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幺令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tj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①,鄱阳席上作。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③。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释】
  ① 次韵:步韵,唱和诗词时依据原作的韵及用韵次序进行诗词创作的方式。 贺方回:即贺铸,宋代著名词人,号庆湖遗老。
  ② 玉树:曲名,南朝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
  ③ 银蟾:月亮。
  品读
  在文学的历史上,李纲是一位词人;在朝代兴亡的历史上,李纲则是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是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亲历者乃至主导者。
  对于宋王朝,李纲可以算作独撑危局、力挽狂澜的角色,只是,他最终未能挽回这个没落王朝的命运。
  宣和七年(1125)至靖康元年(1126)初,金军兵临汴梁城下,北宋朝廷乱作一团,君臣束手无策。危急时刻,钦宗即位,李纲力主抗金:“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劝谏软弱犹豫的钦宗坚守都城,并亲自指挥了保卫京城的战斗。局势稍有缓和,钦宗马上应允了进贡岁币,割地,以亲王、宰相为人质的屈辱条件,与金军订立“城下之盟”,以求苟延残喘。李纲受到求和势力的排挤,被罢免官职,太学生陈东率汴梁军民数十万为李纲鸣冤,钦宗迫于压力,才恢复了李纲的官职。
  金兵撤退,朝廷局势稍稍稳定,徽宗、钦宗和朝廷大臣便耽于享乐,“上下恬然,置边事于不问”。头脑清醒的李纲深知金兵不久之后就会卷土重来。但此时他再次遭到排挤,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远离朝廷。
  靖康二年(1127),当金兵再次兵临城下时,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钦宗终于明白签订“和议”无异于饮鸩止渴,他仓促起用李纲,但李纲援兵未至,都城就已失守,徽宗、钦宗及皇族、嫔妃、官员共三千余人被掳北上,无辜百姓饱受荼毒,流离失所。“靖康之耻”成为众多爱国人士永远的切肤之痛。
  如果说“靖康之耻”已足以成为李纲心头挥之不去的痛楚,那么南渡之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处境以及“迁客”的身份,则让他不免愤懑无奈。他的刚正秉性、赤胆忠心、执着操守,在南渡之后依然未能使他摆脱遭遇排挤和贬谪的命运。
  康王赵构南渡即位之后,拜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对收复中原满怀期待,向高宗上“十议”,并提出外御强敌,内销盗贼,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官等等颇具针对性的政治军事措施。但他的建议每每与高宗为首的议和势力相左,他只知“全进退之节,患祸非所恤也”,终于被贬鄂州。随着李纲被罢免,他规划的防御措施都被荒废。金人长驱直入,中原盗贼蜂起。
  即使如此,他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正如《宋史·李纲传》所云:“纲虽屡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噭噭焉挽其裳裾而从之。”他像一个孩子,虽然被母亲呵斥,却牵着母亲的衣襟不忍离去。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他上疏直谏,希望高宗不要偏安一隅,他甚至直接批评高宗:“自临御,迨今九年,国不辟而日蹙,事不立而日坏,将骄而难御,卒惰而未练,国用匮而无赢余之蓄,民力困而无休息之期……而中兴之效,邈乎无闻。”绍兴八年(1138),李纲针对议和,再次上疏:“金人变诈不测,贪婪无厌……听其邀求,可以无后悔者,非愚则诬也……可忘祖宗之大业,生灵之属望,弗虑弗图,遽自屈服,冀延旦暮之命哉?”
  但这些言辞激烈、振聋发聩的奏疏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南宋君臣早已在江南薰薰之风中沉醉不醒了。当满怀的期待成为幻梦,当满腔的热情消磨殆尽,当执着的政治理想得不到任何响应和支持,这位孤独的战士只能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默默咀嚼失望的苦涩与清冷。
  绍兴十年(1140),李纲郁郁而终,享年五十八岁。
  绍兴十二年(1142),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祥兴二年(1279),南宋大臣陆秀夫怀抱宋末代皇帝赵昺沉海自尽,南宋灭亡。
  (王瑜瑜)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幕”的本意是帷幄的意思。传说中的有巢氏教会人们筑屋而居,人们就习惯居住在土木建成的房屋里。而当战争爆发,大军远征,官兵只有在野外搭建帐篷作为临时居所,军中将帅所在的帐篷即是指挥部,称为幕府。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即缘于此。“僚”在商周,略近于奴仆,“僚者,劳也”;到了秦汉,“僚”演变成为僚属,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载“治身清廉,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这
期刊
教遍宫娥唱遍词,暗中头白没人知。  楼中日日歌声好,不问从初学阿谁。  品读  帝王选女入宫,不管是否得宠,从某种意义上看,她们都是牺牲品。一入侯门深似海,宫门更甚。宫廷深深,每天或明或暗地发生着无数的故事,然而深宫寂寥,人事如水流逝,大多数故事便被轻易遗忘。宫廷乐工固然地位不高,总归有一艺傍身,相对于更仰人鼻息的宫女而言,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即使姓名被遗忘,能有歌声流传后世,毕竟是一种荣耀。  
期刊
持续不断的中原纷争,拉开了中原汉民大迁徙的序幕。  从江淮之间到江南地区,再进入岭南大地,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南迁徙,不仅为生存寻找新的家园,还为中原文明在南方大地播撒新的火种。  很多年后,当学者们将一些平凡的生活片段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勾连在一起时,一段中原迁民的心路历程和中原文化在南方的播迁过程变得清晰起来。  20世纪60年代,先进的外国卫星在中国南部闽、粤、赣交界山区,发现了惊天的秘密:大量的
期刊
“坚苦”指的是“坚忍刻苦”,意思是意志坚强,毫不动摇。例如:小说的主人公面对恶势力,坚苦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而“艰苦”多用来指环境的“艰难困苦”。例如:在创业中,下岗工人备尝艰苦,但大家齐心协力,逐步获得成功。  可见,“坚苦”是就主观意念而言的,多用于人的主观精神或工作作风方面。“艰苦”则是就客观环境而言,多用于环境、生活、条件、岁月等。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候,“艰苦”也用在主观意念方
期刊
督查是对领导的重要决策或工作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古代没有与今天的督查工作完全对应的专门机构,但历代统治者为使自己的决策得到贯彻执行,也需要对行政系统内的衙署和官员进行督促检查,为此还设置了相应的机构,配备了相应的官职,建立了相应的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对政令贯彻情况的“督查”与对官员本身的“监察”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一、最高统治者亲自巡视督查  《明史·职官志》说
期刊
西汉建国之初,高帝刘邦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地方上郡国交错、局面复杂。为了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监管,汉文帝时便派官员巡视各地,号称“刺御史”,简称“刺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派遣一名刺史,监督地方官员与郡国宗藩。刺史由中央直接选派,驻节州郡,专管“监察官吏风纪,体察地方民情民意”等事务。刺史制度的设立,使地方的官员在施政行为及个人作风上都有所顾忌和收敛,地方
期刊
清代在监察机构的设置上基本沿袭明制,其间稍加改动,将监察御史增为十五道,主管监察地方官员、各省刑名,以及在京诸司等。此时的御史制度较之前代,其职能已有弱化,作用也稍显逊色,但作为传统中国监察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官吏的廉洁尽职和政治秩序的稳定。  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将中国的台湾割让给日本。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内忧外患、千疮百
期刊
刺史制度历经两汉,至东汉末年已逐渐失去了中央监察地方的职能。隋代设监察御史取而代之。御史制度发展到明代,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中央设都察院为最高监察机构,统辖十三道监察御史共百余人,他们主管纠察内外百官,负责察访地方舆情,与六科给事中合称言官,在明代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监察御史作为皇帝的“耳目之臣”,如要胜任就须“耳聪目明”,练就明察明断的本领。  永乐时期的监察御史郑辰,进士出身,既有明察秋毫
期刊
本期封面图为清代画家王翚《康熙南巡图》局部,描绘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情景。清康熙皇帝从监国战略需要出发,为了更好地治理黄、淮等流域水患,整饬吏治和收抚民心,先后六次南巡。南巡时,为避免给各地带来额外开支,所用费用基本由朝廷承担,“不许分毫派取民间”。  帝王亲自到各地进行视察,是古代巡视督查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汉代,完备于盛唐,强化于明清,
期刊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由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不定期派遣监察官巡察地方的巡视制度是中国几千年监察制度史上极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它是建立在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基础上,为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是抛开它的阶级基础和服务对象,巡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对惩恶除奸、监察百官、惩罚儆戒、反腐肃贪和吏治清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秦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