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海雪原》为载体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阅读课”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x78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9个任务群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具有革命传统、英雄情怀的革命作品进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突出的导向性。为了更好落实课程目标,我们以整本书阅读方法为指导,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以曲波《林海雪原》为案例设计了一系列可行路径。
  关键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林海雪原》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12
  教学中,我们选择了曲波的《林海雪原》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这是前期学生调查问卷反馈出的“最受学生期待”的书目。同时《林海雪原》这部作品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尝试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整的文学作品语境中感受文字所散发的革命情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课程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六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精讲课、拓展课、成果课。
  一、导读课
  导读课是第一节课。导读课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播放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经典唱段;邀请会唱的学生现场表演;播放徐克电影《智取威虎山》精彩桥段;请曾经看过这本书的同学谈阅读感受等。
  指导读书方法,消除阅读障碍。第一,“连滚带爬的读”。这是温儒敏先生的用语。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连滚带爬”有两层含义,一是读得开心,二是不必苛求字字落实,句句较真,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第二,“提玄钩要的读”。整本书阅读信息量大,利用提取要点策略可以尽快把握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把厚书读薄。第三,“含英咀华的读”。重点章节需要精读。精读的时候,要在书上划线,将重点划出来,这样重读的时候就容易抓住重点。
  二、推进课
  阅读推进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布置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读,寻找答案,比如读二章之前设计问题:蝴蝶迷——作者赋予她美丽名字的同时,为什么又刻意丑化她的外貌;让学生复述内容,交流阅读情况;进行知识问答,在抢答中提高阅读兴趣,理清疑难问题;竞猜故事情节走向,竞猜人物命运等。
  总之,阅读推进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保证学生的阅读激情不减,为下一阶段的阅读铺路架桥。
  三、交流课
  交流课是推进课的进阶版。在推进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文本展开更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我们为每一阶段的学习设计印发了读书报告,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疑惑和撰写简单读后感。阅读报告的作用有三。
  一是督促学生认真对待阅读任务。如果他们潦草敷衍,填写读书报告时就会捉襟见肘,在课堂上也无法自如地和同学交谈,更遑论提出疑惑或者新颖的观点了。
  二是促使学生进行总结思考。通读文本,印象往往是浅层次的,流于直接化和表面化的,而填写读书报告会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多层次思考、全方位思考和个性化的思考。
  三是为精讲课提供素材。通过梳理读书报告,整理学生问题,选出典型性问题,老师进行集中备课研讨,结合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精讲课的教学内容。
  四、精讲课
  精讲课与交流课目标不同,任务有别。学生固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作为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来说,如果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展示而忽略了精讲深讲,归纳总结,学生领悟到的终归只是一些知识碎片,很难形成系统的学习成果。精讲课即是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讲解。根据不同章节和阅读阶段可以预设不同的教学专题:比如第一章设置专题——《林海雪原》中复仇模式的艺术魅力;第七章设置专题——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作用;第十五章设置专题——《林海雪原》中土匪黑话的描写;第十七章设置专题——赏析“借题发挥”一节中杨子荣的心理活动刻画;第二十章设置专题——赏析“舌战舌小炉匠”一节中跌宕起伏的情节;结尾部分设置专题——《林海雪原》中展现的革命品质对现代价值观的影响和启示;后记部分设置专题——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
  精讲课教师必须设计好学习任务,以具体學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语言运用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五、成果课
  成果课是整个课程的后期阶段,是学生读完整本书阅读后的成果展示与分享。成果交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成果交流课以促进学生阅读分享为目的,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思考与感悟。它更像是学生自己组织的一次文学沙龙,教师要把舞台和话语权还给学生。尤其是像《林海雪原》这种革命传统作品,不可避免地被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再加上作者写作水平的局限,艺术成就上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完成了文本的传统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如果学生对于其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甚至精神价值等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时,我们坚决不能一棒子打死,有道理的见解要给予鼓励,思想出现偏差的要加以引导。告诉学生,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烙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
  2.成果呈现形式要多样化
  鼓励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现成果,也是我们的一个小小创新。我们希望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选择通过写作表达,表演欲望强的同学可以出演舞台剧,有艺术设计天赋的同学设计手抄报也是不错的选择。学习期间很多同学写出了非常好的读后感甚至高水平的小论文,比如赵敏言同学写的《“男神”偶像——少建波》就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其中有一个小组自编自导自演了课本剧《舌战小炉匠》,虽然稚嫩,但也不失精彩。《舌战小炉匠》的宣传海报就是出自班里几位美术生之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结课之时,任课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表彰,把成果展示这一环节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评价的主体也不能少了学生,他们既是学习者、参与者,当然也可以是评价者。学生们以文字或者图片形式展现的成果,张贴在教室外面的“文化走廊”。这些文字以读后感、小论文为主,也有章节扩写和改编剧本,还有手抄报和宣传海报以及课本剧表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既要建立民主、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也要教会学生客观地表达观点,得体地陈述理由。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范锦荣、王锡婷、成颖《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当今时代十分重要的课题,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在人才培养方面格外重视德育教育。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全面负责一个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高中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因此必须重视对其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实践活动 德育 高中 班主任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71  班主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扩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阶段的阅读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 中学生 指导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13  阅读教
文本解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与关键。从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主体来看,文本解读又可分为“教师文本解读”与“学生文本解读”两种类型。然而因不同的阅读主体拥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人生经验以及学科素养储备等,以致教学实施层面往往造成对阅读文本的差异化理解。虽然课程改革在不断强调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但此处的“多元”是有“界”的,并且此处的“界”是以追求合理且恰当的教学解读为旨趣的。下面我们将从课堂教学的角度
摘 要: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有关学生的素质文化教育不可追求速成,要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素养。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分析,为广大教育同仁带来一些启发,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道德是一切文化的根本。随着时代的发展,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课本的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范围限制在课本之内,这样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许多教师认识到,整本书阅读也应被视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合理扩展语文教学内容。本文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式展开探讨,希望这种方法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
摘 要:群文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让书香润泽美好的心灵。  关键词:群文阅读 模式 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05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备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教材为立足点,具有明确的阅读方向,推动了学生阅读的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中的《送行》是英国散文家、剧评家、漫画家比尔博姆的一篇散文,它描写了生活中一个很少引人关注,但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送行”的场景。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温暖、亲切的送行员休伯特·勒罗的丰满形象,充满异域风情。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的挖掘上,或侧重探究文章主题、或侧重关注情节对比、或侧重纠结情意真假。其实,如果我们深入研读文本,就能从主人公勒罗身上获得许
《涉江采芙蓉》(以下简称《涉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歌。本单元是诗歌单元,所选诗歌分别是:《诗经》两首——《氓》和《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显然,这些诗歌是按照产生时代依次编排的。将五言诗《涉江》放在四言诗《诗经》两首之后,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四言诗到五言诗的变化过程,也符合教材编写者的编写目的:“学
摘 要:经典文化的教育乃是成为人的教育,从小就进行经典文化教育,也就是为了使一个人能够成为有文化内涵的人做好准备。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各种知识,拥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道德品质,这才是对学生实施教学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经典文化 国学教育 环境文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59  吴宓认为
马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古人出行、征战往往都离不开马。《红楼梦》中就有许多关于马的描写。这些描写遍布小说各处,若将与“马”相关的情节归纳起来加以解析,不仅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生活事态与社会场景,而且还可以看出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独到匠心。  一、宝玉偶然弃马乘车的深意  《红楼梦》主要是围绕发生在贾府即荣国府与宁国府的世事百态来透视封建显宦之家腐朽荒淫的本质的。贾府的人,上至贾母,下至丫鬟奴仆,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