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之探索与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应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课程实施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高中语文校本研究要立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突出“研”字,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不断探索中总结新经验,力求有所创新。
  搞好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对解决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中语文校本教研是对多年来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内容不仅仅是统一教学进度、研究怎样教高中语文教材等。更多的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应用高中语文教材、开发高中语文教材;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建构知识;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等等。
  下面,笔者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内容加以阐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研究要“研什么”
  (一)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教材”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首先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
  新课改实施中,必须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认真地、反复地研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真正从整体上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真正掌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体现的新理念,而且应该准确理解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准绳来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与主动性,避免盲目性与被动性。避免随意增加超标准的内容,更要坚决杜绝以个人好恶来对待高中语文教材的现象。教学中要紧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化“双基”教学和训练,注重“通性通法”的教学,尽量去掉那些人为的技巧性的东西,避免不分轻重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尽量突出学科的本质内容,让学生达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其次,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语文教材。新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体系、编选内容以及习题设计方面较旧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总体趋势是理念新、起点高、视角广,体现了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不是让国家高中语文教材来适应你,也不是通过试验单一地让你去“验收”与“通过”高中语文教材,而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语文教材。因此,我们要树立全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观——“高中语文教材是范例”,高中语文教材是引导学生发展认知、提高能力、完善人格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基本上遵循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安排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眼光来看待高中语文教材,学校要加强“校本研究”,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对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习题进行适当地筛选、增补、创新。
  研究高中语文教材,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切入:①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是否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或删减;②站在学生的角度,高中语文教材的重难点怎样定位、突破比较合适;③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渗透;④练习的设计如何体现分层教学,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⑤高中语文教材呈现顺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如何调整。
  (二)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教师”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教师”,即教师主动的反思。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思考,是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明确的研究性质。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活动形式。
  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从下面几方面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对自身教育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评价:
  (1)对学生观的反思。是否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否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
  (2)对质量观的反思。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吗?是否仍把考试分数作为当前评价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
  (3)对课程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类型观,以及新型的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态观?
  (4)对全面发展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的思想?是否认为“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5)对教学民主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思想?你愿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建立相互信赖、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吗?
  (6)创新创造观的反思。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否用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去培育和挖掘学生的无限的创造潜能?
  (7)教学评价观的反思。是否树立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你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格外关注吗?
  (8)对知识观的反思。你对知识的内涵、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吗?对学校教育的重点要从传授知识转变为着重培养能力,特别是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了新的理解吗?
  (9)对学习观的反思。你是否理解了新的学习观的特点?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有关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有了多少理解?你是否在教学中完全摈弃了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与低效率的被动学习?
  其次,教师的教学离不开课堂,要注重课堂的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提倡反思性的研究学习,也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三)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学生”
  学生的经验与需求是教学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的掌握不是通过被动的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复制知识。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研“学生”,首先应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需要的是这样的课堂:
  (1)学生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释放。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已有的经验才能得到激活和提升,在主体之间才能实现意义的相互建构,学生的生活里才会融入新的价值。
  (2)学生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富有挑战。人生本来就有一种探究的本能,猎奇是学生的本性。提出对学生构成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那些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经过跳跃可以摘到“果子”,学生才有摘取的兴趣。
  (3)学生课堂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受学生欢迎,学生渴望“自由”,乐于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要面向学生,适应学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其次,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研究、了解学生的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备课时要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是否已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
  二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
  三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
  四是考试的内容与形式如何设计才能亲近学生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考查学生利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总之,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加强针对性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还要解决适应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新课改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也就是说,选择作为高中语文校本教研活动中研究的问题,一般是与语文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那些问题。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务实求新。
  加强针对性,就是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决定教研活动的内容,确定教学研究的内容。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普通高中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材出版机制的变化,打破了全国统一教材的模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材是多样化的,内容因高中语文教材版本而异,教师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单纯使用手中的高中语文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模式从此被打破。
  为了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开展对作业的研究;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为了求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进行教法最优组合实验等等,开展校本研究。
  (二)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立足于教研主阵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推进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教学方式的变革,并且把它们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教育理念不仅要在课程教材文本中得到体现,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研究课堂教学,变革教学方式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主阵地。
  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例如: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现代化,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着力研究如何通过“整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还应注重研究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对独立地去进行再发现与再创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又如:教师照本宣科,刻板的讲授,机械的训练,学生紧张拘束,课堂气氛压抑沉闷;教师满堂灌,重结论轻过程,视学生活动于不顾;注入式的教学,课堂没有活力,没有个性和创造;教师的提问缺乏思维价值,学生的参与流于形式,“填空式”的问答等等。带着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怎样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的思考,进行研究。
  (三)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注重个体的反思
  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三大支撑点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离开了自我反思,高中语文校本教研将成为一句空话。
  主动反思是积极的研究。在校本教学研究中,教师主动地、持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积极回顾与思考,是确定研究的方向、研究的问题的依据,也是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明确的研究性质。反思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是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活动形式。
  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就离不开学习。对于高中语文校本教研中教师的学习,我们提倡反思性的研究学习,也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思自己实践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思考如何达到以下几点转化: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3)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4)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5)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6)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实施中,许多深层次问题,必须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开展课题研究,一方面,将语文教学中发生的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另一方面,选准带有方向性的教改课题与科研课题,积极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由研究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具备的条件决定,力求每项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都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有反思、有总结、有论文,使高中语文校本教研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特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三维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文
在众多的学科中,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需要合作学习的一门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学习,是这门课最主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在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经常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想,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不应该仅仅是作为一种形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更不应该是作为一种点缀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他们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管理的各种规范,同时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  一、树立信心  教师首先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有信心,继而树立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学好英语的信心,师生共
5月8日,浙江省“ 村播计划”在衢州正式启动。  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今天的农村,因直播电商改变着面貌。  5月8日,浙江省“村播计划”启动仪式在衢州市柯城区举行,百名农民主播参会。许多人表示,新冠疫情给浙江省经济发展带来新命题,“直播 电商”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方式逆势而上,激活消费一池春水,成为提振经济动能的利器。  就在半个月前的4月23日,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落地
纵观作文教学,各种教学模式花样百出,可一届一届的学生对作文的惧怕程度却没有减少,其实不在于形式的多样化,关键在于能否细致深入地把功夫用在实处。笔者认为把最常见的作文评语写好,方能做到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成绩的目的。现把我的思考和做法展现给大家,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案例一】余映潮老师简评学生作文《良师》: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
一堂课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扣人心弦……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拨动学生的“情弦”,上课伊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引领学生步入文本,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课堂导入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遴选了大量山水游记类文章。其中无论是景的描绘还是情的抒发,无不散发着动人的魅力,让人心驰神往。如何让这些美的元素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感受到,甚至自我发掘到,在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课堂上,全靠想象与讲解不免会留下些许遗憾。而多媒体的运用,则能弥补这一不足,让学生对山水之美感受更真切,对人物情感理解更深入,更让语文的课堂活跃起来。  一、展现图景,感受意境美  山水游记文章中山川风物
【教材简析】本文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教学设想】教师在这一节课中试图从字、词、句入手,将那树与人类发展进行对比,以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人与人、人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倒坍”、“引颈
美国总统 特朗普  当地时间2月5日下午(北京时间2月6日凌晨),美国参议院就特朗普弹劾案举行全体表决。最终参议院以52票反对、48票支持否决了第一条弹劾条款“滥用权力”,以53票反对、47票支持否决了第二条弹劾条款“妨碍国会调查”。这意味着持续4个多月的特朗普弹劾案终告结束。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众议院弹劾,又在参议院被宣告无罪的总统。这也意味着,特朗普将留任总统之位,同时将在今年的大选中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师生之间也不例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也不例外。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娇生惯养缺乏必须的教育。问题学生犯错时有发生,如与同学发生直接冲突,打架、逃学……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教育的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伤害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