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设情境 人文渗透促发展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理阅读素养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在日常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创设多种教育情境,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理解、运用和反思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
  阅读素养 创设情境 培养习惯 激发兴趣 提升能力
  按照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定义,“阅读素养”是指“学生为取得个人目标,形成个人知识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地理阅读素养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在日常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创设多种教育情境,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检索信息能力、理解和解释文本能力、反思和评价文本能力。
  一、拓展课堂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归根结底是接收知识和真理的过程。教育学者尹建莉说过,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得平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由此可见,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的确大有裨益。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曾说,这几年高考语文正在改革,命题的一个变化是注意考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读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这无疑对中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破解语文阅读之难题绝不能仅靠语文教师单打独斗,各学科教师完全可以助上一臂之力。地理教师更不能做旁观者和局外人,而应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助攻者。地理课堂上,教师可尽可能多地设计“语意式”“提纲式”“图像式”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会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完成一些思考题,有时还让学生归纳一些段落要点,或者说出整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黄河的开发与治理”时,笔者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第3-5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河的奉献表现在哪几方面”,从而得出了“塑造平原”“提供水源”“蕴藏水能”的结论;在学习“水资源”一节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分组讨论认识到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是人均少、时间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不均、水污染及浪费,相应的对策则为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防治水污染和节约用水。
  二、借助人文读本,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鉴赏、品赏,需要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愉悦与智慧启迪。这不是急匆匆打个卡就能获得的,而是要有时间充分地深度阅读,宜慢不宜快。因此,当下中学生的阅读,急需要注意少一点“走马观花”。有专家指出,当前中小学阅读实践中正存在着突出的浅层化问题,过多地把精力放在阅读量的积累上,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更无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自由和权利。
  在大力倡导全科阅读的今天,各科教师完全可以以同一本书为载体,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阅读、交流、展示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神风景之美,最终达到阅读内容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实现课堂内外、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所谓全科阅读,其关键就在于全学科参与、多角度阅读。事实上,作为美国教育改革核心的STEAM课程,其本质就是跨学科学习,强调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联系,主张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笔者曾帮助语文教师策划了一节《鲁滨孙漂流记》的专题阅读汇报展示课,课堂里就渗透了部分地理问题,如主人公所处的“绝望岛”与其原型“马斯地岛”地理位置的比较,“绝望岛”气候特征及气候类型辨析等,听课教师反响热烈。2019年第8期《地理教学》刊载了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罗明军老师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一篇文章,他从空间想象、时间想象、环境想象等角度解读《海底两万里》中的地理想象力。笔者以为这正是借助优秀语文读本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阅读的成功实践。在2018年第3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山东省滨州市第一中学吴会波老师在地理视角下解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师生先共同完成阅读任务,而后在课堂上分享彼此的阅读成果,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从而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更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主动探寻其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
  此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立足影视作品开展跨媒介阅读,充分挖掘电影、动画片中的地理元素。据美国《教育周刊》报道,美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州开始要求学生学习媒介素养,即批判地分析和解释媒介信息的技能。
  三、结合练习测试,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才能完整地提取题中信息,从而精准作答。教师在编制校本作业时,可以创设真实的、合理的阅读情境,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在命制单元、期中、期末检测试卷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地理图表的考查,还可适量增加一些文字阅读材料,从而强化对学生阐释地理事物、探究地理現实问题等阅读素养的考查。总之,教师可通过优化阅读素材(文字材料、地理图像和图表),不仅要让学生读出其中包含的地理学科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滨海县2019年春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时,笔者考虑到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又有所抬头的情势及中日钓鱼岛争端,就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
  阅读文字材料及我国东南沿海局部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为钓鱼岛群岛,依其主岛名称而简称钓鱼岛。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边缘,属于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我国主张在自然延伸的基础上,按公平原则协议划分东海大陆架。由于我国的东海大陆架一直延伸到冲绳海槽,而日本的大陆架则由琉球海脊向西延伸至冲绳海槽,因此冲绳海槽构成了两国大陆架划分的天然界限。钓鱼岛处在我国东海大陆架的南端和冲绳海槽以西的位置,根据大陆架划分的标准,钓鱼岛理应属于我国固有领土。
  (1)图中字母A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省级行政中心是____。
  (2)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其地势特点是_____。
  (3)台湾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________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4)出口贸易是台湾的主要经济命脉。目前,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5)图中甲、乙、丙三地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____地。其中,甲地位于乙地的_____方向。
  (6)图中甲、乙、丙三处岛屿,表示钓鱼岛的是____,结合材料说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依据是__________。
  试题中,阅读材料拓展了钓鱼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知识,问题(6)考查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深度以及概括能力,同时通过读题、析题、答题,还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提出了“教育是慢的艺术”的重要观点。笔者以为,培养学生的地理阅读素养更是“慢的艺术”。无论是对地理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还是对文学作品中与人物、事件相关的地理要素的挖掘、思考,抑或是对地理试题的研读、判断,都是深层次的精读,一点也急不得,需要教师有“静待花开”的胸怀格局。作为探寻真善美的阅读活动,要真正领悟书中的真知灼见,需要“下马”观察品赏。因此,中学生地理课外阅读不宜匆匆忙忙一晃而过,而应像朱光潜在《谈美》中所言:“慢慢走,欣赏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茹玲燕,以PISA视角审视地理学科的阅读素养问题[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5).
  [2]温秀娟,利用赛夜模型落实STEAM教育理念——以水循环教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 19).
  [3]罗明军.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海底两万里》中的地理想象力[J].地理教学,2019(8).
  [4]牛丽菁.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价值异化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7).
其他文献
摘要  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一步重视英语深层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从“读前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把握文本体裁特点,解读文本结构”“探究文本,感知文本深层信息”“品读文本,深化主题寓意”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深层阅读  新课标指出,学科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其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素养是初中
期刊
摘要  初中物理教学的许多重难点内容很难通过言语讲授去突破,而借助一些微创新实验去解决这些问题却是不错的方法。这些微创新实验是教材实验的微小改进,在实际教学中能起到很大作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微创新 实验 弹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
期刊
教育格言  学习数学,学会思考,学以做人。  教学主张   数学是美丽的、和谐的、活力的,数学课堂是智慧的、灵动的、深邃的。现在的数学课堂应由知识的传授向数学育人转变,由程序性知识教学向策略性知识教学转变,在教学中,依据学情,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从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策略性方面构建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启发思考,启迪智慧,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展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凸显数学的人
期刊
《女娲造人》是统编语文教材七(上)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为自读课文。在教学时,笔者做了如下调整:在教学顺序上,把它提到本单元之首;在课文类别上,把它调整为教读课文。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新课标十分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课程总目标提出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对第四学段(七—九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第六单元针对以上目标,选文涉及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所有文章皆
期刊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收录了李清照的词作《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阅读和赏析这首词,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加文化积淀,提升精神品格有着一定的意义。下面,笔者就以《渔家傲》的教学为例,分享一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从整体上把握诗词  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离事》中说:“举网以纲,千目皆张。”这句话的意思是:打鱼时,抓住网上的纲绳,渔网
期刊
摘要  学生朗读能力不断提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而朗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学生对诗歌的阅读与理解。教师应以朗读促阅读,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巧妙用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让学生体会意境,以朗读升华诗歌鉴赏,最终提升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诗歌 朗读 重音 停连 文化传承  诗歌教学可以从朗读入手,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现代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提升
期刊
吴良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良根为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苏州市吴江区笠泽实验初级中学校长。工作室现有成员12人,分别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工作室致力于初中化學实验的优化、创新及数字化实验的应用研究工作,倡导“手脑并重‘做’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不仅要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而且要动脑思考,在动手、动脑“做”化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构建知识。工作室先后完成了江苏
期刊
摘要  家长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学生家长走进课堂,有利于学生理解家长的想法,加强亲子沟通:有利于开拓师生的视野;有利于增进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家长作为助教进入课堂,建立家长教学资源库,设计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多种多样的方式。  关键词  家长 课堂 实践 思考  江苏省中学政治特级教师程廷伟曾经分享过一个教学案例:在讲授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
期刊
摘要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应该从教授基础知识、提升朗读能力、训练创作水平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实现从语文识记到实际运用的转变,真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基础知识 朗读能力 创作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思路。我认为可以从教授基础知识、提升朗读能力、训练创
期刊
摘要  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学习数学需要做一定量的题目,以让学习效果展现出来。但教师要指导学生一题多想,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题海战,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提升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独立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尤其是让扩散思维得到发展,进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发挥其主动性,探究数学奇幻之美。  关键词  初中数学 一题多想 扩散思维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做题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