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诵读策略探析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文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涵着大量的人文内涵。然而由于受到现代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袭,目前我们的学生往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缺乏基本的文化底蕴。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圣先贤的智慧精华,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从而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行为,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之一。
  
  一、经典诗文教育与学生素养培育
  
  当前的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养欠缺、基本礼仪较差、自私自利等问题,这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亦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目的是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首先,学习古诗文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让他们接触最有人文价值的作品,这对开启他们的智慧、塑造他们完美的人格、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无疑是十分有效的路径。很多诵读文化经典的班级和学校的反馈情况表明,通过熏陶涵咏,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特别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其次,学习古诗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这种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学习古诗文、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常识,便于学生从源头上把握现代汉语,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水平。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有大量历经考验而依然璀璨的精品,它们遣词造句的准确精妙、命题立意的丰富深邃令人赞叹不已。另外,和现代文比较,文言佳作往往篇幅比较短小,便于记诵,而记诵的结果是使这些文言佳作的章法、修辞、审美、思想等深入学习者的精髓。这样,当他们提笔写作时,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这些佳作借词、借意、借境、借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大大增强自己作品的表达效果。因而,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佳作,对提升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当前“诵读诗文经典”活动的现状
  
  1、对经典诵读持怀疑态度
  在目前的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依然是应试教育,分数依然是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命根。沉重的书包已经把小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再让他们诵读古典经书、背这些在他们看来是无用的东西,让人觉得这又是在加重小学生的负担,再加之目前电视、网络、广播、小说等媒介方式触手可及,学生很方便就可以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相比之下,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还有些人认为理解才重要,认为叫一个不理解文意的小学生背书是不应该的,认为那是“填鸭式”的教育,所以特别讥之为“死背”、“食古不化”。总之,让孩子在13岁以前背诵那么多的古典经书,有一些教师、家长对此持怀疑的态度。
  2、早期的经典诵读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
  我国开展的经典诵读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虽然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使成千上万的儿童和青少年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早期的经典诵读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许多人只知道读经好,却不知道该怎么读、为什么读、读经典的根本作用是什么。如一些老师对诵读经典的理论依据及诵经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理解学生的心理,对诵经活动的成效等方面认识还比较肤浅。因此,多数人只是被动应付学校的课题研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就是诵读方法过于简单,引领诵读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缺乏灵活性、趣味性、启发性。近年来,“跟我读”这一简单的教育方法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区的状态。
  3、学生没有一套诵读经典教材
  各实验学校均能从选“最有价值”的书出发,大多从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学起,次及《四书》、《五经》及诸子散文、唐诗等。但是,一些地方由于受进校书刊的影响,学校不能为学生统一订阅,只是由老师打印给学生,散乱无法装订成册,不易保管。即使是让老师和学生家长自行购买,市面“经典”之多,涉及之广,对于经和书的选择在推广和介绍中杂乱无章、没有主次分别,使人目不暇接,使家长们和老师们在选经择典中无所适从、无法抉择。
  
  三、完善“经典诗文诵读”的途径
  
  1、构建经典诵读的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应该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我们可以制作一块大的匾牌,上书“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10个大字悬挂在学校醒目之处;还可以建一座古诗文化长廊,把古诗配画,并将形象生动的多幅诗画用瓷砖镶在墙上,组成一幅诗的长卷,形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教室过道、走廊教室中也悬挂张贴一些古诗书法作品;我们还可以使学校、班级的黑板报、宣传栏等都有诗词的内容,并且定期更换。这样可以使学生每天都在经典中漫步,侵润在书香之中,沐浴着经典文化的洗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品格和思想的熏染。这良好的诗教氛围熏陶和感染着学生,从而形成“人人诵读,遍地诗声”的局面。
  2、构建“经典诵读”检测评价办法
  目前,经典诵读在我区的一些小学蓬勃兴起,我县也有五所小学申报了些课题,但是诵读到一定阶段后,学校教师及学生兴趣不浓了,主要是读经的理念偏激,经典诵读方法单调,很多人刚开始是一腔热血,做起来就觉得困难重重。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各实验学校必须构建一整套“经典诵读”检测评价办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方法,诸如“星级”达标办法、“等级”测评方法等。我们可以开展“星级评定”活动,组织一次考级,即根据学生掌握诗文的多少,设一星至五星五个档次,采取初级班级评、中级学年评、高级学校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评定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习的激情,在校园创设诵读经典的良好氛围。为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还需采取其它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用“每周之星”树立典型;以“小贺卡”来肯定成绩,鞭策后进;还可建立学生诵经小档案,用“小红花”、“笑脸”等唤起学生的热情,保证古诗文诵读的热情经久不衰。
  3、丰富诵读形式,注重活动渗透
  首先,要抓常规练习,确保诵读时间。在《黄帝内经?灵枢》里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这里的讽,即背诵、朗读、传诵之意。学生诵读经典,应“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导读为辅,重在自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诵读主题,并充分保证学生诵读的时间。如我们每天20-30分钟的诵读时间,可以化整为零,利用课间、早读、午读或放学前的有限时间(5-10分钟)均可,分几个时间段诵读,每周可安排一节经典诵读的导读课,要求教师引领阅读,并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其次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展示平台。如“古诗擂台赛”、“我爱诵读”、“在古诗中旅行”、“诗文表演”、“诗文图展”、“诗文接龙赛”等,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在假期里,我们还可以将“寻找你最喜爱的诗人”设计成假期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让学生寻找诗人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趣闻、成才故事或悲凉人生,开学初可举行主题为“我最喜爱的诗人”的汇报展示活动,提高学生对诗人的精神境界及所作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从而增长了见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和理解。
  4、讲究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目前,小学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呆板,重理性积累,轻感性体验,把古诗教学等同于词语解释、串解诗意,这种模式化的道路,归根结底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课文中的古诗文,我们把它看成是“经典诵读”的深入拓展,这时我们对古诗不再是不求甚解,在教学中我们牢牢抓诵读和感悟环节。如对于写景的古诗文,我们可以采用“诵读感悟,情境导演”法,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创设多种情境,指导学生想象体验、潜心感悟;对于叙事的古诗,我们可以采取“自读自悟”、“再现延伸”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诵、唱、画、编、演等方式)重现古诗。古诗文教学目标在于增加学生的内在积累,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水平。
其他文献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认识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并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2、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期刊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让幼儿教育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增强主管意识,加强幼儿园的领导与管理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幼儿教育管理分工以后,根本的变化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工作由“非主管”变为“主管”,确立了幼教工作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教育主管和各部门参与的管理意识,履行主管职责,发挥主管作用,推
期刊
课堂上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有助于教师事半功倍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根据教材、学生及课堂实际,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一、以虚为实的问    实是问题的实质或教材实有的内容;虚是非实质的东西或教材中非实有的内容,如课文的空白点、教材可能引发读者的联想点以及虚拟的情景等。不从实处直接设问而是虚晃一枪,以虚探实,虚实相生,可达到领悟实有内容、把握问题
期刊
世界上有两种爱是最无私的:一是母爱,一是师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正确方向进步。老师真挚的爱犹如黎明时的曙光,能给人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得到了这种爱,就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这时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向老师敞开,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因此,要教育转化后进生,老师就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
期刊
在重庆市渝北实验二中,我连续担任了三届实验班的班主任。所谓“实验班”,也就是把相对优秀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的班级,这类班级寄托了学校领导及同事们的希望,也寄托着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实验班学生成绩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所以,作为该类班级的班主任,必须加强班级的管理,争取三年之后能实现学校制定的目标。  每当我接手一个实验班,首先就要认真分析这个班级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期刊
教师在上公开课时,除了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要注意一些上课的技巧,而上课的技巧是要做好准备的,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为他的课堂锦上添花。本人在从教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备书本  一节课的教法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就拿数学课来说:如何让学生理解,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现实问题呢?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偏好,选择自己最拿手的课型。这样备
期刊
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养成终身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
期刊
记得在十多年前,我在一个比较偏僻的中学教书,担任一个初三班级的班主任。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老师们大都是每月只拿六、七十元的工资,刚出道的我每月工资只有四十五元,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作为乡村的孩子,连不多的学费都十分难交,更别说还有什么零花钱用了。对于许多爱好学习的孩子,几本教科书如何能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不少学生一到假期便想方设法去本镇的书店看书,这种精神使初为人师的我震动很大,我总是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的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挂图设置悬念导入。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