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是否有碍儿童心理健康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芬兰心理学家指出:青春发育前的儿童若长时间与电脑相处,对其思维和感情生活将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青春发育前的儿童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他所形成的基本思维将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即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电脑正在成为人记忆的替代物,若儿童一味地使用电脑来替代头脑的记忆,人脑将降为智能机器。
  三、儿童若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会在情感上对电脑的信息世界产生一种眷恋和过分的依赖之情,这与过分依赖父母一样,特别不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
  四、人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准则是通过人与人的相处和交流形成的,电脑不能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善于与人交流只会与电脑相处的孩子,不仅在人际关系上有缺陷,而且也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
  为此,芬兰心理学家告诫人们:不要认为儿童长时间缄口遨游电脑有益无害,家长应该和儿童一起使用电脑,给予一定的指导并与孩子交流。
  ——摘自三九健康网
其他文献
“尊重科学,着眼教育,立足学校,服务学生”是我区心理教育的宗旨。  实、新、特是我区工作的指导思想。  “实”——工作从实际出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扎扎实实的工作,  “新”——工作要有新意,工作方法新,思想观念新;  “特”——工作要有特色。  提高学生心理机能,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我区工作的目标。  以研究学校心理教育为主,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与途径是我区的工
期刊
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很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如果延续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加以解决,个体就容易产生防御性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将直接影响新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进而也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新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第一,负担过重,过分疲劳。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出各种练习题或考试题,如果是班主任就还得处理
期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问题,表现在:(1)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弱,对世事冷漠,(2)独立意识和合作意识弱,对家长依赖性大,(3)交往评价能力不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常用“好人”或“坏人”这样的思维来评价他人:(4)交往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弱,受挫折时情感脆弱。  2.部分家长不懂得教子方法,不注重在人际交往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技巧。  3.中小
期刊
丁一同学有些口吃,语言表达能力差,平时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年级一班班主任孙老师    在课堂上丁一几乎不愿举手发言,如果我向他提问,他就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平时他从不靠近我,生怕我问他话。有一次我和同学们进行对话录音,当轮到要和他谈话时,他捂着肚子说:“老师,我肚子疼,疼……”我看得出他是怕和我谈话。在班级里,每次我让同学们到讲台前背古诗、讲故事或谈感受时,只要轮到他
期刊
转眼间我已从教12年,其间所取得的成绩微不足道。  近两年,常有一种难捺的情绪搅得我难以静心工作。做事不耐烦、易怒、疏于交往,有时还无缘无故陷入一种不能自拔的消沉状态。  为此,我十分痛苦,也试着寻求帮助来摆脱这种情况。一次打电话给在上海工作的一位学临床医学的朋友,请他找找原因,他认为我是干事太多,累的。我当时不以为然。  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一天傍晚,我实在闷得慌,就去找一位老校长谈心,
期刊
1.辅导工作普遍化    这里的“普遍化”有三层含义:  (1)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今后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服务运动必将推行到更广阔的地域。  (2)心理辅导将从学校推广到社会,例如台湾地区的基督教励友中心、“生命线”等都是社会辅导机构。  (3)辅导对象不限于学生,也包括退休老人、离婚妇女、工厂员工、外籍劳工、残障儿童与青少年,甚至监狱里的罪犯等一切需要获得帮助的人。    
期刊
教师惟自己先有健全的身心状态,才有可能在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效能。在此,提出一些有助于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保持身心平衡、达到自我调适的观念与做法。  (1)保持身体的健康,充分激发生理的能量,只有如此,才有充沛的体力来应付日益繁重的工作。  (2)了解自我,并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自己能肯定自己、尊重自己,自然就能获得他人的敬重。  (3)接纳他人非十全十美的,勿以自己的标准来加诸他人身上
期刊
四中班主任刘老师一上班就发现了压在教科书下的一封信。展开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竟是一封血书,斑斑血迹下有几行醒目的大字:“老师,我一定改,请千万不要传我爸来学校。”信的落款是“你不争气的学生,崔婷婷”。  刘老师对发生这样的事大惑不解,传家长到校是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常用的一招,几年来不知用了多少次。此次事态却如此发展,必有原因。带着这个问题,刘老师走访了崔婷婷的邻居刘大妈,了解到,崔婷婷的父亲是一个
期刊
如何培养年轻人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上,来自美、法等国的心理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心情教育”。  专家说,“心情教育”就是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都能朝着崇高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爱的训练与体察,是心情成长的营养素。在这方面,父母、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
期刊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创造型学生多表现出以下个性特征:  (1)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  (2)目标专一,有毅力。这主要表现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顽强地克服困难;敢于冒犯错误的风险而标新立异。  (3)独立性强。创造型学生往往喜欢独立行事,很少依附众议,热爱生活,有抱负,并且有强烈的独立性要求。  (4)自信心强。深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的,即使受到别人的嘲讽也不改变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