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缘由
  2011年11月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出现对于当前教育从过重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学生全面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确保了上海市二期课改朝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向迈进。
  目前我们学校中还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落实,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是灌输系统化,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生身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从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尤其是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缺乏策略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蔡林森校长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探索而创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哲学理论,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源于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洋思中学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开始,就在不断探索改变课堂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策略。经过20多年的艰苦摸索,洋思中学终于形成了本土化、原生态、科学化、易操作、高效益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较好地处理了减负与增效、培优与补差、学生学与教师教、规范与个性、提高应试能力与提高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面向全体”、“关注全程”的素质教育目标,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二)国外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人本主义倡导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重视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这是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主要思想的学校教学理论。
  中外学者的论述都充分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知识的获得和各种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自源性的习得。而这种自源性的习得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找到主动发展自己的途径,而不是去记住教师或教材提供的现成知识,成为知识的“接受器”。为此我们主张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先学的习惯。
  三、实证调查
  2012年12月,我们设计了《奉教院附中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题目(教师卷)》及《奉教院附中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题目(学生卷)》,对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共发学生问卷1196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184份。并且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以下思考与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问卷调查,有13%的教师还习惯于“满堂灌”、“满堂抄”、“满堂问”,其中有5%的教师只顾“教完应学的内容,不管学生有无反应”,有15%的教师是“多讲多抄,学生完整记下应学内容”。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还有40%的教师每节课给学生自主看书学习的时间不足3分钟;课堂教学中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师占17%;由于教师引导不好,有50.8%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内化”要靠学生自己,老师绝对不能代替。课堂教学是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注重表扬激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扬激励,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表扬激励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唤醒学生的上进心,上进心容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内动力的发挥能使学生不断进步。
  3、坚持精心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习惯一般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例如,学习方面的习惯主要有:计划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纠正错题习惯、总结反思习惯等。从调查情况看,有26.1%的学生既没有奋斗目标也没有学习计划;超过23.3%的学生还习惯于依赖听教师讲;有15.4%的学生不喜欢在课堂上自主看书学习和思考问题;有50.8%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课后复习、纠正错题等方面,很多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我们要学习名校经验,坚持精心引导,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来抓。
  4、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教师学习培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多数教师是重视学习研究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目前还没有自习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及《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教学中难免缺乏盲目性,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职责,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奋力拼搏。
  四、实践成效
  《奉教院附中教师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题目(教师卷)》以及《奉教院附中学生课堂学习现状调查问卷题目(学生卷)》由课题组修改。调查过程共发教师问卷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共发学生问卷1296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264份。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
  1、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学校以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实验为契机,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带动全体教师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结合试点备课组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尽可能围绕课题方案,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努力开展研究与实践,通过这些努力,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1)、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育在今天,见效在未来,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一年来,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先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高效紧张地看书,“后教”在教师的引导下“兵教兵”,课堂上出现了学生的自学、思考、讨论、交流。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以拓展,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给学生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了条件。
  3、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去因学生课外作业量大,负担过重,学生对作业的理解有偏差,因而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很普遍、很严重。现在采用“当堂训练”的办法,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这样的课堂训练,可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了思维,磨练了意志,增强了竞争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和教师课外批改作业繁重的问题,既快乐了学生,又轻松了老师。学生当堂完成了作业,课下没有作业。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得到了。
  五、研究反思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中,将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其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环境。一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放在大部分学生自学、预习时觉得困难的地方,要随时注意生成性的问题。二是 “先学后教”采用的是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极易导致因自由而失控,因活跃而偏离方向,要求教师要“放”得到位,“收”得圆满。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现在却淡化了语言的学习,背离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分析课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我想,语文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可见,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学校教育的方向也更加明确: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造性人才。《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是这样写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预习课文的重要性  一篇课文的阅读教
期刊
高中物理问题难度较大,有些问题让学生无从下手,但一般的问题中,涉及的数学知识比较基础,在教学中如果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将数学基本知识渗透到解题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如何渗透简单的数学知识做粗浅的介绍。  一、函数思想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函数图像一般是建立两个量的关系,即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关系,而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多个量在其中,首先一定要弄清楚哪些量是定值,哪些是建立函数关系
期刊
21世纪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中都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广大学校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站在这一世界性的人才标准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作文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理念。  第一,透视当前的应试作文。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考试作文阅卷的粗疏和草率,学生作文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功利色彩。近年的中考作文中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感能力之重要。 叶圣陶曾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以,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一、范读,培养语感
期刊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学习各门功课都应具备的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的、刻苦的学习精神、浓厚的学习兴趣等之外,还应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虽然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课本,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本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肯定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教科书就是用来读的,课本所体现的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只有让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认真阅读才能领会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段都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并把口语交际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地位这重。它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好的语感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创设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但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把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以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仅严重忽视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学家刘国正说过:“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的实践
期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在中国乃至于在全世界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市场经济逐步一体化,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快的时期,较低的汉语文水平对藏区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藏区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汉语文教学。  一、加强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加强藏小学汉语文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社交、升学、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期刊
教材分析的意义:  数学课程内容按四个领域设置;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它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小学数学教材是以数与计算为主线,将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等内容。数与计算教学内容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而有机的结合起来编排的,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我们老师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知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