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 及其所止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谣言”,大家都感觉是贬义的、负面的。其实,“谣言”的本意,没这么简单。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缩印本《辞海》(399页)对“谣言”的解释是:①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的消息;②民间流行的歌谣或谚语,如《后汉书·杜诗传赞》有“诗守南楚,民作谣言”之说。这里的“杜诗”不是指“诗圣”杜甫的诗,而是一个叫杜诗的人。他是东汉时的官员,在任南阳太守时,不仅大兴水利,而且发明了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百姓富庶。这样一个好官,百姓编民谣夸奖他不足为奇。
   “谣言”可以夸奖人,也可以贬抑人。贬抑人的“谣言”叫“谣诼”。《辞海》(同上)将“谣诼”解释为“造谣毁谤”;如《离骚》中有“谣诼谓余以善淫”之语。被“造谣毁谤”的“余”是谁,此处不论。
   以下讨论的“谣言”,仅限于“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和“捏造的消息”。二者之间,“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可能来自对某事实不够真实的描述,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加工、扭曲、变异,以至于最终几乎完全失真。谣言的制造和加工、传播者,可能都没有主观的故意和明确的诉求。但“捏造的消息”一般来自具有主观目的和诉求的故意。二者可能同源,即“捏造的消息”在传播中不断“进化”;也可能有异,如“三人成虎”,很显然,听信此类谣言不仅会造成个人的判断和应对错誤,从而导致财产、健康甚至生命的损失,而且可能因为谣言的大量传播而造成群体性的错误反应,乃至危及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和承受的代价,后果极其可怕。那么,怎样识破和辨别“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和“捏造的消息”呢?
   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那么,谁是智者?智者靠什么识别谣言?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源于真实的信息和正确的思考。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智者可能大量掌握和娴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但是,情报是决策之源。智者无论多有智慧,缺乏对事物真实情况的了解掌握,他的思考只能是“无米之炊”。他所能做的,顶多是在正确判断之前,不再传播他所得知的不确定真假的消息。
   这样一来,“谣言”到他这里确实是“止”了,但他既不能对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无法阻止让别人继续传播。所谓智者应该是社会精英,承担社会责任,仅仅是自己不再传播不确定的消息,这一点聋哑人都可以做到。但他作为智者,就没有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从“智”一字的构成来看,“知”而且“曰”谓之“智”,自己对真假不“知”,而且不“说(曰)”,这样的人恐怕并非智者,顶多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由此可见,做出并传播正确的判断,才可对谣言釜底抽薪。真实的信息也就极其重要。因此,有人提出:谣言止于公开与透明。问题是,公开与透明就是真实吗?
   必须承认,任何信息的发布者,不仅具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即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而且具有局限性,即囿于观察事物的角度,可能造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偏差。甚至,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事物的认识只能逐步完成。基于这些原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求真务实,即“真”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需要认真地去“求”。
   怎样去求?简而言之,就是获取多种信息并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分辨,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来源于真实的信息和正确的思考。
   我们说一个人要有主见,这个主见就是你的判断和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获取、分辨信息及综合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的能力,是人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不管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还是“捏造的消息”,你都不仅自己能够分析判断识别真假,而且可以用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帮助他人、贡献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和能力,谣言即使不能完全被消灭,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其破坏。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都是亲历者。什么是谣言?怎样辨别事实和谣言?谁是智者?怎样做一个智者?值得反思。
  郝延鹏/图
其他文献
非常“疫”刻,新冠肺炎让人们的“手机依赖症”更为严重。宅在家里,多半都宅在手机上,要不该有多无聊,该会多恐慌啊!   手机传递信息,也夹带谣言,还推送段子。前者可能让人踏实,可能让人揪心,唯有段子,常常让困境之中的人们看到微弱的光亮和窃窃的笑声。   段子,似乎比新冠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广。段子更像是一个“超级传播者”,“瘋狂”人传人。你在北京看到的,他在武汉看到的……和我在南京看到的,同版本,无
期刊
这段时间,封城闭户,居家抗疫,大家似乎因为有了些额外的闲暇,忽然都喜欢咬文嚼字了。前些天,由日本朋友捐赠物品箱上所写的古典诗词,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论争”,一度很是热闹。我简单浏览一过,知其大概,不外乎是说,日本朋友引经据典,以古诗来表达救援中国抗疫的做法,很暖心很古典也很有文化。相比于我们国内,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乃至“中国加油”,不光喊在嘴上,而且写在墙上,挂在网上
期刊
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全国陆续有一大批违反疫情防控纪律、防控疫情不力的官员被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或停职撤职。据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22日消息,截至当日,仅武汉市纪检监察机关就已问责处理630多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数字,现在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我敢断定,至整个疫情完全结束,官员被问责的数字肯定还会进一步上升。   面对这么多官员在短时间内被问责,有人感慨,有人叹息,有人遗憾,有人欣喜。无论人们怀着
期刊
庚子岁初,一场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日渐高涨。可是,“伤疤未好”,既有人顶风犯罪,也有人大唱反调。近日,最高检网站刊发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涉疫情防控刑事案件情况时披露,全国检察机关共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涉疫情刑事犯罪2692件3722人。其中,“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犯罪”207件298人。而一个微信公号则公开发文,理直气壮地宣称:“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不科学、不理性。”振振有词地
期刊
一个新冠病毒,打得人类措手不及。疫情又是双刃剑,亦荡涤着人类的陈规陋习。   大家庭、大团圆、大聚餐……国人喜欢人多,乐于聚集,甚至崇尚餐桌上的亲密无间。不分餐,不用公筷,用自己的筷子给他人夹菜,甚至一些老人至今还习惯给小孩口对口喂食。或许,没有新冠病毒,这些陋习将永存人间。但病毒来袭,强逼人们一夜改变。回头看看,不是病毒打败了陋习,而是陋习成就了病毒的肆无忌惮。   上班须到办公室,开会则要
期刊
据新华社武汉报道,近日,有网友指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中存在果子狸的不当表述。武汉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就此回应称,已第一时间通知全国各销售网点全面下架该书。   “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它们的脂肪是化妆品生产中难得的高级原料,也可以治疗烫伤;它们的皮毛可以做皮手套,它们的尾毛和针毛,可以制成毛刷和画笔。”看到以上关于果子狸“味美、妙用”的
期刊
在我国,公仆,乃公之仆,人民之仆佐,为公众服务的人,中国共产党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公仆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史称腓特烈大帝:“我是这个国家的第一公仆。”   工匠,即做工的匠人,诸如画匠、花匠、木匠、石匠、窑匠、泥水匠、铁匠、银匠、铜匠、染匠、蔑匠、油漆匠、皮匠、鞋匠、茅匠、鞭匠、屠宰匠、剃头匠等等,等等。   各类匠人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期刊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记与欧公语》中,说到他与欧阳修相聚时的一次笑谈。   欧阳修说,有人坐船赶上刮大风,十分害怕,竟然病倒了。医生就在舵工使用多年浸透了汗水的船舵上,用刀刮下碎屑,加上丹砂、茯神,泡水让病人喝了,于是,病就好了。还有把汗水浸透的旧竹扇弄成碎末喝,治疗出汗多的毛病的。欧阳修说,如此治病,有些像儿戏,可有时候还真有疗效,所以不好轻易指责医生。   苏轼回答,如果真的可以这样治病,那么
期刊
近来,湖北女作家方方的日记,持续刷爆朋友圈,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应该说,方方日记的最大价值或看点,在于她对武汉疫情阴霾之下众多普通民众命运的关注,这其实是一种大爱,彰显了一位作家起码的情怀、良知与担当。   因为在这场全民行动的“抗疫”中,毕竟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对这些问题,广大民众通过各种渠道在反映,作家方方也以自己日记的方式在说出来指出来,如此,有益于督查我们防控行动、救治行动中的不
期刊
倘若评“生命质量奖”,我以为得主非海子莫属。他是一颗流星,但是一颗耀眼的流星。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人们反复“点击”他的诗,尤其是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一幅唯美画面,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碧波荡漾,鸥鸟翔集,人们在海滩上张开双臂,拥抱大海,自由呼吸。   然而,适者生存的法则不仅给了人们空气和光明,还给了人们病毒和苦难,使人们无法自由呼吸的瘟疫就是这挥之不去的苦难。在古代,每次瘟疫都会使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