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传统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弊端日益凸现和新式教育模式的逐渐推广,在小学教育中,教育者更加重视的是个性化教育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与时代潮流相接轨。所以,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将个性化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关键词:德育管理;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157-01
1.德育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现状
德育管理是指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教育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只要成绩好就有可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同时,许多老师也不注重因材施教,一味让学生吃“大锅饭”。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在课堂开展个性化教育。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2.德育教育需要融入个性化教育
当前,中国的德育教育过度强调道德的作用。虽然道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过度强调就会不利于个性的多样化发展,严重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让他们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这不利于个人和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例如,在明清时期,政府提倡学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不允许创新的发展,甚至出现一种新思想刚刚萌芽都可能会被称为“异端”。这导致了明 清时期文学思想万马齐喑。所以,我们需要融入个性化教育。鼓励老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人才,更多的是需要个性化创新性人才,所以需要教育工作者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个性化教育。
3.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1)加强组织管理 在德育中践行个性化教育理念
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误导我们认为成绩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把提高成绩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德育组织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管理,专门负责收集如何进行德育管理的方法和老师们在德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公开方法和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寻找更多,更合时宜的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德的重要性,不要一味沉迷于学习,忽略思想道德的提升。
德育管理不仅需要组织的领导和学生的配合,同时也需要老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德育中实行个性化教育的教学理念是教育者在课堂中践行德育中个性化教育的前提。理念是行动的指导老师,只有老师在心中树立这种理念,才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个性化教育。
例如可以再班级各种竞赛活动,营造表现、展示个性特长的氛围,及时鼓励学生取得的点点进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不断发展。五年级段根据学生中高段转变时心灵产生的变化,组织了“争当合格小公民”知识竞赛,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知道在家要做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上应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应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应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在独处时应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励、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2)培养自主管理 建立个性化教育机制
以前,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方面太过单一,只注重学业成绩。老师应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管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由被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远离不文明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认识自身的价值,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进行德育中個性化教育,我们不仅要有这种教育理念,也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我们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注重他们的道德层次性。
建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品德评价机制,这是推动个性化德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每个学生生来都是注重个人的表现在别人中的印象。我们只要建立品德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
(3)热情关怀学生 唤起学生的美好情感
首先,班主任要热情帮助学生,科学指导学生,真心爱护学生,真诚感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体方法有:一是要选择适宜的教育环境。为适应不同地点、场所和气氛,班主任要流露不同的感情;表达感情,也要选择适宜表达这种感情的环境。其次,班主任要在调整学生不良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美好情操上下工夫。充分挖掘和运用“事实”、“道理”中隐含的情感因素来教育学生,使学生知情交融,以理智支配感情。注重用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教育载体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实施爱的教育,尊重、关心、理解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控自己,坚定“我能行”的信念,定期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班班主任重点对该班的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总结
德育中的个性化教育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我们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友生.论全球化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影响[J].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4):57
[2]陈坚.论个性化道德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德育管理;个性发展;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157-01
1.德育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现状
德育管理是指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教育管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只要成绩好就有可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同时,许多老师也不注重因材施教,一味让学生吃“大锅饭”。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在课堂开展个性化教育。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2.德育教育需要融入个性化教育
当前,中国的德育教育过度强调道德的作用。虽然道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过度强调就会不利于个性的多样化发展,严重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让他们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这不利于个人和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例如,在明清时期,政府提倡学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不允许创新的发展,甚至出现一种新思想刚刚萌芽都可能会被称为“异端”。这导致了明 清时期文学思想万马齐喑。所以,我们需要融入个性化教育。鼓励老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人才,更多的是需要个性化创新性人才,所以需要教育工作者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个性化教育。
3.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1)加强组织管理 在德育中践行个性化教育理念
过去传统的教育理念误导我们认为成绩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把提高成绩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德育组织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管理,专门负责收集如何进行德育管理的方法和老师们在德育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公开方法和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寻找更多,更合时宜的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德的重要性,不要一味沉迷于学习,忽略思想道德的提升。
德育管理不仅需要组织的领导和学生的配合,同时也需要老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德育中实行个性化教育的教学理念是教育者在课堂中践行德育中个性化教育的前提。理念是行动的指导老师,只有老师在心中树立这种理念,才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个性化教育。
例如可以再班级各种竞赛活动,营造表现、展示个性特长的氛围,及时鼓励学生取得的点点进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不断发展。五年级段根据学生中高段转变时心灵产生的变化,组织了“争当合格小公民”知识竞赛,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知道在家要做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上应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应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应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在独处时应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励、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2)培养自主管理 建立个性化教育机制
以前,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方面太过单一,只注重学业成绩。老师应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自主管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由被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远离不文明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认识自身的价值,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进行德育中個性化教育,我们不仅要有这种教育理念,也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我们充分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注重他们的道德层次性。
建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品德评价机制,这是推动个性化德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每个学生生来都是注重个人的表现在别人中的印象。我们只要建立品德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
(3)热情关怀学生 唤起学生的美好情感
首先,班主任要热情帮助学生,科学指导学生,真心爱护学生,真诚感化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具体方法有:一是要选择适宜的教育环境。为适应不同地点、场所和气氛,班主任要流露不同的感情;表达感情,也要选择适宜表达这种感情的环境。其次,班主任要在调整学生不良情绪、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美好情操上下工夫。充分挖掘和运用“事实”、“道理”中隐含的情感因素来教育学生,使学生知情交融,以理智支配感情。注重用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教育载体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实施爱的教育,尊重、关心、理解学生,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控自己,坚定“我能行”的信念,定期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班班主任重点对该班的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辅导,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总结
德育中的个性化教育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我们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友生.论全球化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影响[J].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4):57
[2]陈坚.论个性化道德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