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规范,立足实践重在协调

来源 :中国科技术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欧阳自远院士,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拓者、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多少年来,他孜孜矻矻地做着科学研究,为我国地外物质、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和天体化学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专家,却少有人知。其实,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地质学名词分委员会伊始,欧阳院士就一直参与其中。
  感谢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中国辞书学会顾问周明钅监先生的引荐,使我们有幸能与欧阳院士这样近距离接触。在2014年的一个冬日里,我们来到国家天文台欧阳院士的办公室。欧阳院士虽近耄耋,仍精神矍铄,他的慈祥和蔼消除了我们的一丝局促。
  环视欧阳院士的办公室,宽敞明亮、简单朴素,墙上挂着一幅月球地图,窗边摆着一张干净整洁的办公桌,靠墙码放着一排摆满各类书籍的大书柜,大大小小的地球仪、月球仪置于房间的各个角落,整间办公室透出浓郁的学术气息。虽然时处冬季,但房间里暖意融融。
  一“名词源于实践用于实践”
  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势必会产生相应的科技新名词。这些新名词的定名既要考虑到科学内涵,又要考虑到中国用词的习惯和特点,不能产生误解。
  欧阳院士起初是一位从事矿床学与矿产地质勘探研究的学者,缘于对空间科学与天文学的热爱和国家的需要,他通过自己勤奋的努力开拓了中国的一片科学处女地——天体化学。天体化学是空间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的新型交叉学科,其涉及的各基础学科名词,已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各分委员会审定公布,基本取得了共识。
  欧阳院士曾参加过1993年出版的《地质学名词》审定,深知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和艰辛。对于新名词审定工作,他说:“科技不断发展,新名词不断产生,许多名词都需要统一。大陆的研究者,包括一起工作的香港、台湾同事,都习惯使用了一些月球的、火星的、小行星的新名词,也有一些名词的定名仍然存在争议,这些名词大多还没有通过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审定。这一工作任务仍很艰巨。”
  欧阳院士对新名词的定名感触颇深:“在新领域的工作中产生了一套技术层面的名词,同时产生了一套应用层面的名词,如‘遥感’‘影像图’。我们观察月球,那么月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叫什么?月球上的物质叫什么?有些名词基本沿用地球上的名词再加限定词,像‘地质学’这类词,在月球研究上则称‘月球地质学’,同时英文geology of the moon我们直接翻译过来也是‘月球的地质学’,并且不能简称为‘月质学’。类似的还有火星地质学、行星地质学、火星地理学、行星地理学等。如地形、地貌、地点(哥白尼地点,不能说哥白尼点)、地区、地堑、地温等已有固定含义的名词,在描述其他行星和卫星时则称为月球地形、月球地貌、火星地形、火星地貌等,也不可简称为月形、月貌、火形、火貌等。有些通用词汇,如壳、幔、核等,地球上我们通称地壳、地幔、地核,在月球上则不称为‘月球的地壳’,因为不是月球的地壳,而是月球的壳,故月球上的称为月壳、月幔、月核。同理,火星上的似应为火壳、火幔、火核,水星上应为水壳、水幔、水核等,但因为火、水、金等字在地球上已有确切含义,所以应称为火星壳、火星幔、火星核、水星壳、水星幔、水星核等。”
  当我们提出这是否为普遍情况时,欧阳院士表示也有特例:“有些名词全部沿用地球上的,比如月球上火山喷发出的岩石,只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很相似,就全部借鉴地球上的岩石命名,如玄武岩、斜长岩。要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区别命名方法。在月球、火星等新的研究领域上,业内人士已经开始使用了一批名词,是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创造的,但还没有经过正式的审定、公布而成为规范的、稳定的名词。”
  “科技名词来之于科学研究实践,名词审定也要着眼于实践,为科学研究服务。”欧阳院士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些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为科学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但随着新科技、新领域将不断涌现,大批新的概念和名词随之产生,名词审定的任务繁重而艰辛。”
  二“正确理解名词和概念非常重要”
  有些名词的概念不是很明确,不同的词典、不同领域对于同一个名词的界定也有差异,这对科学的发展、科技的交流都造成了阻碍。以“深空”一词为例,在通信领域是指与地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106 km的空间,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 km,不能使用深空探测的频率。从航天领域来看,月球是否属于深空?我们向欧阳院士请教。
  “正确理解名词概念十分重要,是命名的基础。名词与其概念的科学性解释在科技交流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欧阳院士说道:“深空是相对于近空而言的。空间探测中的深空与近空要有科学依据划分开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无线电规则》中规定:深空是指与地球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106 km的空间。凡是深空的,用某一段频率;凡是近空的,用某一段频率来通信。国际电信联盟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确保无线电频率资源合理而有序地得到利用,但这是为了工作的方便,是工作的划分,不是科学的定义。在中国,深空一词用得很混乱,也有很多争议。要有一个科学的定义,才能进行划分。”
  欧阳院士翻出之前准备好的资料,对“深空”一词的使用情况给我们做了介绍:
  “《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深空的界限定义为:凡是月球以内就不是深空,凡是月球及月球以外就是深空。这个完全是人为的划分,没有依据。2000年11月发布的《中国航天》白皮书中,明确提出中国航天近期发展目标是‘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深空探测则被定义为针对月球和比月球更远的空间探测。《空间科技词典》中深空定义为: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围绕地球运动最远的极限轨道以外的空间区域,也就是指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点L1点(距地球15×105 km)之外的空间。不在地球控制内,被太阳控制就是深空;在地球控制内就是近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说法很死,就是150万公里。而月球和地球之间也有拉格朗日点,也是引力平衡点。《美国传统词典》对深空的定义为:太空中超出地球引力影响的区域(包括行星际空间、星际空间、星系际空间),是不以地球为主要引力场的区域,飞行器不再绕着地球运动的这些区域,就是深空。凡是以地球为主要引力场的空间,飞行器主要受地球的控制。如地球卫星等,地球是主要的引力场,他们永远离不开地球,只围绕地球旋转。那么所有围绕地球转的都不是深空。凡是不以地球为主要引力场,而是受别的天体引力控制,也就是说控制飞行器的不再是地球了,就是深空。这个定义目前是全世界普遍都接受的。微软的百科全书定义为凡是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永远飞不出地球的控制,就是近空;凡是离开地球为主要控制的,而受别的天体控制的探测器,就是深空。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简明、容易理解又严格的科学定义,纠正、明确也涵盖了中国给出的各种定义。从这个定义来看,月球控测属于深空控测的领域。”
  三“名词审定重在协调”
  欧阳院士认为相近学科、相关学科的名词协调工作尤其重要。“同一现象或物质在不同学科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名称。像地质学与天文学有些交叉的部分,各自使用本学科的名词,虽然本专业科研人员可以明白,但是发表文章时,对于非本专业的人员来看就会产生歧义,以为是两个词。比如地质学说的‘撞击坑’在天文学上称为‘环形山’”。欧阳院士指着月球地图解释道:“撞击坑是由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坑,周围带有辐射纹。‘环形山’虽然将它的外形描述得很清楚,但是没有科学含义在里面,而且撞击坑也有椭圆形的,还有环形套环形的,那是否还叫‘环形山’?在地球上也有很多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坑,也都没叫‘环形山’。”
  “再比如地质学名词‘陨石’,在天文学名词中是‘陨星’的又称,那么两者是否为同一物质?”欧阳院士补充说:“星坠至地,乃石也。陨星是没有落下的星星,当它高速进入地球,冲击大气层并将大气层分子压缩,在高温高压下,呈火球飞向地球,被烧掉外壳落到地球上的星星就是陨石。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天文学有一套主要描述天体本身的名词,地质学也有它自己的一套名词。”
  “名词审定,重在协调,也难在协调。”如何对学科交叉部分的名词进行协调规范,欧阳院士提出了建议,他说:“全国科技名词委先收集、筛选出那些有歧义的名词,再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一起进行讨论。像‘深空探测’这个名词,我们就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讨论过,最终定了该词。”
  四结语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考虑到欧阳院士工作繁忙,不便过多打扰,我们起身告辞。这短短的一个小时,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位科学家对名词工作的理解、关注和投入,也让我们对名词工作平添了一份自信。
  在整理这份采访稿之时,从媒体上得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11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给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欧阳自远星,就是为了表彰欧阳院士的卓越的学术贡献和开拓的科学精神。
  从此,我们知道,在深邃的苍穹里,有一颗星星,它的名字叫欧阳自远星。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地学学术著作、成果中频繁出错的科技术语黏土、潟湖、疍民为研究对象,从追溯黏(粘)、潟(泻)、疍(蛋)的混用原因、考读权威工具书的视角对三词的真伪进行辨析,结合语素构词理据,认为“黏土”应读作“niántǚ”,不应该写作“粘土”或有其他的读音“潟湖”应读作“xìhǘ”,“泻湖(xièhǘ)”是旧读,应予以淘汰;“疍民”独立承担着“以船为家、从事渔业或航运的水上居民”的词语表述功能,“疍民”
期刊
摘要: 中国高铁技术突飞猛进,“高铁出海”已成为必然趋势,需要尽快实现包括术语规范在内的相关标准国际化。文章介绍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拓扑结构构成,阐述网络控制系统中设备名称不规范的由来,旨在推动轨道交通行业中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总线,术语规范  中图分类号:N04;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3-0058-03  Abstra
期刊
摘 要: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的“菌”字至今仍被广泛使用。该字在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其义项不囿于菌类一种。《墨子》的《迎敌祠》和《旗帜》篇皆含“菌”字,注家对其含义、字形和在句中的位置意见不一。文章通过梳理注家的意见和先秦用例并结合语境,认为《迎敌祠》篇中“客菌”和“涂菌”之“菌”当释为翳蔽之意;前一“菌”字非“圉”之误,而后一“菌”字亦非“固”之误,且应与“涂”字断开,置于下文“令”字之后并与之连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N04;Q5;Q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3-0032-03  上海市的徐汇区岳阳路,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雨把道路两边的树木冲洗得愈加碧绿。笔者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拜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委员会主任祁国荣先生。在绿树掩映的院内,一座颇有年头的实验楼里,笔者见到了年近八十、身体硬朗的祁先生,他听到我们上楼的声音,
期刊
在经历过2014年全球轰轰烈烈的4G建设之后,今年3月初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人们又将目光锁定到了5G上。相较于去年的雾里看花和纸上谈兵,今年人们对5G的理解已经愈加深刻,甚至有一些企业的技术方案已经开始被真刀真枪地做了起来。5G究竟有什么特点?它的到来又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呢?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是继4G之后的延伸
期刊
《两岸科学技术名词差异手册》是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的项目成果之一。海峡两岸使用着同样的语言,书写着同样的文字。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了两岸在科学技术领域对同一事物和概念的命名有着很大差异。为此,全国科技名词委一直在编订“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至2009年末,已出版17种“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2010年3月,根据《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两岸专家学者在北京达成共识,决定合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情况,分析并讨论了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新元素的中文命名问题、化学名词的造字与规范汉字问题、化学名词的定义问题以及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差异问题。  关键词: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N04;H083;O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2.002  I
期刊
辞书与术语研究专栏  编者按: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规范科技名词来说,辞书是推广和普及科技名词的重要途径。对辞书来说,使用规范名词是保证辞书质量的必备条件。科技名词规范与辞书编纂密切相关。本刊特辟专栏“辞书与术语研究”,对科技名词在辞书中的应用形式和应用特点、辞书收录和处理科技名词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海峡两岸词典中科技名词命名的差异与规律等问题进行讨论,以促进科技名词工作
期刊
摘 要:复杂术语通常作为整体使用,具有词的特征,其中包含的其他术语或通用词的词汇地位下降为语素,即语素化。在该视角下,具体学科的复杂术语构词可描述为三层模型:首先学科基本概念由学科基元语素表征,然后由学科基元语素扩展构成固有语素组,最终由固有语素组扩展构成复杂术语。统计显示,在通信学科中超过80%的术语均包含学科基元语素,几乎所有术语均包含固有语素组。  关键词:复杂科技术语,语素化,学科基元语素
期刊
这是一间并不十分宽敞的办公室,一排长长的书柜将一面墙壁占得满满当当,且大半截柜身已掩埋于层层堆积的书的海洋里;另两面墙壁的两扇窗户被堆放的书籍挡住了大部分光线;茶几和书桌上,高高低低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件——在这里,我们如约采访了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情报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黄长著先生。此时的他,正担任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负责该学科名词审定工作。  黄先生身兼数职,是国家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