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击破“读书无用论”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由于高三学生高考比率下降、考上大学后弃学者的出现、农村子弟考上重点大学人数减少、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等种种现象,“读书无用论”第三次登场。
  现代社会,还有“读书无用”的论调发出,实为文明的耻辱。
  可谬论显形前,往往以真理的面目出现,且也经历过实践的检验。
  第一次“读书无用论”发生在“文革”时期,但1950年代之后,就已经开始造势。那个时代,政治正确排位第一,知识不但奉陪末座,反而可能招来祸端。“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当时的流行语。相对而言,理工类与意识形态无关的学科,安全许多。王小波在《我为什么要写作》中写道:我父亲不让我们学文科,理由显而易见。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关了监狱,王实味被枪毙了。以前还有金圣叹砍脑壳等等实例。
  现在看来,“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出现匪夷所思,其实不过是时代下的“蛋”,实践出的“真知”。此次反智风潮也是唯一一次受官方认可和推动的。
  “文革”后,特别是恢复高考后,“读书无用论”就迅速烟消云散。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社会遭遇多年的重创后,对大学生等人才是绝对的刚性需求。不过,于个人而言,考上大学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更在于可以获得城市户口、分配工作。知识,事实上,并没有独立地改变人的命运。这也为第二轮“读书无用论”埋下了伏笔。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仍然封闭而缺乏流动,城市与乡村不可逾越。历史上“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印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们因生产技术和效率低下以及被城市掠夺,而备受饥饿困扰的记忆,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鲜少城市人饿死的记忆依然鲜明。变为城里人,有一个铁饭碗,成为亿万农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而在当时,升学几乎是最好的进城路径。
  成为城市人和获得更多的知识,孰轻孰重?改革开放初期,曾短暂出现一个现象或可做注脚—一些最好的初中生,被家长鼓励考入师范中专,而不是高中从而参加高考。原因就是当时高考录取率太低升大学的把握小,而上中专可以迅速获得城市户籍、分配工作。
  不过,大学很快展示出诱人之处。远方、大城市、更好的工作,那些美妙的想象,只有通过大学获得。
  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这才是当时改变命运隐蔽而强大的力量。
  当国家干部的待遇相形下降,第二次“读书无用论”就随之兴起。
  当封闭的社会逐步被打破,社会流动的加强,人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个体户、万元户的出现,凸显了体制内的僵化,真正的人才并不能得到对当的待遇。“造导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让知识分子愤愤不平。
  随着社会进一步开放,更多民营企业成立、外资企业进入,释放出大量白领职位,它们需要大学生,且比体制内的待遇更灵活丰厚。接受高等教育,仍然是获得人生一般性成功的保证。读书,于是再次有用。开放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进一步开放,又亲手消灭了这个谬论。
  事实上,也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底层青年能依靠自己的学习而向上流动,才是纯粹意义的“知识改变命运”。
  时至今日,当人们第三次怀疑读书的价值时,也可反映出人们对社会开放程度的失望。虽然城乡界限已经被最大范围地打破,但随着阶层的固化,年轻人向上流动的难度加大,出路反而窄化。“考公务员改变命运”成为更多人信奉的,已经被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真理。大学扩招导致高等教育注水,又加重了人们的失望。
  如果说,第一轮“读书无用论”是一个政治问题,第二轮“读书无用论”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最新一次对读书的怀疑,则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难题。
  药方或许众多,但让社会更加开放而合理,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改变命运”必须是一个真理,若它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整个社会的命运,迟早将被改变。
  (徐一龙)
其他文献
“你到过武大吗?”坐在桌子对面的陈永纯问。  “你真应该去看看。”他接着说了一句。  正当中年的陈永纯自在、闲适,言谈举止间透着对生活的轻松掌握。他的人生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事业有成,与妻子二十多年的感情一如往昔,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即将赴美。一切都很圆满。  陈永纯1983年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那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基本上湖北、河南一带上不了北大、清华的尖子生,都会选择到这所大学来。”  回忆母
期刊
“表面上看来,这是动物保护者的一次护狗行动。从行为艺术到网络谩骂,双方争得死去活来。在虐杀、道德沦丧等血淋淋的词语下,爱心软暴力一再赢得眼球。盲从欢呼者似乎没有意识到,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利才是现代法治社会必要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2013年,广西玉林狗肉节时,《华声晨报》应时应景的一篇报道里的一句话。对,它是广西的一份报纸。  在这份报纸里,虐杀、道德沦丧这些词语变成了血淋淋。  在这份报纸里,
期刊
法国式的黄房子  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  喊一声 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  众所周知,这是于坚名篇《尚义街六号》的开头。白衣飘飘的年代,让老吴一举成名,现代诗歌的版图上,从此有了一点细小的标识:尚义街六号。在中国,在云南,在昆明。  可尚义街六号的屋主老吴本人,却走出家门,走出国门,总在路上。  最近正重温2001年上海文艺版的《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作者吴文光。其实里面的文字,大都在《书城》杂志
期刊
几百年前的墨西哥阿兹特克王朝,祭司们喜欢一种叫做Theobroma的饮料,由辣椒、番椒、香料、树汁和可可豆混合制作。这种带有强烈的巫药色彩的饮料具有提神醒脑强心催情等多种神奇的功效,被称为“众神的饮料”。  不需要巫师级别的草药知识,具备基本常识的现代人看到辣椒、香料、可可这个成分表,就能猜到“众神的饮料”的效力,以及让人敬畏的口感。1528年,这种饮料被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带回欧洲,其远古文明的
期刊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参加完同学聚会,回到家,陆苒哭了一场。  “吃饭时,环境乱糟糟的,没有那么伤感。回到家,安静下来,打开微信,看张宁哭得稀里哗啦的,我的眼泪也开始哗哗地流。”  比她哭得更早,她最好的朋友孙青在开车前往聚会地点的路上,打开微信,“听到这一段,然后就不行了。”  那是一场11人在北京的聚会,最后成为千山万水之外48人的微信直播聚会。  那一天,包括陆苒、孙青在内的北京同学打算聚会,石
期刊
《中国周刊》:在民族文化采风的路上,您已经走了17年,有人称您是“中国走访56个民族第一人”,您怎么看这一定位,您给自己的定位又是怎样的?  施晓亮:“第一人”这样的称谓过誉了,我不希望被刻意拔高。我觉得我只是在扮演一个“唤醒者”的角色。  中国发展到今天,经济实力上去了,不差钱,也不缺少商业模式,但是缺少对自己家底的认知,缺少底气,缺少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其实我们的民族文化何其丰富、灿烂,值
期刊
电影《白日焰火》上映后,有人提到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回想起来,似乎确有几分相似,倒也可以细数一二。不过我经常认为,书评也罢,影评也罢,说到底是对作者和作品的臆测,我们了解作品的程度,或许只如盲人摸象。  两部作品都是以推理为线索推动情节,一个执着于谜底的侦探贯穿始终。从角色上看,都有一个冷艳隐忍的女人,且明显与身处的环境有出离感。  《白夜行》中雪穗美丽动人、修养出众,“低头抬眼的表情蕴
期刊
听过一些来旅游的朋友如此抱怨:“云南人咋这么懒哦?进店买个东西,她理都不理你。”我笑,不理就对了,不理才是云南人。  来了云南,我第一次见识上午9点才开始扫街的清洁工,第一次知道农贸市场中午要休息。小区附近的菜市,12点以后进去,菜摊上统一盖着白色塑料布,摊主或不知所踪,或歪在椅子上微张着嘴打呼噜。那种惬意自在,买不到菜的人非但生不起气,还有点抱歉——原来是下班时间啊?对不起,打扰了!  我家门外
期刊
寇建平:毋庸置疑,在燕郊的北京人基本都有“燕郊式艰辛”,但是住燕郊的人都有一股精气神,就是我要奋斗。每天这样跑,心理上有一种在路上的奋斗感,这种艰辛,你们如何看?  谭桥英:我觉得我在北京应该算是咱们这里头最辛苦的,做电商本来就很辛苦,加班到十一点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十一点的时候没有拼车也打不到出租车,会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然后比如说在打雷又下雨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女同志来说这种
期刊
光明茶馆在拉萨,意味着响当当的老字号。可青年旅舍多人间里一声响亮的吆喝,“去老光明喝茶”,却内有乾坤:因为有两个光明茶馆,藏医院路上的“光明港琼”和钦古巷里的“光明商店餐馆”。我们所谓的“老光明”,特指后者。  得容许时间和经验累积些许傲慢、刁难或炫耀,总之分出泾渭:我是老资格,你是新来的。具体到“老光明”,手握攻略和指南的新来者大抵被马路边上显眼的“光明港琼”迅速招安,老资格们却不紧不慢走到藏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