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提升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催化剂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强大冲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有利于语文教师实现这一目的。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一、信息化在教学设计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化教育大背景下提出,强调的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倡教师不仅需要通晓现代信息技术,而且需要掌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把技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传统的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及资源、产生学生效果评价等环节。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也离不开这几点,而且更侧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对教和学的过程提供支持,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个步骤。”就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来谈,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提供合适的资源。资源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除了书本,还有网络和书籍等。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程要“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而运用现代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关注点。这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优化教学,也应注意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设计,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化条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多新奇而有效的设想会顺利生产。信息化教学设计,用网络资源充实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共享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二、使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语文教育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最直接体现莫过于信息化的使用。信息化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之一,对语文教学能起到辅助作用。但片面追求信息化的效果可能会产生反作用。用不用信息化,用什么样的信息化,如何使用信息化,应视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定。
  1.根据文本需要使用信息化技术。使用信息化充实课堂教学,必须正确定位信息化的作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文本、学生、教师这三者相互关联作用,其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信息化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是为这三者服务的,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正确使用信息化,应该根据文本需要。信息化在语文教学的作用,主要是用更直观的效果,如视觉、听觉重现课文中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情景,创设环境,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文从字顺,意境优美,跟文章相比,信息化课件所提供的画面反而显得苍弱无力,控制了学生的想象。倒不如让学生潜下心来品读课文来得实际。
  此外,信息化的使用宜精不宜多。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因为教学中应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而抹杀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误认为所有的语文课都需要用到信息化技术。特别是各类观摩课、示范课等,一律少了不精美的课件。但其实花哨的课件运用不恰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学习重难点的关注,反而会起到华而不实的反效果。而教师如果太依赖课件,也会影响教学。所以信息化的使用宜精不宜多,
  2.使用信息化教学要恰如其分。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成了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当语文课实施了信息化教学,语文课的性质就有了质的飞跃——信息化课件、录音、flash动画、展台的应用使学生第一次认识到语文课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俗话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面有多广,语文课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而信息化教学才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能把偌大的世界,几千年的时空跨越都浓缩到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每一根神经,刺激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胞,这样的课堂学生就好比牛进了菜园子!
  好的语文课首先应该给学生品读文本的空间,学生披情入文,情动而辞发,自然而然脑海会有一种自我创设的情境,再由象回到意,深化对文意的理解。如果过早地利用信息化定格情境,用形象的东西代替文字,就会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想象和独特体验。
  3.利用信息化促进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语文课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听、说、读、写训练,但往往是相互割裂,单独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寡然无味。其中的一些训练内容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积累的知识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和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应该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则给予了学生更广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促使语文训练趣味化、生活化。教师可结合所教授课文,让学生运用各种信息化软件,将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把“听、说、读、写”整合于信息化运用中,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配合。
  美国内华达大学的教育技术学教授麦德克斯在《交互网络:教育的未来和问题》一文中指出:“教育者仅仅考虑如何把交互网络引到教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互网络就像书本、电影、电视和计算机等教学媒体一样,它本身不能产生任何教育作用。只有当教师真正把交互网络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它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 语文教师是学生与课文沟通共融的桥梁,运用信息化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日益走向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之路上,逐渐回归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情感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距,后进生是相应存在的。老师要努力帮助他们,实施有效对策,让学生转变学习心态,不怕困难地积极投入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一、中学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   1.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   2.缺乏自信心。课堂上
期刊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一种误区中:以教师传授为主,轻视学生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往往在不自觉中取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几乎等同于“听讲”、“抄写”、“记忆”,“教”几乎等同于“讲解”、“灌注”、“考试”、“评分”。课堂上学生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处于被动学习的境地。即使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较好、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也存在运用能力不强,创造精神不强,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再加上课业负担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大事,是千秋大业教育为本的根本所在,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政治理论课要关注教学初中学生的思想和实践,贯彻理论联系的实践方针,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学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  一、改变教育观念,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目前,初中学生的思考远远超出教科书范围。因此,为进一步教育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思想和
期刊
思想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无味,如果课堂形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更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一、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紧张的课堂气氛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唤醒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创设一个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好政治课的前提。“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
期刊
我们的学校是农村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乏训练和熏陶,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出击”的思考、质疑、答疑的习惯和胆量,总是被动地听、记,课堂实际上成了老师“唱独角戏”的地方。基于此,笔者一方面采用分小组学习方式,每组由三至四人异质组合(根据学生性别、个性、成绩、爱好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异质搭配),通过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来实现学习目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甚至强烈反感,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极为不利、效果不佳。因此,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从实际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全面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自我形成“学好英语”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的“有效性”却总是事与愿违,大量无序的
期刊
2011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将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直接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一更改立即引起教育技术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与争论。高等教育的更改之势波及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  从2001年起,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正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各地不同的经济、政治、教育状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课
期刊
一、开放的课堂秩序,让师生距离“近”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坐得端端正正,个个正襟危坐,没有得到老师的“批准”,不得“乱说乱动”。久而久之,也在学生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恐惧、丧失学习动机、对学校产生厌恶等等。  将心比心,对于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讲,要他“坐禅”似地坐上一天又一天,而且“苦海无边”,能不难受吗?美国一位发明家曾回忆说:“一想起在学校里听老师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的课,
期刊
一、影响科学学困生学习的认知困难分析  中学生思维品质不够成熟、基础知识缺乏以及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认识和理解,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等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困难。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不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解题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也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