所有,但它们在英国总共雇用21,000名职工。随着中产阶级爆炸性的增长,汽车产业前景也将十分光明。研究表明,当收入达到9000美元的时候,人们买汽车的可能性就会大增。中国将在今后十年内占有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42%。
  英国的航空工业居世界第二,空中旅行的繁荣将为英国公司和在英国境内的公司创造极大的机会。劳斯莱斯(Rolls-Royce)公司认为,从现在起到2026年中国市场将需要6500台飞机引擎,价值达到650亿美元。
  从现在起到2025年,中国教育领域预计将增长10倍,而印度政府计划在未来十年中新增6000万大学新生并另外为5亿印度人提供职业教育。英语的优势以及英国教育体系在全世界的卓越口碑意味着英国在日益增长的教育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英国最有条件满足这个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尽管我们十分欢迎国际学生来英国留学,但前景并不局限于此。诺丁汉大学和利物浦大学分别在宁波和苏州开设了分校,中国学生不必支付留学费用就能享受到英国或国际教育。比这些项目带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由此建立的联系,以及我们两国之间所建立的关系,这将对我们双方未来的各个方面——文化、政治以及商业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怀疑论者可能会指出,英中贸易只占不到英国外贸总额的4%。但是鉴于新兴市场现在已经占有全球增长的80%,很清楚,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为未来的全球发展提供了最大的保证,因为它们已经迎头赶上来了。事实上,2008年英国对中国的服务出口增长了60%,而且英国是欧盟在中国的最大投资者。我们需要思考并摆正我们在未来的位置。
  
  政策选择
  
  但是,对这个机遇时代的来临不能守株待兔,而要通过潜心设计。
  部分来说,这需要国内政策的变化。中国政府比谁都明白,中国的增长速度取决于中国政府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中实行的政策。养老金和政府出资的医疗保障将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而不是储蓄的信心;金融自由化将增强消费者和公司的融资能力;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改进专利申请制度和实行更严格的版权法会鼓励创新。
  同样,如果战略得当,英国从这些新机遇中的收益只会扩大。长期以来英国凭借其优良的商业环境、清晰的法律法规、稳定的利率和融资条件令无数外商纷至沓来。已有430家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英国想要持续繁荣必须适应新兴市场中新涌现出来的需求。英国政府最新颁布的积极产业政策正是为今后二十年的行业增长提供一个平台。
  但是,国家政策设计和执行得再好,其效率怎么也超不出国际经济秩序所允许的水平。这样的经济秩序必须是国家间不存在有害的、持续的不平衡;这样的全球经济必须是服务、商品和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比以往更自由,从而挖掘新的需求并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的经济秩序必须依靠基于法治的多边机构。唯此方能恢复市场信任,维系经济活力。
  这将非常棘手,国内经济困境使政府难以在全球施展身手。然而,新经济秩序的支柱已经展现。在这方面,中英伙伴关系的推动作用是战略性的。我们两国必须力图遵循下述四项原则。
  
  
  开 放
  
  第一,贸易、思想、人员和投资的开放。2009年初有人断言这次金融危机必将引来像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那种保护主义措施。当时一纸《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 Hawley Tariff Act)将华尔街危机拖入十年之久的衰退。
  据国际贸易预警组织(Global Trade Alert)调查显示,保护主义措施有所抬头,但其水平远低于20世纪30年代。这部分地反映出市场开放和市场联系所存在的更多的共同利益,国际供货市场创建了一个支持低关税的强大的后援社团;自由贸易的规范和观念业已深入诸如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和地区组织;保护主义冲动有所收敛,其最主要原因是决策者找到了创造就业和增长的方法,比如财政和货币政策。对需求的管理缓解了来自国内对贸易保护的压力。
  在英国,政府既要防止过早退出政府干预,又要在未来4年中达到赤字减半。危险在于:如果增长继续低迷,许多国家将不会重新借助财政和货币政策,却可能转而采取保护主义政策。
  因此,当务之急是主张自由贸易的国家团结起来反对保护主义。很明显,中国和欧盟可以在这方面结成伙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
  多哈贸易谈判一旦成功每年便可以带来价值高达1700亿美元的贸易。中国和欧盟应该同美国携手,以此证明完成多哈回合谈判将给田纳西州和得克萨斯州、重庆和广州、慕尼黑和曼彻斯特都带来就业机会。
  今年6月在加拿大和11月在韩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会议都将聚焦保护主义所带来的威胁。当然,地区贸易协定,比如去年签订的欧盟-韩国协定也大有可为,即营造良好势头,说服经济大国给予更好的市场准入机会。
  气候变化协议规定的具体步骤既挫败了绿色保护主义的威胁,又带来了有利于可持续增长的碳交易价格。福利保障计划也很重要。但是,福利计划必须像英国“工作保障”计划所希望的那样旨在保护工人的劳动权利和职业培训权利,而不是仅仅为了保护就业率。
  西方国家政府惟有证明开放的市场能使本国企业受益才能赢得大众对此政策的支持。所以当我们看到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外国投资者不断遭遇壁垒的报道时不免感到忧虑。因为壁垒不仅增加了欧盟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压力, 同时也剥夺了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寻求获得尖端技术以提高竞争力的机会。可谓两败俱伤。
  小规模的、针对特定行业的保护主义措施慢慢积累并造成始料不及的后果,会使我们两国繁荣之所系的经济纽带受到伤害。一旦市场开始闭合,欧美印中千万人翘首以待新的工作岗位就泡汤了。我们的共同利益要求我们必须杜绝这种趋势并代之以更开放的市场。
  
  低 碳
  
  低碳能源为此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遇。这是第二条原则。2008年将以信贷危机载入史册。2008年也见证了一场资源危机:能源和粮食价格高企加剧了金融危机。节节攀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导致全球失衡。例如, 2008年油价跌破平均水平致使石油出口国的经常项目盈余缩减数额相当于它们GDP的8%。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推迟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各国央行同时面临资产价格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为了防止不断上涨的大宗商品价格阻碍经济复苏以及为了防止资源危机将我们推向争夺资源的极不稳定的零和游戏中去,我们必须尽快转向低碳经济发展。还有,资源危机和绿色保护主义的危害是现实存在的。另外,低碳经济不是限制发展速度,而是加快发展速度。低碳经济既不限制增长,也不平分经济蛋糕,而是带来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创新和变革,是创造一个新的、更富有生产力的发展道路。欧洲目前正在谈论智能电网、智能仪表、电动汽车和炭捕获,可见新市场的规模将非常大。如果中国也参与进来,那么这个市场的规模将更加庞大。低碳不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它更是一个经济机会。今天下午我将亲自参观一个位于北京郊区的具有几十亿资产的太阳能面板工厂。作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面板工厂之一,该厂的产品销往中国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
  我们已经在哥本哈根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来建立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条约,我们需要严格地把全球变暖现象控制在2度增幅以下。我认为这是一个经济机遇,而不是一个威胁。
  欧盟和中国在共同提高能源效能和资源效能的问题上拥有明确的共同利益。我们双方都希望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赖。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对经济有害,什么对商业有利。
  煤炭在今后十年内将是我们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果煤炭不能做到更“清洁”利用的话,那么,我们减轻气候变化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中国与欧盟已经开始合作建设全世界第一座大规模碳捕捉及贮存的电站,这种电站可以使我们在不增加大量碳排放的情况下利用煤炭资源。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许多可以做并必须做的事以加速对未来科技的投资。
  解决能源和气候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并以此取代高价低碳能源,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各国市场的融合从而带动低碳市场的发展。例如,降低中国制造的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对欧洲消费者的售价,鼓励制造商大规模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这就是欧盟单一市场的意义,也是我们利用能源和气候方面的合作使市场开放的最佳方式。
  气候变化问题不一定助长绿色保护主义,它完全可以成就绿色自由贸易。近年来我们两国业已建立起开创性的低碳经济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探索在主要经济大国之间迅速对广义低碳商品取消关税和制定统一标准的可能性。
  
  国际金融治理改革
  
  第三个重点是国际金融结构的改革。现行的制度安排是当年为相对孤立的国家经济体组成的世界所设计的。但是,今天如果没有国际合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持稳定。
  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论坛从8国集团转向20国集团来得太晚。当务之急是确保20国集团在金融危机过去后继续发挥论坛作用。去年9月20国集团在匹兹堡签订的新的“稳健、可持续与平衡增长框架”是极为关键的,它的核心是承认我们的政策选择是相互依赖的。正如温家宝总理昨天指出的,各国需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没有一个能够确保各方统筹兼顾的协调机制,各国政策的相互溢出就会破坏金融和经济稳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对与做错的区别将关乎未来五年6万亿美元的价值。正如英国财政大臣阿里斯太尔•达林所说,这一双向评估的程序应该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机制。
  要建立新的全球经济合作,就要加快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步伐,加强这些机构的针对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戈登•布朗首相业已代表英国提出建议,我们将同一个更强大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紧密合作。我们希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在更加公平的基础上,加强与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合作,提高对全球经济的预警能力,提前指出经济体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能够避免危机。我们相信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地区性银行能在国与国之间更密切的经济及金融联系、不稳定性、贫困以及气候变化等一系列21世纪世界重大经济问题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例如。我们希望倾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于最公平、公正及高效的机制的看法。中英两国在建立经济新秩序方面的伙伴关系的范围是明确的。
  
  价值观市场
  
  一个奉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把个人当作公民而非仅仅是生产单位,这种体制比原始资本主义或国家官僚制度更灵活、更繁荣。我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观点关乎价值观,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会对此更加尊重。过去30年中,中国为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打下了基础。中国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从超级高速公路到高铁、新的学校以及令人艳羡的大学校园。我两年前曾拜访过上海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看到现在这些成就,忍不住惊叹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对她的未来由衷赞叹。
  但是,正如温家宝总理昨天所说,“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下一个阶段必须着手社会体制、法律基础和义务责任框架的建设。这样,中国经济将不仅更有活力和更有效,而且更公正、更稳定、更有创新精神、更有创业精神,并对高质量投资更有吸引力。
  这种激励因素将从中国内部产生,因为人们既想要拥有财产权,也希望获取并选择他们赖以决策的信息。公司也希望了解自己是否能够依靠公平的法律条文,使自己的创意及发明得到保护,这样他们的研发成果就可以为他们自己而不是其他人带来利润。
  工人希望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可靠的社会福利和选择居所的权利。在欧洲,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包括政府和私人企业,还包括公民社会的话语权、特别是工会的话语权。在西欧,工会在战后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直接的政治决策和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和产业力量的存在。如何重新恢复这种雇员参与决策的制度,使雇员的意志和思想在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义务部门得到体现,以提高商业产值及推动社会稳定,仍然是个紧迫的任务。中国的法律体系、企业制度和社会团体制度不同于欧洲,但是,你们的人民在工作场所和社区中的贡献,如同中国党内讨论的那样,将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价值体现至关重要。
  国际市场将支持这种演进。外国投资者希望看到透明和公平的竞争,这样,他们才有信心投资。国际消费者不仅关心他们支付的价格,而且关心所购商品的社会影响。1995年壳牌公司将一座石油探井平台沉入大西洋海底,绿色和平组织立即呼吁对其产品进行抵制,其产品价格随即一落千丈。20世纪90年代钻石贸易卷入非洲内战,舆论哗然,结果全球钻石市场经历了一场大振荡。全球化不仅带来我们经济的趋同,而且带来全球社会意识的崛起。有全球视野的公司不可等闲视之。
  这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难题:各国政府对自己的国民负有的责任以及国际体系对这种责任进行干预的界限。这又回到了我两年前在北京提出的“主权责任论”的核心。我们已经共享了我们在知识产权和社会安全司法方面的最好经验,帮助你们快速及公正地解决养老金及福利方面的问题。我们期待将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合作。
  
  结 论
  
  我们刚渡过了18个月的金融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并着手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经济和人口将带来的机会:抓住我们的“机遇时代”。
  上海是一个闪光的典范,不仅对于中国其他地方来说是这样的,而且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在1992年经济改革之后,上海已经连续15年实现了两位数的GDP增长,超越了中国其他任何一个省区。尽管上海人口只占全国的2%,却贡献了16%的GDP。这座城市现在及过去的卓越成就都是立足于中国的开放之上的。这也提醒我们,正如世界需要中国一样,中国也需要世界。
  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言以蔽之,中国无与伦比的增长不仅给中国蒸蒸日上的中产阶级,也给所有中国人民带来了福祉。
  我希望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商业盛会,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契机。据估计将有7000万中国人参观世博会。我们希望参观英国馆或访问英国网站的人将不仅能了解到同英国贸易带来的经济上的机会,还将了解到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今天一大早刚参观过世博会英国馆。中国人通过我们的网站提议英国馆应命名为蒲公英,可谓名副其实,因为英国馆将收藏了60000组种子,它们是由昆明植物园和英国皇家植物园重要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联合提供的。世博会结束后,这些种子将作为礼物送给全中国的中小学。这是一个合作、开放、可持续发展和共同发展的礼物,也是我们共同播种未来的象征。
  
  (鲍世奋翻译 张沛校对)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中国具有极为丰富的地缘战略理论与实践传统。在旧王朝崩溃的大混乱中,中国的地缘战略传统主要体现为众多的权力竞争者对通过寻找、占领和开发具有地缘政治优势的领土空间以实现争霸天下目标的论述及实践。为应对外来军事挑战,中国的地缘战略传统有进攻战略(以领土控制为目的的军事远征)和防御战略(利用地理实施总体防御)之分。在塑造周边安全环境过程中,中国的地缘战略体现为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来维系帝国威望、
期刊
【内容提要】美中关系在经过2010年的跌宕起伏后,于2011年转向稳定并开始取得实质性改善,其明显标志就是胡锦涛年初对华盛顿的国事访问以及2011年5月第三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举行。中美关系正在从“不稳定”或“脆弱的稳定”朝着“实质性的稳定”迈进。鉴于两国关系的客观复杂性、这种关系的全球性特征、两国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两国的规模大得惊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以及相互重叠的国家安全利益,相互之间存在竞争
期刊
【内容提要】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
期刊
[内容提要]气候变化是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但这一重要命题却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难以找到破解良方。作为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最具影响力的中美两国应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在适应和后续应对方面进一步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军队应加强在人道主义救援和灾难救助领域的协作和配合,尤其是在对两国均具有战略利益的地区。而中美在敏感军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用新自由主义学者约瑟夫奈所提出的复合型相互依存为理论框架,来探讨信息时代世界全球化与宗教普世化的关系。笔者尝试运用“网络封建主义”、“散居共同体政治”、“散”“合”同步性、从“广播”到“窄播”、“丰富的悖论”等概念对影响国际关系的网络宗教现象加以剖析,从而认为单纯的“技术决定论”无法解释复杂的宗教、政治、技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学界需要运用多元方法论视角以及跨学
期刊
【内容提要】在跨国对抗研究中,宗教一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因素,然而宗教非政府组织的跨国集体行动使得它们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形成了“宗教性跨国对抗”。本文从宗教非政府组织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宗教人权”领域,以个案“倡议国际”组织为例,结合政治社会学、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一类型组织的国际政治参与。  【关键词】 对抗政治 宗教非政府组织 美国外交  【作者简介】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
期刊
2010年4月7日到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巴西、南非、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新架构”等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讨论。    一、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一)
期刊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或无政府状态成为国际和平及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作为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应对这些新的威胁和挑战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联合国关于“和平、发展、人权”三大支柱的新表述为标志,其领导和组织的维和行动正在发展成为一种全球伙伴关系,这要求联合国各主要机构、区域组织、利益相关国以及非政府实体等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维和行动的执行也需要更具长期性和广泛性的战略规划。作为联
期刊
2010年3月24日至25日,“经贸合作与可持续的中非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外交部、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国家发展部北京办公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英国杜伦大学、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达之路集团、非洲投资网等机构的官员、学者、企业家,以及来自《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的媒体记者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由英国驻华大使馆、上海国际
期刊
【内容提要】以旨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为开端,采取承诺形式的协定在国际交往实践中逐渐增多,美国政府也倾向于缔结此类协定。从功能主义角度而言,采取承诺形式的协定具有生效迅速和灵活的优点。承诺一般适用于专业领域,并辅之以一定的审查机制,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相比,国际法上的承诺似乎更为有效。总之,承诺在国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际协定条约 承诺法律约束力   【作者简介】上海WTO事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