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表现的画题很多、生活会不断的给你提供养料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in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HMJ:你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对你影响深刻的老师或艺术家,他们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陈俏汐:作为一个幸运的学子,从启蒙到附中,以及美院的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都给过我真诚的教导。可以说是老师们领着我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教我要自我鞭策、真诚地面对生活、艺术。正如徐冰老师所说:“生活在哪,就面对哪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
  SHMJ:你能谈一下《触》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吗?
  陈俏汐:触动这个系列生成的是我平时印画所用的手工纸。一次晚上画草稿点了支小蜡烛,固定蜡烛时蜡油滴在了手工纸上,因为是晚上,我拿起纸冲着灯光发现蜡将纸变得层层透明,皮肤一般的柔润,透明之中还含着丰富的线条,像暗藏在皮肤下的隐隐思绪。
  SHMJ:《岛民》这件作品的创作动机,是有某种现实意义介入吗?
  陈俏汐:《岛民》这套册页作品如果说现实介入意义可能有点大了。它的创作背景是一次在山东蓬莱小钦岛的写生,那一次是由祝彦春老师和孔亮老师带队,那几天天气不好,又赶上雨季,再加上路滑,我们经过艰难的行程才到达小钦岛。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同,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去“观看”岛上的一切,我对人的感觉较敏感,更多的是用笔去描绘岛民的状态,我想这套作品的意义在于它的真诚——真诚地表达一个外来者对当地居民的感觉。
  SHMJ:是出于怎样一个想法,让你接下来要延续下去创作的?为什么?
  陈俏汐:我个人认为,艺术创作方式不会拘泥于限定之内的,材料也不是艺术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向入手,兴趣和感觉才是重要的。未来五年内我可能仍然继续做版画、画水彩,也会做些实验性的雕塑。
  SHMJ:很多人说成名要趁早,你怎么看?在未来的研究生阶段有哪些规划?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陈俏汐:“出名”是一个非常实际又十分虚幻的词汇,我想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作者,我能做好的就是搞好我的创作。这样,面对来到的机遇时,我才能说我已经准备好。未来自己还需要汲取许多的营养,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还要更多地去阅读,阅读生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可能会是我创作感触的来源。
  SHMJ:徐冰在致纽约年轻艺术家的信中讲到:“要做一个艺术家,首先要做的事是把艺术的道理、艺术是怎么回事搞清楚。”你怎么理解他的话,对你有启发吗?
  陈俏汐:困惑是阶段性的,每走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现阶段我理解老师所说的意思是先要搞清楚作为艺术家自身的脉络以及与社会的关系——身为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的,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想在未来我也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的道理。
  SHMJ:能找到一个可以和自己沟通艺术的伴侣是很幸福的事情,你和小薛之间在创作方面的认识之间肯定会有一些互相影响或分歧的时候吧?
  陈俏汐:能够沟通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好事。当然作为个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有个性,这是不可忽视的。人与人的交往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当问题和矛盾来临时,我想我们能够较好的沟通解决问题。
  SHMJ:你会去关注现在艺术市场的动向吗?这些因素会不会成为你创作的一个考量?
  陈俏汐:前面提到徐冰老师的艺术源于生活,其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才可能生发出更多的艺术点子。如果我们生活中面临这个问题时,我想会做出的反应不应该是拿市场作为考量的依据,否则就失去了艺术的意义。
  SHMJ:你目前选择的专业是你最喜欢的吗?会不会考虑在未来创作中更多的融入其他艺术元素在作品里?
  陈俏汐:是的,这个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的开始。未来是一个未知数,我想我的兴趣是不会被磨灭的,想做的事还有许多,生活会不断地给你提供不一样的元素,要去摸索怎样去表达这些元素是未来还要研究的。
  SHMJ:陈丹青说过:艺术不是奋斗,不是自强,是喜欢。那么,对于艺术,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陈俏汐:就是喜欢,冥冥之中就带来的一种感觉,就像西方教堂婚礼中双方等待的回应一样——愿意。
其他文献
一个朦胧的意境、一位甜美的侍女、一把中式的椅子和几束荷花构成了高玉国的新作——《红楼》系列。高玉国通过运用一种简单、概念化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描绘出了一幅唯美的图景。然而,高玉国在该系列中的追求并非仅仅局限在这些具象的构成,而更在于它们所共同建构起的高玉国心中的文化的理念:梦幻、含蓄又富有内涵。这也使得高玉国工笔画的新探索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气质。  受访人:高玉国  采访人:郝 斌  时间:201
期刊
主持语:  工笔人物画的现代审美转换,主要体现于在融合西画造型与色彩语言的基础上,提高传统人物画的写实能力。作为浙江画院从事人物画创作的余宏达,从不随波逐流,他始终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坚守并尝试肖像画创作的种种可能。在他看来,人物塑造要想真实感人,人物表情一定是趋于生活常态的。因而他的作品总是蕴含着一种质朴、自然、清新的气度。其实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质朴的,他作品所具有的肖像性、非情节性,无不是
期刊
倚栏独立,长裙飘逸,一个惊世女子低眸回视,令后人浮想联翩。时空颠转,太空虚境,遥远的那个世界的美丽,亦真亦幻。高玉国的工笔人物画系列创作,是在消费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现象学意义的艺术真理探索。  艺术世界的绵延,如一场探险之旅。一件艺术作品的深邃,正在于它表征了艺术家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世界的体悟深度。如果艺术只是自然世界的再现,因为它和真理之间的隔膜,就免不了被柏拉图逐出理想国的命运。所以艺术的历史
期刊
SHMJ:你怎么看几年的专业学习对于你艺术之路的影响?哪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你又是怎样确立自己的创作方向的?  薛若哲:在美院的四年,我受到了非常严格的学院技术训练,从大一袁元老师的色彩训练,到大三谢东明老师对大体积的强调,到大四喻红老师对横截面的的精确要求,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创作上我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对当代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不断的做东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在绘画的创作上,喻红老师
期刊
“褶曲的时间”——2012陈彧凡新作展在aye gallery展出,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再一次向读者表达着他的艺术主张:艺术没界别,一切皆可能。陈彧凡的创作方式和一些艺术家有所不同,被人们视为充斥着玄学气氛的中国抽象艺术家,是因为他的所有作品都带有试验性。木材、石头、煤块、水晶、丙烯以及油画布这些媒介成为了雕塑家重建作品的切点和入口。一方面他通过某种形式“抽离”图像、另一方面他又把重构的“图像”延升了
期刊
本期“师出名门”向读者推荐的是:中央美院一画室胡建成教授和他的三位弟子刘钧、万立和徐紫迪。  中央美院一画室是个注重油画传统研究的画室,几十年来,在这里任过教的老师,对于中国写实油画的推进,无不是以写实油画的探索着手,写实语言的精到,无不成为他们手下的“绝活”。可以说当今艺坛瞩目的油画写实高手许多都出自一画室。  胡建成教授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写实油画家之一。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
期刊
一、王子云回国之初  王子云从1930年底到1937年初,在法国巴黎的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绘画并自费考察欧洲各国美术遗存。回国之初,王子云没有回到他出国前工作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而是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旅行几近半年。他本来有回来筹集美术作品和文物资料,再往法国举办展览的打算。他也有在法国长期生活的准备。在法国生活的几年,因为欧洲社会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推崇,也影响到王子云;特别是恩克尔曼
期刊
“只有体积,没有线条。描绘时,绝对不要注意轮廓,而要着眼于高凸面,是高凸面支配着轮廓。”  ——罗丹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是以平面的眼光看东西的,因为觉得用形状观察和描绘东西,省去了远近这层因素,应该比较容易画准形体。前阵子看到罗丹这句话,突然觉得可能就是这种观察习惯导致我画的东西总是显得单薄。虽然轮廓对了,但是那只是二维空间的,三维空间里需要表达的东西我从来都忽略了。观察是作画的第一步,用平面的
期刊
SHMJ:你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恬静、很古典的女孩子,可是在看过你的画之后,会发觉这与表面看内敛的你不太一样,你是怎么看这个现象的?  彭伟华:过去也有人这么说,具体为什么我也说不好,可能把比较“豪迈”的一面表现在画面上没那么不好意思吧。  SHMJ:简单谈一下你的作品选题吧,  彭伟华:过去都是老师安排,摆什么画什么,定什么题画什么,有想法也都是从一个陌生的对象出发去挖掘。不怕笑话,毕业创作的题材
期刊
SHMJ:你在创作中尝试很多,首饰、插画、铜版等等,这些不同的接触对你目前的创作来说有其它意义吗?  全力: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点──制作性。它们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制作,对我来说表现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制作的过程。这也是我进入版画系以来的比较大的一个感悟。与以前不一样了,之前说起创作,常用“画”这个词。而现在就会用“制作”。不仅仅是词的不同,我觉得我对绘画的理解变了,对待画面的态度也变了。甚至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