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彰显特色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i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人才培养战略,具体应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课程制度建设和家长的正向参与作用等等方面進行改进。未来的学校制度建设必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
  关键词 学校制度 科学发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备受青睐,1998年在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将教育定位于服务,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2003年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研讨会”,与会代表集中探讨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2004年教育部制定《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意见,指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继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人制度。……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伴随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宏观背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条件基本具备。为此,我校率先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现路径,为全力构建“民族乡镇特色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1 科学发展:创新现代学校制度服务方式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适应新阶段对学校制度建设的新要求,反映社会各界对现代学校的新期待,就要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贯彻到现代学校制度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去。
  (1)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构建新型学校服务体系。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把现代学校体系建设科学化。我校对过去那种分散化、碎片化的制度建设服务方式进行调整,着力构建了一个融供给方、服务方与需求方三位一体的学校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做到纵向垂直管理与服务到底、横向协同管理与服务到边、数字信息管理与服务全覆盖。这种三位一体的现代学校制度服务体系,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服务体系建设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以人为本,建立现代学校需求表达与接受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目的。我校“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实施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与意愿相吻合的需求表达与接受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学生把需求信息反映至学校,学校及时处理需求信息与反馈供给信息,实现学生需求与学校供给之间“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双向互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学校与学生一体化发展。
  (3)统筹兼顾,建立现代学校服务协同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做到统筹兼顾,确保全校上下“一盘棋”。我校在行政管理方面,教育行政部门与财政部门以及科技部门等,在学校制度服务的决策机制、组织机制、运作机制、财政机制、技术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协同作战。在事务管理方面,学校与文化企业单位、其他文化事业单位、社会文艺团队等服务主体谋求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过去由政府单方供给转向多服务主体协同服务。政府致力于满足基本学校制度服务的供给,而将非基本的学校制度服务交给其他社会服务主体。
  (4)全面发展,建立三方供给机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全面发展;要实现学校制度服务全面发展,必须根据学生需求序列与学校教育性质,统筹学校、学生和家庭三方供给,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社会参与度、增强群众吸引力。在传统的科层制的学校制度服务中,行政力量相对于学校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相对于学生也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我校在现代学校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的服务中,使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治理制度安排中,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多的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另外,我校也定期组织家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谋划策,让他们走进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改方向、研究学生、研究考试,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出力。三方供给机制的有效实行,正是实现学校制度服务全面发展的有利途经,是实现学校、学生、家庭全面协调发展的制度保证。
  (5)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线双零”机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学校制度服务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线双零”的服务机制。市教委整合全市教育资源,发挥专业人才特长优势,为切实把现代学校制度落到实处,市教委召开了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配套保障机制的决定》、《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量化考核办法》等文件,定期举行调度会、研讨会、现场会,建立了育人制度申报认领招标研究机制,组建了制度学研创新联盟,建立寒暑假校长教师“育人为本”应知应会全员培训制度和以考促学制度,每年评选育人制度样板学校和育人制度建设优秀成果,将育人制度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督导并赋予较大权重,育人制度的成效如何与校长职级认定挂钩,要求教师的育人成效考核指标在教师绩效考核总指标中占不低于40%的权重。目前,我校指定每人每年至少1次深入基层,有效实现了学校与家庭之间业务工作垂直管理。每年学校教师深入基层共计20人次;组织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25人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办讲座2场次。
  2 现实反观: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
  (1)确立人才培养战略,实现人才强校是核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从工业社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向知识社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转变。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核心战略,人才的梯队培养和战略准备主要依靠现代的学校制度来保障。我们应始终把人才培养、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把人才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对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时段,都有相应的跟踪管理;对每位学生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进行线性描画。   (2)校长教师专业化是关键。我们要努力发挥教育人才和骨干教师的学科引领作用、骨干带头作用、模范示范作用、导师带教作用、团队合作作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关注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不仅要关注教学科研己经比较成熟的教师,还要关注正在成长的教师。我校几乎所有教师的成长都得到了更高层次名师和学科教研员的培养,同时,我们鼓励教师进行高一层次的学习,接受培训是给员工最好的福利,进修是对员工最重要的培养之一。
  (3)永葆科研活力,优化课程制度建设是质量保证。教育科研既是现代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又是开发教师人力 资源的基本手段。一所学校要不断发展、永葆活力,必须以教育科研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支撑。所以,现代学校必须建立学校的教研网络,形成以备课组、教研组、课题组、教科室、教务处为体系的教研网络,同时积极参加地方教育局教研室、教科室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乐于承担相关的教研任务。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精心组织、实施课程。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要按课程的要素进行设计,力求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学科课程与非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整合,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和个性特长,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课程。我校广泛参与的区县及省市教育教学比赛和交流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永葆教研人员的科研活力,优化课程制度建设,真正做到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始末。
  (4)家长参与正向作用的开发是重要环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意志性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家庭。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家长的人生观、日常道德规范等都会对孩子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家长中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充分调动他们中的积极因素,争取他们,为办好学校多做贡献。我校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征询他们对学校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多年来,家长与学校联合互动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教育模式是有效的。
  3 放眼未来:以点带面引领全国
  我校紧紧围绕“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统筹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服务建设均等化”这条主线,实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升了学校管理与服务能力,提高了学校服务对在校学生的实际覆盖率,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制约学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其经验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下一步,我们将举全校之力,集各方之智,全力以赴,办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将服务链条由现在的学校与学生延伸至学校与家庭、学生与家庭,将学生与家庭纳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之中,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学校制度服务体系。二是進一步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理想服务模型,实现“完善理论体系、指导工作实践、推动立法工作”的核心旨趣。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
  [2] 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企深度合作推动区域创新资源的重新整合,促进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加速了区域创新知识的转移。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校企深度合作 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育人才,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崛起的重要途径,也是校企
期刊
摘要 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面对日益增多的高校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江西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形势下该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做好新的社会环境大学生职业指导必要性分析,对于高校而言,将进一步促使高校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毕业生而言,通过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将进一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做好职业定位、完善自身的职业规划,帮
期刊
摘 要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需要开放眼光,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才能建设得更具实效性。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中要勇于实践,推陈出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和层次,凝聚、团结、教育广大师生。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必须创新方向,明确主题。同时,应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 德育 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角色发生了明显变化,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这一观念逐渐被教师所认可,但是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思考,以此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当《中国好声音》开播时,谁也不会想到它能火成现在这样。看厌了说教式的
期刊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在补充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型人才方面发挥了其自身独特的作用。但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营利性的办学机制、狭窄和功利的人文课程体系、薄弱的人文底蕴等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文素养的陶冶。本文结合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人文知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人文知识教育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人文知识
期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身处贵州省铜仁市,近几年,学院相继推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使得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创业热情高涨。然而,创业结果并不乐观,创业的成功率较低,且倾向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未能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和专业优势。这就对学院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创业模式,将学生所学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便显得十分必要。  1 开设SI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因材施教”思想的深入思考,进而对比当今国内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因材施教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实施的困难性,并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小学教育 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孔子既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创建了儒家学派,同时他又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大半生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期刊
摘 要 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尤其是网络的使用,使知识可以便捷地获得和使用。知识本身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发人的各种潜能。通过系列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经过思考、争辩的过程中完成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独立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使知识不断内化,在这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背景知识 小组分析与讨论 总结 地理教学
期刊
摘 要 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有着当代大学生共有的一些心理特点的同时,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了解掌握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独特心理特征,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民办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特点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民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并正逐步成为我
期刊
摘要 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调查、访谈等相关研究,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具体情况,探索一条适合学院具体情况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团队建设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