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数学的源泉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务必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生活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使小学数学教学更有生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是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所谓“数学生活化”,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經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从数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
  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我们的先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这些知识是数学中的经典。如果教材以结论的形式出现静态的数学知识,缺少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这就给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需要创设一个与知识联系的生活情境辅助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
  二、理解生活情境,还数学课堂本色
  数学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就是数学。不能让数学在“数学生活化”中迷失了数学课的本质。
  在教学第七册“条形统计图”时,我出示了2002年,世界五个城市申办世界博览会,我国上海获得主办权,人们欢呼鼓舞的挂图,可挂图一出现学生的问题就出来了。
  生1:这是在哪儿?
  生2:有五星红旗。
  生3: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上课出现这样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出示挂图的目的只是引入统计教学的情境,可学生的这些发现与本课的教学无任何关系。新课改倡导“数学生活化”,但生活中的有些内容并不是我们数学应该教学的内容。在出示条形统计图后,你
  还能提出哪些问题?除了提出上海比巴黎的票数多,莫斯科比巴黎的票数少这样的问题外,还有人提出了巴黎和莫斯科一共有多少票。上海取得举办权,与巴黎和莫斯科一共有多少票没有关系,这些生活问题在这儿就不需要。
  可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中来,就必须先赋予这一情境以教学意义,情境只有为数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叫好情境。数学课首先要为数学学习服务,创设的情境生活化后,还必须进行一番数学化的深加工,教学活力来自充满生命气息的生活世界。同时,我们又要善于改造生活原生态为数学教学所用,使生活情境具有清晰而丰富的数学教学意义,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源于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
  三、运用数学知识,探讨生活未知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所以,数学老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开阔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在教学“乘法估算”时,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此后,我让学生估算:妈妈一行11人旅游,现在要买11瓶矿泉水,每瓶1元2角,请你帮忙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算出10元(10乘1等10元)。此时,有个同学说:“10元钱买不回11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就完全可以买回所要的水。”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执中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也解决了生活中未知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用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之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假如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来铺地,大约需要多少块?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面积计算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四、服务现实生活,体验数学价值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小学生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数学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物;教学“步测”后,要求学生用步测的方法测出自己家到学校的大约距离。从而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培养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2、用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教“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计算装修房间所需要地板及钱数。于是学生必须对房间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再到市场了解
  地板的尺寸规格及单价,然后再进行计算。通过这种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活动,学生兴趣倍增,既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数学又回到了现实生活。又如,在教学百分数后,可组织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银行进行存款、取款,或到商场购买打折商品,使学生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计算利息的方法以及打折商品的总价计算方法,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用数学的方法去调查和推断社会现象。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可组织学生前往工厂、机关、居委会等调查具有大学、中学、小学学历的人数,认真进行分析,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字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现实,让学生感到我们必须进行不懈地努力,才能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荷兰数学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小学数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只有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知识;只有加强学法指导,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图文并茂,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经过观察和思索,我认为这与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谈谈本人在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的几点做法。  一、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数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给学生讲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数学小故事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标准、方法单一,主体错位;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具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多种功能。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评价 以学论教    一直以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完美,一直用这样的一个标准:即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
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多元化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了具有扎实、广泛的知识技能外,更应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其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坚强的意志是适应社会所必备的品质。幼儿教育是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是使幼儿独立自主,养成自理习惯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  
【摘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有创设情景,组织活动课, 实地考察,撰写论文等。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历史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指把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教学法引入到历
摘要: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特别重视“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评价都特别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方式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预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初步理解,使学生更自信地面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真正融入数学学习全过程,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
【摘 要】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数感、用数学的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操作层面的狭窄范畴,它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
什么叫“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通俗地讲:“阅读理解”指的是,阅读文字材料并理解其内容及涵义。严格地讲,“阅读理解”指的是,通过认识语言形式与结构而获得全部文字信息的过程。因此,“阅读理解”绝不是一种简单、消极、被动的学习活动,而是一种复杂、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可以说,它是一种书面交际活动——读者与作者双向交换信息的过程。  随着国内外英语测试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创新能力;兴趣    一、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破旧立新。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摘要:数学知识在许多学科里有广泛的应用,如会计基础,统计原理,计算机电工基础,建筑、测量程序设计等。数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是工科的基石,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学好工科是不可能的。学好了数学有利于逻辑思维、统筹、剖析等逐能力的提高。数学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还能学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 教学改革 重要性 问题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