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著,拒绝曲解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ufan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对文学再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手机短信、视频、网络文章,甚至电影、电视剧,“戏说”“大话”“恶搞”“无厘头”之风呈泛滥之势。戏说皇帝,戏说历史,戏说古人。当戏说不足于构成新的感官刺激,于是恶搞便应运而生,移花接木,随意编造。一些红色经典遭到“恶搞”,许多为人们所熟知景仰的历史英雄人物,千千万万青年的精神偶像被一再丑化调侃,传统、主流的文化被推向浅薄和粗鄙。如《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成了一个滥情的男人等等。
  更有甚者,恶搞之风也吹向文学名著,《水煮红楼》《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和《大话西游》《嘻游记》《三国痣》《王熙凤执掌红楼36招》等等,原著中的故事早已被恶搞得面目全非:贾宝玉摇身一变,成了“文革”中的造反派;关公红脸,都是因为好色害羞;“桃园结义”三兄弟化身营销高手;甚至唐僧也卷入“三角恋”,观音和唐僧接吻拥抱……
  《沙家浜》中“洪常青”“阿庆嫂”“郭建光”这三个人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了勇敢和正义的化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把正义果敢的“阿庆嫂”描写成风流成性的“潘金莲”,把抗日军人“郭建光”描写成“奸夫”,这极大地践踏了为绝大多数人心理认同的民族精神。“水煮”“情蒸”名著过后,一些人们所熟悉的人物却被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人们无法判断哪一个人物才是原作者真正要创作的人物,哪个主题才是原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这便与原著基本精神大相径庭。
  “恶搞”、“无厘头”之风,导致权威被解构、庄严被嘲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丧失,对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是一种巨大的消解,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历史观产生消极影响,使历史真理、社会信念和优秀文化传统遭受践踏。难以想象,文学形象没有了尊严,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了严肃,一切都可以成为戏说恶搞的对象,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怎能产生引发人民深思的力量,去传承和发扬民族的文化传统?更为让人不安的是,这股戏说恶搞风渐渐地蔓延到校园里来,并且渗透到学生的阅读之中,用恶搞的心理来解读作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警惕。
  学生把恶搞当成了一种时尚,会恶搞的人获得了学生的崇拜和拥护,他们的所谓个性阅读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他们在文本的解读中,偏偏不按正常的观点来解读,只想着怎样出风头,引起其他同学的羡慕,把错误当成个性的体现。沉重的学业负担,学生也希望通过“恶搞”、“无厘头”获得快感、释放压力;游戏化和无主体化的倾向,对真善美持一种调侃和嘲弄的立场,以搞笑的方式掩盖对严肃问题的思考。反映在价值观上,就是一种“什么都行”的态度。个性化的阅读变成了一件随心所欲的事情了,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完全忽略了文本的价值底线,而把高雅的文化庸俗化、低级化。
  于是便出现了在文本的阅读上另一种“个性化”的解读: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饮酒》中反复强调了自己要归隐田园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做不了大官才故意这么说,说穿了其实就是酸葡萄定理;屈原在《离骚》中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戴着高高的帽子,用荷叶做上衣,用荷花做下裳,佩戴着用鲜花缀成的项链,把自己打扮成女人,有人妖的倾向;《背影》里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对面的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应对他处以罚款;《孟子·尽心上》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恶搞成“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等等。这些个性化的解读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甚至还获得了一部分同学的认可,发表意见的同学脸上带着得意的表情,他们觉得这种解释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如果任由这个“恶搞”现象在语文个性化阅读中蔓延,学生的是非观念和对文本真正的解读就会成了一个梦想,而且还会让学生形成了一切都无所谓的想法,甚至进行错误的解读,文学形象的尊严的缺失,很容易导致高雅文化的缺失、阅读品位降低、理想信念教育苍白无力。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新课程标准主张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改理念的精髓所在。
  不可否认,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确实改变了以往教师把文本嚼烂了以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状况。以往学生完全处在一种被动阅读的状态中,没有办法读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只能被动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阅读久而久之,只能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能超出老师所能估计范围,体现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理解了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戴望舒的《雨巷》学生从冷漠、凄清、愁怨的“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读出了这是一首爱情诗;从“丁香”是美好事物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中,读出了这又可以是一首哲理诗;联系写作背景,从“我”的苦闷、彷徨中,则又读出了这是一首政治诗……个性化阅读把学生被压抑良久的思维潜能释放了出来,收到惊人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确实让人欣慰。可是我们一部分教师为了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学生的答案是什么,都带着微笑和鼓励,学生说的明显不对,也不敢轻易地加以否定,关键在于一个“怕”字,生怕一不留神就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想象力,遭到指责。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只要能想到,不管切不切合文本旨意,都是有道理的。教师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让学生的恶搞心理合理化了
  语文的阅读确实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但是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审美情趣、性格、文化修养、期待视野、经历等的不同,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关注就会不同,不能正确理解文本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投射到文本上的错误的解读是难免的。但是如果学生出自恶搞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甚至对文本进行歪曲的理解,那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依据,让学生明白他的理解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理解。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心为形体所役使,在官海中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对田园生活的惦念和向往,让他决然归隐田园,在他身上,儒家的思想让他出仕,而道家思想的影响,则又让他归隐,并不是因为做不了大官而不去做。屈原为什么要用荷叶荷花、香花香草来装扮自己?为什么他让自己那么与众不同?经过对《离骚》的充分解读,明白屈原亲近美好事物,远离腥臊,是要借此来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谁还能认为他是人妖呢?《背影》中的父亲对儿子那深深的爱都已饱含在那用力攀越月台的举动中,而这种爱让所有的读者感动,从而获得心灵的熏陶。孟子的观点,表示一种理想主义精神:如果得志,我要造福百姓,即使不得志,我也要洁身自好,绝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当然教师在阅读中只是起着主导的作用,不要用自己的阅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或是把积极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阅读中相互探讨、相互启迪,在对文本理解之上,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个性化的解读。
  个性化的阅读并不是凭空想象,必须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错,但是这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读者头脑中凭空自生的,必须要了解哈姆雷特的时代背景,才能对哈姆雷特有一个能经得起推敲的说法,学生通过阅读,一次次探寻文本的意义来提高阅读能力,最终的探寻则要体现“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罗密欧”或是“夏洛克”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有共性的,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引导学生在探寻文本意义的同时,体现个性化阅读,而不是随心所欲,曲解恶搞。
  此外,教师还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在快餐文化、网络文化、漫画文化盛行的时代以及升学的压力下,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但是,快餐吃多了,就会营养不良。钱理群呼吁:“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课本中选自经典名著的文章也不少,《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百年孤独》等等,节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读全篇,对人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抓住其中的一些方面加以讨论、交流、共享……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品读作品,把握主旨,真正地学会自主探究,而不是偏离方向的胡乱解读,戏说或是恶搞。
  个性化阅读必须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解读作品,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用心去品味,真正地读出个人心得,在作品中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而不是带着一种恶搞心理,在肤浅的阅读状态中,让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逐渐消逝。不要让这恶搞式的阅读,成为一个人的悲哀、一代人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还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尊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编 覃亮生)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学生写作文最为难的是缺乏材料。往往布置一篇作文时,他们总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实,生活丰富多彩,写作的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么,学生为什么感到无材可取?问题就在于认识生活的水平和能力有限。  文章是思想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许多名家能够写出名著来,往往与本人的经历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其认识生活、观察生活、取材叙事的能力有关,中国文豪鲁迅就是最好
《〈论语〉选读》属于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五个系列的“文化论著研读”之一,是浙江省选定的选修ⅠA教材。教学通常有三个层面:文言、文章、文化,作为文化论著研读的选修课程,教学重点当然是文化层面,即着重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这部分内容又是属于浙江高考必考内容,分值为:赏析4分加上默写填空2分,共计6分。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时,既要文道结合,联系现实,理解、分析和领悟,批判地加以继承,又要学考结合,在
躺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耳边萦绕着海水拍岸的声音,还混杂着人们玩耍时的欢声笑语,多么惬意!突然,沙滩上的和谐被一阵尖叫声打破:“抓贼啊!有人偷了我的钱!”接着,有人说手表被偷了,有人反映自己的錢包被偷了。警察通过查看沙滩上留下的可疑痕迹,发现那名窃贼还在沙滩上。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扎实努力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旨从语感培养的必要性入手,初探学生语感培养之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一、什么是语感   我国最早提出语感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倡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观中,“互动”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然而,由于教师不能准确把握互动行为和实施有效互动策略,致使变革中的互动课堂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与理想的效果仍然有相当的距离.许多看似热闹的互动却产生着低效和无效的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假互动”现象,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透视:当前课堂互动之审视  1.师生
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结晶,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阅读、了解、走进经典,对于掌握人生真谛、升华个人气质,均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我们编写校本课程《国学启蒙》的初衷。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博大。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特别是面对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这样一个特殊
我校一次月考的作文题是《名字断想》(命题作文,文体不限)。有位学生的作文引起了评卷老师的争议。有人认为是优秀作文,有人认为是偏题、不及格作文。这是其中的一段——  李白,这是一个光耀千古的名字。他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远大志向。他有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峥峥傲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他的奔放与豪迈。“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
毋庸讳言,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同仁们在努力加以改善,从课程改革,教材完善等方面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笔者认为,一切的努力最终体现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成效,而课堂教学的最终责任,还是要落实在语文教师身上。但现在的课堂,教师往往着眼于自己的教,较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考虑的是:我要教什么,我要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喜欢怎么学。另外,教师更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朗读”在学习中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这样的语言教学中。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即便教师和学生都知道朗读的重要性,却常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进行积极的朗读训练。许多学生唯一的朗读训练就是每日的早读,教师也没有重视提高朗读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朗读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播放录音,进行范读,为学生提供标准的朗读样本   如同我们小
作文在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吕叔湘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学生感到作文难,教师应该怎么做?如何让作文者能够自然、自由地写,达到心智、情感自然成文?在这里,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三点做法。    一、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来    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  ——叶圣陶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