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康德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伦理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康德思想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变革”,改变了传统道德哲学的面貌,康德伦理学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下,它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小视的。下文我就谈一谈康德伦理学以及其意义。
关键词:先验;道德律;绝对命令;哥白尼变革
一、康德的伦理学
在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西欧哲学发展成两个派系,分别是注重实验观察的英国经验论和注重理性分析方法的大陆唯理论。在这期间秀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期间研究的主要是什么事真理,这些哲学的本体都是朝着认识论方向发展的。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或者是其他理论,所采用的哲学方法大多数都是以经验观察和推理逻辑为主,比如哲学家培根、斯宾若莎、洛克、休谟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是在康德之前哲学家的通病。康德说休谟让他清楚的认识了独断论的错误性,从独断论中走了出来,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性的讨论,他认为在经验的范围内理性的方法是有效的,但如果超出了经验的界限性就失效了,就要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因为人的伦理道德不属于经验的范畴,所以康德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对他的伦理学进行研究。
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这两本书中说明了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伦理学观点。从这两本书中可以看出康德认为道德主体的人不是经验的人,这里的主体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道德原则属于一种先验的原则,人必须绝对服从遵守,它的地位是最高的。这种道德原则注重的是它的形式,内容对其而言是不重要的。所谓的“善良意志”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其他的智力、财富、健康等都是有条件的。因此“善良意志”本身是高于人的一切活动和目的的,它自身就是一种目的,而绝不是达到其他一切的手段。比如,“不说谎”是一件好事,然而因为害怕说谎的后果就不说谎,这就是不道德不正确的,你必须遵守“不说谎”这个道德原则而不说谎,要按照规则处理一切事物,这才是无条件的好。
康德的道德规律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不说谎”仅仅是其中之一,它的道德规律是一种“绝对命令”,必须无条件、不计利益的遵守,是必须这样做,带有强制性的。康德把这种“绝对命令”称为义务。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两本书中提出了三条重要的绝对命令。
康德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绝对命令是:“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这样做这件事,那其他人也要按照我的方式去做,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这样才是好的道德行为。康德的第二条重要的道德规律是:“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主人,人人平等,不把别人当做工具,而是把每个人当做目的。因此这又引出了第三条重要的道德规律,即“个个有理性的人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道德规律做事,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动机都是求之道德规律本身。他把这种道德叫做“自律的道德”。而把考虑其他因素的道德都叫做“他律的道德”。只有按照“自律的道德”,每个理性者可以对自己颁布规律,不把别人当做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目的。人人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人平等。
伦理学中道德基础从物质转移到人的意志中去,将道德的本质作为道德法令,这种方法虽然与日常规律不相符合,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但是这与以前西欧大陆的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方法相比更具有创新性,也注意到了道德的本质。康德研究专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哲学系教授L.W.贝克对此还说道:“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也能找到一种类似于哥白尼变革。”
首先,自伊壁鸠鲁到18实际以来,法国唯物论幸福主义的弊病被克服,并树立了主体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的好坏与善恶,感觉是基础,人的本性是自己爱自己,自己谋取自己的利益。康德则对这种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幸福和快乐等都是随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衡量,幸福主义的共同热证是以经验为基础,没有客观标准。康德建立的先验道德,是要舍弃那些偶然特殊的经验,只承认普遍必然的东西,并把他们当做道德准则。他认为,道德概念并不从经验中来,它存在于人的理性中;实践理性不受经验的限制,道德原则以群体的普遍有效意志为道德准则。“哥白尼变革”的实质就是不以外在的制约与人的经验建立道德原则,而是从人主体出发,在实践理性中为自己建立普遍必然的道德。
其次,这场革命对宗教哲学家鼓吹的“神意”道德论进行的否则。柏拉图认为,神是善的真正源泉,美德就在于求神,人生的目的在于“净化”以达到神人相通的神秘境界,宗教哲学家认为,只有神能让大家得到幸福,今生的痛苦是来生的幸福,一切都要听从神的安排,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只有这样才符合道德准则。康德认为求神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把神的意志作为一切行为的道德准则,也是由于我们希望从神那儿得到幸福,因此这种思想与幸福主义是差不多的。神意说,把道德的主要力量寄予在神之上,而非人类,这种方式不是人立法,因而是不道德的。康德认为应该“自律”,这才是道德的基础,而非神。
二、康德伦理学的意义
康德虽已逝世了两个多世纪,但是他的思想对现代道德规范的指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许多道德规范都是依据康德的思想理念制定的,他的思想对现代道德的规范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人们在遵循道德规律的道路上时时刻刻提醒受着“善良意志”的指导。行为者要克服自己的感情欲望,要从“职责”出发,这种“职责”是内在的道德自律行为,并非受到外界的压迫,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行为者要遵守绝对命令,不管外在环境怎么样,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工作中不能有某种特别的目的,而且工作是不需要前提的,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康德的伦理学要求行为者的行为能够“普遍化”,他认为“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我们在做出一定行为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的法则,那么我们是愿意别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自己的准则和别人的准则是相同的,如果别人愿意,则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会替别人考虑,换位思考,多考虑他人的感受,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德认为“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任何和尊严。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结尾处中写道:“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句话是说自然规律同道德规律一样重要,人与人之间要遵循道德规律,同样,人与自然之间也要遵守自然规律,按善良意志做事。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2页。
[2]都本伟 《主体性的道德哲学—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辽宁大学学报 2011年第三期
[3]康德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亨利.E.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摘要:康德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伦理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康德思想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变革”,改变了传统道德哲学的面貌,康德伦理学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下,它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是不可小视的。下文我就谈一谈康德伦理学以及其意义。
关键词:先验;道德律;绝对命令;哥白尼变革
一、康德的伦理学
在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西欧哲学发展成两个派系,分别是注重实验观察的英国经验论和注重理性分析方法的大陆唯理论。在这期间秀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期间研究的主要是什么事真理,这些哲学的本体都是朝着认识论方向发展的。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或者是其他理论,所采用的哲学方法大多数都是以经验观察和推理逻辑为主,比如哲学家培根、斯宾若莎、洛克、休谟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这是在康德之前哲学家的通病。康德说休谟让他清楚的认识了独断论的错误性,从独断论中走了出来,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批判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康德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性的讨论,他认为在经验的范围内理性的方法是有效的,但如果超出了经验的界限性就失效了,就要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因为人的伦理道德不属于经验的范畴,所以康德正是用这种方法来对他的伦理学进行研究。
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这两本书中说明了他的先验唯心主义伦理学观点。从这两本书中可以看出康德认为道德主体的人不是经验的人,这里的主体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道德原则属于一种先验的原则,人必须绝对服从遵守,它的地位是最高的。这种道德原则注重的是它的形式,内容对其而言是不重要的。所谓的“善良意志”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其他的智力、财富、健康等都是有条件的。因此“善良意志”本身是高于人的一切活动和目的的,它自身就是一种目的,而绝不是达到其他一切的手段。比如,“不说谎”是一件好事,然而因为害怕说谎的后果就不说谎,这就是不道德不正确的,你必须遵守“不说谎”这个道德原则而不说谎,要按照规则处理一切事物,这才是无条件的好。
康德的道德规律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不说谎”仅仅是其中之一,它的道德规律是一种“绝对命令”,必须无条件、不计利益的遵守,是必须这样做,带有强制性的。康德把这种“绝对命令”称为义务。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两本书中提出了三条重要的绝对命令。
康德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绝对命令是:“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这样做这件事,那其他人也要按照我的方式去做,就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这样才是好的道德行为。康德的第二条重要的道德规律是:“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就是说每个人都是主人,人人平等,不把别人当做工具,而是把每个人当做目的。因此这又引出了第三条重要的道德规律,即“个个有理性的人的意志都是颁布普遍规律的意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道德规律做事,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动机都是求之道德规律本身。他把这种道德叫做“自律的道德”。而把考虑其他因素的道德都叫做“他律的道德”。只有按照“自律的道德”,每个理性者可以对自己颁布规律,不把别人当做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目的。人人都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人平等。
伦理学中道德基础从物质转移到人的意志中去,将道德的本质作为道德法令,这种方法虽然与日常规律不相符合,而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但是这与以前西欧大陆的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方法相比更具有创新性,也注意到了道德的本质。康德研究专家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哲学系教授L.W.贝克对此还说道:“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也能找到一种类似于哥白尼变革。”
首先,自伊壁鸠鲁到18实际以来,法国唯物论幸福主义的弊病被克服,并树立了主体性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的好坏与善恶,感觉是基础,人的本性是自己爱自己,自己谋取自己的利益。康德则对这种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幸福和快乐等都是随人而异的,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衡量,幸福主义的共同热证是以经验为基础,没有客观标准。康德建立的先验道德,是要舍弃那些偶然特殊的经验,只承认普遍必然的东西,并把他们当做道德准则。他认为,道德概念并不从经验中来,它存在于人的理性中;实践理性不受经验的限制,道德原则以群体的普遍有效意志为道德准则。“哥白尼变革”的实质就是不以外在的制约与人的经验建立道德原则,而是从人主体出发,在实践理性中为自己建立普遍必然的道德。
其次,这场革命对宗教哲学家鼓吹的“神意”道德论进行的否则。柏拉图认为,神是善的真正源泉,美德就在于求神,人生的目的在于“净化”以达到神人相通的神秘境界,宗教哲学家认为,只有神能让大家得到幸福,今生的痛苦是来生的幸福,一切都要听从神的安排,神是世界的最高主宰。只有这样才符合道德准则。康德认为求神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把神的意志作为一切行为的道德准则,也是由于我们希望从神那儿得到幸福,因此这种思想与幸福主义是差不多的。神意说,把道德的主要力量寄予在神之上,而非人类,这种方式不是人立法,因而是不道德的。康德认为应该“自律”,这才是道德的基础,而非神。
二、康德伦理学的意义
康德虽已逝世了两个多世纪,但是他的思想对现代道德规范的指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许多道德规范都是依据康德的思想理念制定的,他的思想对现代道德的规范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人们在遵循道德规律的道路上时时刻刻提醒受着“善良意志”的指导。行为者要克服自己的感情欲望,要从“职责”出发,这种“职责”是内在的道德自律行为,并非受到外界的压迫,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行为。行为者要遵守绝对命令,不管外在环境怎么样,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工作中不能有某种特别的目的,而且工作是不需要前提的,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康德的伦理学要求行为者的行为能够“普遍化”,他认为“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律”,我们在做出一定行为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准则能够成为普遍的法则,那么我们是愿意别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也采取相同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自己的准则和别人的准则是相同的,如果别人愿意,则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会替别人考虑,换位思考,多考虑他人的感受,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德认为“你需这样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是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把他只当做工具。”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是自己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任何和尊严。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结尾处中写道:“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句话是说自然规律同道德规律一样重要,人与人之间要遵循道德规律,同样,人与自然之间也要遵守自然规律,按善良意志做事。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2页。
[2]都本伟 《主体性的道德哲学—论康德伦理学的特征及其意义》辽宁大学学报 2011年第三期
[3]康德 《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亨利.E.阿利森.康德的自由理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