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对近几年来2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B超检查,并经光学仪器、手术和病理等证实,现将B超检查情况分析如下:
1 方法与仪器
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4~67岁,左眼11例,右眼12例,双眼2例,眼底能窥进者6例,不能窥进者13例。
受检者取仰卧位,眼睛闭合,涂耦合剂于眼睑,并置上探头,仪器:东芝340腹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兆赫。
2 结果
本组2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超声图象特点有:脱离之视网膜显示为白色线状光带,悬浮在玻璃体内,与球后壁距离远近不等,视网膜光带后为无回声暗区(系视网膜下液回声)。脱离的视网膜在超声图上的“弧状”“V状”“Y或T状、”“浅状”等形态。其中二例为玻璃体积血和眼内炎而误诊为网脱。
2.1弧状脱离20例,脱离的网膜光带形如弧状,弧面向前方隆起(也有称球型脱离),光带一端连自视乳头(超声并不能直接显示视乳头图像,只是从解剖位置认识),另一端连于侧球壁。这类形状常提示部分网脱,所以只在脱离区切面图上能显示视膜光带,否则就不能显示。
2.2V状脱离6例,脱离的视网膜光带形如V状,但跨角更钝,其尖角位于视乳头区,光带两端连自左右两侧球壁。这类形状相当于全网脱或大面积网脱,一般来讲,V状角度越钝,脱离球壁就越浅,反之则越高,反映网脱程度也更严重。从解剖角度来看,V状脱离提示了视网膜呈漏斗状隆起(整体层面像无柄的漏斗样),应注意,当超声束离开视乳头区时,网脱不显示V状,而仅显示平或弧状光带,同时由于是全网脱或大面积网脱,可在任一切面上都有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光带。
2.3Y或T状脱离4例,脱离的视网膜光带呈V状或反弧状(弧面向球后隆起),中心拖有一蒂样垂直光带指向视乳头区。这类形状不仅是V状脱离的发展,T状脱离还提示了漏斗表面已封闭,否则在其它切面上也仅显示平或弧状光带。
2.4浅脱离6例,脱离的视网膜光带距球壁甚近,形状与相邻的球壁相似,有时因相贴太近而易漏诊,需做多切面扫查和眼球运动后可确认。
当网脱时间较短,其光带纤细平整,回声一致。当脱离时间较长时,则呈现出光带增粗、粗细不均和回声强弱不均的图像特点。
以上是各类视网膜脱离的常见超声图像特点。应指出,典型的光带后运动征象(眼球运动时,光带波动起伏)是诊断网脱的重要依据。
3 讨论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疾病,通过光学仪器可以确诊,但当晶状体或玻璃体混浊时,便无法窥进眼底,此时只能借助检查,超声诊断网脱的准确率相当高,有报道为95%-98%,本组因非眼科专用仪也达到94.3%。其中二例误诊,一例为外伤后玻璃体较多量积血,形成若干索状机化带,超声误为视网膜带,另一侧为眼内炎,玻璃体明显混浊,眼球萎缩,内有无数回声界面而误诊。
3.1网脱误诊的原因:本组分析与其它文献报道一致,认为是出血、炎症导致了甚多反射界面,尤其是血块机化,炎性粘连等形成玻璃体内多处索状甚至重叠的赘生光带,它们也常伴有后运动征象。为了避免误诊,检查者应注意多切面多轴向的扫查,结合各切面图像的整体判断,可以发现其光带形态较为紊乱或欠连续。
3.2判断网脱的程度:部分网脱、全网脱或大面积网脱能通过显示的光带形状来估计,对有无封闭、视网膜距球壁远近及网脱时间的长短都有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
3.3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并未装备高频率眼用超声仪,本文认为,7.5兆赫探头的超声仪开展眼球诊断。虽然与10兆以上高频率眼用专用探头相比,它有图像近场效果差,球壁结构层次分辨不佳,发现细微病灶困难等缺点,但是,检查者可以采取相应方法,如重视眼球运动时的图像对比,增减灵敏度,反复多轴向多切面扫查眼球,这样就有可能替代眼用超声仪来开展工作。
作者单位:850007西藏军区总医院特诊科
1 方法与仪器
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4~67岁,左眼11例,右眼12例,双眼2例,眼底能窥进者6例,不能窥进者13例。
受检者取仰卧位,眼睛闭合,涂耦合剂于眼睑,并置上探头,仪器:东芝340腹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兆赫。
2 结果
本组2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超声图象特点有:脱离之视网膜显示为白色线状光带,悬浮在玻璃体内,与球后壁距离远近不等,视网膜光带后为无回声暗区(系视网膜下液回声)。脱离的视网膜在超声图上的“弧状”“V状”“Y或T状、”“浅状”等形态。其中二例为玻璃体积血和眼内炎而误诊为网脱。
2.1弧状脱离20例,脱离的网膜光带形如弧状,弧面向前方隆起(也有称球型脱离),光带一端连自视乳头(超声并不能直接显示视乳头图像,只是从解剖位置认识),另一端连于侧球壁。这类形状常提示部分网脱,所以只在脱离区切面图上能显示视膜光带,否则就不能显示。
2.2V状脱离6例,脱离的视网膜光带形如V状,但跨角更钝,其尖角位于视乳头区,光带两端连自左右两侧球壁。这类形状相当于全网脱或大面积网脱,一般来讲,V状角度越钝,脱离球壁就越浅,反之则越高,反映网脱程度也更严重。从解剖角度来看,V状脱离提示了视网膜呈漏斗状隆起(整体层面像无柄的漏斗样),应注意,当超声束离开视乳头区时,网脱不显示V状,而仅显示平或弧状光带,同时由于是全网脱或大面积网脱,可在任一切面上都有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光带。
2.3Y或T状脱离4例,脱离的视网膜光带呈V状或反弧状(弧面向球后隆起),中心拖有一蒂样垂直光带指向视乳头区。这类形状不仅是V状脱离的发展,T状脱离还提示了漏斗表面已封闭,否则在其它切面上也仅显示平或弧状光带。
2.4浅脱离6例,脱离的视网膜光带距球壁甚近,形状与相邻的球壁相似,有时因相贴太近而易漏诊,需做多切面扫查和眼球运动后可确认。
当网脱时间较短,其光带纤细平整,回声一致。当脱离时间较长时,则呈现出光带增粗、粗细不均和回声强弱不均的图像特点。
以上是各类视网膜脱离的常见超声图像特点。应指出,典型的光带后运动征象(眼球运动时,光带波动起伏)是诊断网脱的重要依据。
3 讨论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疾病,通过光学仪器可以确诊,但当晶状体或玻璃体混浊时,便无法窥进眼底,此时只能借助检查,超声诊断网脱的准确率相当高,有报道为95%-98%,本组因非眼科专用仪也达到94.3%。其中二例误诊,一例为外伤后玻璃体较多量积血,形成若干索状机化带,超声误为视网膜带,另一侧为眼内炎,玻璃体明显混浊,眼球萎缩,内有无数回声界面而误诊。
3.1网脱误诊的原因:本组分析与其它文献报道一致,认为是出血、炎症导致了甚多反射界面,尤其是血块机化,炎性粘连等形成玻璃体内多处索状甚至重叠的赘生光带,它们也常伴有后运动征象。为了避免误诊,检查者应注意多切面多轴向的扫查,结合各切面图像的整体判断,可以发现其光带形态较为紊乱或欠连续。
3.2判断网脱的程度:部分网脱、全网脱或大面积网脱能通过显示的光带形状来估计,对有无封闭、视网膜距球壁远近及网脱时间的长短都有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
3.3目前国内多数医院并未装备高频率眼用超声仪,本文认为,7.5兆赫探头的超声仪开展眼球诊断。虽然与10兆以上高频率眼用专用探头相比,它有图像近场效果差,球壁结构层次分辨不佳,发现细微病灶困难等缺点,但是,检查者可以采取相应方法,如重视眼球运动时的图像对比,增减灵敏度,反复多轴向多切面扫查眼球,这样就有可能替代眼用超声仪来开展工作。
作者单位:850007西藏军区总医院特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