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关注学生的发言!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插曲一]课前,教师如此引导学生“举手发言”!
  
  笔者曾到城区一中心小学借班上一节语文公开课。上课前,班主任说该班学生很调皮,上课不喜欢发言,新老师上课时更加随心所欲。为了能顺利地上好这节课,班主任就“举手发言”问题特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如果有把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你就把右手举得高高的,甚至可以站起来;如果只是有点会,你就端正地坐在位置上,把右手轻轻地举起;如果你不会回答,你就干脆不要举手,免得老师喊到你会很尴尬……”在这样引导下,课堂上学生举手发言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尽管我早有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宽松、平等的学习气氛,但仍不见“小手如林”的壮观场面,小手举得高高的少之甚少,而自认为自己不会回答问题的倒是“数不胜数”。可以肯定,要想学生积极地“举手发言”,不是靠某一节课就能解决问题的。虽然那节公开课不很完美,但也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一面,同时给了我深刻的启发——“举手发言”这一传统习惯应从平时抓起。
  
  [插曲二]课中,我们为“举手发言”而辩论!
  
  刚入学的儿童课上举手发言最积极,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举手发言的积极程度便每况愈下。笔者任教高年级语文时,尽管在激发学生举手发言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总会遇到冷清的课堂。有一次教学《真情的回报》一文,在引导学生解题、释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师生共同提炼研究专题:“我的真情表现在什么地方……”课文通俗易懂,教学也是轻松自然的。然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举手发言,气氛沉闷,致使预设的教学过程无法顺利地进行。于是我宣布围绕“举手发言”进行一场辩论。一听说要辩论,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简直就像换了一班学生。辩论开始了!
  辩论越来越激烈,双方为“举手发言”辩得面红耳赤,寸步不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小小辩论会,辩出了真知,辩出了心声,也辩出了课堂中应有的和谐气氛。结束辩论时,有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要让‘举手发言’成为一种习惯!”还有学生说:“让我们的课堂时时都像‘辩论会’那样精彩!”应该感谢这节特殊的语文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它使我和学生们收获了没有预约的精彩!
  
  [插曲三]课后,“举手发言”的同学有奖励!
  
  一位语文教师苦于平时每次上课都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一次上课之前特意拿出班队活动剩余的糖果,跟学生约定,只要上课积极举手发言,课后老师有奖励。“举手发言”竟然变成了“有奖发言”!其实,“举手发言”首先要求学生“有言可发”,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课堂期盼更多的学生举手发言,因为评价一堂课不仅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的要看学生学得怎样。
  
  [反思]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学会引导。教师上课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或向老师提问;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发言,特别要尊重学生的“插嘴”。“插嘴”是学生自愿回答的一种特殊表现,教师应灵活地对待,有时要适当抑制“插嘴”,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的回答机会;有时则要鼓励他们参与教学,允许“插嘴”,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价廉物美”的课程资源,关注这一课堂资源的开发,就能解决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并直接指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教师提问题的关键在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课堂提问要处理好“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之间的关系,达到有效。
  1.注意问题的清晰度。提问不能笼统抽象,也不能一次提出一连串问题,使问题变得模糊。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针对学生实际,又是放低难度,有时提高难度,体现认知水平。教师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做到因“人”而宜。
  2.努力扩大提问面。要让所有学生习惯于接受课堂提问。教师随机叫答主要倾向于少数优秀学生,这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笔者常常按座次、学号顺序或开火车等方式请学生回答问题,有时给予所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有时刻意地请中差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还有助于引导学生专心地参与教学活动。
  3.注意讲评的方式。课堂上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都应予以积极的反应,如口头表扬,或者奖励五角星、小卡片、游戏币等类似的东西,这些“小奖励”积累到一段时间就可以“购买”或“兑换”其他的“奖励”。为了鼓励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我在黑板左下方开辟了“举手发言排行榜”,每周评出三名“最佳发言者”,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
  
  三、组织开放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既有师生间的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进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教师除了精心准备讨论主题外,最关键的是通过讨论过程的指导,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性。
  讨论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可以发掘潜力,开发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个话题下体验交流的技巧,学会倾听,懂得何时插话、接话,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吸引别人关注自己,并接受自己的思想。不善讲话的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性格也会得到改变和逐步完善。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活动的愿望。”实施新课程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有效情境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一堂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导入设计和创设情景的作用是不
期刊
前不久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组算式:“1+1=2”“2=?”。细细琢磨,讲的不就是标准答案与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吗?  在我看来,中国的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大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来概括,即“1+1=2”。等号左边是权威,是宿命,是既定的一切,等号右边是唯一的僵死的答案。仔细想来,有时难免悲从中来——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样一道考题,即“2=?”。同样是运算,两者的开放性完全不同。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下面本人就小学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氛围很重要。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宜其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这既是学生学习知识
期刊
关注学生学习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引导无足轻重,反而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把准切入口,通过精心预设,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需要”,激发学生“再创造”的动力,更好的促进学生建构知识,形成学习能力。    一、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引导学生探究,让知识自然生长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程内容的设置严格地遵循了这一规律。新知与某些旧知扣得很紧,把新旧知识进行联结,知
期刊
《孔子游春》记叙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泗水对弟子们实施教育的故事,实际上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施教场景的真实再现。孔子上的课展示的是语文教育的原生态,与今活跃在语文教改前沿的那些特级教师们的课,有着惊人的相似和相通之处。那么,《孔子游春》蕴含着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呢?    一、语文即生活    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
期刊
《美国教学创意手册》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活动,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语文能力应首先把这种基本要素作为强调和培养的目标。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    一、
期刊
语言交流作为教育重要的方式,我们有理由赋予它们阳光和雨露的温暖和关怀,于是,我们把能够让教育充满温暖,让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灵动的语言,称之为“阳光语录”。在“阳光语录”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构思了四种类型:师生阳光语录、家校阳光语录、亲子阳光语录、伙伴阳光语录。实际上,这四种类型并不仅仅是一种平面化的对“阳光语录”的分类,而是真实地再现了我们研究的思路和思想的轨迹。    一、师生阳光语录活动的
期刊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学会“放大”和“缩小”,正确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正确认识学生身上的优点与缺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加以积极引导,使自己摆正心态,走出困扰,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享受到忙碌后的欣慰与快乐。    一、“放大”学生的点滴进步,“缩小”表扬的标准    许多班主任老师谈起自己的学生来,总能列出他们身上各种各样的不足来,而优点往往会被缺点所掩盖。在对学生的缺点提出批评的同时,是否
期刊
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力量,是净化孩子的心灵妙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做到心与心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犯了错的时候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并及时改正。我用“爱心”这把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锁,改变了一大批学困生。    案例    去年九月,我刚接了一个班。班上有个看上去很沉默的男孩,平时几乎不与同学交流,我多次找他谈话,也没什么效果。有一次上课,我请他回答一个非常简单
期刊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自湖南的某“神童”,十三岁上大学,十七岁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这位少年“天才”,后来却肄业。原因是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使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能力,不能胜任学业。  从这位母亲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心、不离不弃的关爱、全身心的呵护。但这位母亲所追求的“发展”则是被动的、扭曲的。她的“守护”最终成为孩子自由生长的桎梏,严重影响个体的成长。笔者认为,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