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我们分享,我清楚的记得那时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2.开展活动,搭建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欲望,创办本班和全校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投稿,对于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优秀的作品要在全班范读。这些做法吸引了很多的学生爱好作文,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校园的文化墙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
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秋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春季》、《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边看荷花,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
机会太少了。以后写文章在选材方面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让学生先去观察,这样们学生才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虽句子不通顺但是感觉作文是有血有肉的。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达娃央宗.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3):59.
[2]姜青梅.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卷宗,2015(6):274.
[3]買志恩.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俪人:教师,2014(2):217.
[4]赖丽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11):154.
[5]黄延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师道:教研,2011(10):45.
[6]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5):127.
[7]高爱玲.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学周刊b 版,2014(1):32.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我们分享,我清楚的记得那时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
2.开展活动,搭建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欲望,创办本班和全校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投稿,对于优秀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优秀的作品要在全班范读。这些做法吸引了很多的学生爱好作文,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还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校园的文化墙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
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秋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春季》、《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边看荷花,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
机会太少了。以后写文章在选材方面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让学生先去观察,这样们学生才能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虽句子不通顺但是感觉作文是有血有肉的。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达娃央宗.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3):59.
[2]姜青梅.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J].卷宗,2015(6):274.
[3]買志恩.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俪人:教师,2014(2):217.
[4]赖丽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旬刊,2012(11):154.
[5]黄延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师道:教研,2011(10):45.
[6]刘映霞.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5):127.
[7]高爱玲.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学周刊b 版,201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