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的爱与愁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gaoz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一门心思想成另類的人,是成不了另类的。
  多年以后,我还会想起一边啃饼干一边撸《江湖儿女》,想起思考贾樟柯那个遥远的深夜。
  贾樟柯,高考落榜,23岁才上大学,27岁时处女长片一鸣惊人,被称为“亚洲电影希望之光”。45岁,他已获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他被网友戏称为“贾科长”,他的镜头始终对准最卑微的个体,“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贾樟柯说,写《江湖儿女》剧本的时候我在书桌上贴了一句话:一言难尽,五味杂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路看着贾樟柯的电影,看到《江湖儿女》,心想:片名怎么不叫《巧巧与斌斌》呢?这不就是巧巧与斌斌的爱情故事么?你说巧巧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姑娘,怎么就把一生押给一个混江湖的男人斌斌呢?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你给这种男人当女朋友,能有好果子吃么?有智慧的女人开始就能看到结局。再退一步说,巧巧与斌斌即使结婚了,也注定过不上平静的生活,俗话说得好,“相逢易得好,久处难为情”。
  在所谓的江湖中,“大哥”绝对是个另类。有句话说得好,一门心思想成另类的人,是成不了另类的。斌斌终于没有成了另类,最终因为好喝酒而中风,在他生活的城市大同,乘着轮椅,活成了一个他者眼中的笑话。
  但是,巧巧与斌斌虽然没有能够走进庸常的家庭,毕竟没有互相撕扯纠缠怨恨。也许,深爱,从来就不是指望着因为爱成就什么解救什么,无论是被爱或去爱。
  生活是不朽的,艺术无法抄近道。贾樟柯是一个执著的导演,这些年他一直盯着日常世界和底层社会不放,他的观看是敏锐的,甚至是尖刻的。他不断反思,不断求索,在各种喧嚣和嘈杂之中,犹如灯光一般,照见现实,照亮人性的善与恶。他目中有物,也有人。
  《江湖儿女》中,赵涛饰演的巧巧钟情于“大哥”斌斌,却在斌斌对“江湖”的执着面前败下阵。就像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那个绅士科学家那样,这一生,毁在“爱情”二字上。巧巧也被年轻网友调侃为“在爱情里智商不在线”。
  想跟这样死要面子的男人结婚,“黄花菜”都凉了。说起来,这“黄花菜”可是个宝贝啊。“黄花菜”,也叫“金针菜”,它的另一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叫萱草。萱草还有一个名字,叫忘忧草。《博物志》中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曾有报道,经常食用“忘忧草”能有效抑制抑郁症。唐朝有个名诗人叫孟郊,他写过一首《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萱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因其花色明黄,人称“黄花菜”。《本草纲目》的说法是:“今东人采其花而货之,名为黄花菜”。萱草生长在山间、溪边,公园一隅、树木行间,它普通而平凡,但生命力极其旺盛。正如汪曾祺所说:“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既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又弥漫着最独特的气质”。
  现在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拍电影也不例外。为了《江湖儿女》的票房,贾樟柯做了各种宣传,印刷海报、媒体答谢会、连日在全国各地参加路演、接受微信采访、自己写文章、微博回复、下乡刷墙、合影“火箭少女”杨超越等等。杨超越还发微博为《江湖儿女》宣传。在贾樟柯的家乡山西,不少村刷起了广告墙。可惜的是“土味营销”法并不奏效,电影的票房依然集中在一线城市。
  我到电影院看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时,是夜场,10点45分开始,包括我在内才有6个人看,其中有三个人看到一半,撤了。他们大概不明白,《江湖儿女》的摄影有多棒,棒到几乎不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这一点非常厉害。不过,贾樟柯的电影票房都不会高,这个也在他的预料之内。
  《江湖儿女》上映4天,票房5千万——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这个成绩算不上亮眼,但对于著名导演贾樟柯来说,这已经是超出预期了,“打破了我上一部影片《山河故人》的纪录。我们整个团队都对这个成绩非常惊喜,完全超出大家的预期。我本来以为这个电影应该是长线放映的,没想到爆发式的有这么多观众走进影院”。
  《江湖儿女》上映同日,根据郭敬明小说改编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也与全国观众见面。两片打擂,从票房数据来看,《江湖儿女》明显处于劣势,但贾樟柯已经相当满足了。票房不是一切,贾樟柯从来就不是一个票房至上主义者。
  现在的观众,就爱看大片,爱看动作电影,图一个“爽”字。进电影院,就图个乐,图个刺激。生活太平淡了,需要电影刺激一下。一些美国大片、动作电影,好看到眼花缭乱。《谍影重重》系列、《虎胆龙威》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这些动作电影中,硬汉的影像比如尼古拉斯·凯奇、布鲁斯·威利斯、杰森·斯坦森等,胡子拉碴、目光凶狠,不是抢劫珠宝、钻石店就是复仇,或者身份就是美国特工(FBI),偷车、杀人、开锁、造假护照出国、跳楼、摔伤、刀枪不入,一言不合就开杀戒。再加上一点和女儿的亲情,来几句幽默的对话,外加煽情的主题歌,比如什么《只要能活着爱你,已经足够》,就够了。这样的系列拍多少续集,都不缺票房。反正,不用担心,无论多么危险,主人公就是死不了,投资商需要他活着。他们是不死的超人,或者各种侠。他们跑到海边、河边,无路可走,一定“碰巧”有船供其逃跑用。即使心脏被偷了,也换上个人造心脏。硬汉开车一路撞飞,横冲直撞,无辜行人被吓得大喊大叫,受伤了,一脸血出来,还能继续折腾,子弹像雨点一样,就是打不中他,007算什么。我现在对这类电影反感了,这都什么呀,快,晃动,视觉冲击力强,动作好看,就能赚钱。这种套路的动作电影,在现实中完全没有可能发生,特别没意思。这时候,我们需要看看贾樟柯。
  贾樟柯是“新生代”电影导演的翘楚,但他的电影票房都不高,记得看《二十四城记》的时候,电影院根本没有一个人看。我要求看,对方说,至少四个人才能播放。后来好说歹说,两个人看,电影院才放映。《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2008年的作品。电影讲的是1958年,一家东北的工厂内迁西南。三代厂花的故事和五位讲述者的真实经历,演绎了一座国营工厂的断代史。2008年,工厂再次迁移到新的工业园区,位于市中心的土地被房地产公司购买,新开发的楼盘起名“二十四城”。   要说《江湖儿女》,得先从贾樟柯2002年的电影《任逍遥》开始。因为,《任逍遥》算是一个前传。《任逍遥》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斌斌一個人站在大同汽车站的候车室里发呆,他不是旅客,也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城市。小济抽着烟,坐在售票处前的长椅上看报纸,他不看新闻,只看招聘广告,想找份工作。他们是朋友,不爱说话,但都喜欢游荡。当时大同正在流行一首叫《任逍遥》的歌。“任逍遥”是什么意思,斌斌和小济也不懂,他们觉得“任逍遥”的意思就是“你想干啥就干啥”。这一天,城市的上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他们分不清这是远处的雷声,还是梦中的排浪。站在大同街头,看冷漠的少年的脸。这灰色的工业城市因全球化的到来越发显得性感。这城市到处是破产的国有工厂,这里只生产绝望。暴力是他们最后的浪漫。
  用贾樟柯的话来说,《江湖儿女》故事背景与他之前两部电影《任逍遥》(2002)、《三峡好人》(2006)息息相关。片中主人公的爱情命运坎坷曲折,“这对男女经历了街头暴力、入狱,也经历了相爱、背叛,他们分离又重逢,但始终没有走入家庭”。
  2.贾樟柯电影的时间雕塑及隐喻符号。
  给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的学生讲课,贾樟柯曲高和寡的艺术电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他电影里的叙事风格及其成因、美学与文化分析、标本意识与漂泊情结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都是无法绕过去的。
  在以“代”划分的中国导演中,贾樟柯被归于第六代。贾樟柯借鉴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以近乎原生态的影音形式,一如既往地关注底层的社会现实与个体体验,呈现为一种草根图景。从《小武》 《站台》 《三峡好人》 《天注定》 《山河故人》到《江湖儿女》,他都巧妙地运用电视广播、高音喇叭、机械作业声、汽笛声等焦灼的现代化之声,以及《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背景音响构筑一个“噪音世界”,这也成为贾樟柯电影中甚为独特的一道风景。《江湖儿女》中就用了“卡拉OK、关公、飞碟、歌舞厅、广播站”等元素。贾樟柯的镜头语言太真实,真实到你感觉和电影中的人大同小异,你感觉那就是你的世界。
  现实主义、纪实美学是贾樟柯电影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在其“故乡三部曲”——《小武》 《站台》 《任逍遥》中,他的灰色情调和沉郁色彩,看上去透着一种随意、散漫和疏离,实则以散而不乱的叙事结构,呈现生活流动状态,讲述从“未庄”到“汾阳”一些琐屑小人物的故事,还原本色生活。小人物的故事中,有人选择坚守,而有人选择改变。电影通过不同人的选择,从他们的视角,描摹了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变迁。
  在冗长的底层叙事中,他没有忘记希望,时不时溢出诗意的细节,让小人物在废墟上结婚,带有“倾城之恋”的情调。在《江湖儿女》中他让乡村歌舞团的一个歌手,给巧巧献上一朵鲜花,巧巧拿着这朵鲜花到一个婚礼上混了一顿饭。
  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有一回题为:昨听江湖施伪术,今看骨肉出新闻。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巧巧在钱包被偷、走投无路时,到酒店门口,实施软“敲诈”,见到一个有钱人,就冷不丁地来一句:先生,先生,过来,我告诉你:我妹妹怀孕了。我是她姐姐。第一个不成,就“敲诈”第二个:我妹妹怀孕了,现在已经流产了,你却在这里大吃大喝,看你们一家人挺幸福的呵。然后,对方反应过来,我怎么那么粗心哪,我这个人是很负责的,姐。说着,陪笑,递上一把钱。
  很多导演都需要打上一个印记:某导演出品。贾樟柯电影则不用,看几个镜头就知道那属于贾樟柯。他的电影具有鲜明的“作者电影”的特点,具有强烈的个人化色彩。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追求,他坚持电影的独立制作。就连剧本,他都坚持自己撰写,他的叙事也来自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感悟。他用独特的镜语表达体系,比如纪实性、生活流、碎片化、长镜头和声音元素的结合,展现时代变迁中社会底层的现代化体验、青少年的认同危机,并思考流行文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等文化命题。这是一种很难得的文献意识,也就是采取客观的视角,不对现实生活进行人为的干预。
  贾樟柯是一个与时代平行的讲述者。他出现在“第五代”导演光彩渐隐、“第六代”导演渐露锋芒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导演的一系列边缘题材的电影,均体现冷静纪实的电影风格,也成了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途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一点,贾樟柯做到了。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一度成为贾樟柯电影进入市场的文化标志,也成为他进入国际电影节的“通行证”。
  自1996年创作首部50分钟的学生作品《小山回家》,到1998年的《小武》,他讲述了一位社会转型时期被抛弃、被遗忘的小镇青年。这一时期,贾樟柯还处于“地下电影”创作时期。直到2004年,《世界》在国内公映,贾樟柯正式进入“地上电影”时期,于是有了《三峡好人》 《二十四城记》 《天注定》等电影。《天注定》用四个相对封闭性的纪实性小故事,用拼图式叙事结构,不动声色地展示小人物的人性扭曲、灵魂找不到安放等等问题。《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导演2015年的电影作品,这部作品中,他关注的是信息全球化时代移民群体的个人生存状况。正所谓山河可变,情义永在。佛教把人的生命过程归为“生、老、病、死”, 贾樟柯想用电影去面对:无论哪一个时代,所有人都要经历的那些不可回避的艰难时刻。
  “立足社会现实,关注社会底层,关注边缘人群”,一如既往地关注渺小卑微的个体生命,“蝼蚁”世界构筑真实美学,贾樟柯堪称时代的“记录者”与孤独的“守望者”。
  CCTV6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评《江湖儿女》时这样说:贾樟柯用影像书写自传,电影聚焦逝去的时代情怀。继三年前广受好评的《山河故人》之后,贾樟柯导演携新作《江湖儿女》再度入围戛纳电影节。这部电影将他以往的经典作品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部个人影像自传,拥有贾樟柯的鲜明烙印。   索亚斌在《今日影评》中指出,电影以《江湖儿女》为名,是为了叙述在社会底层和边缘的小人物的故事。“江湖”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中国的侠文化,随着近现代武侠小说与影视作品对它的引申发展后,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字化、影像化的符号。贾樟柯在《江湖儿女》中更强调“儿女”二字,它指代的是被江湖规范所影响的人群。香港的“江湖”电影主要是为了观众在体验中达成情绪的宣泄,但贾樟柯的电影不是情绪的出口,而是让观众更深入地接触现实、认识现实、反思现实的入口。
  贾樟柯在法国《电影手册》2018年1月刊撰写文章《〈江湖儿女〉:我在等待另一个自我》,文中有这样的话:赵涛与我合作过《站台》(2000)、《任逍遥》(2002)、《三峡好人》(2006)、《天注定》(2013)、《山河故人》(2015)等一系列影片,她用她的真挚与才华,在《江湖儿女》中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男主角廖凡主演过《白日焰火》(2014),我们是第一次合作,但彼此知心,配合默契,他的表演令人叹服。这部电影也是我第一次与摄影指导埃里克·戈蒂耶(Eric Gautier)合作,他的作品包括《摩托日记》(2004)、《在路上》(2012),我们用6种摄影器材呈现这个故事,从DV到胶片,从冬季干燥的大同到夏天多雨的三峡,我们始终站在一起,他站在摄影机后面,在我的旁边,给我强大的影像支持。《江湖儿女》的中文片名,引自费穆导演筹拍的最后一部影片。2010年,我在香港采访《小城之春》(1948)的女主角韦伟,她很遗憾费穆导演没有自己完成这部影片。我忘了那部电影的故事,但记住了这个片名。
  3.一生很短,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很长,用来找一个人。
  《江湖儿女》从2001年讲述到2018年元旦,故事的起点还是山西。在戛纳首映后,有媒体称《江湖儿女》这部电影为“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中国版“美国往事”。
  “一生很短,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很长,用来找一个人。”两句海报宣传语对焦了两人的一生。出狱后巧巧走投无路却被斌哥抛弃,而斌哥事业低落且中风无法行走时,巧巧又扛起江湖义气重新接纳斌哥。
  《江湖兒女》里不仅有江湖道义,也有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影片最后“赵涛”跟“廖凡”说:你不是江湖上的人,你不懂。
  当澎湃新闻的记者问贾樟柯:《江湖儿女》里有徐峥、张一白、刁亦男等导演客串,有两位的形象原本就很深入人心,你不担心他们的客串会喧宾夺主,造成观众“出戏”吗?
  贾樟柯回答:“我觉得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江湖就是由人构成的。《江湖儿女》有三个维度的大跨度,一个是时间维度,就是我刚才说的2001年到2018年共计17年的跨度;一个是地理跨度,整个故事辗转山西、新疆和三峡,历经了大约7700多公里的空间转移;还有就是人的跨度,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穿越了各种各样的人,正是因为遭遇了这么些不同的人,才能遭遇不同的事,因此就需要许多不同的演员来扮演他们遭遇的那些他者。而这些人的形象又必须非常生动,于是我在写剧本的时候,想的就是我身边的这些朋友。比如写到巧巧在火车上遇到的民间科幻家,写完我就认定,这个角色一定要找徐峥来演。这个人物在新疆长大成人,在我心目中,他应该是一个上海人,因为过去有很多上海知青到新疆插队,我自己有两三个同学就是在新疆长大的上海人。而喜欢研究UFO、外星球,一定是新疆广袤的土地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跟家庭环境有关,可能他从小就培养了阅读科学探索类书籍的兴趣,因为有很多从外省市移居新疆的工程师、科学家之类的技术人员。另外找徐峥来演的原因在于,这个角色在那里大段大段宣讲他的外太空理论,必须要找一个台词功底特别好的演员,所以非徐峥莫属。我觉得其他几位也一样,都是非常适合本人的角色吧”。
  《江湖儿女》于9月21日上映,此前影片的戛纳版本是141分钟,现在公映版本为136分钟。贾樟柯的《江湖儿女》片名源自费穆晚年筹备的最后一部电影。费穆的《江湖儿女》讲述的是民间杂耍艺人卖艺求生,与传统概念里的江湖颇为契合。与此相近的名剧,还有诸如吴祖光的《闯江湖》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必有争斗。斌哥受难,快被打死的那瞬间,她放弃了理性,掏出手枪。第一枪,是震慑,是救人。第二枪,是告示:我是江湖的女人,为了他我担下一切。
  江湖文化的本质就是面子文化。比方说,对那些始终想占据第一名的学生来说,“灭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这种心理就是面子革命。
  一个人,走出自己的家,其实,就是江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东方不亮西方亮”,年轻人输得起,说这个话不奇怪。老了不会轻易说这话,因为他知道,哪怕偏安一隅,你也无法远离江湖。此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单位,也是充满了利益纠葛的地方。先忍一忍,退一步,让他们三分又何妨?为什么有人离开原单位之后拉黑同事?因为他厌倦了张张笑脸下的深藏不露。
  《江湖儿女》中有个细节:大家齐喝“五湖四海酒”,就是在搪瓷盆里倒进九种白酒掺着喝。我第一次见这种喝法。原来以为是虚构,想不到,贾樟柯说这是他少年时的生活经历,“我十八九岁时就这样喝酒,九种酒寓意五湖四海,倒进一个脸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没了距离感”。当然,这种喝法对身体的伤害太大,斌斌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中风了。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人数在增加,已经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中央电视台“新闻1+1”曾经做过一个报道,标题就叫:《慢性病,要急治》。所谓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
  精神异常和精神病也是慢性病的一种。精神异常和精神病古代叫情志病,就是那种“神胜型,阳过度,阖不住。型胜气,阴过盛,打不开”。   抑郁症的情志表现为:悲、忧。比如,有个抑郁症歌手,他唱的一首歌,你听听歌名《昨天晚上我可能已经死了》,正常人能写出这样的歌词吗?一听就怀疑是抑郁症患者写的词。中医治疗抑郁症,仅仅疏肝还不够,还得兼顾宣肺补气。可以丹栀逍遥散为主,辅助以补气、宣肺、生脉等药物。
  “烦”,就是火上头,这是肾精不足了,从而导致虚火上炎,所以“烦”就相当于是心病,是心气的问题。
  “躁”呢?躁是属于虚阳外越的象。“躁”字从“足”字边。民间谚语有“男抖穷,女抖富”的说法。如果一个人的腿没事老抖,说明他肾精不足,造成虚阳外越,有肾病。这个人就是肾精老敛不住虚火,特别容易发火、烦躁。
  女抖也是肾精不足,为什么女抖就成富婆了呢?这是因为肾精不足的女人偏心浮气躁,老爱出门,说不定能搭讪个西门庆那样的大款,就容易“富”了。
  小儿多动症,中医的理解也是由于肾精不足、收敛不住虚火造成的。
  情志病里边有一个类型,叫做癫疾。癫疾的病机属于五脏受邪。《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篇”讲:“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癫和狂是两种不同的病。癫病属于真精不足,所以易生寒痰,痰淤阻心窍,造成神智昏迷。得癫病的人一般来说偏安静。癫病的另一个极端是狂症。狂症就是狂躁症,属于邪火乘心,神无定主,乱其神明。狂症的人五脏的神明全都飘出去了,所以得狂症的人,不懂得饿的,夸夸其谈,有的还会登高而歌,气机不畅,不断打嗝。
  《江湖儿女》中巧巧的父亲,一个人对着大喇叭在大喊大叫,也疑似情志病吧。
  贾樟柯这样解读《江湖儿女》:“写剧本的时候,我觉得只要写好人情就够了。江湖就是人际关系,借用张一白的话,廖凡和赵涛演的是儿女,其他不同口音、不同职业的人演的是江湖。看完这个电影,心中有江湖的人会有共鸣,心中没有江湖的人会觉得‘哦,原来自己就在江湖中’”。
  锋利,柔情,江湖气,或许这就是贾樟柯电影最好的模样。
  在贾樟柯的电影中,山西是一个永远不会缺席的地标和元素,从《小武》到《三峡好人》到《山河故人》再到《江湖儿女》,影片的主人公永远都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
  贾樟柯电影,赵涛是绝对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她是铁打的女主角。也有人批评说:“贾樟柯的电影就是‘现实主义’加一点‘赵涛’”。
  “江湖有儿女”,何必总是“任人唯妻”?
  贾樟柯的解释是这样的:他和赵涛的合作,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 2000 年《站台》开始,一直到 2006年的《三峡好人》。“那时她一部接一部地演我的作品,我覺得是因为她的自然条件和她对我电影中人物的理解,非常打动我,也非常胜任”。2012 年,赵涛凭借意大利电影《我是丽》,荣获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我真的很吃惊。她演得是不错,但怎么会拿影后?当 2013 年我们再次合作的时候,我觉得她真的可以称之为赵老师了。”贾樟柯说,“随着自身的成长,当内心世界变得丰富细腻的时候,她塑造角色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这次在戛纳闲聊的时候,我觉得他们有一个比喻很好,感觉赵涛像一朵花,到了她要开放的阶段了。虽然这个酝酿时间是 18 年,但是终于到了要开放的时候了。”
  其实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如果贾樟柯不让自己的老婆来演这个角色,《江湖儿女》还敢说自己“情深义重”吗?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江湖儿女》的开头,在麻将馆搬出“关二爷”,最后在麻将馆,大家拿出手机发朋友圈。游轮女贼,先救后揍,摩的司机性骚扰,饭店碰瓷,火车偶遇克拉玛依商人,这些都是所谓的“江湖”。
  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专访时,贾樟柯表示,《江湖儿女》是拍给两类人看的:一类是心中有“江湖”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另一类是心中无“江湖”的人,看完后发现,自己也是“江湖中人”。而对电影故事的内容,贾樟柯说其实很简单——17年前,廖凡饰演的斌哥说:“我是江湖中人。”赵涛饰演的巧巧说:“我不是。”17年后,斌哥说:“我已不是江湖中人。”巧巧说:“我是!”17年的岁月改变了这对“江湖儿女”,其实也改变了我们这样身在“江湖”的普通人。
  什么是江湖?冷兵器时代,江湖是人们对武侠世界的总称。
  江湖,字面的本意是江河、湖泊,你干嘛非要背离本意、弄成一个腥风血雨呢?曾经有部香港武侠电影,里面的中国侠客对欧洲人解释什么叫江湖,说是“武林人士出出入入的地方”。《卧虎藏龙》 《一代宗师》中的“江湖”,成了一种令人迷恋的气质。
  江湖的称谓,出自《庄子·大宗师篇》,原句为“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两条鱼便想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江湖,字面直意江河湖海,至于人群社会这个“喻指”那是后人引申的;到了范仲淹,他写《岳阳楼记》,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把“江湖”与“庙堂”对应,用“庙堂”代指朝廷,用“江湖” 代指民间,或曰远离官府的隐逸之地。
  大诗人陶渊明、苏东坡都曾高居“庙堂”,但他们都不认为自己身在江湖。
  2001年,矿务局的职工巧巧与出租车公司老板斌斌是一对恋人。斌斌是江湖中人,每天在外面呼朋唤友。斌斌在街头遭到竞争对手的袭击,巧巧为了救斌哥,从他的公文包里拿出手枪,朝天鸣了两枪。
  为了斌斌,巧巧坚持说枪是她的,被判刑5年。斌斌也被判,但比巧巧提前4年出狱。出狱以后,这个“喝过五湖四海酒,唱过《潇洒走一回》”的巧巧,开始长途跋涉、寻找斌哥。波德莱尔说:爱就是崇拜,崇拜就等于献出自己。爱有很多种,但大爱只有一种,就是无我。大爱包含了同情、悲悯和宽容。
  一提“江湖”,很多“录像”看多了的人,容易想到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世界。贾樟柯说:他这些年特别希望拍“江湖”电影,因为每一个人身上都是有传奇的,“我想象的‘江湖’不是过去电影里的那个,而是与生活点滴变迁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一直喜欢‘江湖’片,初中、高中也看了6年录像厅。但‘江湖’除了香港片、美国片的那种外,我们普通人的‘江湖’更多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关系里有所谓的原则,比如情义、诚信,这也是‘江湖’文化的核心。有人的地方有‘江湖’,‘江湖’对我来说,既指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也指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生活其中的人也有情有义。从广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江湖中人’,离乡别井、四海为家,每个区域是一种‘江湖’,每种职业是一种‘江湖’。”对于如此玄妙的“江湖”,每个中国人都能意会,但在年初该片参加戛纳电影节评选时,“江湖”这个词就把翻译团队难住了。“讨论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最后用‘江湖’的拼音代替,就好像翻译‘太极’一样,英文里没有这个词。它们太中国了,太独特了。”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风清扬是个真正的高人,云淡风轻,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将自己对剑术的领悟传给令狐冲之后,便悄悄地退出江湖。从此人们看到的是那个笑傲江湖的令狐冲。正如李白的诗中所写的人心那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单位这样的地方,即使有才能,也要懂得低调,也要懂得保存我们的实力。李宗盛有一首歌,叫《凡人歌》:“你我皆凡人,都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贾樟柯导演相信摄影师,将镜头完全交予对方掌控。他曾经无意间说了句话:“我从来不看监视器”。但是《江湖儿女》的最后一个镜头,他却让巧巧出现在“监视器”的画面上。曾经有人说,人们从《小武》中发现了中国的乡镇;现在,似乎可以说,人们从《江湖儿女》中,窥见或发现了当下中国巨变里的江湖。
  5.青春像爆炸一样浓烈,50岁的时候逐渐像大海一样宁静。
  贾樟柯在他的文章中写到让他起意拍这部电影的一个画面是:他有次返乡偶然遇到了少年时崇拜的小东,“他已经从大哥变成了大叔,头发稀疏、身体发胖。他那样专注地吃一碗面,与世无争”。而电影最后有这样一个画面:半身不遂的斌哥瘫坐在炕上,他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敬,他眼神狠毒,挣扎着想起身却做不到,昔日刀一般凌厉的男人,此刻就像一头被打断了脊梁骨的独狼。如今识尽愁滋味,即便全世界都“move on”,也终于有静好的东西存在。这可真是“青春像爆炸一样浓烈,50岁的时候逐漸像大海一样宁静”。
  电影《江湖儿女》的创作总共历时3年,4个月的拍摄过程辗转多地,在2018年完成制作并入围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江湖儿女》是贾樟柯精心铺垫了20年的中国往事,一个爱情故事,一部时代史诗。
  《江湖儿女》中有许多贾樟柯熟悉的元素:故事发生地山西、聚焦被主流忽视的小镇人群、叶倩文的歌曲。在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中用了叶倩文的《浅醉一生》,这首歌这次又出现在《江湖儿女》中。
  电影里两次插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这首歌:“谁知道又和你相遇在人海,命运如此安排总叫人无奈。这些年过得不好不坏,只是好像少了一个人存在,而我渐渐明白,你仍然是我不变的关怀”。这首歌非常契合巧巧当时的心情。
  有时候,女人的成长是被逼的。你看斌哥将巧巧带进了江湖,但最后留在江湖的只有巧巧,她从一个女孩变成了强悍的女人。但是,我们也隐约看到了她的结局,这么混下去,前车之鉴有的是啊。二勇哥早年何等地叱姹风云,他说自己就喜欢两样:一是就爱看《动物世界》,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他说那些动物就像人一样,看着难过。二是喜欢国标舞,看一男一女跳舞,舒服。
  后来,二勇哥搞起房地产开发。身家丰厚的他为了陪老母亲仍然住在简陋的平房中,守着旧江湖义气的二勇哥,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一心向洗白生意上投入精力。有人说他的房子闹鬼,于是他找斌斌摆平。还没等摆平,二勇哥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就在停车场被不知轻重的小屁孩捅死了。这些不知轻重的小屁孩,一如《上帝之城》片尾举着AK的十几岁毛孩子。
  《江湖儿女》虽然起了个这么“江湖”的名字,但委实不是什么“江湖弟子江湖老”的江湖片。他最终还是在表达时间:沧海桑田,人事变幻,有些人来来去去踪影不见,有些人虽还待在那个出生以后就没离开过的地方,但体内的灵魂却像细胞的生灭一般,日渐改变。
  在今天,“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在现实中注定是个失败者。“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居然成了不少人口头禅。勾心斗角,最终还是为了一点钱。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住的地方最糟糕,想的问题却最诗意。他住在狭窄的小巷里,靠编草鞋度日,饿得面黄肌瘦,但他却不关心钱,整天在那里写寓言,思考如何充满激情、如何超脱于俗世之外。
  钱很重要,“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怎么赚钱”——仿佛没太多人去追问,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和手段。正如陶东风在一篇文章中所说:一个人辛勤创业赚了1千万元和“撞大运”中奖得了1千万元,以及为钱嫁给一个老头儿得了1千万元,有没有区别呢?表面看这三个1千万元的获得都是合法的,是等值的,但其人生价值的体现却有着天壤之别,“撞大运”不可能永久,“贱卖”青春只能“屈尊”,只有辛勤创业得到的财富才能真正体现人的尊严、人的自身价值,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一个人对社会的担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是把奢侈生活看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希望不劳而获。
  我的一个学者朋友K讲了这么一件事:我女儿是非常诚实、善良的,也很有正义感。上小学时,八九岁吧,她说在学校里捡到东西,都是交到德育科。一次,捡到6块钱。我问她:你上交到德育科了?她一脸正气,我以为她说上交了。结果,她说:我傻啊?
  我们家楼下几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小孩,我女儿的同学。她们平时都是非常好的孩子。可是,有几次她们几个离开后,家里的百元钞票就不见了。有一次,我给一个小孩说了,结果,我女儿说,百元钞票找到了。过一会,另一个小孩子来玩,又不见了。
  我开玩笑说,我一个同事的老婆非常爱钱。同事问:假如让我在1千万和你之间选择,你怎么选?他老婆说:我会选择1千万。拿1千万再去找老公,找你。还有一次,同事问:假如我前些日子去某国的时候,我是说假如,超过规定给你带了三瓶奶粉,被判一年,还要被罚款50万。那你还会不会等我?他老婆说,说实话,不会。等一年,也许可以。关键是,50万罚款,怎么办?
  K说:刚结婚,她这么说,可以理解。他们一起生活10年,女方就不会这么说了。我举了个例子,是在一篇小说中看的故事:一对夫妻生活不错,女儿很乖,上初三了,准备出国读书。不幸,女儿在上学的路上,被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头,死了。最倒霉的是,掉花盆的那家主人不在家,去国外了,联系不上。连丧葬费都要自己出。女人那年41岁。老公说,再生个吧。女人一检查,不能再怀孕了。男人在外面认识一个农村来的女服务员,愿意5万元替男人生个孩子。男人回家和老婆商量,老婆拒绝了。男人就偷偷摸摸和那女服务员生了孩子。老婆不干了,双方离婚。不久,楼上掉下的花盆的房主从国外回来了,听说此事,很内疚。主动找到女人,赔偿60万元。前夫听说了,找到女人,说,不行,太少了,至少要他给100万。然后我们平分,一人一半。女人伤心至极。男人就告到法院,法院判决女方50万,男方10万。拿到钱那一刻,两个人曾经10多年的夫妻感情也就丝毫不存在,成了仇人。   唐代柳宗元在《哀溺》一文中曾讲述了一个爱钱胜过爱生命的拜金虫故事:生活在水边的永州人,个个都是游泳高手。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这时,有五六个人正乘坐一艘小船要过湘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突然破漏,并开始下沉。于是,大家纷纷奋力往岸上游,但其中一人虽然拼命划水,却怎么也游不快。同伴见此情景非常诧异:你平日游得最快,今天怎么落在了大家的后面?那人回答说:我腰上缠着上千枚铜钱,实在是太沉,所以游不快。同伴听了便焦急地说:你赶快将那些钱扔掉不就游得快了吗?这个人摇头。那些已经游到岸上的人看见这个人越来越下沉,于是高声呼喊:赶快把钱扔掉吧,人都快要死了,钱拿来又有什么用?但这个人还是摇头,就是舍不得扔掉那些铜钱,最终被淹死了。
  《生死十日谈》第一个故事说,婆媳为小孩子在炕上拉一坨屎争吵,媳妇娇生惯养,不做家务,她骂了婆婆,婆婆就喝了百草枯自杀了;媳妇吓坏了,喝了点豆腐的卤水,也自杀了。你看,因为一坨屎,伤了两条命,多不值啊。庄子讲了个寓言:蜗牛左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触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触氏和蛮氏这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发生战争,伏尸百万,战胜的一方追逐失败的一方竟然追了15天才回来。后来苏东坡就根据这个寓言写了首诗,说争来斗去真没意思,蜗牛角上的事,有什么好争的呢?
  这就是庄子的江湖,而不是电影中那种聚着一帮兄弟,罩着一个场子,拿起烟来有人给点,出来进去有人叫声大哥就是江湖中人了。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激荡,什么“春风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焦虑,什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什么“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叹息,在庄子的江湖里,都不在话下了。
  人生,除了家,都是江湖。古代的学子们赴考时两类书是必带的,一类是四书五经,考中了就继续修身治国平天下;另一类是庄子,考不中就跟着庄子逍遥自在。也只有庄子能安抚落第的士子。庄周梦蝶、逍遥游,齐贵贱等生死,安慰了多少失意的灵魂。
  法国当代精神分析学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有个观点——幻想必须超越现实。因为在你得到的那一刹那,你没办法也不会再想要它。为了继续存在,欲望的客体必须永远无法达成。你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对“它”的幻想。欲望与疯狂的幻想相辅相成,这正是所谓的“真正快乐”,来自对未来快乐的白日梦。不然我们怎么会说“猎比杀更为有趣”,或“小心你的愿望”。不是因为你会得到它,而是因为一旦得到它,你再也不会要它。所以拉康给我们的教训是: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快乐。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因为到头来,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见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用拉康的话来说,这叫“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6.巧巧的性格分析:母爱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有多大?
  《江湖儿女》,也可以叫《一个江湖女性的诞生》。因为,电影讲的其实也是一个不在江湖的女人,是怎么走向江湖路的。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女性主义的崛起,都没有关系。
  巧巧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是“一根筋”,说好听的是执着,说不好听的是拗、犟、倔。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她倒好,她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很多观众替她鸣不平。明明是她救了斌斌一命,还替她坐了5年监狱。可是,斌斌怎么回报她的呢?他比巧巧提前4年出监狱,其间甚至都没有去看望她。出监狱那天,也没有去接巧巧。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巧巧,而是面子。他怀念過去的所谓“风光”,他要东山再起,直到命运让他中风,简直是“五行欠揍”。贾樟柯说,如果说他是一个“渣男”的话,我觉得他是一个让人心疼的“渣男”。
  有句嬉皮笑脸的话曾经这样说:每个混蛋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受伤的灵魂。越是缺乏性吸引力,越想要自己可以风骚入骨,风情万种;越是双腿残废,无法正常生活,越想要经历正常人的种种。这些隐秘的受伤的灵魂,为求愿望的达成,常常要用自我毁灭的方式,与痛苦做撕扯。
  巧巧一路颠簸,钱包被偷,去千里之外寻找男朋友斌斌。可斌斌怎么对待她的呢?拒不见面,让自己的新女朋友来应付她。最后自己中风坐轮椅了,又来找巧巧。巧巧二话不说,收留他,照顾他。是不是很傻很天真?是不是符合咱们中国人关于“傻子”的定义?
  你觉得这对巧巧公平吗?一般女人能做得到吗?为什么巧巧却能做到。分析她的性格,她确实“一根筋”,拗、犟、倔,认准的事打死不回头,谁说也没有用。如果她有母亲,父亲健在,能不劝她?问题是,她母亲从没出场(影片中没有交代,也许母亲早故),父亲也是个对着大喇叭满口暴力语言的偏执老人。她出监狱后父亲就去世了。一个单身女人,无父无母,又蹲过监狱,就连那个本来开小店却号称有旅游公司的假老板,都懒得骗她了,躲避她了。于是,她的性格就这么一路倔到底了,成了混江湖的女人,开个麻将馆谋生。
  但是,她毕竟是个女人,毕竟还有母性,所以,在她心中,自己曾经奉献过一切的男朋友斌斌,就像自己的儿子,就像一个生病的大男孩,嘴上说“没有关系”了,心中哪能放下?要走你就走,回来,无论什么样,还是我的男朋友。这种倔,在文学语言中我们把它说成是“义”,在医学语言中,则属于偏执。究其根源,这和她从小缺失母爱有关系,她父亲偏偏也是这种性格。如果有母亲的管教,估计也不会同意她和混江湖的斌斌来往,毕竟自己好歹有个正经单位。
  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巨大伤害,是可以相伴终生的,午夜梦回时或许也常常通过某种神秘的力量连接到很多年前的某个场景,然后在梦中奔跑、逃脱、挣扎,并在哭泣中醒来。
  母爱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有多大呢?记得在《羊城晚报》看过一篇文章《金庸与母亲》(作者刘国重)。文中说:1999年,冰心辞世,金庸作诗悼念。据《羊城晚报》报道,此诗没有题目,登载于1999年3月30日的《文艺报》。3月22日,金庸致信《文艺报》总编金坚范:“我从不曾写过新诗,这次因冰心逝世,忽然想到了她充满感情的文字,不由自主地写了出来。有修养的诗人看了,不免会偷笑,真是不好意思了”。此诗既悼念冰心,同时也在追思亡母,寄寓了金庸60年来对“冰心阿姨”的一片情,更有70多年来金庸对母亲的那份孺慕之情。   此前4年,1995年3月22日,金庸突发心脏病,幸抢救及时,才得脱险。一个人无论年龄多么高迈,当生死关头,第一时间几乎都会想到母亲的。侥幸未死之后,对母亲的思念也会比平常更深挚。2006年,金庸接受采访,谈起:“我母亲是个很正派的女人,她不会做坏事的,就是这样一种平平常常的一种影响”。金庸眼中的母亲徐禄女士“懦弱而疏懒”,父亲査枢卿“人很好的,但是庸庸碌碌”。既不是严父慈母,也不是慈父严母,金庸的家庭,算是慈父慈母了。父母对金庸,都没有很严厉地加以管束,这对金庸喜欢“且自逍遥没谁管”的个性的养成,不能说没有影响。金庸,是“一捆矛盾”。有时他说话极是滑头,有时说话极是实诚。很多人写起文章来,都不肯呈现父母在自己心目中的真实形象,只一味说好话,金庸并不如此。金庸肯于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真实观感,不代表他对父母的感情就更浅。徐禄在金庸13岁时就去世了,“要是妈妈还活在世上,我真不知有多爱她”,这是张无忌说的,也是金庸的心声。1963到1968年,金庸在他的《明报》开了一个《明窗小札》的专栏,用“徐慧之”的笔名,先后发表了几千篇文章。查良镛这个“徐慧之”的笔名,我感觉就像周树人所用“鲁迅”的笔名一样,用的是母亲的姓氏。这是除“金庸”而外,用过的最久的笔名了,多少也寄寓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感怀之情。
  大家看《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写陈家洛追思亡母,多么感人。但是,我们看电影《江湖儿女》中,丝毫没有提到女主人公巧巧的母亲。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一个没怎么接受正经教育的孩子,即使是女人,她的任性、我行我素,也就可想而知了。她的那种“傻”法更让人不可思议。他可以跟一群男人抽着烟,齐喝“五湖四海”酒,口中高喊:五湖四海皆兄弟。
  无父无母,有个老师引路也行啊。她也没有。从巧巧一口一个大学生的口气来看,她肯定觉得大学对她遥不可及。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里,“天地君亲师”是妇孺皆知的人生信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是古代人伦中的大项。连“谋道不谋食”的孔子也曾经说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可见,古代的老师,不但有教育学生成才的责任,而且还肩负着教导学生谋求职业、事业的责任。科举制形成后,师生(门生与座师)、同年(同年中举或中进士者)更成为官场中看不见却摸得着的亲密关系,老师提携门生,同年关照同年成了天经地义之事。可是,我们从贾樟柯的电影里,看到的底层小人物都是没怎么接受系统教育的草根,小小年纪不学好,就出来混江湖。电影中大壮、小壮,还都是孩子,突然把斌斌打残,理由竟然是“认错人了”。这些所谓的“后生”不知轻重,也不懂规矩;当利益相悖,即使同门,也撕破脸没商量。
  最近大家都被那个“霸座女”的视频刷屏了吧。 你看那个“霸座女”有多犟多倔,就是不让座。错了,还理直气壮。
  据媒体报道,8月21日,一段“女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座霸”视频热传,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站不起来,不能归还座位”;乘务员询问“是否到站后也站不起来”,该男子回答“到站后给我找个轮椅吧”。
  高铁“霸座男”孙某还没走远,又来了一位高铁“霸座女”。9月19日上午,在永州—深圳北G6078列车上,一女乘客再现霸座行为:车票标注该女子的座位是靠过道,她却执意坐在靠窗的位置。乘警与其反复沟通,但她就是不肯让出座位,并称:“谁说这个位置不是我的?位置上写了我不能坐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件发酵之后,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对号入座,这是乘车的基本规则。霸占他人座位拒不让座的“霸座”行为,违反社会公德,太没教养了。
  从视频中看,感觉“霸座女”情志方面可能出了问题,给人感觉:她病得不轻。“谁说这个位置不是我的?位置上写了我不能坐吗?”底气十足,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
  在中医看来,这属于情志病。情志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先天禀赋不足,也可能是后天失养或者情志不畅所导致。
  情志病的病位一般在心、肝、脾,肾,以本虚标实为主。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脏腑失和。最常见的证型为肝肾阴虚证和心肝火旺证,兼见痰火内扰证和心脾两虚证。
  比方说,有的孩子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泛自闭症,不说话,在学校和同学冲突不断。在中医看来,这样的孩子的病因,有可能主要是因为肾精不足,没有足够的肾精滋养脑髓,因此脑部发育不全,大脑对身体的支配也不健全,因此患者无法集中精力专注在某件事情上;肾精不足也会使心阴得不到肾精的滋养,心火偏旺,因此患者很难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身体的安静,总是处于躁动状态,连睡眠时间都比同龄人短,生命之火迅速燃烧,有可能缩短寿命。
  如果是因为肾精不足导致五脏发育不和谐,那么患者一定会兼有其它器官的问题。在治疗方面,要分清是肝火旺盛啊,还是脾胃虚弱啊,或者是痰热蒙心啊。
  如果属于肝火旺盛这种情况,那么,就要分清孩子的体质。因为有的孩子,本来就是肝火偏旺的体质。这样的孩子,如果肾精不足,肾水匮乏就不能制火,那么肝火就会过旺。表现为爱着急,脾气暴躁,经常大吵大闹,有时候甚至会尖叫、发狂。这种情况下,在治疗的时候,仅仅补肾健脾还不够,还应该兼顾“肝火过旺”问题,可考虑用一点清肝凉血的药加味,比如合欢、黄芩、郁金、山栀子等清肝火的药。在清肝降火滋阴补肾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和加味逍遥散。
  如果属于脾胃虚弱这种情况,平时不爱吃东西,饭量又少,即食纳差,乃素体脾虚,运化失职,食滞于内,致胃纳失常。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腻为脾虚湿滞之征,脉弦滑乃肝旺脾湿之象。患者表现为舌苔薄白、大便粘马桶、胃口差、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強,这个时候仅仅补肾精还不行,还必须得先用四君子汤健脾胃,再加上健脾的中药如陈皮、山楂、神曲等。将补肾和健脾的方子合理配伍才会有比较理想疗效。如果属于痰热蒙心这种情况,临床表现为经常吵闹不休,晚上难以入睡,且常常做噩梦半夜惊醒等,这种情况就要针对性地祛痰宁心,消除脾虚的湿邪,可以考虑使用二陈汤加酸枣仁丸。   《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方——桂枝汤,又叫小阳旦汤,它主要的功效还是发散,也就是把深入到人体的风邪、寒邪散出来。桂枝汤相当于我们平常喝的酸辣汤,它里面的桂枝、生姜都是辛辣的,而白芍是酸寒收敛的,里面还加了甜的甘草和大枣,喝起来口感比较好。
  像巧巧这样固执的性格不是一天形成的,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患有儿童注意力缺陷症,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内向、抑郁,沉默不语;另一个是多动。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类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易冲动及学习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曾被称为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也是焦虑症、物质使用和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不少重性抑郁症患者在儿童或青少年期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病史也影响着重性抑郁症的病程和预后。
  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患者得抑郁症时更多表现为行为障碍,这给诊断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治疗抑郁症与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同病,也相对困难,多需考虑联合用药。
  心主血藏神,脾主统血藏意,儿童要注意力能集中,有耐心、脾功能正常,气血、五脏、脑腑充盈及血脉和利,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阳动有余、阴静不足则发生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当属于心系脑病,由于思虑忧恐过度,耗伤心脾,气血虚弱,心脾气阴不足导致脑髓不充、神失所养。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心脾两虚证,用养心安神、健脾益气法,效果比较理想。
  如果孩子的表现是:记忆力差,伴自汗盗汗,偏食纳少,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或虚胖,多动而不暴躁,言语冒失,做事有头无尾,睡眠不实,这种情况就属于儿童多动症心脾两虚证。在《金匮要略》中叫“脏躁证”。仲景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脏躁”一症,首见于《金匮要略》,皆由忧思日久、神明不宁而成。仲景之甘麦大枣汤,实为治疗脏躁千古不易之良方。
  《金匮要略》中这样说:“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所谓脏躁症,实即现代常说的躁郁症,或妇女绝经后常见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见烦躁阵阵,失眠,或夜寐多梦,胸闷,时欲呵欠,常欲不自主地哭泣,哭泣后胸际有舒适感者便是。甘麦大枣汤在《金匮要略》中的原方与用量:小麦一升、炙甘草三两、大枣十枚。现在用量是:淮小麦30克、炙甘草6~10克、大枣10枚。用法是:上三味加水适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匀。早晚温服。本方有养心安神,补牌和中之功。可以养心安神,补脾和中。主治“脏躁”,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
  在实际应用时,若有兼证,宜随症加味。若兼血虚者可加当归、炒白芍;若夜寐多梦者可加茯神、炒酸枣仁、柏子仁;若烦躁阵阵汗出者可加龙齿、生牡蛎等。用时必须要写明是淮小麦,若中药店无,可至粮食店购买。切不可用浮小麦充之。
  《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用甘缓补中益气、健补脾气之药;配伍滋阴安神、养心敛阴之品,诸药合用,甘润滋养,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共奏养心安神之效。加入养血柔肝、宁心安神之品:当归9克、百合15克、党参9克、炒枣仁9克、生地10克、茯神9克、合欢皮15克。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脏躁证”效果明显。方如下:淮小麦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0克、石菖蒲6克、炙远志6克、珍珠母30克、龙齿12克、丹参9克、酸枣仁15克、麦冬15克、茯芩15克。
  如果孩子怕苦,可以加白糖煎汤。有的患儿不愿意吃药,无奈,只好用甘麦大枣粥代之:原料:小麦50克、大枣10克、甘草15克。制法: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麦及大枣,煮为粥。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功效:益气宁心安神。适用于妇女脏躁,症见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持或失眠盗汗、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中医开方子,好的方子要有神,像写文章一样。有神,就是不平淡,总有一种药和另外一种相冲击,产生激情碰撞,求平衡。有个中医名方,叫归脾汤。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用来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后世医家也用归脾汤治疗脾不统血而妄行,比如吐血、下血等。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又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从此一直沿用至今。清代汪昂《医方集解》更扩充其适应范围,先后将它用于惊悸、盗汗、食少、妇人经带、肠风崩漏等症。现代归脾汤可以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眼睑为肉轮,眼睑不自主闭合当责之脾。《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的孩子不自主摇头不能自制,这属于肝阳亢旺,肝风内动之象。现在的小孩子“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肝脾又为木土克侮关系,土虚则木贼,木旺则伐土。治疗关键在于健脾治本以抑木,脾健则肝木柔顺条达,不治风动而达息风止瞤之效。切不可一见风即过用镇潜疏散之品,反更伤脾胃和阴血,加重病情,犯虚虚之戒。
  健忘,就属于中医上的心脾气血两虚。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抑郁症,中医叫郁证,证属心脾劳伤。治宜补养心脾。失眠,中医叫不寐,证属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治宜养血益气,补益心脾。这些都可以考虑用归脾汤加减。归脾汤组成:白术9克、党参12克、茯神10克、炙甘草5克、黄芪12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木香10克。用法: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气血自出、气能统血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均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分析巧巧的成长之路,根本没有人给她讲什么忠言。性格决定命运,她走向江湖路,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一位诗人说:“闭上眼睛,你会看得更加清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往大了说,是你方唱罷我登场,轮回流转;往小了说,是曲终人散尽成空,聚散两端。
  《江湖儿女》的英文名叫《Ash is Purest White》,贾樟柯把它翻译成《最纯洁的人往往都成了炮灰》。巧巧曾经问斌斌:你说什么最干净?斌斌说不知道。她说,火山灰最干净,经过了高温的燃烧。
  这段对话可以理解为《江湖儿女》的题眼吧。
其他文献
我读《夏生的汉玉蝉》(《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时,没来由的会有一种“被催眠”的感觉。从接受美学角度上看,小说并不十分“友好”,滞涩的叙事、混沌的情节、破碎的结构、单频率的节奏,仿佛都在故意挑战读者的阅读耐心与毅力,尤其是两条故事线之间频繁的切换闪回,犹如一块机械摇摆的怀表,引人慢慢进入到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为了营造“催眠”环境,作者有意识地打乱线性因果逻辑链,而采用了一种类似
期刊
陶宏魔幻现实主义绘画作品。陶宏出生于1970年重庆忠县,其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世界”,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将我们的现实和幻想融于一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象征意义。陶宏所画的佛像大都是以红色为主的形象,背景则是淡淡的远山和静水,宁静和谐的氛围暗示着佛与山水的天然联系。他笔下的佛,不怒不喜,淡定从容,嘴角挂着淡淡微笑
期刊
作家孙丽生的长篇小说《寒门子弟》,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与还原了一个底层人物如何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与众不同,在于作者在展开底层人物命运书写的同时,将主人公置身于“乡土农村”与“军旅生活”两个题材中,并在“乡土经验”与“军旅经验”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小说最后,作者以横截面的方式在主人公即将展开的“校园生活”中戛然收尾,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从而让读者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来“填补空白”
期刊
俄罗斯经典默剧《瞧这一家人》剧照。《瞧这一家人》描绘了不靠谱却彼此相爱的六口之家的坚韧与包容。剧中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大作战令人捧腹,四个热衷恶作剧的孩子甚至走向台下,与观众现场“枕头大战”;全剧妙趣横生,有着百看不厌的“笑”果,是一盘融入了“英式滑稽戏”、“法式哑剧”以及“超现实元素、浓郁的俄罗斯式幽默”的什锦菜,充满了欢笑、愤怒和丰富的情感;这部剧是治疗抑郁的解药,也是抗拒悲伤的良方。陈佩斯曾表
期刊
笼罩这一小块地方时  才能看清面目,这一个字  是一场雨后,一株绕树的绿藤  张嘴说出来的,喇叭形的深喉  来自于一棵柳树,一棵石榴,一棵银杏  一面划定边界的围墙,将外面的喧嚣  收拢于石榴叶上一滴水珠,压下来  远处,更远处,一滴,就够了  它是一个立体,会走动  从中心到墙角,从柳树到银杏、到石榴  里面三条一人宽的小路,是踩出来的  不管走到哪里,鼻息都紧贴着我的面颊  不出声的时候用花的
期刊
在大海众多的诗歌中,“花”诗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在电脑上乍一打开,油菜花、迎春花、杜鹃花、荷花、菊花……等等摇曳多姿,组成的“花海”一浪高过一浪,让电脑屏幕也似乎散发出阵阵花香。  大海在生意场上思路活泛,左右逢源,是一位与时俱进、善于抓机遇的时代“弄潮儿”。深入研究他的诗歌,却发现他的内心驻扎着很多不容动摇的传统观念。这使得他的诗歌在当前的文学潮流和其个人内心坚守的夹缝之间,绽放出了独具个性的诗性
期刊
好诗歌的价值,不仅以其展示个体生命的深度来衡量,还要以其照亮人类生存舞台的亮度来考量;而且,“向下”单维度的持以怀疑、反诘的态度很容易获得思想上的深刻,珍贵的“思想高地”则是建立在精神“向上”的言说之上。我们很惊喜地在陕西诗人远洲的诗歌中看到了这些优秀的文本品质。  远洲对生活的体验是极其深刻细微的:“我听见骨头里年轮散开的声音/它们水波一样荡开 传远”(《沉重突然来临》)。这样的深层生命经验支撑
期刊
1. 五月天:给快乐以标签。  多日以后,我一边散步一边想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想起跟友人去他家酒店的那个炎热的下午。  朋友家的酒店里要开发一道新菜:“脆皖鱼”。中餐厅的师傅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把一条条体格龐大的鲜活脆皖鱼,拿着小鱼网逐个放到一格一格的海鲜池内。海鲜池的空间实在太小,脆皖鱼别说游来游去,即使转个圈都很吃力。水浅不说,自由活动的空间实在太狭窄,尽管有氧气输入,这地方实在不是久留之地。一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现代人以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家庭教育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要分支。  挫折是人生的“磨刀石”。历经磨难,但初心不改。上辈们的严肃自律与率先垂范,才是成就下一代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富贵世袭从来难
期刊
刘宏志:乔叶老师你好,首先祝贺你去年出版了新的长篇小说《藏珠记》。不过,我们的访谈,还是从你文学创作之路的开始谈起吧。你最早是写散文的,而且在散文写作上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很好奇的是,你文学的起步,为什么是散文,而不是小说、诗歌等其他文体。我看过你曾经在访谈中说过,当时之所以写作,是因为生活中的压抑、困惑无处诉说,所以才形成文字的,那么,是不是在表达个人感觉方面,散文比小说更方便,才让你创作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