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 信息技术 微课程 学习效率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运用。
一、微课程打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限制
微课程是将原来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主要通过视频在网络上传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的推广成为可能。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进行学习,微课程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同的学生学习相同的知识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传统教学很难突破这方面的限制,而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学习是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回放、暂停来调整学习的速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目前微课程教学在高中学校教学中还不能够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我们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微课程,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制作微课指导学生课前预习,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作不同的微課程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在校学习的学生,微课程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地补习落下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广大一线教师对微课程的进一步了解,我相信微课程在学校教学中会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二、信息技术使师生互动更有效
高中阶段每年的寒暑假,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假期作业,其中多数以试题的形式为主。在假期里多数学生由于没有教师的督促作业不会认真完成,有的甚至拖到将近开学找其他同学抄袭,开学后很多教师忙于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也难以做到全批全改,更谈不上一一讲评。这样假期作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受到暑期教师网上研修的启发,我与学校负责网站管理的老师合作,在学校校园网上设立假期作业栏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定期开放作业,学生通过网上做题来赢得作业学分。每套题做完后直接显示答题成绩,给出答案和解析。每个周设置两个小时的在线答疑时间,学生也可以随时在群里进行讨论,这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看到每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每位学生也能够在做完题后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赢得的学分,并且可以尽快地解决自己不会的题目,增强了作业的时效性。通过几个学期的完善,这一举措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选修专题,假期中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部分简单实验在家中完成。例如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酸奶的制作等课题。学生把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上,由学生和教师给出评价,选出“最佳实验”,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使生物教学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一些动态的过程,有的比较抽象,单纯靠教师讲授必然导致学习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的虽然可以通过板书、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但难以实现动态过程展示连贯性。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通过动画充分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使生物课堂熠熠生辉,充满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DNA的复制、转录、翻译、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神经冲动的传导、渗透作用等等重难点知识时,我们都可以制作动画来演示过程,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念,使学生真切感悟到生命的跃动与精彩。
四、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而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的素质教育的关键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解决。在课本中出现许多的新名词比如克隆技术、太空育种、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圈Ⅱ号等等,这些名词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在课本上的介绍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安排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导入新课,或提出与之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将与生物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数字化学习将突破学校的“围墙”。教师的职能也由“演员型”向“导演型”转变,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 编著 基础教育新视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
[3]汪忠 主编《生物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生物教学 信息技术 微课程 学习效率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运用。
一、微课程打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限制
微课程是将原来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主要通过视频在网络上传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的推广成为可能。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进行学习,微课程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同的学生学习相同的知识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传统教学很难突破这方面的限制,而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学习是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回放、暂停来调整学习的速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目前微课程教学在高中学校教学中还不能够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我们如果可以合理地利用微课程,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制作微课指导学生课前预习,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作不同的微課程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在校学习的学生,微课程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地补习落下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广大一线教师对微课程的进一步了解,我相信微课程在学校教学中会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二、信息技术使师生互动更有效
高中阶段每年的寒暑假,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假期作业,其中多数以试题的形式为主。在假期里多数学生由于没有教师的督促作业不会认真完成,有的甚至拖到将近开学找其他同学抄袭,开学后很多教师忙于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也难以做到全批全改,更谈不上一一讲评。这样假期作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受到暑期教师网上研修的启发,我与学校负责网站管理的老师合作,在学校校园网上设立假期作业栏目,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定期开放作业,学生通过网上做题来赢得作业学分。每套题做完后直接显示答题成绩,给出答案和解析。每个周设置两个小时的在线答疑时间,学生也可以随时在群里进行讨论,这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看到每位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每位学生也能够在做完题后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赢得的学分,并且可以尽快地解决自己不会的题目,增强了作业的时效性。通过几个学期的完善,这一举措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针对选修专题,假期中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部分简单实验在家中完成。例如果酒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泡菜的制作、酸奶的制作等课题。学生把实验过程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上,由学生和教师给出评价,选出“最佳实验”,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使生物教学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生物体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一些动态的过程,有的比较抽象,单纯靠教师讲授必然导致学习枯燥乏味,且难以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的虽然可以通过板书、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但难以实现动态过程展示连贯性。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通过动画充分展示动态变化过程,使生物课堂熠熠生辉,充满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DNA的复制、转录、翻译、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神经冲动的传导、渗透作用等等重难点知识时,我们都可以制作动画来演示过程,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理念,使学生真切感悟到生命的跃动与精彩。
四、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而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课程资源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的素质教育的关键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要教会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来解决。在课本中出现许多的新名词比如克隆技术、太空育种、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圈Ⅱ号等等,这些名词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在课本上的介绍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安排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导入新课,或提出与之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将与生物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数字化学习将突破学校的“围墙”。教师的职能也由“演员型”向“导演型”转变,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家行政学院 编著 基础教育新视点.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
[3]汪忠 主编《生物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