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性化的教育培育适合个性成长的土壤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在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教育的智慧》后深有感触,现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人性化教育 培育 个性成长
  “‘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李镇西老师直接而深刻的阐明了自己对教育理想、理念及核心价值的认识,也是为人师所必须拥有的“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为我们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年轻教师正确树立教育理想理念点亮了一盏灯。这里的人性化,是摒弃了将学生送上流水线进行机械灌输的落后思维方式,转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进其个性化成长的全新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给我带来的感触很深。是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天赋和个性,如未雕璞玉般蕴含无尽的价值。而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并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而不是强制套用惯性思维、磨掉其锐角的简单“加工”。而要真正使每一个学生彰显个性、体现价值,教师不单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更要从内心深处抱有对每一个学生的热爱和尊重。
  寓教于情,方能产生共鸣。包容理解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量的释放。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认为,德育的重点不在于严苛管教,而在于理解、宽容、尊重。我们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倾听和理解、宽容和鼓励,在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体验和共鸣,便容易让学生受到教育,激发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用理解和宽容去包容他们,用尊重和表扬去鼓励他们。“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教师施以耐心,一点一滴地教育引导,才是筑牢教育根本的基石。
  魏书生老师也曾说过:“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
  教育效果的最高境界是走进心灵,是让学生心灵有所感动、有所醒悟,心悦诚服接受教育。那么,怎样触动心灵?怎样心悦诚服?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由此可见,“循循善诱”的正面教育,才能构筑起易于接受教导的环境。当面对学生的不当言行时,我们要采取的不是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要给他们提供一条正确的道路让其选择。比如,面对闹哄哄的教室,教师如果泛泛批评,大部分学生则会充耳而不闻;而如果点名批评,其他学生往往会幸灾乐祸。倘若我们从中找出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效仿,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批评有时候为什么不能穿上表扬的外衣呢?”
  “没有个性的教育必然培养出没有个性的学生——缺乏心灵自由,丧失主体人格,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造精神!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这句话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创造力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我们需要的不是复制品。对个性的宽容,对不同理想和不同行为方式的包容,才是真正富有人性化的教育。以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去包容和培养个性的成长,因材施教才能收获不一样的喜悦。一个充满绚丽色彩的多元化的世界,不会仅容单一雷同的存在。“约翰纳什是好学生吗”或者说“失去了个性的孩子就是好学生吗”,我们内心肯定不止一次的提出疑问。过去,教师喜欢把自己所喜欢的强加给学生,把自己既成的思想移植给学生。而更严重的是,学生似乎习惯了这种“专制”。我们的教育缺少宽容个性的气度,在“容忍学生千姿百态的个性和才能”方面有所欠缺,在多数情况下,“因材施教”变得悬于高堂、浮在空中,却老是落不下地。
  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注重自身“个性”的发挥,发挥自身的长处,结合学生的特点,以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来作为培养学生成长为不同人才的助推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不少人苦苦学习于漪、魏书生却成不了第二个于漪、魏书生……要学习其教育思想,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其方法;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定量的课时,因其内容的庞大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不能顾及全面。因此,教师应打破学科边界,用减一减的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借用主题模块,用加一加的方法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联结学生生活实际,用变一变的形式对活动范围进行拓展;借用减一减、加一加、变一变等多种方法对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  关键词:整合;主题;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构建充满幸福感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美好夙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一直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难题。而幸福的取得,其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论。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课堂,才是让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  关键词:幸福感;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89  DOI
期刊
摘要:绘画中的整合,就是对所拥有的素材进行筛选,有进有退,有取有舍,最终达到突出明确主题思想的效果。就油画家而言,就是要对不同造型、不同明度、不同颜色和不同内容的素材进行识别与选择,吸取与调配,让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画面更有说服力,更有视觉冲击力,创造出美妙的视觉图像。  关键词:整合 构思 取舍  在绘画过程中,要对不同造型、不同明度、不同颜色、不同内容的素材进行识别与选择,吸取与调配,让它
期刊
摘 要:对人的存在进行本源性还原,揭示人作为价值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内涵,在伦理学的框架内,探索人的在自由意志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内在同一。以此为入口进行道德教育,实现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坚持。  关键词:个体;德性的实现;道德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240  DOI:10.16657/j.cnki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期,也处于实践能力最强的阶段。他们除了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积极参与以及组建与本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类社团,把自己所学所感实践于社团活动之中。这不仅有利于丰富社团形式,还能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受到教育,从而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技能,是值得提倡的。  关键词:社团活动;专业社团;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期刊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向青年学生普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大责任。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之所以会产生职业倦怠,与教学观念的保守密切相关。如果高校能从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有利教学的环境,帮助思政课教师完成从灌输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将会改善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最终达到缓解乃至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目的,最终使我国的思政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ESP课程兴起,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没有一套完整的教材评估理论框架。本文针对学生求职当中对英语的需求,就正在使用的ESP课程教材,进行了使用前和使用中评价,旨在评估教材对学生求职英语和英语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  关键词:教材 ESP 评估 求职英语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发展,各行各业,包括教育行业在内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04年8月出版发
期刊
摘要: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高校思政工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全新的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发展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重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所以,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论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
期刊
摘要:学习习惯与学习效率及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尤其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关键的。本文结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从倾听、独立、应用和合作等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来探讨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两极分化  在课外闲余之际,教师们(尤其是数学教师)聊得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学生。诸如:“
期刊
摘要:质子和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主体,所以,质子和中子也是组成物质的主体。质子和中子中:质子是由带正电的核心和带负电性的表面组成,同样,中子也是由带正电性的核心和带负电性的表面所组成。质子和中子是由正、负电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正电子是由极小的带负电的核心和外面带正电场的外层组成。负电子则是由极小的带正电的核心和外面带负电场的外层所组成。即在正、负电子的结构和组成中,也是按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