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金融危机原因分析的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来自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困境,即收入分配恶化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世界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因此,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消费需求。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无政府状态
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金融危机,且至今尚未见底,给美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创伤。中国由于其较高的对外贸易依赖度,经济增长也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客观正确的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对于我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截止目前,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分析的文献相当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一下几类:(一)宏观调控失败论。2000年以来,美国高科技产业泡沫破裂,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困境。为此,美联储放松银根,多次降息,持续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张社会信用,消费和投资的升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同时造成了房价和其他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并泡沫化。当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利率不断上升,房价和其他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导致危机爆发。(二)监管不力论。《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实际上仍然实行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并没有高度协调配合,致使监管出现漏洞;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对次级贷款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也不够重视,监管标准不仅单一,而且明显滞后。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因素。(三)金融创新过度论。为了追逐尽可能高的利润,金融机构进一步放松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让一些无资格或没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更容易进入住房信贷市场,扩大了长期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促使风险分散的同时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使用,金融体系变得日益复杂,各种信用关系不断延伸与交织,使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市场脆弱性、盲从性等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导致危机爆发以后难以得到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观点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本文认为,此种分析注重表面并未深入本质,没有找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宏观调控失调论的关注点在于调控使得房产和其他资产产生泡沫并使泡沫破灭,那么假设在2000不降低利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以避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了吗?显然,其结果是使危机提前而已,监管的不力可能是结果而非原因,如果说存在金融创新的过度,那么金融过度创新的原因和动机在哪里?如果不通过金融创新使得低收入群体购房扩大了消费需求,实体经济的危机是否会提前出现?因此,基于以上的思考可以发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存在着更为深刻的制度根源和现实原因,本文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危机理论的启发,认为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困境。
二、市场经济全球化中的困境
(一)市场经济全球化困境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
与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均衡机制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不能实现自我的均衡,这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特点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因此企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如何生产等问题由资本家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地特征扩大再生产,即供给量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源于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为了与其他资本家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假设A资本家的资本积累率小于B资本家,则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竞争,A资本家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因此,社会总供给总体上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总需求却被闲置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的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这样就限制了整个社会购买力,即限制了总需求,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在现代信用制度的情况下,延缓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实体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信用制度或者金融创新,使得有效需求不足暂时得到掩盖,创造虚假繁荣,隐藏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但金融信用制度不能改变供需失衡的根本割据,因此,只要信用突然停止,这时,信用危机产生,以金融危机为表现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封闭经济体转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条途径就是不断地参与全球分工,扩大国际市场,使得的国内剩余产能能够释放,这在同时使得另一国家的需求缩小。当市场经济在全球化中扩张到一定得程度的时候,上述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机制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出现全球的有效需求不足,此时,同样可以通过金融信用制度的作用得到短期的延缓,然后通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收入分配机制在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收入分配的失衡可以在劳动对收入的分享比例上表现出来,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劳动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降低,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的世界银行估计结果显示,伴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劳动收入比重从1998年的53%下降至2005年的41%,与之对应,私人消费对GDP的贡献从1992年的47%下降至2006年的37%。美国经济分析局(BEA)认为,美国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分享比重从1970年的60%降至2006年的56%,基本保持稳定,但资本的分享份额则从27%提高至43%。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顿(Johnston,2007)认为,美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失衡也在加剧。持有巨额财富的小部分人,其消费支出是相当有限的。然而,超额资本的存在并非为了消费,而是追逐超额收益,超额财富需要再投资。个人、机构和国家超额收入便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匹配的投资机会。此时,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产品则满足了这一需求,证券化、衍生品市场空前繁荣起来。但是其收入分配机制本身并未发生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也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一旦宏观形势发生逆转,这些超额资本就会转移,导致资本市场剧烈动荡,甚至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
(二)全球化困境之二是世界市场的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危机的直接矛盾之一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地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当今社会虽然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是由于政府自身利益局限性和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失效的,甚至是经济进一步紊乱的原因。宏观调控失败论显示,在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不改变收入分配机制作用的宏观调控,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监管失败论实质上政府无政府状态的结果,其本意不是政府不愿监管而坐视危机发生,而是金融创新的动力除了追求高额利润、规避风险之外就是规避监管,且金融衍生品多维个性化产品,难以制定统一标准,因此,从政府监管与金融市场创新之间的博弈来看,金融监管不力则可能是常态。在这种金融监管的常态下,如果宏观经济面向好,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专门理财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获利丰厚,并且获得良好声誉,而那些保守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人却坐失良机,声誉受损,丧失了进一步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因此,在利润驱使和声誉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参与到金融创新的大潮,使得金融创新过度,形成超级金融泡沫。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微观经济主体的有组织型和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就会尤为突出、尤为明显。出于应对来自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和攫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跨国公司一方面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了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供给和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往往排挤竞争对手。这时,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它们的活动舞台是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的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模式,还不能像一国国内那样有效监管和控制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全球性投机活动,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的盲目性,使得整个世界市场在无政府状态下畸形发展,造成全球范围生产的盲目性和世界范围有效需求的不足,在金融信用制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中,就强烈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危机。
三、小结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宏观调控失败、监管不力、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阴谋并不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其根源是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的困境,即来源于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和全球的无政府状态的困境,或者进一步讲,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往金融危机一样,虽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是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虽然具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的特点,但是整体上表现出了有效需求不足、对外依赖过度的状况,在较大的程度上具有爆发危机的风险,从长远的角度看,当前高依赖度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必然条件。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无政府状态
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金融危机,且至今尚未见底,给美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创伤。中国由于其较高的对外贸易依赖度,经济增长也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客观正确的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对于我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截止目前,关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分析的文献相当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一下几类:(一)宏观调控失败论。2000年以来,美国高科技产业泡沫破裂,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困境。为此,美联储放松银根,多次降息,持续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张社会信用,消费和投资的升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同时造成了房价和其他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并泡沫化。当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利率不断上升,房价和其他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导致危机爆发。(二)监管不力论。《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时代,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实际上仍然实行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并没有高度协调配合,致使监管出现漏洞;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不到位,对次级贷款等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也不够重视,监管标准不仅单一,而且明显滞后。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重要因素因素。(三)金融创新过度论。为了追逐尽可能高的利润,金融机构进一步放松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让一些无资格或没有偿还能力的消费者更容易进入住房信贷市场,扩大了长期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促使风险分散的同时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使用,金融体系变得日益复杂,各种信用关系不断延伸与交织,使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市场脆弱性、盲从性等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导致危机爆发以后难以得到及时处置。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观点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本文认为,此种分析注重表面并未深入本质,没有找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宏观调控失调论的关注点在于调控使得房产和其他资产产生泡沫并使泡沫破灭,那么假设在2000不降低利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以避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了吗?显然,其结果是使危机提前而已,监管的不力可能是结果而非原因,如果说存在金融创新的过度,那么金融过度创新的原因和动机在哪里?如果不通过金融创新使得低收入群体购房扩大了消费需求,实体经济的危机是否会提前出现?因此,基于以上的思考可以发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存在着更为深刻的制度根源和现实原因,本文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危机理论的启发,认为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困境。
二、市场经济全球化中的困境
(一)市场经济全球化困境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
与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均衡机制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不能实现自我的均衡,这是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特点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因此企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如何生产等问题由资本家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地特征扩大再生产,即供给量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源于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为了与其他资本家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假设A资本家的资本积累率小于B资本家,则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竞争,A资本家将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因此,社会总供给总体上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总需求却被闲置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的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这样就限制了整个社会购买力,即限制了总需求,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在现代信用制度的情况下,延缓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实体经济危机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信用制度或者金融创新,使得有效需求不足暂时得到掩盖,创造虚假繁荣,隐藏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但金融信用制度不能改变供需失衡的根本割据,因此,只要信用突然停止,这时,信用危机产生,以金融危机为表现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封闭经济体转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条途径就是不断地参与全球分工,扩大国际市场,使得的国内剩余产能能够释放,这在同时使得另一国家的需求缩小。当市场经济在全球化中扩张到一定得程度的时候,上述的有效需求不足的机制就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出现全球的有效需求不足,此时,同样可以通过金融信用制度的作用得到短期的延缓,然后通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收入分配机制在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收入分配的失衡可以在劳动对收入的分享比例上表现出来,以中国和美国为例,劳动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降低,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的世界银行估计结果显示,伴随着GDP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劳动收入比重从1998年的53%下降至2005年的41%,与之对应,私人消费对GDP的贡献从1992年的47%下降至2006年的37%。美国经济分析局(BEA)认为,美国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分享比重从1970年的60%降至2006年的56%,基本保持稳定,但资本的分享份额则从27%提高至43%。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顿(Johnston,2007)认为,美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失衡也在加剧。持有巨额财富的小部分人,其消费支出是相当有限的。然而,超额资本的存在并非为了消费,而是追逐超额收益,超额财富需要再投资。个人、机构和国家超额收入便在世界范围内搜寻匹配的投资机会。此时,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产品则满足了这一需求,证券化、衍生品市场空前繁荣起来。但是其收入分配机制本身并未发生改变,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也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一旦宏观形势发生逆转,这些超额资本就会转移,导致资本市场剧烈动荡,甚至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
(二)全球化困境之二是世界市场的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危机的直接矛盾之一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地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当今社会虽然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但是由于政府自身利益局限性和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失效的,甚至是经济进一步紊乱的原因。宏观调控失败论显示,在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不改变收入分配机制作用的宏观调控,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其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监管失败论实质上政府无政府状态的结果,其本意不是政府不愿监管而坐视危机发生,而是金融创新的动力除了追求高额利润、规避风险之外就是规避监管,且金融衍生品多维个性化产品,难以制定统一标准,因此,从政府监管与金融市场创新之间的博弈来看,金融监管不力则可能是常态。在这种金融监管的常态下,如果宏观经济面向好,参与金融创新产品的专门理财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获利丰厚,并且获得良好声誉,而那些保守的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人却坐失良机,声誉受损,丧失了进一步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因此,在利润驱使和声誉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和基金经理参与到金融创新的大潮,使得金融创新过度,形成超级金融泡沫。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微观经济主体的有组织型和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就会尤为突出、尤为明显。出于应对来自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和攫取高额利润的需要,跨国公司一方面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现了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供给和利润增长;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往往排挤竞争对手。这时,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它们的活动舞台是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的世界市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与经济全球化相匹配的有效的国际协调机制或全球治理模式,还不能像一国国内那样有效监管和控制跨国公司的生产和全球性投机活动,其结果必然在全球范围导致生产的盲目性,使得整个世界市场在无政府状态下畸形发展,造成全球范围生产的盲目性和世界范围有效需求的不足,在金融信用制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中,就强烈地表现为国际金融危机。
三、小结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宏观调控失败、监管不力、金融创新过度和金融阴谋并不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其根源是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的困境,即来源于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和全球的无政府状态的困境,或者进一步讲,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以往金融危机一样,虽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是市场经济周期性危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虽然具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的特点,但是整体上表现出了有效需求不足、对外依赖过度的状况,在较大的程度上具有爆发危机的风险,从长远的角度看,当前高依赖度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必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