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t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9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CT及MR诊断,并用手术诊断进行辅助诊断。结果:MR与CT在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以及椎间盘真空现象等方面,均有较好诊断效果,而MR有更好的诊断率(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面,MR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应当在该疾病的诊断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CT;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03-02
  当前,随着人们久坐、缺乏运动等问题发生的频率的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越发成为了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也给患病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健康和生活的不良影响,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了医疗影像学的重要研究议题之一[1]。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在患者腰椎间盘的整体功能和各部位性能有所退化后,在一些情况,例如外力作用、寒冷天气、久坐少动等影响下,导致患者的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破裂,使得在腰椎间盘破裂处的后方或椎管内有髓核组织脱出,这种组织突出原有位置的问题会压迫该部位相邻的脊神经,刺激脊神经因被挤压而产生神经传导失灵、腰椎疼痛、腰部乏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2],给患者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MR等技术下做诊断的价值研究和分析,旨在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影像学的诊断下对该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具有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7年1月-2019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男:女性患者比例为34:46,年龄范围在25~72岁,年龄中位数为47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病程在1~25之间,病程中位数为14年。在诊断和确认这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确定他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后,已得到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的知情参与,他们的一般资料能够作为比较性研究(P>0.05)[3]。
  1.2 诊断研究方法: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都采取CT加上MR诊断的方式,具体如下:
  (1)CT诊断:先让患者采取诊断所需的正仰卧位,患者体位规范后对他们做全面的CT影像学检查,先对患者做身体侧面扫描,调整扫描架倾斜角度至与患者椎间盘相平行,或与患者脊柱的长轴呈垂直状态。CT诊断一般需要扫描到脊柱L3-S1段间的各个椎间隙,并且对每个椎间隙至少进行3-5层的影像扫描,将扫描层厚设定在3-5mm之间,在最后摄取的CT诊断结果为患者的软组织窗、骨窗的综合影像。
  (2)MR诊断:首先做好平面定位,主要扫描腰椎的矢状位,对脊柱的L3-S1段进行平面轴面扫描,保障扫描平面的各个椎间盘至少经过1层扫描,而重点扫描部位至少经过2-3层扫描。
  另外,应用手术诊断的方法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体情况做准确诊断,从而与CT、MR的影像学诊断做对比,研究CT及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1.3 评判标准:CT技术和MR技术做诊断扫描均是诊断患者身体骨骼,尤其是脊柱的常用影像学诊断方式。其中,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为:患者椎间盘呈现出向周围的均一性突起,一些突出部位较其相邻椎体的边缘也有很远的突出,并且患者腰椎的很多节段的影像学扫描均有相似形态,则可将患者确诊为患有椎间盘膨出;若在患者椎间盘在后缘的正中位置或正中偏侧位置发现有软组织形成的密度块影,则表现出局限性的特点,并且狭相连的现象出现在和突出的椎间盘之间,游离髓核突出出现于椎管中,分离现象出现在和突出的椎间盘之间,如此便可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和脱出症(图1、2)。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标准:椎间盘矢状位显示出椎间盘已经变形、向后方膨出,如此便可以初步确诊为椎间盘膨隆;如果T2W1、T1W1髓核信号显示出来降低,且T2W1区域中的硬膜囊前方出现了低信号压迹,且对称性膨隆现象出现在横轴位,光滑的边缘在椎间盘显现出来,如此便可以确诊为椎间隙边窄;其矢状面出现了椎间盘舌状后伸等情况,且超出患者的椎体后缘,椎间盘信号(T2W1)显著低于正常值,椎间盘水分明显减少[4],如此便可以确诊为椎间盘突出(图3、4)。
  1.4 统计学处理:将全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诊断结果收集,记录在相关表格中。患者主要患有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以及椎间盘真空象等疾病,将的诊断情况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6.0中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MR与CT在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以及椎间盘真空象等方面的诊断情况均较佳,但是MR诊断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逐渐成为了当前最常见的病症,从年龄分布上来说也是呈现出下降趋势,以青壮年居多[5],而这种渐行式的疾病往往发病前至少轻微的腰部疼痛,发病后却会折磨患者几年甚至几十年,其治疗难点也让早发现、早诊断成为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方法。本文立足于CT及MR这两种影像学技术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研究,探究了其诊断价值,旨在为广大需要诊断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医护人员提供实际技术的理论参考。
  发现CT诊断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的骨骼、硬膜囊前脂肪以及椎间盘,但是此类诊断方法空间分辨率较低,在椎间盘真空象以及椎间盘Schmorl结节等方面较弱,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电离辐射,很多人群不宜采取此类诊断,而MR不存在较多辐射,在各个方面的诊断情况均较佳,但是仍然具有诸多禁忌症,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最佳诊断方式进行诊断。综上所述,MR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X线、CT和MR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价值分析[J]. 顾苗苗,张世昌.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11)
  [2]姜辉,孙百胜等CT导向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MR评价[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3):429-433.
  [3]MR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重建诊治中的对比分析[J]. 白延军,李铁丰,谢平坤.  浙江创伤外科. 2017(04)
  [4] 蔡贤明,吴文学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比较[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6(2):139-140.
  [5] 李宏华MR与CT检查在要椎间盘突出症体检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33):229-230.
  作者简介:张旭(1972.10-)男 皖.和县 汉 本科 安徽医科大學 安徽省和县人民医院 研究方向:CT以及MR诊断。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前牙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共选择2018年3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牙周病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正畸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前牙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定程度、美观程度、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在临床见习带教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见习生80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人,分别采取传统带教方式和新型教学方式,对比两组见习生的表现。结果:实验组的见习生们在见习期间表现更为优异,并且心理压力更小,更满意这种带教方式。结论:在临床见习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能够帮助见习生们很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缓解其心理压力,对于其日后从业有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器械对下颌阻生智齿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拔牙器械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微创拔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35.22±2.53)min长于实验组(18.39±1.21)min,t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以及关节镜诊治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保守疗法,观察组采取膝关节镜微创手术疗法。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率表现为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结论: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不良运动习惯、职业因素等密切
期刊
前言  人类口腔健康问题,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口腔中致病菌的感染形成的牙菌斑是引起龋齿、牙周病、口臭等口腔问题的重要原因。益生菌的显著优势是能够通过在口腔中的定殖,和致病菌一起进?到牙菌斑内部,从而从根本上抑制致病菌的生?、调节宿主免疫。因此,益生菌在近些年口腔健康领域的研究及运用得到了相应的结论与推广。  1 口腔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对颈动脉狭窄合并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出自我院,经临床检查与病症分析确诊为颈动脉狭窄合并短暂性脑缺血,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共96例,其中有48例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设立为参照组,另外48例患者在药物基础上实施神经介入治疗,设立为研究组,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各阶段的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IS)和短暂性脑缺血(TI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暴露双钢板)与实验组(联合入路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多功能取环钳、传统取环钩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之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闭合性节育器取出术的1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进行手术,试验组则采用多功能取环钩实施手术,并对两组研究对象取环成功率、手术用时、出血量、VAP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取环成功率数据比较上未见显著差
期刊
摘 要:目的:对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为缓解期,23例为发病期,同时纳入2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均给予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对不同时期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缓解期患者的CD25+、CD38+、CD3+HLA-DR+、CD8+CD3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阑尾手术或者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同期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结果:2组的手术用时比较中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5.41%,对照组18.92%,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为硬膜外麻醉,术区常规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