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小城镇经济研究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取决于产业集聚和集群的程度。因此,应立足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县域小城镇经济发展研究,将县域经济、小城镇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考虑,达成三者良性互动,着力促进产业集群及其小城镇建设,构筑社会主义新县域、新农村。
  关键词:产业集群;小城镇经济;县域经济;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3-0053-05
  
  “郡县治,天下安”,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之计还应着眼于县域这一层面。那么县域经济的支撑到底在哪儿?从理论上谈,无外乎两个:一是县域小城镇及其发展;二是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两个支撑在本质上却是一个逻辑的经济性连接——县域一小城镇一产业。按照这一思维,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在于积极引导县域小城镇和小城镇的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发展。基于这一理论构想,我们近期深入到河南省的部分市县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凡是有工业支撑,特别是具备了一定产业集群的小城镇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梁柱,彰显出产业集群、小城镇、县域经济之间的线性关系。
  
  一、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经济的关系
  
  1.产业集群及其在小城镇的经济地理空间布局定势
  在国内外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利用自身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出现了一些产业关联企业在区域集聚的群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小村、专业小镇、专业小城、专业小区等“集群现象”。如美国硅谷、意大利中东部工业化地区、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瓶产业、墨西哥利昂的鞋业、浙江桥镇中国轻纺城、浙江诸暨市大唐镇的制袜业、浙江绍兴市上虞崧厦镇的伞具业、广东中山市古镇的灯饰、福建晋江陈埭镇的鞋业、河南禹州神垕镇的钧瓷、河南南阳石佛寺镇的玉雕、河南许昌鄢陵的花木、河南禹州市顺店镇的铸造业,等等。集群经济现象,不仅有利于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也不断地改善着城镇的结构与功能。实践证明,走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各地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从而扩张县域经济,解决城乡问题与“三农”问题的理性选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Krugrnan P,)、维纳布斯(Venables A,)、蒲格(Puga D,)、阿瑟(Arthur W,B,)等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新经济地理学”,主张以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问题。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是解释区域产业集聚和区域“中心——边缘”形成的关键。其收益递增是指经济活动由于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近性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或者是产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无形资产的规模经济等。作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报酬递增模型除了用来解释产业活动的集聚或扩散以外,还被用来解释城市增长动力机制。如克鲁格曼模型的核心就是:人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这里有较高的工资和多样化的商品,而工厂的集中是因为这个空间能够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并且,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还认为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中,高运输成本将阻止产业地理集聚,而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其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即产业集聚更容易维持;劳动力的可移动性越差,扩散的力量就越大。
  新经济地理学的收益递增、外部经济在区际分工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理论,为产业聚集及其沿产业链分工与合作产生出集群效应,也为各种经济活动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建设、发展小城镇,提供了规模效益理论的支撑;报酬递增模型在解释城市增长动力机制时为产业向小城镇和工业园区聚集、为人们向小城镇聚集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另外,新经济地理学非常关注传统制造业的集聚,认为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更具有典型性,其外部经济也更明显。而现阶段我国产业大多集中于传统产业,能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促进传统产业的集聚,发挥我国的产业发展优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产业集群及其对小城镇兴起和发展的硬约束 美国学者弗兰克·法林顿早在1915年出版的《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提出:利用工商企业自身的力量提高小城镇社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我国乡村工业从乡村地域实现共享城镇资源的一条低成本道路。我国的乡村工业大多是民间投资创业经营,自身规模小,市场竞争性不强,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规模收益,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就应依据市场机制向一定区域空间聚集,形成区域性专业化分工的企业集群。企业对规模与竞争效应的追求使得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加快小城镇发展,促使小城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也告诉我们,城镇化是在农业劳动生产力出现剩余即有“剩余劳动”的情况下而实现的。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又必须要以产业发展和企业的聚集为支撑,从而能够有条件吸纳“剩余劳动”,避免“城镇化病”的产生。可以认为,小城镇的质量取决于其吸纳力的高低,即能否吸引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向城镇集聚。从表象上看,城镇化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实质上表现为产业的集聚。只有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的集聚,才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向城镇集中。
  
  二、立足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1.小城镇及其县域经济的产业支持背景关联分析
  (1)产业集群、小城镇、县域经济的关联性
  为了考察县域经济、小城镇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性,本文选取城镇化水平作为小城镇的指标,即选择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一体现城镇化水平的显著指标,县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指标分别选择“人均GDP”和各地产业集群的“总产值”。运用Evlews3.1软件包,对表l、表2和表3中河南省的产业集群总产值、人均GDP和城镇化率三者的数据进行点散图模拟,根据关系的形态,建立的函数模型为:Y=aX+hZ+u,其中Y为人均GDP,x城镇化率,z为总产值,a和b为待定参数,u为随机扰动项(一般情况下不计)。于是对表1、表2和表3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Y=449.5413X+4.1634Z+AR(1)
  (8.8709)(1.4153)(8.5267)
  相关系数R=71.63%
  从回归结果可看出:城镇化水平和产业集群总产值与县域经济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化变化1%将带动县域经济变动449.54%,而产业集群变化1%县域经济才变动4.16%。例如,济源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6.03%,远高于河南省的28.91%,人均GDP为18542元,稍低于郑州 市而远高于河南省其他地区居第二位,可是,其集群的总产值2004年仅有26.64亿元,排位于全省倒数第三。济源地区的现象不仅证实了该模型的解释能力,即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贡献度大,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度较小。而恰恰是从这一点上我们看出了河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较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


  注:河南省为2004年年底数据,来源于济源统计摘要(2005),济源市统计局。
  (2)寻求产业集群支撑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城乡联动性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其根本出路就是走城镇化道路,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从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反哺乡村。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结合点、城乡联动的关节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与众不同的功能。一方面,它具有接受来自城市经济辐射的地缘优势,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不断地流人到小城镇,影响着小城镇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小城镇又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是城市工业向农村乡村地区延伸的“桥头堡”。有了这个“桥头堡”,农村——小城镇——城市三者才能连成一线,城乡的发展才能有效地连成一体,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形成协同、共进、互利、互助的良好态势,这样就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正是由于小城镇具有这样独特的地缘优势,才使它成为县域连接内外的关键枢纽,是实现城——镇——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过于分散的工业布局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集约度,否则就不利于节约耕地和合理用地,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不利于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更不利于带动企业走专业化协作道路,提升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也就不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集约度的提升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只有依托城镇的集约优势,才能带动县域二、二产业的集约经营,形成集聚效应,产生集聚效益。只有依托小城镇的辐射功能,才能将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城市、大市场产生直接的经济联系,才利于城乡之间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发挥农业经济功能,从而有利于农村更靠近大中城市,易于接受大中城市的经济辐射,易于掌握信息进行商品交流,易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只有依托小城镇的产品市场功能,才能促进周边地区的农业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城镇反哺乡村,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3)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化功能型小城镇
  小城镇的发展既有与县域经济相连的一面,更有小城镇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一面,尤其是应有效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文化培育和制度建设等特点,决定自身功能、重点和方向,构筑其在一定区域及城市体系中的特殊地位。这就要求从整个县域经济全局出发,尊重小城镇经济的个性化规律,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引导和打造产业集群化功能型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2.产业集群在县域小城镇经济层面的特点
  (1)一般性产业居多,是泛产业梯度转移的耦合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发达地区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规模、层次上的进一步扩张,其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一些产业或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从而转向利润率相对较高的产业和地区。而欠发达地区,由于要素价格低廉和优惠政策等优势条件,便自然地承接了发达地区一般产业的转移,加快和重组了区域经济。如河南夏邑县会亭镇打火机生产,即是承接了温州’几年前淘汰的低端的、最原始的一次性打火机产业。尽管承接的是一般产业,但却相对显著地带动了会亭镇的发展。2004年会亭镇集聚了178家打火机组装厂,年产量30亿支,产值达到6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达30%以上,在全国农村市场上的占有率达6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基地。
  (2)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相对较低。从小城镇及其产业集群看,其资本构成主要来源于外来投资和本地私人投资,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是以民营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且集中于以初级产品为主、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品高度相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源在于这类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低,产业的进入壁垒低、风险小,农民易于模仿与学习,以2—3人组成家庭工厂就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加工。这一特点符合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者素质低、生产的工艺技术条件要求不高的现实。如河南虞城县稍岗镇,集聚企业及组装户上千家,年产钢卷尺2亿多只,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的85%,产品远销欧、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钢卷尺生产基地。这类生产基地对于安置农业劳动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其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及利润率相对都是比较低的。
  (3)资源型居多,现代营销和市场拓展意识能力差。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目前一些小城镇中的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大多是本地农民,且很多都是凭借当地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等优势通过农村家庭工业逐步形成的小集群经济。血缘、地缘、乡缘观念在集群中盛行,形成了集群特有的人情文化。特别是在诸如河南省虞城县稍岗镇的钢卷尺、夏邑县会亭镇的打火机、鹿邑县张店乡尾毛、固始县柳编和镇平县玉雕等宜于家庭作坊的集群中,小农文化表现的尤为明显。这种文化具有小富即安、思想封闭的特点,不易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营销理念,不利于企业主动走出去寻找市场,并且集群内企业之间与附近的地方产业间联系较少,往往是小协作或不合作,集群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的成本下降的优势没有充分挖掘,质量优势也未充分展现,未发挥集群的整体力量和效应,不利于集群的发展壮大。
  (4)横向集群居多,纵向合作组织型集群寡弱。在众多的集群当中,波特把集群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纵向集群是由通过买方和卖方关系而联结在一起的产业组成。横向集群是指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相同的技术和劳动力或者需要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的集群。县域城镇层面的集群大多属于横向型,这种集群组织是分工的初级阶段,也是 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实现了从简单的集贸市场形式的多种产品生产向专业化产品生产的转变,并没有形成现代集群的分工与合作。因此,集群内部的分工不仅处于低层次水平,而且集群中企业交易成本也较高,集群产业资源远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整合效果;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是以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和信任为基础的有限的联系,而不是建立在以产业联系为基础的市场关系上,这种非正式的联系及其约束不仅不利于集群内交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而且限制着集群集体效率的提高。
  
  三、加快产业集群与县域小城镇发展的模式选择
  
  1.县域招商引资既要定位在县城,也要定位于小城镇
  县域招商引资一般多定位于县直城区,加之规划的专业园区又都建构在城区,所以,在我国,小城镇发展及其招商引资往往从意识观念上便存在着主观局限性,按照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县域的县直城区和县域的小城镇两者之间只有地理空间位置层面的不同,而没有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上的不同,有时,有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本身就是整个县域经济的支柱,因此,招商引资既要定位于县直城区,也要定位于那些基础好、有潜力的小城镇。
  从目前招商引资看,辽宁省、河南省等一些地方实施的“成建制引进外资,打造集群性、功能性小城(小镇)区”的作法成为一种新的较为有效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立足小城镇的相关条件、优势,发挥政府宏观协调组织职能,组建集群专业区,从某一经济发达区同时引进一批企业,这些企业基本构成一个产业纵横梯队(包括为产业链服务的中间机构),并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产生集群经济效益。相对传统县域招商引资的思维做法,“成建制”引进企业,效益是非常可观的。首先,“成建制”引资,避免了单个部门、单家企业、单门独户外引外联的无序低效作法,由政府出面统一对外联系,实现县与县、镇与镇的整体对接和交流;其次,“成建制”引进的运作,有利于区域间经济互补更趋针对性,有可能形成发挥优势资源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构筑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再次,“成建制”引进外资企业,有利于改善县域或县域小城镇就业状况,提升劳动力素质;最后,“成建制”引进外资,有利于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县域经济或小城镇经济跨越式发展。
  还应指出的是,在取消农业税的现阶段中国,招商引资便成为各县域小城镇寻求经济支撑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和竞争的焦点,所以,我们的思路不应止于“引进来”,而且要“扶全程”,形成县域经济和集群企业互为迎合、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局面,达到双赢、共赢。如河南省济源下冶乡,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突出“双赢”、“引进来,送全程”的理念,仅2004年就引来了1.8l亿元的巨额外资,助推下冶乡2004年生产总值达2.58亿元,财政收入达1018.5万元,较2002年翻两番多。
  
  2.探索“省县两层级”国家行政新体制下的产业集群及其小城镇建设路子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走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集约式城镇化发展道路,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试点改革。也就是将调整中间层的行政隶属关系,建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体制。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指出,唯有建立在严密的制度理性基础之上的行政组织才能实现高效运转,达到其组织的目标。在这种组织结构中,精确、快速、统一,具有持续性和较低的成本,是其基本内涵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最有效、最合理的组织形式。而目前,我国的4级或5级行政体制缺乏足够的制度理性,已日趋凸显其弊端,对其进行体制“瘦身”,建立理性行政制度,提升行政效率,已是社会所需。
  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在行政城市化体制下,必须完成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社会服务城镇化的重任,以及接受城乡一体化发展与融合的演变过程,减少行政职能的中间环节,走“省直管县”两层级体制道路有着历史的现实的意义。第一,有助于打破行政分割,缩短管理半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二,有利于城镇反哺农村,保证中央加强对基层公共服务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县乡两级财政压力,加强城乡统筹,助推小城镇快速发展;第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无谓的区域内消耗,扩大市场运作空间,整合政府间的关系以促进公共效率的提高;第四,改变整个小城镇社会经济系统要素资源的配置,驱动农业产业支撑的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协调发展。
  
  3.按照一般产业的小城镇流向规律性组织产业聚集
  一般产业流向小城镇的规律大致有两条路径:其一是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地方化两大趋势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成为乡镇企业成长的主流模式;随着农业税减免,在“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结构”两大压力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已成为县域小城镇经济来源的主流渠道。在这两大“主流”催生下,乡镇企业则成为县域小城镇产业集聚的主体。但我国大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趋同,并与农业之间缺乏产业关联。依据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的产业关联理论,只有具有后向连锁效应的产业,才能有力地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在乡镇工业十大部门中,只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纺织、缝纫工业对农业有“后向效应”。这或许启示我们,当前以乡镇企业集聚为支撑的小城镇是不可持续的,各地应结合自身优势促进乡镇企业纵向集聚或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其二是依“种子性”企业的扩张催生集群。通过一个关键的种子性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即区域内有某个领域的企业出现,就有了集群的“种子”,随即生长出与之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部件、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配套产品、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企业及外围支持企业体系,形成集群。如河南长葛的农机配件,随着“奔马”、“飞乐”牌农用机三轮车的投产上市带动了长葛农用三轮车、汽油三轮车、农机配件等行业的发展,现已形成有196家制造企业,1000余家配套企业,71家辅助性服务企业,2004年产值已高达40亿元,从业人员达3.2万人,成为全国第二大农用三轮车生产基地、最大的农用三轮车制造集散地、河南省第二大三轮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又如南街村从1981年建面粉厂起家,在农业产业化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并已形成原辅材料加工集群,无论是主料面粉、淀粉、挂面、方便面,还是辅料包装袋、纸箱,均有配套企业,延伸了农业产业的链条。目前已成为年销售额10多亿元、拥有员工1.1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居全国食品制造业百强的第12位。
  
  4.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民的需求由基本满

足温饱转向全面进入小康的更高要求的“新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还是中央政府所期,小城镇建设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层面。我国小城镇建设事实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底全国共有小城镇42620个,创造全国1/4的CDP,吸纳1.5亿的剩余劳动力,预计以后每年还要吸纳700万—800万劳动力,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每提高1%,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相应上升1.4%。这足以让人们认识到小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逐步优化了城乡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逐渐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格局,培育了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了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小城镇经济、县域经济与产业集群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三者是两两互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助互进的紧密结合的正相关关系(见图1)。即县域经济发展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各种生产要素,产业集群促成人口集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兴起与发展,小城镇助推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提升县域经济水平。同时,县域经济反作用于小城镇,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源,小城镇经济又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优越的生产要素,推动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也反作用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强化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分析启示我们:(1)县域经济发展应紧抓两个层面,一是县域中心城区经济;二是县域小城镇经济。(2)县域经济发展应紧抓一个主导,即以工业为主导并形成产业的集聚和集群。(3)县域经济发展应紧紧围绕一个体系,即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促使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4)县域经济发展的城镇化概念应定位在县域小城镇经济建设上,而小城镇经济建设又应定位在专业化产业集聚和集群的引导发展上。同时,一些相应的问题也尚待进一步研究,如协调产业集群、小城镇、县域经济三者关系及其运作的决策组织问题;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引人、引导、发展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制度规范问题;新形势下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等。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1990)[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美]保罗·萨谬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马克思.资本论(189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王缉慈.关于地方产业集群研究的几点建议,http://www.china-cluster.org/df_Jy.php
  [5]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晓 立
  
  作者简介:郭军,男,河南财经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刘瀑,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遵循受益均等原则、主体广泛原则和优惠合理原则。应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
期刊
摘 要:法官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与要求,但作为我国司法制度主体内容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却未能清晰地体现和明确这一理念,导致在现有体制下产生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条的切入点之一,是要正确定位法官的角色,将行使审判权的主体回归于法官个人。  关键词:法官;审判独立;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
期刊
摘 要:2003—2006年间,由于我国均保持了较高的超额货币供给水平,致使金融体系积聚了过多的流动性。且在此期间我国货币容纳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形成了较大的经济过热压力。今后两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将继续呈现上升态势,而货币容纳弹性将下降。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当局必须以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超额货币供给水平、吸收金融体系积聚的过多流动性作为今后两年内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  关键词:货币容纳弹性;超
期刊
摘 要:多省市的乡村调查揭示:“先富能人”担任村书记具有资源和能力上的优势;其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工作投入而非富裕程度;“先富能人”村书记的能人效应会使村庄工作更有效率。但是,“先富能人”村书记从政动机不纯易导致权力异化;“先富能人”村书记独特的社会背景将有可能削弱乡镇对村庄的调控能力;“先富能人”村书记政治素质不过硬会降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关键词:“先富能人”;从政动机;农村基层党组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已进入环境风险高发期,建立科学、合理、全面、可行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制度已迫在眉睫。在建立和实践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过程中,为了既能给受害人以及时、充分的救济,又能避免责任企业因承担的赔偿责任过重而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量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可区分性、道德风险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细化相关制度设计。 
期刊
摘 要:区域整合是相互毗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彼此长期联系(尤其是经济联系),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发挥城市与区域最佳效率的重要机制。区域整合系统具有整体开放性、动态相关性、层次等级性、系统有序性等系统普遍特性。区域整合发展系统在横向上受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纵向上受内部组织运作和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社会面、经济面、内部组织运作,外部宏观环境构成了区域整合发展系统的边界。只有当区域整合的各子区域独自发展和整
期刊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过程,如何搞好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多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一个难题。只有真正理解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准全面推进多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多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3-0128-0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新阶层合理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探索有效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机制,扩大新阶层的政治参与空间,化解他们因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而可能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新阶层;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63 文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丧失基本生产资料的失地农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二元用工制度”和现实存在的“城市二元社会”使失地农民失业并且缺乏基本的就业保障。当前,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存在着制度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为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保障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失业失地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
期刊
摘 要: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思想的提出、确立、深化、拓展和综合的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方法论自觉;由他所提出的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所形成的方法论系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近现代转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试图从方法论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主义方法、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辩证法打通,实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