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小学生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n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作能力;小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主要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一幅画画得好不好,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他们认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求学生画得“像”,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的家长过早给孩子买来临摹的画册,限制了其创造思维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呢?需要广大美术教师重视这个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来谈一谈这一问题。
  一、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教学生学美术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1)用色、用线大胆、果断、单纯。(2)不受对象约束,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带有很多印象成分。(3)随意性大,对比强烈,夸张,无拘无束。在无意中创造奇特的、令人惊奇的效果,这正是儿童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进行。而是以美术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是否有新颖的表现等来进行评价。儿童眼中的世界与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大为不同,他们所绘画出来的东西和成年人的是不一样的。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以及绘画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正确评判学生的美术作品。
  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小学生的临摹能力极强,基本功扎实,但他们的创作能力比较差。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质,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课有别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是一个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欣赏美,学会发现美。小学美术课主要分为四大类:欣赏课、绘画课、制作课和工艺课。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四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日常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好的美术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说过:“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教师可让学生多写生,并分低年级、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物体进行练习,观察要求低一些。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的静物。高年级的学生则可对同类物体进行练习。如:高年级学生可以画一组色彩、形状相近的苹果,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这样的练习,可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模型,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拿走,再让学生进行默写,可以是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形成整体的意识,能抓住物体的特征,从而增强记忆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可多设置基本型或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机;还可以夸张地把它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课外加强日记画的训练
  “日记画”是用绘画的方式写日记,用线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也可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其实绘画和文字一样,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运用日记画的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使学生的眼、手、脑都得到锻炼,还可以为学生往后的创作积累素材。许多教师在辅导学生创作时都会感到困难,觉得没有什么题材可以画。而学生往往是等着教师安排画什么、怎么画。這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且学生画出来的作品有成人的味道,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其实,好的儿童作品应反映出儿童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多画日记画,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总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每个美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宝升.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研究[J].大众文艺,2012(02).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的作业评价将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的关怀,它的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文章着重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评价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个策略:变“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变“单一评价方式”为“多种评价方式”;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
期刊
【摘 要】“研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是指以学定教,教在学之后,教在关键处。文章以《单词巧输入——上排键的指法》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共创情境,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合作探究”“适时拓展,学习迁移”“优化评价,提高素养”四方面来阐述“后教”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研学后教;教学策略  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如何正确理解“后教”,怎样设计“后教”策略,该如何实施“后教”
期刊
【摘 要】小学中队文化墙作为展示队员们精神面貌和中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它不但是体现队员主体性的重要平台,是中队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还是提高队员各方面素养的“沃土”。为此,中队辅导员要积极开辟、制作充满激励作用的文化墙,营造健康向上的中队氛围,指导队员开展个性化的队员活动。  【关键词】小学;中队文化;文化墙;建设实效  教室是队员们在学校里的家,中队辅导员、学生和家长精心设计
期刊
题记:  治理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欺凌,一直是校园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剧聚焦校园暴力,宣传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旁白】  运动会快要到了,同学们都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播音员小雯正在练习诵读,远动员小洋正在做热身活动。慢吞吞的小延打开手机跟着节拍笨拙的做起了广播体操。小延性格内向,经常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时,来了三位不速之客。小延的同班同学甲乙丙,经常找各种理由欺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且轻松、愉快的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去探求新知识,并积极主动地了解体育运动和参与体育锻炼。如此一来,便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恰当、有趣的课堂导入,能为课堂教学起好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文章就信息技术课如何导入新课,使课堂教学真正取得效果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复习导入、视频和图片导入、悬念导入、问题导入、游戏导入等五种信息技术课新课导入的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有效课堂  目前,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还比较
期刊
亲爱的刘丽阿姨:  您好!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已是夏天了。今年开年之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妈妈说现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影响,我发现我们原本和谐美好的生活也发生了改变。疫情之下,我记住了很多人的脸庞,他们有的痛苦难过,有的坚毅勇敢。还有一群人,她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是我们的守护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认识到您。那是在一篇新闻报道中,照片上,你留着齐肩的短发,正在往左臂上扎针。后来我才知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有句谚语说得好:“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俗语也说:“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它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工作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作为一名高中老师,
期刊
【摘 要】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呈上升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校园欺凌的主要类型,并从中分析导致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地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创建一个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预防措施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内或校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教师、学生),并导致其身体和精神感到痛苦的侵害行为。根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生难以理解透彻的难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图形与几何”教学实现由抽象到直观、由静到动、由繁到简的转变,能具体地展现知识形成的全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