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师与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这六种关系协调处理,使教学的效率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和谐教学;实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2 -01
当代的高中生心理已经日趋成熟,思维是相当的活跃,非常富有挑战的精神。如何利用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来发挥其在学生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创新意识?
一、和谐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系统论的相关理论,数学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主要还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组成的,所谓的和谐教学就是要求这几个要素可以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和谐的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一方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提高,弥补其一些不足的地方,以便积累好的教学经验。
二、和谐教学的实施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现代的教育相当重视教跟学的关系,如果二者的关系处理的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老师需要做到下面的几点方有可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1.需要有很好的人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的保持热情、真诚,这样方可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融洽。2.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注意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和语言的运用,多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3.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的素养以及政治的素质和政治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二)教师与教学的内容相和谐
老师要了解课程的内容,掌握其难易程度,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首先,要学会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简单的易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只需带过,对于那些晦涩的不容易懂的内容要仔细的讲解,而且要反复的讲解,并且通过相适应的练习来巩固。其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兴趣,适当的增加点高等数学的内容,来使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师与教学方法的和谐
首先,老师要学会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来把握教学的深度,对于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督促等手段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其次,要加强课后的练习,将所学的理论或公式应用于解题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扎实的掌握所学内容。
(四)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和谐
学生对于老师所教的内容要循序渐进的掌握,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盲目自大,认为听懂课程的内容即是可以完美的解题了。其实不然,学生在听懂课程内容之后,要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来增加对定理和公式的本质的理解。学生也应该养成预习的习惯,要明白自己即将所学的是什么内容,还要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中重点要听的是什么内容,抓住自己的不懂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也容易增强学习的效果。
(五)学生与教学方法的和谐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完成教学的任务。对于那些接受能力非常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培养其探究能力;对于那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教师可分层进行教学,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人人进步了,人人都有收获了。
(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和谐
不同的课堂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当我们进行代数方面的教学时,那只能是采用先灌输知识,再进行对应的练习来增加同学的掌握,当到了解析几何的部分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采用实体教学或者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空间的想像能力,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可以很明显。总之,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
[2]高圣清.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数学通报2005.
[3]汪杰良, 肖恩利, 翁灵玲.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数学教学[J].上海中学数学,2005.
[4]何建东. 新课程理念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应凸现两种意识[J]. 数学教学通讯2005
关键词:高中数学;和谐教学;实施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2 -01
当代的高中生心理已经日趋成熟,思维是相当的活跃,非常富有挑战的精神。如何利用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来发挥其在学生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创新意识?
一、和谐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系统论的相关理论,数学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主要还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组成的,所谓的和谐教学就是要求这几个要素可以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和谐的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一方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提高,弥补其一些不足的地方,以便积累好的教学经验。
二、和谐教学的实施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
现代的教育相当重视教跟学的关系,如果二者的关系处理的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教师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起到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老师需要做到下面的几点方有可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1.需要有很好的人格,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的保持热情、真诚,这样方可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融洽。2.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注意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和语言的运用,多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3.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的素养以及政治的素质和政治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
(二)教师与教学的内容相和谐
老师要了解课程的内容,掌握其难易程度,能够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首先,要学会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简单的易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只需带过,对于那些晦涩的不容易懂的内容要仔细的讲解,而且要反复的讲解,并且通过相适应的练习来巩固。其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兴趣,适当的增加点高等数学的内容,来使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师与教学方法的和谐
首先,老师要学会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来把握教学的深度,对于学习比较自觉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督促等手段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其次,要加强课后的练习,将所学的理论或公式应用于解题的过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扎实的掌握所学内容。
(四)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和谐
学生对于老师所教的内容要循序渐进的掌握,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盲目自大,认为听懂课程的内容即是可以完美的解题了。其实不然,学生在听懂课程内容之后,要做一定量的巩固练习来增加对定理和公式的本质的理解。学生也应该养成预习的习惯,要明白自己即将所学的是什么内容,还要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中重点要听的是什么内容,抓住自己的不懂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也容易增强学习的效果。
(五)学生与教学方法的和谐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完成教学的任务。对于那些接受能力非常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培养其探究能力;对于那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教师可分层进行教学,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人人进步了,人人都有收获了。
(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和谐
不同的课堂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当我们进行代数方面的教学时,那只能是采用先灌输知识,再进行对应的练习来增加同学的掌握,当到了解析几何的部分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采用实体教学或者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空间的想像能力,从而使得教学的效果可以很明显。总之,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
[2]高圣清.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数学通报2005.
[3]汪杰良, 肖恩利, 翁灵玲.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数学教学[J].上海中学数学,2005.
[4]何建东. 新课程理念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应凸现两种意识[J]. 数学教学通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