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正式群体因素 促进学校文化和谐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核心力量。学校的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引导得当,会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放任自流或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起消极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本文对学校文化的功能及价值取向、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及对策、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文化的影响等作一番剖析,力求积极发挥其正向功能,努力克服其负向功能,为构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而努力。
  关键词:学校文化;非正式群体;教师;管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品牌,是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和核心力量,一个学校若想长久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打造属于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这句话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校长和师生的共识。在我们平常生活中,非正式群体是普遍存在的。社会正式组织的成员有意或无意地几乎都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这就是非正式群体的普遍性。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他们固有的对现实的批判传统使得学校更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学校的非正式群体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引导得当,会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放任自流或不能有效控制,则会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起消极阻碍甚至破坏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要认真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积极发挥其正向功能,努力克服其负向功能,为构建积极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校主流文化而努力。
  一、学校文化的功能及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学校全体成员为主体,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并得到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具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的多种元素的结合体。
  学校文化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师生员工认同和共有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外显方面是一种已经成为全体师生员工习以为常的、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行为,在内隐方面是一种已被规定了的基本思维模式,一旦违背了它就会感到不舒服和不自由。一个能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学校,就是要确立和创造一种能够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种能够促进全体师生员工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一种能够确保学校质量持续提高、积极推进学校变革和发展的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的内核是管理哲学和学校精神,外显是学校风范。
  1.学校文化的功能
  (1)导向功能。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的作用。同样,学校文化凝聚着一个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群体精神,体现着学校所追求的目标,是学校无形的向导。学校文化的塑造就是为了通过文化精神的引导使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最终顺利实现学校共同的目标。例如把“爱一切学生”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学校教师头脑中就不会有传统差生的概念,就不会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学生之间就会互相尊重,共同进步。如果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理念,全校师生就会处处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总之,学校文化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会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中。
  (2)激励功能。在企业文化中,激励功能是指运用激励机制和手段,使成员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力量。激励的方式重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学校不同于其他组织,学校文化的激励主要是精神的激励。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学校文化是学习型、合作型文化。在积极的学校文化中,教师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教师不仅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更是各项决策的参与者,这种对教师的尊重使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激励着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当中去。
  (3)凝聚功能。凝聚主要通过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目标的整合来把个体凝聚在一起。学校文化是学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得到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全体共同构建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度的文化。个体对学校文化价值的认同度越高,凝聚力就越强。
  学校文化相当于学校的精神领袖,通过共同的目标把全校师生牢牢地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组织和团队。在共同的目标的感召下,每个个体都奋发图强,积极发展,为打造学校共同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4)约束功能。优秀的学校文化对校园中的每个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文化的约束主要有硬性约束和软性约束两种。硬性约束主要是指学校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对个体的约束,制度约束是刚性约束,学校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越雷池一步。软性约束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氛围和舆论氛围对个体的隐性约束,有时软性约束要比硬性约束的作用更大。以新调入我们云阳学校的老师为例,我校主流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勤勉工作的风尚、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不甘落后的进取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约束着这些教师。因此,我们要注重校风、教风的建设,形成良好的软性约束氛围,这对全校教师有着巨大的约束力。
  (5)教育功能。教育是一项心灵感应心灵、心灵引导心灵的工程,学校文化就是心灵和心灵相互碰撞出的火花的积淀,积淀越深厚,学校就越具有教育作用。学校文化可以激励全体师生积极向上、努力奋斗,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师生产生自觉的内驱力,主动完善自我,由外向内塑造完善的个人人格。
  (6)品牌功能。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效应,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学校文化也同样如此,学校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代表了学校的个性和特征。一个学校文化构建得好,且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就会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进来,这样不仅会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同时由于日益增多的生源也会给学校带来一定品牌效应。这也许就是如今学校文化的建设成为热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分正面和负面两个取向。正面的价值取向是校园文化健康、正确、积极向上。如以我校为例,经过几十年的打造,逐渐形成了健康、正确、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克难奋进、勤勉刻苦、不甘落后、互帮互敬、合作交流、和谐共生。广大教师在这种正面文化的熏陶下,勤勉工作、善于合作、善于沟通、善于交流、相处融洽。这与学校几十年来,历任校长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导、打造分不开。通过教育,唤醒教师的文化觉醒;通过引领,激发教师的文化自觉;通过打造,使教师得到健康学校文化持久的浸润和熏陶。负面的价值取向是校园文化的不健康、消极偏执甚至错误。形成这种校园文化的因素多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类学校大多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以我市某校为例,原先是城区的一所品牌学校,其主流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的。近年来,由于校长的频繁调动、学校从农村引进许多新教师,这些新教师带着各自原先学校文化下熏陶的价值观、价值取向来到新学校,而新学校由于校长的频繁变动,没能很好地教育引导这些教师发挥出其原先价值的优势,反而让其缺点放大。这种原本应吸收其精华、完善补充学校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机会反而变成桎梏,产生负作用,对该校主流文化产生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因而近几年来该校文化中衍生出许多消极、不健康的东西来,造成许多教师思想意识偏离、行为方式不当。外显为轻信、盲从、猜疑、抱怨、偏激,内隐是部分教师缺乏思辩能力、认知水平低下。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在中小学合并过程中管理者尤其校长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如何让合并学校从合并到整合、到融合再到文化认同,确立共同的价值追求都是新的课题和思考的方向。
  不管怎样,《大学》中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仅是古代教育的价值追求,也应是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价值取向。
  二、学校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及作用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是人们由于某种特殊关系或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以友谊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是其最明显的特征,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关系密切,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虽没有明文制度,但大家用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来约束自己并评价他人,表现出较高的心理相容性和较强的凝聚力。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教师除在正式群体中完成各自的角色使命之外,又因工作或非工作的关系,有意或无意间维系在某一非正式群体之中。
  1.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布鲁克斯在其与葛特里合著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曾经列举许多形成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因素。其中包括年龄、服务年限、性别、兴趣嗜好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这些由于利益、爱好等形成的教师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与教师自身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一般来说,学校的非正式群体有如下特征:
  (1)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因为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或利益相同,或感情互补,或期望值相等,或兴趣爱好一致,所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诸如情投意合的亲密朋友、兴趣相投的棋友球迷、荣辱与共的小群体等。情感是维系群体成员关系的纽带,他们相互依赖、信任和支持,为了达到在正式群体中难以达到的目标,他们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言行,用约定俗成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使成员间协调一致,表现出较高的心理相容性和较强的凝聚力。他们努力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当“组织”或成员受到外部侵害时,“组织”成员就会形成一个无形的自我保护壁垒,团结如一人,一致对外,使“组织”或成员免受攻击。
  (2)校内非正式群体目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学校组织的目标都是公开的、稳定的,大多数有文字记载。但学校非正式群体则不同,他们的目标既不公开,又不稳定,更没有文字记载。这种隐蔽性常造成了其活动的复杂性,如引导不好,会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
  (3)领袖自然形成,威信较高。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不是由上级领导正式任命或教师选举产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他们大都善于协调成员间的关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影响力。一般校内非正式群体的领袖由年长者、资历高深者担任,如学校元老;也有在学校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者担任,诸如部门主任、教研组长等;还有才能、人格、力量超群者担任,像学科骨干等。他们具有很高的威信,极强的号召力,一呼百应,以至于有的学校的领导都望尘莫及。
  (4)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亲密的感情。由于他们之间形成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小团体,接触时间多,活动频率高,感情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他们之间畅所欲言,无所不谈,互诉心灵深处的幸福与快乐,烦恼与痛苦,亲密无间,彼此又相互需要、相互满足,像知心朋友便是典型的例证。他们自由组合,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淘汰出局者重新自由组合,形成一个新的非正式群体。
  2.非正式群体在学校文化中的作用
  从学校的管理角度来看,判断非正式群体的正副作用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否与学校制度运行相背离;二是非正式群体是否推动了成员融入学校主流文化。以此标准来衡量,有些非正式群体通过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促进了成员的身心健康;通过良性竞争推动自身专业成长,在一定范围内使成员获得了心理满足,平抑了成员的不良情绪,同时对于学校管理者也具有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但是,有些“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学校存在观念冲突。有少数非正式群体由于遵循团体内部的不健康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出于小团体利益,往往与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抵触,甚至产生不满情绪,严重时甚至出现行为偏执。
  (2)与学校存在利益冲突。非正式群体的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利益往往与学校利益存在不一致性。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非正式群体的“小利益”服从学校的“大利益”是管理的理想状态。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中心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的核心利益。非正式群体由于与学校存在制度层面的不一致,因此对于学校推行教育教学科研活动都具有相当不利的影响。   (3)与学校存在行为规范冲突。观念和利益冲突必然进一步外化为行为层面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消极怠工,对工作投入不足,对工作成绩漠不关心,淡化作为教师的角色意识甚至超越教师的角色定位;二是违背学校制定的教学原则和应有的师德要求,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社会、学校的否定性评价;三是对学校的制度运行提出质疑甚至诟病;四是如果非正式群体成员掌握一定的正式群体权力,这种权力就会在行使时或多或少偏离权力设置轨道,沦为个人和小群体谋取利益的工具。
  非正式群体在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正向或反向的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观的导向力、约束力、凝聚力和教育力;二是学校管理层的引导、教育状况;三是公认领袖个体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四是非正式群体成员的认识水平、思辩能力以及是非观。学校管理者在应对非正式群体时要注意把握上述要点。
  三、在构建学校文化中针对非正式群体的应对措施
  一般来说,除了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涉及学校安危的要予以取缔外,大多数非正式群体校方都必须从思想教育、制度规范和行为引导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从而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抑制他们的消极作用,为构建健康和谐积极的主流学校文化而努力。以笔者之见,应对措施有四:
  1.正确认识。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现实,非正式群体存在基于人性的需要,因而广泛存在于各个组织之中。学校管理者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不能把存在非正式群体作为学校本身存在问题的唯一证据,也不能完全视为异己力量,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把所有群体都看作非正式群体。实际上,有些是纯粹因为部门分工不同造成的临时性群体,如大学科教师群体、小学科教师群体,教学人员群体、后勤人员群体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学校管理者要从科学的角度认真界定非正式群体,并分析和掌握它们的成因、数量、影响力等,为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提供必要依据。
  2.统一目标。加强学校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目标的沟通,争取学校的目标为非正式群体成员理解接受。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校同样面临着竞争,面临着“优胜劣汰”。学校兴亡,人人有责,学校和个人已经紧紧地融合成一体了。要耐心开导,讲明利害关系,大河水涨,小河水满,争取学校的目标被他们所接受;对那些出谋划策、辛勤耕耘的人要予以鼓励和表扬,甚至委以重任,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满足他们合理正当的利益要求,并把这种利益诉求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的范围,使学校的目标为全校教工所接受,并化为行动的动力。
  3.加强沟通。加强学校组织成员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以取得领导和教工在思想、感情上的一致,作为校领导,与教工思想沟通的最佳途径是:适度参加一些对学校组织和个人有益的非正式群体,多结交一些朋友、球迷、舞友、乐迷,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倾听教师的心声,加深彼此的感情,一举两得。如果教师见了领导能无所不谈、无所不问、畅所欲言、心情舒畅,就说明学校领导在这方面做得是很成功的。其次,学校要真正发挥学校工会——教工自己的组织的作用。不能停留在组织几场文娱、体育比赛。工会领导要经常到教工中去寻访,不定期地召开一些座谈会,倾听教工的呼声,了解教工的甘苦,博采众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起到“疏通渠道”和“沟通桥梁”的作用。
  4.“擒贼擒王”。努力做好非正式群体领导者的工作。对于积极型非正式群体,学校可通过对其核心人物授权,让他帮助学校开展部分工作。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慎重提拔其核心人物为正式领导,利用其非正式领导才能为学校服务;对于消极型非正式群体,当学校转化、教育无效时,学校应采取果断措施,利用下列方法解体它,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渠道将核心人物调到其他单位或采用换岗等办法,使其组织“群龙无首”“树倒猢狲散”,瓦解这个群体。并重组该群体内的一般教师,学校可根据工作需要有意识地将他们和其他教师安排在一起工作,让这些人在与他人的共事过程中,消除不良的观念和行为,进而达到工作上的和谐,人事上的安稳,使其融入学校教师集体中或进入新的”非正式组织”,重构和谐人际关系。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群体也宜采取这种“和而不同”的策略,切实重视各群体的发展与建设,引导、协调其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发展,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使非正式群体成为健康学校文化建设的推动者、生力军,从而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付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原子能出版社,2002(02).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5).
  [3]张国庆.行政管理中的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01).
  [4]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12).
  [6]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刊,1998(02).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简述了几年来英美文学赏析选修课程在学校的设立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英美文学;赏析;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6 -01     一、英美文学发展概貌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 ,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
摘 要:目前,我们的语文课死板而僵化,内敛而畏缩,缺乏激情,缺乏虎虎有生的生命的张力。在此,笔者呼吁,加强语文教学生命的张力,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引领学生精神之路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语文教学;张力;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45-1  一、教学内容广采博取,在拓展中渊博  语文是一个涵盖面极大的学科,有人用“生活语文”、
摘 要: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对促进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探索:“有效的目标设计”、“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和“在体验、实践中学习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3 -01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
摘 要: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得当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课堂;提问目的;基本要求;提问方法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2 -01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
摘 要:教师良好的身教是根本,而且具有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开展言传才能有成效,否则取得的效果将是微小的、暂时的和根基不稳的。所以,我们要立足于根本,不断努力地以提高自身素养,以身教来主动地引导学生, “以人格塑造人格”,同时依托于良好的素养,利用好课堂教学这块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身教;言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师与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这六种关系协调处理,使教学的效率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和谐教学;实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2 -01     当代的高中生心理已经日趋成熟,思维是相当的活跃,非常富有挑战的精神。如何利用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
摘 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文中结合自身教学心得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学习兴趣;“军衔制”;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6-081-1      (一)“军衔制”的前世今生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生学习热情,口头表扬、小奖品、小惩罚终究不行。  一日于桌案前,我灵光乍现:“军衔制”,立刻上网搜索了军衔制的相关资料,顿生一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课程重要载体之一的乡土政治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越来越引起政治学科同行们的关注。在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充分挖掘地方资源,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乡土课程资源。我们通过盘点乡土资源,构建课程资源体系;盘活资源,丰富教材;盘究资源,实施探究;盘弄资源,搞活教学。将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让教学“活”起来,增强
摘 要:有经验的牧人都是有意识的把自己的饲养物朝水草丰茂的地方领,这样它们才会长得膘肥体壮。盛老师执教的《林黛玉进贾府》则是他的“放养式”课堂有效教学理念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课堂;放养式;有效教学;贾府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3-01    一、奉上一块宝地——《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如果说《红楼梦》万亩良田,那么《林黛玉
摘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自探互教;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0 -01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  1.强调发展。高中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