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思独巧新意出

来源 :高考进行时·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思新巧,就是运用创新思维,突破庸常的写法,在立意、结构、选材、手法等诸方面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做到结构出新,素材出新,立意出新,写法出新,体裁出新。我们以“坚守的价值”这一文题为例,具体阐发记叙类文体如何运思出新巧。
  一、 一线串珠。
  “心中有丘壑,笔下有文章。”谋篇布局,是写作不可或缺的环节。选材之后,用一根红线才能串起那些光亮的珠玉。不然,材料七零八落,不能立体地、多角度地映衬主旨,如一堆烂泥委地。
  “坚守的价值”涉及可写的材料很多,各类的人、事、物自身都包孕着价值,持有一份固有的风神俊骨。这些价值典范于我们又有何意义?念于此,文章的脉络就有了触发点。试看下面文章的片段:
  
  
  当时间的脚步从洪荒中而来,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我看到的成长是与纯净相背离的世俗化。我躲进黑夜的最深处,想要看看,是否坚守有其价值?
  初闻“竹林七贤”飘逸的曲调,心中荡起一层久违的闲适。……他们固执坚守着的是心中不为世道变迁而动摇的澄澈;是淡看世态,宠辱不惊,以春色泡茶,以月晖酿酒的闲适人生。……一路上,我终于看到当无数人被名利所奴役之时,还有这样一群坚持内心,名垂青史的风雅士人。他们的才华,或许足以缔造一个盛世,但他们却高扬了坚守的价值,那是不为官位牵绊的豁达,是忠诚于内心的坦然,是放浪形骸的洒脱。
  初识顾城,是因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他坚守着这座无人能够开启的城,任由希望与绝望不断交替。……
  我看到叶芝像个坚守在时间起点的精灵,守护着他迟暮的梦想,眼眸纯净而丰润;我看到荷尔德林回归精神故里后展现的如若孩童般天真的笑靥。他们的坚守,使其免受世俗的浸渍,永葆纯真的灵魂,使他们与时间而驰,收获生命的价值。
  我走入光明的起点,明白坚守于我,是何等珍贵。
  “竹林七贤”坚守内心的坦荡,顾城坚守心中的希望,叶芝、荷尔德林坚守纯真,这些材料同指向“坚守的价值”这一意旨。该同学聪明地将以上价值观念纳入自己的视界,感怀于价值的认识,“寻找我之本心”,一线串珠,连缀起零散的材料,彰显了熠熠生辉的坚守价值。
  二、 一字立骨。
  通常讲,开放性文题写作要“化大为小”,实际上是倡导立意要集中、厚实,讲究炼意立骨。意不炼,则深度不够;骨不立,则结构不挺拔。所谓“一字立骨”,就是文章立足于一字(一词或一短语),四面放射,或叙述,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但是文章各个部分辐辏于这“一字”,客观上又使主旨显豁。请看下面文章的片段:
  
  
  顶住重重的政治压力,顶住同行的非议流言,马寅初先生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新人口论》。……这份坚守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知晓了灵魂的精纯与韧度,让我们知道了精神可以到达的高度,让我们震撼于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的善良、丰富与高贵。
  但是,随着一个个大师的陨落,当下的中国,似乎越来越稀缺这样的一份坚守,其隐喻的价值,也在经济浪潮之冲击下体无完肤。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人,他们堪称沽名钓誉之辈,胸无点墨之徒。虽然,他们享受过优质的教育,他们是所谓精英,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但是他们的内心却贫瘠、荒凉得寸草不生。他们在滚滚尘俗中难以自持,以为顺大势、随大流是功成名就,却忘记了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所应坚守的底线。须知,一个文化人,最重要的是坚守。坚守良知,坚守正义,坚守文化的尊严,同时,亦是坚守人类的尊严。
  唯有这样的坚守,可以令时代拨开重重迷雾,正视它的来路和将要去往的方向。一个知识分子的坚守,对于向上、向善信念的坚守,是社会最为重要的精神底色,也只有这种坚守,能够让“温良恭俭让”这一种纯粹完美人格的希冀始终成为一把精神的火炬,生生不息。
  捍卫心灵的坚韧和纯净,彰显生而为人的价值所在,逆时代之洪流而上而不屈不挠,“虽九死其犹未悔”,也许,这才是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应笃行的坚守价值。
  
  
  无疑,“坚守知识分子的坚韧和纯净”是本文的“一字”,乃警策,它高标了坚守的价值旗帜,较之泛泛而谈的坚守,它凝练的思想有力地贯穿全文,意蕴丰瞻,震撼人心,境界全出。
  三、 错位出奇。
  文学上的“错位”,属审美范畴,通俗地讲就是真、善、美的事物失去正常的或应有的状态。它可以是情节,也可以是结构,还可以是语言等方面的内容。考场作文若能揭示事物的矛盾,将其在对比、放大中体察,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看下面文章的片段:
  
  
  我的父亲,在我刚过17周岁生日时,毅然送我去北京学英语。中途除了报平安短信,彼此不要打电话。我以一种高昂的态度,欣然应允。
  夹步行走。特意将手机调成震动,放在胸口的口袋,我多么希望它能震动我的心脏,从几千里处听到一点点你的声音。
  ……
  课程安排得很满。大城市的多元化气息在用一种特殊的诱惑招引着我,胸口的手机从未震动过,我在努力坚守着那个约定;而你,是否也在翘首企盼我的归期,却百爪挠心。想到此处,不觉莞尔。
  最难熬的是晚上,早早地把功课做完,早早地洗漱,然后拿着手机,一遍一遍地翻通讯录,好几次摁下了绿色按键,却在“嘟嘟”声未响起前,又急忙挂掉。掉过泪,叹过气,就连不小心在浴室跌倒,都让我彻底变成了一个孩子,大声地对着手机空哭着,你却不知道。然而孤独过后,害怕过后,心中的力量又多了些,除了你的约法三章外,那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也在警醒我,告诉我坚强的力量。
  坚守这些期待与信仰,其实真的不是容易的事儿。然而漫漫长夜过去,“满目疮痍”过去,我会记得那年春天的开始浸满了痛苦,亦浸满了我甘之如饴的享受。
  一段奇巧的成长经历,一段难以平复的心路历程。想家,打电话,还是不打电话,可以联系家人,但是又要坚守一个承诺,矛盾的心理,错位的做法,增强了文章的张力。
  四、 隐喻生色。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比喻的一种,即暗喻,它更是一种曲尽其妙的写作思维方式。它能作为环境的衬托;它因物赋形,以物喻人;它由物到人,它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最终物人合一,求其“神似”,笔下的人物因此而生色。请看以下文字:
  
  
  
  那是我在三年前暑假里拍下的,如今翻着相册,竟被震慑住了。那是一棵胡杨,我还深深记得,那棵似乎被上帝遗忘的树,它从贫瘠的大地上挑出一抹亮色,看着凄凉中又有傲慢的神色。那时是日落时分,瑰色夕阳使它仿佛是血肉之躯,每一缕筋肉都在跳腾,深沉的呼吸使它的每一根肆意生长的枝节震颤。那年,我看到的是一位无言的沙漠守望者。
  那树根部分深嵌的错综的纹路让我想起楼下卖茶叶蛋的阿婆。七十出头的样子,事实上没有人关心她到底多大了,记得夏天的时候她总穿一件红色小衬衫,只有那么一件。她的茶叶蛋味道很好,每一个都是她早起到市场上精心挑选的,而煮的汤料也不是陈茶烂籽,她必定选好的,然后捣碎、洗净,加上酱油。
  
  
  早晨、中午、傍晚,每一天从未断过,她曾对我说,这里孩子多,她不能让他们饿着。浅浅一笑的时候,岁月雕蚀过的褐色皮肤拧在一起,眼角、眉梢、额头,各个地方都有,这大概是岁月对她无情的索求,但我觉得她就像那棵胡杨,很美。
  ……
  她会等,会坚守在雪地里,我知道。哪怕有一个孩子,只有一个。只是相信,孩子们需要她,或许只是需要热乎乎的茶叶蛋。她不在乎七月夏日残暴的骄阳会使她本已苍老的面容多几条沟壑,她也不在乎严冬将会使她干燥粗糙的手开几道鲜红的口子。就像那胡杨在沙漠几乎没有甘霖的滋润,只有漫天黄沙侵袭,将它变得更加粗劣,它却爱沙漠,坚守在沙漠中。
  
  
  因为爱,所以坚守。它的价值不在守候中成就,恰恰是它换来的沧桑,成就了无言的大美。 
  阿婆在小作者的眼中有着无言的大美,她和沙漠里的胡杨一样,坚守着爱的誓言。阿婆就是胡杨,隐喻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血肉相连,具象和抽象相融,气韵生动,情理相谐。
  (作者:刘生权,江阴市教研室)
其他文献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古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畅通。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出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与意义;用词造句,就是要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式特点;表达方式,就是体味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语气。    例1 (2012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
期刊
许多人解文言文信息筛选题过于重视对“筛子”(题干)的研究,审题后再看文,以为知道“筛子”的尺寸就不会有漏网之鱼,也不会网错鱼,其实不尽然。    同学们对  题干的要求不一定能    理解得毫厘不差,倘有一丝偏离,在文中筛选时便可能谬以千里。因此,筛选文中的信息首先需要 “诗外”功夫。所谓“诗外”功夫就是看题之前对文章的自由解读。虽然多数人都会这样做,但它绝非很多人认为的聊胜于无的序幕。   
期刊
限时:45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勘查/戡乱 颀长/欣喜 沆瀣/伉俪 恬淡/舐犊情深  B. 媲美/纰漏 觊觎/凯旋 摩挲/袈裟 绸缪/稠人广众  C. 古刹/刹车 宝藏/矿藏 裨将/裨益 吭气/引吭高歌  D. 露脸/露营 熨斗/熨帖 靡费/糜烂 行话/行伍出身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钥匙/锁钥 着
期刊
关于文言实词的复习,我们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常见文言实词的积累、课内文本的融会贯通、必要的古代文化知识基础等“硬功夫”,还要具备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巧实力”。这种“巧实力”体现出来的是善于借助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落实文言实词的实战能力。  例1 请解释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①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②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③陈友谅屡胁之,不应。④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
期刊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  考生  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命题者往往将阅读材料    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    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或事是文中确实有的,这就增加了辨别筛选的难度,好像繁复众多的真花下掩藏的“假花”,不易被察觉
期刊
“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四种。“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  高考命题中,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特别是在主观翻译题中出现,且都放在具体语境中动态进行考查。近年高考中的主观翻译题几乎覆盖了该考点,为此,精研典型试题,对于同学们准确把握该考点的设题方式和考查的难易程度,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从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总体上有一种倾向:从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过渡,而80%的同学选择了议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议论文的重要性。    在议论文中,鲜活新颖的材料的灵活运用在论证中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却经常发现,要么缺少可以恰当证明观点的事例,要么使用的还是陈旧老套的事例。所以,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怎样让自己的作文中的材料鲜活生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构建一个
期刊
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富有表现力的文句往往能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毫不犹豫地打出高分。日常作文训练,要加强文句锤炼,练就独具个性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语言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来探讨如何使文句富有表现力。  一、 精心锤炼语言,增强文章意韵。  清代诗人袁枚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要使文句富有表现力,应选
期刊
在文言文阅读中,大部分同学都对其中的虚词理解感到头痛,因为虚词太灵活了,不易把握。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指出:“虚词所以成为虚词就在于它的意义是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这里入手,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它变我也变,化难为易,灵活掌握常用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中有很多成分省略,但谓语动词一般不省略。如果一句话中没有动词,那么,虚词、实词兼类的文言虚词就
期刊
看到背面  指导教师 袁宗强  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还是近几个月的事,以一个确切又令人怀念的时光碎片来划出那个开始的话,应该是《祝福》中描写“我”思索祥林嫂之死的那一段。曾经读先生的文章,也只是口上念几声,心中留下几句,不等光阴如梭,记忆就自动将那些模糊成混乱的影子了,从未有这般见血封喉般的犀利刺入脑海。  拾了先生的遗产,我的思想也握了一把披荆斩棘的刃,坚固而锋利。我也恬不知耻地给它取名为“革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