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87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构建理想的课内外阅读
  
  1 注意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
  书籍是知识和智慧的积淀,是文化和历史的化石,它蕴藏着前人的真知灼见。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他曾举犹太人喜欢读书来说明这一问题。犹太人因为喜欢读书,因此虽历经磨难,民族越来越强盛,同时,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各领域的巨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经过20年时间对读书与发展的探究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对书籍抱有深刻尊重态度的家里长大的。”相反,许多青少年精神空虚、游戏人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阅读——触动心灵的阅读。
  以阅读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就是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既可以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更要从阅读中引起对社会、人生、世界的思考,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坚决摒弃功利观。
  阅读经典,与大师对话,走进大师的心灵,感受它,理解它,是超越自我,摆脱世俗,达成目的最佳途径!
  
  2、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真正的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个性化是阅读的必有之义,整齐划一则是阅读的大敌。现在很多学生不愿读书。恐怕与此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有必要对此加以重申。
  一是书籍的选择要有自主性。我们倡导读经典,但经典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涵盖了多各个方面的书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选择,加以正确引导,从而达到目的,是作为教师要做的工作。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是就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他说,书要因人而宜,要读适合的书。有的书,在有人那里是营养,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则是毒药。大师的话,总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值得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深思。《红楼梦》是经典,是一座艺术高峰,但有多少人能读懂?硬要去读,浪费了精力,磨蚀了读书兴趣,百害而无一益,倒不如干脆去读其他喜欢的名著。
  充斥时下书市的种种快餐文化,不在所论之列。对它们,则要懂得拒绝。
  二是要用心灵去感受。阅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所以有人说:“书使我们在有阴暗角落与无限可能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阅读的过程,就是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与人类最崇高的精神产品进行心灵关照的过程。让好书如种籽落人泥土一样,落在一颗没有荆棘的心灵里,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子。
  我们必须摒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陈腐观念,注意适时地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观。如果太过功利,书读得越多恐怕越是有害。注意适时地培养学生没正确的读书观。如果太过功利,书读得越多恐怕越是有害。我们知道前几年在美国发生物理学博士卢刚枪杀同窗和教授而后自杀的事件,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没有用心灵去感受,没有毫立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完全被名利俘获,我认为是博士人生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的教学中,只看分数,只注重升学率,这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读书要有创造性。没有束缚的阅读,才会有创造的产生。我们日常的课外阅读,很多是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或者就是课堂语文教学的“练习场”,这样的阅读与创造是不挂边的。
  我们应当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在清正、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敞开内心之真情,与作者对话,进行心灵交流,达到一种无我忘我的境界,去感受书籍的力量,体验作者的情感。这只是读书的第一步,倘到此为止,书籍对人的作用也只能是弊大于利,象一些人读《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受到主人公感染而自杀就证明了这一点。“最高层次的读书应是采矿、冶炼、加工,并不断产生出新的产品。即读书读出智慧、读出思想、读出创造来。”读出自己的思想,这才是阅读与艺术鉴赏的最高境界。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切记不要如叔本华警世示我们的那样:“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甚多,或几乎整天读书的人,虽然可以借以休养精神,而渐渐失去自行思想的能力,犹如时常骑马的人终于会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成为愚蠢了。”
  
  二、积极营造书香校园
  
  1、教师应是读书的表率。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营造书香校园,教师同样是关键所在。难以想像,一个不读书、不看报,年复一年捧着一本教科书的教师,会带出一批求知欲旺盛、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学生?同样难以想象,一个手不释卷、满腹经纶、引经据典的教师,他的学生会不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然而,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不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的人确不是个别的。就连一些教语文的教师,常年不读书也不是罕见的情况。这固然与备课、批改、上课的工作量大有关,但根本一点还是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因此,教师也有个提高素质的问题。教师爱读书,好读书,影响学生,也能影响到管理层及职员,书香校园的营造才会获得成功。
  2、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学生不愿读书,根本原因在学校、在教师。如何打破桎梏学生读书兴趣的枷锁,使读书成为一种浓浓的风气,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难点所在。我想可以着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二是开放校园读书资源;充实图书馆藏书;三是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四是让学生自主阅读;五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沙龙,读书讲坛等;六是倡导多动笔,以写促读。
  3、管理者应是读书的促进者。曾有这样的说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用到营造书香校园方面,是否可以说,一个热爱读书的校长,就会有一个热爱读书的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及学校的其他领导是营造书香校园的根本。一是管理者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师生:二是管理者可以用手中权力推动读书;三是聘请名家来校为师生读书讲座;四是在教师中开展读书讲坛等等。
其他文献
根据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当前初中语文教材的实际,语文教学的功能,就是通过教师的科学导学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细致地读解文段,从中领悟课文的文学理论、语法、修辞知识,以及艺术手法,从而理解文章所揭示的内涵,达到既获得知识,又有效地提高对文章的分析、思维、理解、记忆、概括、模拟、实践、开创等能力的目的。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了“导读讨论学习法”,达到了较好的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掌握方法,具有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实质是独立思维。看一个学生有没有自学能力,只要看他能否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可知道。然而,自学能力属于学习者个体的心理活动,只有在具体认知实践中才显山露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重视语文学科中的显性内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反反复复听写,不厌其烦地讲解,使得课堂教学无滋味,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那么,语文课应该
期刊
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也应当是生动有趣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呢?    一、给学生以语文活动的机会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教学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终身受用的语文本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作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期刊
所谓“对写法”是一种婉转曲达的诗歌创作手法。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曾论及此法,谓:“分身以自省,推己以忖他;写心行则我思人乃想人必思我,己思人思己,己见人见己,亦犹甲镜摄乙镜,而乙镜复摄甲镜之摄乙镜。”因而此法又称为“双镜相摄”。  这种手法多出现在思亲怀人的作品中。由于作者往往不是从正面落笔直接抒发对有所思的深切怀念之情,而是用换位的手法,设身处地、推己度人,移情于景、移情于人,因而又称为“主
期刊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并帮助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美和创造美。语文教材中包涵着大量的美育因素。是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本身就属于艺术的范畴。可以直接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它具有生动可感的形象。完全适应审美教育的規律。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的鉴赏力和修养,培养学生优美的情操和艺术创造的能力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指出:“应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一、注意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数学知识    朗读古诗巧解几何题。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的内容应当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同时还应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的同时自己也乐其所乐,与作者同乐。现代阅读特别强调学生与教师与作者共振。语文阅读教学不一定能把学生培养成文学家、作家,但要以高品位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开拓教学资源,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他们描绘他们的人生理想。  
期刊
一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题目为《我爱家乡》的作文,其中一不足600字的学生作文里面断续出现了“家乡的树,真美”“家乡的山,真美”“家乡的河,真美”等共13个“真美”。全班45篇习作,平均用词量不足100个,通篇是大白话,很少见到成语俗语,更没有别出心裁的个性化语句。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登载文章说,一篇初中生作文,接连有“热死了”“烦死了”“紧张死了”“开心死了”……共72个“死了”
期刊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疼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了。在语文教学中,对老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说,最难学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讨这个令人“头疼”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生活就是我们写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曾指出,写作要密切联系生活、真切地表达生活的新理念。因此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