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组织变革中工作分析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础、核心的一项工作,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募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业安全及工作设计等管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石。中央企业的组织变革中,开展工作分析是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央企实施组织变革的“地基”。本文简述在央企组织变革中开展工作分析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企业;变革;工作分析;对策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指了解、分析企业活动内容、过程、方法、资源支持以及人员条件,进而进行工作设计的活动。央企的工作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央企中某职务或工作的目的、职责、隶属关系、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相关信息,对该职务或工作的性质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作出明确规定的过程。工作分析是获取有关工作的全面信息的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活动的有序和规范。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央企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央企中开展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范畴的工作分析,必然会遇到一些思想碰撞甚至冲突,在基础薄弱的企业尤其会碰到许多难题:宏观上工作分析会与原有企业文化、员工观念发生碰撞,而且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的支持;微观上,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工作关系、任职条件以及工作流程的描述都少有科学、实用的方法可资借鉴。
  一、中央企业实施工作分析的必要性
  央企开展工作分析是企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需要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操作方法。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证明,一个企业遇到下属情况时之一时必须重新开展工作分析:
  1 . 作为央企,国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是风向标,将会直接作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随之需要局部调整业务部门定位和工作岗位设置。原有岗位规范、工作流程不再适应企业管理需要。企业经技术革新或设备更新,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员需求在素质要和数量需求上都有了变化。
  2. 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相应调整,业务变化和发展改变了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绩效管理模式,培训制度、薪酬体系等相应改变。
  3、因种种原因,企业沿用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明显脱节的传统管理模式,亟需通过源头性变革改变人岗匹配和薪酬分配制度的。
  工作分析本应是第一个主要环节,但在不少中央企业中,由于它的费时、费力,以及在实践中具体操作的复杂性,很多企业远对它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头上,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导致岗位职责模糊。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岗位界定不清晰,出现岗位交叉或漏洞,形成人力资源的实质浪费;二是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结果,在其它表现差不多、工作任务也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没有被评为优秀。
  二、组织变革中实施工作分析遇到的主要问题
  受制于央企转型前传统人事管理的思想阻碍,在工作分析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成员对工作分析的意义认识不清
  传统人事管理在国企中已深入人心,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化认知程度和操作专业性使央企的工作分析几乎从零开始,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层面着手。甚至有高层认为人事工作谁都会做,忽视了对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具的认识和推广。高层领导的思维导向深刻的影响了组织内成员对于工作分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企业转型和变革过程中,重新界定工作范畴的重要性被忽视。
  在应用访谈法或调查问卷法等对工作职责进行分析时,由于被调查者对该项工作认识程度不够,或因调查问卷设计过于细化,导致被调查者因工作繁忙疲于应付,失去了问卷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被调查者由于害怕工作分析会给自己的工作或自身利益带来威胁,对工作分析小组成员采取不合作或敌视的态度,这是工作分析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
  (二)实施工作分析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这包括实施工作分析的工具准备和人员素质两方面。
  一方面,工作分析的重要性不被广泛认知的情况下,工作分析的填写培训落实不到位,导致工作分析实施者在访谈、搜集资料等与员工接触过程中,员工对其态度冷淡,怀有抵触情绪,对工作分析实施者所要的资料不予提供;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员工对工作分析实施者提出的问题提供虚假的、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的信息资料,故意夸大自己所在岗位的实际工作责任和工作内容,而相应地贬低其他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工作分析实施人员对其理解程度、执行能力、及对公司组织上下的宣导力度、对被调查者的指导程度也直接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员工对工作分析的目的不明确,将工作分析简单地等同于企业裁员降薪的前奏,或者认为工作分析意味着工作强度要加大;另外,在工作分析面谈中,一些未经培训的工作分析人员,经常问一些大而空洞的问题。如:“请你谈谈你这份工作对公司的价值”,面对这么宏观的问题,员工往往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既容易引起员工的不安,又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三)工作分析无法紧跟企业战略落地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中,央企处于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弹性化、制度体系创新化的内部环境之中,工作分析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由于工作分析的特殊地位,很多企业也曾下定决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工作分析,整理内部的职位描述书与任职说明书。当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时常因为市场的变化、职位的调整,导致原有的文档不适用了,最终沦为废纸。这导致许多新上任的老总们认为工作分析是多此一举,浪费资源,没有实际意义。   从表面上看,问题是出在工作分析上面,因为工作分析的结果落伍于市场的变化,已经不适用了。但殊不知,最重要的企业战略问题没有真正落实在工作分析的过程中,而只是目前的各职位的说明,这样刚刚写好的工作说明书很快就无法适应企业的需要。
  三、变革中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上问题有来自于上级、同事,也有开展工作分析的组织成员专业性的问题,只要抓住重点,逐个击破,便会优化工作分析的实施流程,对策包括:
  (一)获取高层支持,提高应用效率
  能否获得通常作为人力资源部的主管领导的总经理甚至总裁的政策支持是开展工作分析的关键。一方面,工作分析可能同时涉及组织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分析和优化,需要听取高层的意见;另一方面,让高层充分了解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有高层向整个组织安排开展这项工作,可以引起各个层面的人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另外,高层公开表明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在于了解岗位要求、改进工作方法、规范工作内容,而不是针对某个人,这样也有利于消除员工恐惧,保证工作分析的正常进行。
  实践证明,高层的持续性支出与系统性思考是工作分析成功的基石。企业高层的支持不能停留在口头承诺与宣讲,必须渗透到操作环节中,通过持续深入的沟通与互动,建立起高层对工作分析及后续应用的“心理承诺”。
  (二)建立工作分析小组,开展组织内宣贯
  工作分析小组的需要由由四类人员构成:人力资源部人员、部门经理(包括公司高层副总、总经理、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包括部门内业务主管)、员工代表、各个岗位代表。这些人员在工作分析的不同阶段,各自担当一定的工作分析职责。小组有些企业可能需要聘请外部咨询公司展开工作分析,(上转第258页)
  关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对策研究
  栾明月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CX2013055
  摘要: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开始正式启动。但是,结合试点地区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该制度在促进农民参保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
  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年的历史。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探索试点阶段。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平稳发展阶段。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第三阶段,1998-2002年,为衰退整顿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政府机构改革、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第四阶段是2003年至今开始进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索试点阶段。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一是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不低于每人每年30 元补贴,激励性不强。二是政府补贴在新农保基金中的比例低。三是政府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调查发现,农民参保时,在进行定补的情况下,很多人选择少缴,参保的目的是为了能拿到政府补贴。四是基层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较重。
  (2)农保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与完善,1998 年以前民政部门集各地农保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发放三权于一身,1998 年以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仍集三权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且由于我国的农保基金是县级管理,这样很容易受地方政府的干涉,地方官员很容易利用权力侵占、挪用农保基金。
  (3)农保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差,《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由于农保基金实行县级管理,运营主体过多、运营层次过低,资金过于分散,其保值增值受到人才、信息、投资能力的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参保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参保意识有待增强。一些中青年农民认为,养老问题离自己很遥远,对参保关心程度低,存在观望。
  (5)养老金有限,农民积极性不够,现行的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不太适应,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退休后他们每月拿到的养老金是有限的,这些养老金只能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一小部分生活补贴而已,这也大大地打击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三、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自国情、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各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存在很大差别,但是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福利公平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居民与城市职工应当享有同等的福利待遇,主张将农村居民纳入全民社会保障制度中。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民建立了缴费型的农保制度,强调养老的个人责任,政府在筹资上给予一定的补贴。
  (2)筹资模式方面。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例如德国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模式,智利和新加坡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制模式,而瑞典在改革后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
  (3)政府财政责任方面。第一种是社会保险模式下的政府财政责任,以德国、美国等为代表。第二种是福利保险模式下的政府财政责任,例如英国、瑞典等为代表。第三种是储蓄保险模式下的政府财政责任,以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   目前国外学者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探索、研究夯实了基础。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逐步建立,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政府补贴方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参保人缴费补贴和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补贴都存在正负面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补贴分担机制。参保人缴费补贴能提高农民缴费意愿,激励效果较好,能提高农民参保人缴费能力和保障水平,具有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增加了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加重了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负担,多缴多补的鼓励办法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补贴直接提高了参保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减缓了基金的保值增值的压力,体现了新农 保的公平性、普惠性,但没有缴费补贴的激励效果大。目前中央政府只进行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补贴,在条件成熟时,中央政府也应该两头补贴。目前我国政府对新农保补贴与国外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相比,还缺少对基金保值增值及最低回报率保证的财政补贴以及养老保险账户特别是个人账户存额发放养老待遇时全部支付完后政府财政兜底的承诺,国外在这方面基金不足时由政府财政兜底。
  (2)在缴费机制方面,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应该借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内含部分调整机制的相对标准确定方法从而使其更加合理。目前缴费标准按照绝对额度进行设计和调整,这种调整机制简单,易于操作,但此种调整机制动态调整性不强。应该采取相对缴费率的方式缴费,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方式,以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缴费基数,按照一定的缴费率进行缴费,这种缴费方式内含了部分调整机制。城镇职工的缴费基数为职工月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可以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并规定一个缴费率的范围供不同的经济水平的参保人选择。待遇调整机制也应该逐步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致。
  (3)在基金保值方面,经办处及财政厅等有关政府单位负责基金管理的日常业务操作,基金的保值增值由选定的信誉较好及实力较强的基金或者金融投资公司负责的基础上,提出分别负责基金日常业务操作管理和基金保值增值风险控制的“两条线”内部监督机制,有效管理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4)在未来发展方向,建设“一号一网一卡”全国统一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让国民社会保障建设插上“信息化”翅膀。利用“一号(咨询服务热线)、一网(社 会保障系统网站)、一卡(社会保障卡)”三项信息化公共服务手段,逐步建立起覆 盖城乡的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卡在现有医保卡的基础上增加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业务,国民只需用一张卡,便能全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类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总之,建立并完善新农保制度,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纳入到制度化的社会保障轨道,对于稳定社会公众的预期,减少对未来保障不确定性的压力,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政策效益。所以,构建新农保制度,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养老保障,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之楚.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彭敏.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1.
  [3]刘振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创新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
  [4]云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栾明月(1990.8-),女,汉族,山东,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摘要:康德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伦理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康德思想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变革”,改变了传统道德哲学的面貌,康德伦理学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下,它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小视的。下文我就谈一谈康德伦理学以及其意义。  关键词:先验;道德律;绝对命令;哥白尼变革  一、康德的伦理学  在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行政改革中发挥着的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具有重要影响。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相比,新公共管理在形式上、结构上和形态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新公共管理给以高度重视,以为我国当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可参考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新
期刊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  摘要:经学即作为一门学问又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确立在经学政治化和经学信仰化的双重路轨上的。经学的政治化就是统治思想的经学化或者说是经学向统治思想的靠拢,既是个人通经入仕的规模化又是国家通经治国制度化的结果。经学的信仰化就是儒家学者在研读经书时对统治意识、政治权威、国家教化风俗等的信仰的大众化。不论是经学的政治化还是经学的信仰化,其内在的蕴含着一种“统一”意识。这种
期刊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是一个充满线条矛盾的有机统一的世界。书法线条组合关系的整体和谐,是人类和谐意识的必然反映,是民族哲学观念的艺术外化。书法作为以线条为主要表达方式的造型艺术,意象表达是其主要特征。书法的意象表达是通过艺术构造完成的,书法意象具有“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的内蕴,自然和人文的逻辑指向,书法意象的构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书法艺术与人类社会生活有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历书市场现状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国内历书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历书设计的关键点,提出以历法为主要元素的历书设计,注重历书鲜明的时代特征,将历书设计更人性化,阅读更方便、更直接。努力实现历书的较高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收藏价值,借以提高历书在市场中的价值地位。  关键词:历书;历法;收藏  历书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过去又称为“历日”、“宪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摘要: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医疗保险是我国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农村医疗保险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步骤。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医疗保险;问题;对策  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使广大农村居
期刊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由西藏民族学院高水平培养计划支持】  摘要:随着信教人数的增长,人们对于宗教的问题也愈加关注,不再简单地去思考与看待宗教,而是理性地认识到了宗教思想中的合理因素,认识到了宗教信仰背后的人文关怀和其社会功能。本文以拉萨堆龙德庆县古荣乡的田野调查为例,浅析当地宗教生活的现状。  关键词:古荣乡;宗教;信仰;生活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现象,
期刊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的书籍阅读障碍、老年书籍视觉需求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老年书籍形态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构成要素,提出了在诸多设计元素中,坚持以文字、色彩、图形和版式作为重点,进行老年书籍形态的通俗化、易读化、特色化设计和多样化出版,努力实现老年书籍易识别可读性,从而达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书籍设计;易识别性;视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07122文献标识码:A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生,笔者一直对古诗词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李白的诗更有一种痴迷。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我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高中课本中关于李白的诗集有限,我阅读了很多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李白;诗风  一、李
期刊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摘要:谈到艺术,艺术家们一直都在探讨着这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值得肯定的是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丰富了对艺术的认识,艺术的本质、特征、目的……对此,本文从艺术的认识,艺术的本质、特征、目的等方面出发,浅谈艺术本质的内涵。  关键词:艺术;艺术家;艺术本质;艺术特征  1.前言  1.1艺术与艺术本质的含义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