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充分探索与永恒谜语(创作谈)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旧约》里有一则传记,讲史上最早的美人计。
  当时亚述帝国几近攻陷伯夙利亚城,一个叫朱迪斯的寡妇带女仆投奔亚述军营。朱迪斯年轻、貌美、在战乱中仍保持得体,这是美人计可行的前提。亚述帝国的将领赫罗弗尼斯深受魅惑,朱迪斯很快赢得预期的地位。在赫罗弗尼斯一次熟睡时,朱迪斯割下了他的头颅。
  在文艺复兴时期,朱迪斯的故事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素材。我最喜欢的,是克里斯托弗诺·阿罗里的《朱迪斯与赫罗弗尼斯的头颅》。
  老女仆忠心耿耿,从右边侧身去观察朱迪斯,看上去紧张、忧虑,还有一些困惑,但朱迪斯却神情冷淡。一個自下斜向上的视角笼罩着她们两人,视角的方向与朱迪斯眼睛所视的方向相对,显得她正在望着画外,似与看画的人交流。
  大局暂定,她手提最骁勇的将军之头,而欢喜或恐惧丝毫不曾在她身上流露。她抑制着自己的感情,等待画外的人们给她一个评判。
  一个年轻的女英雄,同时也是足够机智奸诈的女人,她有自己深不可测的城府。出于旧约的立场,后半部分事实几乎没人提到,或是被选择性忽略。然而,像朱迪斯这样处境的人,她之所以动用诡计,探索恶,是为了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2
  我把这三篇小说称作“地狱三部曲”,只是一个玩笑。这个名称铺张浮夸,带着雷声大雨点小的黑色幽默。
  《恶有恶报》里写到了一些非常个人化的想法,也是我的真实感受。比如小时候每次拜佛时,我都没什么愿望,只是祝菩萨自己能过得开心。我希望他们真的存在,希望他们比我们凡夫俗子更明白快乐与存在的意义。再比如,我探索恶的动机和丁比较接近,“了解恶,然后克服它”,当我周围天平失衡时,愿自己能有办法扶弱者一把。这不只出于正义,平衡本身也是一种美学。
  这篇小说以两种语境写成,故事部分戏谑轻松,信件部分真诚痛苦。读完最后一封信件,会发现“我”已经杀了收件人。这个情节的加入,原本是想在一些认真的探讨总结以后,让读者忽然出戏,发现这个看似真实的语境也是虚构的,以突兀来反叛真实。实际处理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得很好。
  《大厦将崩》写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黑暗冰山,但所体现的是一种和解的态度。当然仍会有痛苦,因为除和解以外没有其余选择,非常被动。不过情绪这种东西总很短暂,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是豁达的。有一天我走过一个高校,时至初秋,除学生外,附近许多居民也在校园里散步。学校养了许多猫,形形色色的人经过时,都会蹲下去逗猫。这很有意思,有竞争关系的学生、紧张微妙的师生、争吵过的邻里,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疏远乃至不和的人可能逗过同一只猫。他们对猫都格外温柔,而这种无伤大雅的温和才是人生常态,猫似乎也因此具有象征含义。这段情节也被写进了小说。
  “火山纪”是一个虚构的地质纪,那个时期人类还没有诞生,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火山纪》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可惜它没有走向什么新高度,而是趋向一种模糊的毁灭。小说中写到,“如果神明能看见她们,它也只会失望,或以无用的宽恕来折磨她们,再一次强调她们的堕落。”绝望的人不再相信神,同样也不相信地狱的存在,这一切只是让她感到别扭。小说的结尾相对开放,她回到火山纪的原始时代,逐一杀死追赶她的动物。这可能是她吃药过量后的幻想,也就是说一种心理投射;但杀戮也可能在真实世界发生,“栅栏”对应酒店的一道道门,追赶她的人则为了阻拦她,他们以为她发了疯,而她基于幻想的情景杀害了他们。
  3
  这三篇小说都涉及对困境、对地狱的不充分探索。毕竟,谁能真正讨论清楚地狱呢?那些讨论地狱的人,不过是作了一种自己愿意相信的选择,并以哲学为障眼法,尽可能把观点修饰得体面。
  作为万千拙劣的摸索者之一,我早已起程。学生时代,因一些细碎的契机,我察觉到人的许多努力都是南辕北辙,即便如此,他们仍怀有那么多无畏的热望,这让我感动又难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出落在孩童身上狭隘的怜悯,当然是好笑的,因为无知而潜藏的高高在上的视角也是错误的。但在当时,我极认真地想过许多问题,很早就有了保护他人的雄心。要是能成为朱迪斯,成为辛德勒,或者随便哪片农田里的守望者,凝视深渊又有何不可呢?
  在写作上,这三篇是一种尝试,写完并与之告别后,还会做其他各种不同的尝试,以期在尝试中更接近真正的好小说。
  至于我所理解的好小说,其实很难用某单一的标准来评判,尤其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与语言在受冲击后变化迅速,最好的做法,反而是多阅读鉴赏,不要轻易下结论。
  只是有一些常说到的标准我是不认同的,比如“真诚”。早期阅读时,我也曾把“真诚”作为标准,一个人如能坦诚面向大众,多么难得,但这显然是一个误区。首先,真诚应当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的真诚根本不具备可比性,因为它的参照体系是它自我的主体。A的真诚与B的真诚永远不可能放进同一个体系,否则就违背了它的属性,而小说之间显然是可以作出有价值比较的。至于狭义的真诚,一些聪明的人把它归纳成一种能力,涉及到认知、自我表达的完成度等。这也不足以完全定论一篇小说的好坏,它只是小说基础之一。如奥登所言,人们应该假定自己是真诚的,然后将这个问题抛诸身后。
  再比如“有趣”,不能说它错误,但这是一种过于抽象的偷懒说法。有趣同样是一种低位阶的小说品质,如果把它提升一步翻译,在有意思的前提下,小说需要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我,即布罗茨基说的“表情独特的面孔”。如果再提升一步,这种独特可能要具备一定的高度或更清晰的排他性。
其他文献
盖文·巴特(Gavin Butt):  盖文·巴特,作家、艺术史学家、电影导演和策展人,曾任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系系主任,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史、当代视觉文化、表演研究、流行音乐和酷儿理论。“重审价值”是他的理论核心,通过关注被“严肃”的学术界忽略或者鉴定为无艺术价值的文化事件和艺术作品,建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叙事。他编著的图书和期刊在多国出版,并且为英国弗里兹国际艺术博览会 、英国文化基金
期刊
弃旧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苏东坡的这首《如梦令》,最为弃旧熟记,主要就在于文间显示俗常生活场景和一语双关的禅意。   另一首也是这样: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呵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弃旧是湖州城里中药房的一名药剂师,也是一名居士。十八岁那年一心要出家,皈依在浙北名刹法
期刊
1   眼前是一片白花花的热气,阿清刚掀开蒸笼,便往后退一会,让那刚蒸熟的香气先从这锅里散开。很快,房间里荡满了米温热的清香,她麻利地把蒸笼里的发糕放到木板上,用菜板上的那细长刀把白花花的发糕横七竖八地切成了几块。   “啪叽——”是阿清的妹妹阿红推开门,晨起的阳光正洒在门口的电线杆上,被架起的条条电线同样切成了横七竖八的好几块。远处的山蒙在雾里,只有黑色的那座挣脱了雾的包裹,机械的撞击声像从
期刊
一      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参加过杭州很多高校组织的话剧活动。那时候,浙大有个剧社叫“黑白剧社”,他们经常会排演孟京辉的剧《思凡》。相对于学生们自己写的那些文艺腔十足的剧目,我更喜欢孟氏的。《思凡》一头一尾是中国传统戏《思凡》和《双下山》的故事,两部分中间插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两个故事:小尼姑色空在仙桃庵内度日如年不堪寂寞,她思恋凡间生活逃下山来,路遇从碧桃寺下山的小和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留学,第一次独自生活,但全然没有任何不安或兴奋感。我的日子就像东京街头穿西服打领带上班族的脸一样,千篇一律,暗淡无光,这种脸和我的日子早已是被编好的一套程序,没有任何生机地运转着。如果说有什么让我留下些许印象的事物,那我想既不是新宿涩谷街头的喧哗,也不是多摩陵园里因死亡而盛开的樱花林,那是时常出现的傻子。   傻子,一种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我的国家里被善意地保护或可以说被外界理性的
期刊
人声鼎沸的工人文化宫大舞厅,小陈卅坐在吧台里。她的父亲站在台上,而她的母亲刚刚穿着礼服登场,母亲孙东东指着陈浩与他的乐器,骄傲地宣布道:  “朋友们,这!是一架电子琴。”  这是当时少有的新鲜玩意。  陈浩适时地按下了一个键,一个C调的do,那种经过电子渲染的do,空灵迷幻地响遍全场。这是一种被称为宇宙音的电子音色,现场沸腾了起来。  孙东东接着报幕道:下面请您欣赏美国通俗歌曲,《跳》。表演者——
期刊
1  这是一枚十分普通的白色塑料扣子。在故事发生的前一天晚上,这枚扣子还安分地待在一件白色衬衫上,并且,它是从上往下数的第六枚扣子,它与扣缝的结合可遮掩住主人的肚脐——它是必不可少的。然后,在故事发生的这天早上,它脱线掉了下来。它、扣眼上的线、衬衫组成了这样一副画面:一只飘在天上的风筝正费尽全力挣脱束缚,没想到此时,风却停了。  当辰发现那枚掉落的扣子时,已是早上八点二十了。他洗漱完毕,吃好早餐,
期刊
1  穹顶自上而下笼罩整片M天地,内壁天空湛蓝,间或有几缕云絮飘过,阳光照下来罕有遮挡,这幅天空图景取自三千米的高空,由浮空摄像头拍摄,再实时传回地面。各个方向上共有三十六个出入口,每个都装有空气闸門,牢牢挡住外面的空气,也挡住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此处的行人脚步轻盈,裤腿、裙摆、袖口、领口,无不洁净光亮,他们嘴角微微上扬,面部神经松弛,看似心满意足。他们大多刚从M出行的全封闭式轿车车厢里下来,车里
期刊
1  开始我住在温榆河的尽头,拦河闸和分洪闸之间的某个地点,那地方看起来已经走投无路了,但其实前面就是大运河。那是2000年前后,温榆河还没有整治,夏天久不下雨,两岸不断败退,灰白巨石铺成的河床渐渐露出,矿泉水瓶,方便面碗,奥利奥包装袋,破碎的红色毛衣,死掉的狗,单只塑料拖鞋,两场暴雨过去,所有这些飘浮于上,缠绕着密密匝匝的水浮莲。水浮莲有根有蔓,持续繁衍四散,把那些理应被大运河掩盖消化的东西,一
期刊
在每年一次的见面旅行中,我和周瞳很少谈论文学,更多是生命里漫长的琐事。私底下,生存与死亡,爱情与自由,他者与自我,是我们一贯的主题。  我们相识的四年里,世事如烟,但历历在目。他居住的那栋老龄楼,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老人死去,我也曾住过这种老龄楼,经历着相似的温润或苦涩。也许得益于我们见面的次数甚少,时间也短暂,周瞳更像一个精神象征,时时悬在我写作和生活头顶上三尺之处,没有真正的降临,也无确切的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