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甫的《秋兴八首》是中国古代七律组诗结构艺术的典型代表,八首诗在结构上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完美独特的结构艺术得益于作者对组诗结构框架的精心编排,这种精心编排体现在整体与部分能够保持各自的完整性,以及在此基础上部分与整体的完美契合,使得组诗的结构臻于完美,成为后世所称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秋兴八首》;结构艺术
一、脉络清晰的结构框架
七律组诗《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五十五岁的杜甫旅居夔州时的作品,作者从眼前的夔州秋景着手写起,而后似呈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由今之夔州忆及昔之长安,又由昔之长安无奈回归今之夔州,整组诗虽来回往复却错乱有秩,将诗人身居巫峡、心念长安的复杂情怀抒发地淋漓尽致。拿其单独一首诗来看,每首诗都可以是独立的,都能表达诗人一定的思想情感。从一组诗的角度来看,八首诗却缺一不可,是一个脉络相承的有机结构整体。“《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章俱发中怀,或承上,或启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单选一章不得。”[1](P277)
俯瞰八首诗,组诗的整体框架清晰可见,清代杨伦对八首诗这样概括:“身居巫峡,心忆京华,为八诗大旨。曰巫峡,日夔府,曰瞿塘,日江楼、抢杯、关塞,皆言身之所处;曰故国、曰故园,曰京华、长安、蓬莱、昆明、曲江、紫阁,皆言心之所思,此八诗中线索。”[2](P643)《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引张解云:“至其用意处,脉络分明,首尾相应,八首竟一首矣。”[3](P36)组诗首章写眼前秋之暮景,感情开门见山,是整组诗的序曲,为起兴之笔。《其二》由夔府“落日”写至“石上藤萝月”,诗人因“望京华”而长夜难眠。《其三》中的夔州已是朝晖之时,诗人在早晨的宁静之中仍不能停止对身世的无限感概。《其四》以“闻道”引出对长安的回忆,往日的浮现让作者“不胜悲”、“有所思”。《其五》回忆“蓬莱宫阙”的宏伟状,自己昔日也曾“识圣颜”,现在却只能“一卧沧江”,感伤忧国。《其六》中帝王摆宴观舞的曲江已经今非昔比,“自古帝王州”也只能成为感叹的对象。《其七》怀想“昆明池水汉时功”,丰富展现故国当年的昌盛与繁荣。《其八》写诗人当年满怀豪情游昆吾、御宿、渼陂,更是深刻难忘。
从整组诗描写的内容来看,可将组诗分为两个大部分。前三首可视为第一部分,作者身在夔州写夔州,内容以对夔州的各种意象描写为主,“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凄凉萧瑟的秋景之下,作者倍感凄怆,不禁牵起忧伤的故园之心,可将此部分称之为“夔州篇”。后五首可视为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以对长安的回忆描写为主,“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之后,蓬莱、曲江、昆吾、御宿、渼陂……昔日长安一一展现,故国之思也愈加浓重,此部分可相应称之为“长安篇”。这也是组诗所呈现的典型的双线结构,两条线索既各自发展又交叉进行;从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安排来看,夔州篇到长安篇明显是由现实到回忆的自然过渡,现实是时间上的现在时和空间上的身处夔州之地,回忆是时间上的过去时和空间上的回望长安,时空结构一目了然;从两部分的篇幅处理来看,对夔州的描写篇幅较对长安的描写篇幅要小,虽是触景伤情,但作者意在将诗歌的情感表达放在重要位置,并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使得诗歌整体的情、景内容有机融合又主次分明。
二、《秋兴八首》结构的艺术成就
《秋兴八首》每部分各自成诗,都是章法、内容、情感兼备的七言律诗,内容上的两大层次也都逻辑严密,组诗篇章虽多,但不是简单地罗列相加。“道他是连,却每首断;道他是断,却每首连。倒置一首不得,增减一首不得,固已。”[4](P176)显然,诗人在组诗结构及情感上的整合下足了功夫,而整合之后显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更为其添光溢彩。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5](P179)
首先,组诗整合艺术严守章法。诗人在对八首诗的整合过程中,遵循律诗创作中“起承转合”的章法,恪守格律的同时做到在每首诗内和整组诗内的起承转合的契合。“大抵圣贤有体,起有起法,承有承法,转合有转合之法。大篇如是,小篇亦复如是。非如后世涂抹小生,视为偶然而已。”[4](P177)诗人在整体编排上所下的功夫与所费的苦心最终呈献给我们的是:组诗内容和情感在特定长度内达到跌宕起伏、有起有落的效果。
其次,组诗的整合艺术使得广阔浩大的内容多而不散且立体清晰。八首诗各有各的结构脉络和描写内容,“老杜在夔州,几乎无物不可入诗,无题不可为诗,此其所以开千古未有之诗境也。”整组诗似乎显得错综复杂,让人难以理清头绪。诗人在整合过程中将八首诗相互罗列穿插于整体的结构框架之内,使得组诗结构摆脱平面形式而显得立体感十足。
第三,组诗整合艺术注重情感的收放适度,彰显组诗的生命感。组诗的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读者能够切身感受诗人的感时伤怀,绝非无病呻吟之态。然而诗人饱满的情感并不是倾倒式的泼出,诗人在章与章之间的过渡中适时地把握情感的收与放,使得情感复杂的诗人形象犹如眼前,赋予了组诗内容以生命感。
《秋兴八首》完美的整合艺术使其在七律组诗中独树一帜,除此类形式技巧上的特色外,也与特定时代环境下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密不可分。叶嘉莹在其《秋兴八首集说》中说:“杜甫入夔,在大历元年,那是杜甫死前的四年。当时杜甫已经有五十五岁,既已阅尽世间一切盛衰之变,也已历尽人生一切艰苦之情,而且其所经历的种种世变与人情,又都已在内心中经过了长时期的涵容酝酿,在这些诗中,杜甫所表现的,已不再是像从前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质拙真率的呼号,也不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毫无假借的暴露,乃是把一切事物都加以综合酝酿后的一种艺术化了的情意。”[3](P46)
综上所述,杜甫在《秋兴八首》创作上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八首诗的精心组合与编排。诗人对八首诗的整合技巧体现在:首先对整组诗确立了清晰的结构框架。其次在整体的框架之内确定了描写内容的两大方面,即“夔州篇”和“长安篇”。最后在前两个层次之下对八首诗进行切合框架的精心创作。三个层面的构思将组诗的内容、结构与情感展现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此外在形式基础之上,诗人融合空间、时间与情感上的巨大含量,巧妙填充,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骨架与血肉完美结合的富有生命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明】王嗣奭著:《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清】金圣叹著,钟来因整理:《杜诗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关键词:《秋兴八首》;结构艺术
一、脉络清晰的结构框架
七律组诗《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五十五岁的杜甫旅居夔州时的作品,作者从眼前的夔州秋景着手写起,而后似呈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由今之夔州忆及昔之长安,又由昔之长安无奈回归今之夔州,整组诗虽来回往复却错乱有秩,将诗人身居巫峡、心念长安的复杂情怀抒发地淋漓尽致。拿其单独一首诗来看,每首诗都可以是独立的,都能表达诗人一定的思想情感。从一组诗的角度来看,八首诗却缺一不可,是一个脉络相承的有机结构整体。“《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章俱发中怀,或承上,或启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拆去一章不得,单选一章不得。”[1](P277)
俯瞰八首诗,组诗的整体框架清晰可见,清代杨伦对八首诗这样概括:“身居巫峡,心忆京华,为八诗大旨。曰巫峡,日夔府,曰瞿塘,日江楼、抢杯、关塞,皆言身之所处;曰故国、曰故园,曰京华、长安、蓬莱、昆明、曲江、紫阁,皆言心之所思,此八诗中线索。”[2](P643)《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引张解云:“至其用意处,脉络分明,首尾相应,八首竟一首矣。”[3](P36)组诗首章写眼前秋之暮景,感情开门见山,是整组诗的序曲,为起兴之笔。《其二》由夔府“落日”写至“石上藤萝月”,诗人因“望京华”而长夜难眠。《其三》中的夔州已是朝晖之时,诗人在早晨的宁静之中仍不能停止对身世的无限感概。《其四》以“闻道”引出对长安的回忆,往日的浮现让作者“不胜悲”、“有所思”。《其五》回忆“蓬莱宫阙”的宏伟状,自己昔日也曾“识圣颜”,现在却只能“一卧沧江”,感伤忧国。《其六》中帝王摆宴观舞的曲江已经今非昔比,“自古帝王州”也只能成为感叹的对象。《其七》怀想“昆明池水汉时功”,丰富展现故国当年的昌盛与繁荣。《其八》写诗人当年满怀豪情游昆吾、御宿、渼陂,更是深刻难忘。
从整组诗描写的内容来看,可将组诗分为两个大部分。前三首可视为第一部分,作者身在夔州写夔州,内容以对夔州的各种意象描写为主,“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凄凉萧瑟的秋景之下,作者倍感凄怆,不禁牵起忧伤的故园之心,可将此部分称之为“夔州篇”。后五首可视为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以对长安的回忆描写为主,“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之后,蓬莱、曲江、昆吾、御宿、渼陂……昔日长安一一展现,故国之思也愈加浓重,此部分可相应称之为“长安篇”。这也是组诗所呈现的典型的双线结构,两条线索既各自发展又交叉进行;从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安排来看,夔州篇到长安篇明显是由现实到回忆的自然过渡,现实是时间上的现在时和空间上的身处夔州之地,回忆是时间上的过去时和空间上的回望长安,时空结构一目了然;从两部分的篇幅处理来看,对夔州的描写篇幅较对长安的描写篇幅要小,虽是触景伤情,但作者意在将诗歌的情感表达放在重要位置,并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使得诗歌整体的情、景内容有机融合又主次分明。
二、《秋兴八首》结构的艺术成就
《秋兴八首》每部分各自成诗,都是章法、内容、情感兼备的七言律诗,内容上的两大层次也都逻辑严密,组诗篇章虽多,但不是简单地罗列相加。“道他是连,却每首断;道他是断,却每首连。倒置一首不得,增减一首不得,固已。”[4](P176)显然,诗人在组诗结构及情感上的整合下足了功夫,而整合之后显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更为其添光溢彩。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5](P179)
首先,组诗整合艺术严守章法。诗人在对八首诗的整合过程中,遵循律诗创作中“起承转合”的章法,恪守格律的同时做到在每首诗内和整组诗内的起承转合的契合。“大抵圣贤有体,起有起法,承有承法,转合有转合之法。大篇如是,小篇亦复如是。非如后世涂抹小生,视为偶然而已。”[4](P177)诗人在整体编排上所下的功夫与所费的苦心最终呈献给我们的是:组诗内容和情感在特定长度内达到跌宕起伏、有起有落的效果。
其次,组诗的整合艺术使得广阔浩大的内容多而不散且立体清晰。八首诗各有各的结构脉络和描写内容,“老杜在夔州,几乎无物不可入诗,无题不可为诗,此其所以开千古未有之诗境也。”整组诗似乎显得错综复杂,让人难以理清头绪。诗人在整合过程中将八首诗相互罗列穿插于整体的结构框架之内,使得组诗结构摆脱平面形式而显得立体感十足。
第三,组诗整合艺术注重情感的收放适度,彰显组诗的生命感。组诗的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读者能够切身感受诗人的感时伤怀,绝非无病呻吟之态。然而诗人饱满的情感并不是倾倒式的泼出,诗人在章与章之间的过渡中适时地把握情感的收与放,使得情感复杂的诗人形象犹如眼前,赋予了组诗内容以生命感。
《秋兴八首》完美的整合艺术使其在七律组诗中独树一帜,除此类形式技巧上的特色外,也与特定时代环境下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密不可分。叶嘉莹在其《秋兴八首集说》中说:“杜甫入夔,在大历元年,那是杜甫死前的四年。当时杜甫已经有五十五岁,既已阅尽世间一切盛衰之变,也已历尽人生一切艰苦之情,而且其所经历的种种世变与人情,又都已在内心中经过了长时期的涵容酝酿,在这些诗中,杜甫所表现的,已不再是像从前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质拙真率的呼号,也不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毫无假借的暴露,乃是把一切事物都加以综合酝酿后的一种艺术化了的情意。”[3](P46)
综上所述,杜甫在《秋兴八首》创作上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八首诗的精心组合与编排。诗人对八首诗的整合技巧体现在:首先对整组诗确立了清晰的结构框架。其次在整体的框架之内确定了描写内容的两大方面,即“夔州篇”和“长安篇”。最后在前两个层次之下对八首诗进行切合框架的精心创作。三个层面的构思将组诗的内容、结构与情感展现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在此外在形式基础之上,诗人融合空间、时间与情感上的巨大含量,巧妙填充,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是骨架与血肉完美结合的富有生命感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明】王嗣奭著:《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唐】杜甫著;【清】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清】金圣叹著,钟来因整理:《杜诗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