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仲振奎的红楼戏《葬花》的文本关注点出发,结合小说《红楼梦》来探讨仲振奎《葬花》的开创性。全文分为三大部分:从戏曲主体来探讨其特有价值;从情节整一观点来讨论《葬花》的特殊意义;从李渔的“戏曲结构”理论来研究《葬花》的戏曲内涵。当然,作为红楼戏的开创曲目,《葬花》自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它在为我们树立标杆的同时呈现出了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应取长补短,将其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下去。
关键词: 《葬花》;主体戏曲性;情节整一性;戏曲结构性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和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文学领域,历来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电影、电视作品络绎不绝。而早在清乾嘉时期,就形成了红楼戏曲的创作。
仲振奎(1749~1811),字云涧,春龙,号红豆山樵。监生,善诗文,工词曲。戏曲有《红楼梦》《诗囊梦》等传奇及《怜香阁》杂剧。作者在《红楼梦》的序言中提到:“壬子秋末,卧疾都门,得《红楼梦》于枕上读之……同社刘君请为歌词,乃成《葬花》一折。”[1]壬子年是乾隆五十七年,即为《红楼梦》程甲本印行的次年,可见作者创作之早。因此,仲振奎是红楼戏创作的第一人,而《葬花》即为红楼戏的滥觞,它为后世的戏曲作家创作红楼戏提供了一个范本。它的开创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戏曲性
著名学者徐朔方先生在《我和戏曲小说研究》中提到:“中国的古代小说戏曲和西方不同,有它独特的成长发展历史。它的特点之一是小说和戏曲同生共长,彼此依托,关系密切。”[2]小说和戏曲在中国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尽管戏剧被称为第七艺术,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戏曲从来和小说就是并生的,并且在古代一直以俗文学统称。作为剧本,应该具有文学和舞台的双重性。而作为舞台演出的脚本,《葬花》沿袭了戏曲剧本的特性,戏曲讲究程式化和动作情节的统一,在仲振奎的这出戏中,不难找到随处可见的角色的动作——科和介,以及各种人物身份的扮相,作者在每句话的末端都安排了很细致的人物动作,如“抛花介”“坐地看书介”等。吴克歧也在《忏玉楼丛书提要》里记载:“当时贵族豪门,每于灯红酒绿之余,令二八女郎歌舞于红氍毹上,以娱宾客,而葬花一出,尤为人所倾倒。”[3]由此可见《葬花》一折当年演出的盛况。近代南北昆剧舞台上演出的《红楼梦》均是此本,清末昆旦小桂林、徐小金宝曾在上海丹桂茶园排演过此剧。也因此使得《红楼梦》拥有了更多的读者——戏曲观众。小说可以供文人墨客欣赏传阅,而戏曲不需要很高层次的文化水平,因而更能够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从而达到使《红楼梦》在各个阶层均有反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葬花》也起到了传播《红楼梦》的作用。正是由于《葬花》的创作,才使得《红楼梦》由案台之作走向了戏曲舞台。
2 情节整一性
《红楼梦》中“葬花”一事分别出现于小说的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其中第二十三回是黛玉正要去葬花之时恰逢宝玉,因而引出了一段宝黛共读西厢的经典桥段。第二十七回黛玉去探望宝玉,恰见宝玉、宝钗一同进入怡红院,再去敲门的时候恰逢晴雯和碧痕拌嘴,谎称宝玉睡了,因此悲从心来,在第二天葬花的时候唱出了这首《葬花吟》。而在戏曲《葬花》中,出于对观众心理的接受和舞台演出的考量,仲振奎将两回“葬花”合于一折。在《红楼梦》传奇凡例中,他对自己的改編作品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句这样写道:“宝玉、黛玉情事亦不能尽载,可补者于白中补之,否则亦略而不道。”[4]这是他创作整个《红楼梦传奇》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他合并两回合的初衷。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到过“情节是对事件的安排”,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古典戏曲。戏曲中的情节并不等于故事的本身。而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解释和展现人物的性格。《葬花》中仲振奎通过这么一个极细微的情节来表现宝、黛二人在共读西厢的过程中逐渐地心意相通,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念头,很好地保留了曹雪芹的表达观念,同时剧本也为演员的演出活动提供了蓝本,能够为观众呈现出宝、黛二人的爱情,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杨掌生在《长安看花记》中有关于对仲振奎《葬花》的记载:“仲云涧填《红楼梦》传奇,《葬花》合《警曲》为一出。南曲抑扬抗坠,取贵谐婉,非鸾仙所宜。然听其【越调斗鹌鹑】一曲,哀感顽艳,凄恻酸楚,虽少缠绵之致,殊有悲凉之慨。”[5]杨掌生生活在道光时期,当时《葬花》仍能盛演未衰,说明其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力。而由于仲振奎将两回“葬花”合于一折,使得后人所编“葬花”,均将两者合在一起,可见其在戏曲结构上对后人的影响。
3 戏曲的结构性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6]仲振奎严格遵守李渔的“戏曲结构论”,而这也使得《葬花》这出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脍炙人口。
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短短的一折戏,却通过宝、黛二人共话《西厢记》而互生情愫,此后二人感情升华,黛、玉感同身受,作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哀叹。尽管囿于舞台演绎的时间问题和空间跨度,作者仍能在这有限的戏剧表演中进行巧妙的布局。戏的开场由宝玉之口道出宝、黛的关系,因而两人共读《西厢记》,并借其中言辞传达心意。正如李渔所说:“编戏有如缝衣……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作者将书中两回合于一折,但是小说中的主要观点却丝毫未少。李渔提出“减头绪”,认为“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显然仲振奎深谙舞台演出的规律性,假如只是演出《葬花吟》一出的话,全场都由饰演黛玉的旦角出场,观众无法直接地了解事件的起末,难以激起很大的兴趣。戏曲毕竟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演出。观众的数量维持是戏曲永葆生机的重要因素。而在演员设置上也存在着问题,由一个旦角一唱到底很难满足受众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对演员本身的分工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尽管仲振奎的《葬花》作为红楼戏的开山之作有着非凡的意义,但就清代戏曲整体而言,较元明普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和明代的“汤沈之争”是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后人吕天成在《曲品》中评价说:“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在戏曲中,两者缺一不可,曲律是戏曲特有的,而才情和文采也是一个好的剧作家应当具有的创作素质。仲振奎尽管注意到了两者的结合,但是和被誉为“中华艺术宝库”的《红楼梦》比起来,在文辞上仍有欠缺和不足的地方。
4 结语
作为对“黛玉葬花”在清代的戏曲方面的传承,仲振奎先生的《葬花》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作为首出《红楼梦》在戏曲方面的作品,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这也能够使后世的红楼戏的创作吸取长处、弥补不足,对后世的戏曲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阿英.红楼梦戏曲集[M].中华书局,1978:113.
[2] 徐朔方.我和小说戏曲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1998.
[3] 一粟.红楼梦书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22.
[4] 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544.
[5] 杨掌生.长安看花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6] 李渔.闲情偶寄[M].中华书局,2014:36.
关键词: 《葬花》;主体戏曲性;情节整一性;戏曲结构性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和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文学领域,历来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戏曲、电影、电视作品络绎不绝。而早在清乾嘉时期,就形成了红楼戏曲的创作。
仲振奎(1749~1811),字云涧,春龙,号红豆山樵。监生,善诗文,工词曲。戏曲有《红楼梦》《诗囊梦》等传奇及《怜香阁》杂剧。作者在《红楼梦》的序言中提到:“壬子秋末,卧疾都门,得《红楼梦》于枕上读之……同社刘君请为歌词,乃成《葬花》一折。”[1]壬子年是乾隆五十七年,即为《红楼梦》程甲本印行的次年,可见作者创作之早。因此,仲振奎是红楼戏创作的第一人,而《葬花》即为红楼戏的滥觞,它为后世的戏曲作家创作红楼戏提供了一个范本。它的开创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戏曲性
著名学者徐朔方先生在《我和戏曲小说研究》中提到:“中国的古代小说戏曲和西方不同,有它独特的成长发展历史。它的特点之一是小说和戏曲同生共长,彼此依托,关系密切。”[2]小说和戏曲在中国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尽管戏剧被称为第七艺术,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戏曲从来和小说就是并生的,并且在古代一直以俗文学统称。作为剧本,应该具有文学和舞台的双重性。而作为舞台演出的脚本,《葬花》沿袭了戏曲剧本的特性,戏曲讲究程式化和动作情节的统一,在仲振奎的这出戏中,不难找到随处可见的角色的动作——科和介,以及各种人物身份的扮相,作者在每句话的末端都安排了很细致的人物动作,如“抛花介”“坐地看书介”等。吴克歧也在《忏玉楼丛书提要》里记载:“当时贵族豪门,每于灯红酒绿之余,令二八女郎歌舞于红氍毹上,以娱宾客,而葬花一出,尤为人所倾倒。”[3]由此可见《葬花》一折当年演出的盛况。近代南北昆剧舞台上演出的《红楼梦》均是此本,清末昆旦小桂林、徐小金宝曾在上海丹桂茶园排演过此剧。也因此使得《红楼梦》拥有了更多的读者——戏曲观众。小说可以供文人墨客欣赏传阅,而戏曲不需要很高层次的文化水平,因而更能够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从而达到使《红楼梦》在各个阶层均有反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葬花》也起到了传播《红楼梦》的作用。正是由于《葬花》的创作,才使得《红楼梦》由案台之作走向了戏曲舞台。
2 情节整一性
《红楼梦》中“葬花”一事分别出现于小说的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其中第二十三回是黛玉正要去葬花之时恰逢宝玉,因而引出了一段宝黛共读西厢的经典桥段。第二十七回黛玉去探望宝玉,恰见宝玉、宝钗一同进入怡红院,再去敲门的时候恰逢晴雯和碧痕拌嘴,谎称宝玉睡了,因此悲从心来,在第二天葬花的时候唱出了这首《葬花吟》。而在戏曲《葬花》中,出于对观众心理的接受和舞台演出的考量,仲振奎将两回“葬花”合于一折。在《红楼梦》传奇凡例中,他对自己的改編作品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句这样写道:“宝玉、黛玉情事亦不能尽载,可补者于白中补之,否则亦略而不道。”[4]这是他创作整个《红楼梦传奇》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他合并两回合的初衷。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提到过“情节是对事件的安排”,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古典戏曲。戏曲中的情节并不等于故事的本身。而是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解释和展现人物的性格。《葬花》中仲振奎通过这么一个极细微的情节来表现宝、黛二人在共读西厢的过程中逐渐地心意相通,产生了惺惺相惜的念头,很好地保留了曹雪芹的表达观念,同时剧本也为演员的演出活动提供了蓝本,能够为观众呈现出宝、黛二人的爱情,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杨掌生在《长安看花记》中有关于对仲振奎《葬花》的记载:“仲云涧填《红楼梦》传奇,《葬花》合《警曲》为一出。南曲抑扬抗坠,取贵谐婉,非鸾仙所宜。然听其【越调斗鹌鹑】一曲,哀感顽艳,凄恻酸楚,虽少缠绵之致,殊有悲凉之慨。”[5]杨掌生生活在道光时期,当时《葬花》仍能盛演未衰,说明其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力。而由于仲振奎将两回“葬花”合于一折,使得后人所编“葬花”,均将两者合在一起,可见其在戏曲结构上对后人的影响。
3 戏曲的结构性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6]仲振奎严格遵守李渔的“戏曲结构论”,而这也使得《葬花》这出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脍炙人口。
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短短的一折戏,却通过宝、黛二人共话《西厢记》而互生情愫,此后二人感情升华,黛、玉感同身受,作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样的哀叹。尽管囿于舞台演绎的时间问题和空间跨度,作者仍能在这有限的戏剧表演中进行巧妙的布局。戏的开场由宝玉之口道出宝、黛的关系,因而两人共读《西厢记》,并借其中言辞传达心意。正如李渔所说:“编戏有如缝衣……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作者将书中两回合于一折,但是小说中的主要观点却丝毫未少。李渔提出“减头绪”,认为“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显然仲振奎深谙舞台演出的规律性,假如只是演出《葬花吟》一出的话,全场都由饰演黛玉的旦角出场,观众无法直接地了解事件的起末,难以激起很大的兴趣。戏曲毕竟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演出。观众的数量维持是戏曲永葆生机的重要因素。而在演员设置上也存在着问题,由一个旦角一唱到底很难满足受众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对演员本身的分工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尽管仲振奎的《葬花》作为红楼戏的开山之作有着非凡的意义,但就清代戏曲整体而言,较元明普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和明代的“汤沈之争”是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后人吕天成在《曲品》中评价说:“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在戏曲中,两者缺一不可,曲律是戏曲特有的,而才情和文采也是一个好的剧作家应当具有的创作素质。仲振奎尽管注意到了两者的结合,但是和被誉为“中华艺术宝库”的《红楼梦》比起来,在文辞上仍有欠缺和不足的地方。
4 结语
作为对“黛玉葬花”在清代的戏曲方面的传承,仲振奎先生的《葬花》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作为首出《红楼梦》在戏曲方面的作品,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这也能够使后世的红楼戏的创作吸取长处、弥补不足,对后世的戏曲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阿英.红楼梦戏曲集[M].中华书局,1978:113.
[2] 徐朔方.我和小说戏曲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1998.
[3] 一粟.红楼梦书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22.
[4] 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544.
[5] 杨掌生.长安看花记.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6] 李渔.闲情偶寄[M].中华书局,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