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墨教学随笔十则

来源 :中国中小学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一 直观感受
  那些被雕琢的粗糙石头,表情呆呆的,像极了小时候村里一起玩耍的呆头呆脑的玩伴,带着朴实和憨厚,不温不火地立在那里。
  石兽表面那些坑坑洼洼的痕迹,似乎能让人听到古代工匠们雕琢时的声音。石兽嘴角微微挑动,胡须毛发的纹理走向清晰,身体背部的弧线蓄势待发,“肉乎乎”的体态却散发着温和的气息。
  “老师,那个石兽像个老太太!”“这个家伙还没有睡醒吧?”那个“丑丑”的家伙瞪着眼睛想什么呢?或许是挨了批评,趴在那里反思吧?恐怕它太调皮,经常打架吧?
  当孩子们面对这些石兽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捕捉最直观的感受,不能把自己的审美强加给他们。笔下的墨色仿佛在细细触摸,在干湿之间体验那经历了日晒雨淋却仍稚拙天真的状态。


  其二 绘画与体验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比画画更吸引孩子的是在大自然里无忧无虑地玩耍。孩子们经历阳光、海浪、沙滩、海水浸湿衣服的洗礼,比在画室里参考图片作为素材时感受更加直接。海藻被推上海滩,变成了游戏的材料,小青石成了孩子们的礼物。他们自然而然地玩起石子,在沙滩上构建出城堡和长长的围墙。在游戏中,孩子们乐在其中,变成自我的主人,主宰着童话般的世界。
  其三 符号的运用
  孩子们在自然中有了亲身的体验,绘画便有话可说。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体验到的场景浓缩成生活中的形象,把自己的所见变成有意味的“符号”。每个人都可以借助这个符号来“说话”,符号成为自我表达的手段。
  我们经历的片段在重新组织后,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绘画变得无比自由。孩子们有了“生活”也就有表现的内容,灵感和创作冲动自然生发。


  其四 行动绘画
  玉米地的气质在丰收的欣喜与凋零的感伤之间游走,周围满是干燥的味道,在灼热的秋阳下给内心平添些许焦躁。所谓的手法与技术无须特意追寻,在这样的气氛里,艺术已经在悄然孕育。
  “这就是玉米吗?”“它闻起来是怎样的?”“要怎么画它们呢?”孩子们闻、摸、看、听,寻找着大自然的蛛丝马迹。
  当毛毡和画纸铺好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致也来了。线条由试探慢慢敞开,变得自信也自由。渐渐地,手的活动范围不够用了,胳膊甚至整个身体都参与进来。大家两人或三人一起,像是在完成一個大工程,分工协作,共享过程与成果。
  孩子们在绘画时加入整个身体的力量,线条更加充满了野性和生命力,有一种挣脱常规的自由和自在,这一切又不是毫无章法的涂鸦,更像是一曲生命的回响。
  其五 空白
  在生活中我们奔波忙碌,闲下来的时候很渴望一个安静独处的空间。戏曲中,战场上的锣鼓喧天、刀光剑影,敌不过一声“急刹”的重鼓,刹那间一切归于平静,声音断了,气氛却续得更紧,隐隐地酝酿着,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像极了画面中留白的作用。
  在儿童水墨教学中,孩子出于本能,喜欢把画面涂满,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提醒,留出一些空白。我常跟孩子们讲:一定要留一点“呼吸”的地方,不要全“堵”死了,不然还怎么“喘气”?
  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的训练重在开发孩子对“境”的想象,引导孩子能及时“停”下来,观照空白带给我们的想象和思考。
  其六 颜色的感受
  我:黑衣服给你什么感觉?


  孩子:甜蜜、城堡、花、美梦……
  我:这件白色的呢?
  孩子:山羊、干净、舒服、无聊、空荡、像一本书……
  孩子们描述的“空荡”和“像一本书”的感受着实让我震惊,其中蕴含着何等天然的艺术灵性啊。好的作品是带着“温度”的,从内心传递出来,非技术所能代替。好的技术、独特的形式,都需要注入情感才有意义。
  其七 胸无成竹
  既要画造型,又要不执着于造型,保持线本身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孩子用“没有目的”的态度来体味过程本身,是专注的体味,不关心结果,而在乎当下是否将心灵与纸对应起来。我最害怕的是“胸有成竹”的孩子,拿起笔就是一个模式化的造型。我希望看到的是“胸无成竹”,不要去画想好了的东西,而去画不可知的东西。这并不是故弄玄虚,你将为自己画出的东西而惊叹——这就是你潜在的一面,是隐藏的过去,也是感召的未来。
  其八 势
  面对画面,如同面对天地四方,驰骋周游,经营架构。小孩子往往敢于肆意涂画,气势也自在其中。大些的孩子反而有更多顾虑,因为怕画“坏”而畏手畏脚。古人有云:剑气伤人,意到笔先。整个画面要像一个“场”,要想把气“打”出去,笔就要“松开”,将力量“送”出去,让它们冲出画面,舒展心中浩然之气。
  其九 自我认知
  我想要引导孩子回归“感觉”,没有“感觉”,一切都无从下手。如何去“感觉”呢?首先要回到自己身上来,回到自己的眼睛里,自己的心里。不是其他人的,不是老师的,不是父母的,更不是课本上的,不是社会上流行的,而是你自己的,你内心需要的,这很重要。
  回到自己,要先让自己“松”下来。深深地吸气呼气,让整个身体放松下来,感受自己的背,自己的胳膊、手臂、手指,让它们从精神的控制中解脱出来。笔也要绵绵地握在手中,不要着急去达到某种目的,而是去“放弃”,沉浸在过程中,而“结果”往往令人惊喜。
  其十 传统
  我喜欢孩子那种纯净的状态,越小的孩子越是与外界“融为一体”地,他们感应外界的方式是全身感官的进入。
  早起,看到一些老人练太极,简单而重复的动作,慢慢缓缓的,暗含大道,推、开、转、立、蹲、扭、反,像极了引导孩子画画的方式,里面含有中国人自古而来的大智慧,我认为这便是“传统”。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价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1996年~2006年收治的69例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病例,其所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以治疗后Harris评分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性。 结果:手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优良率为84.3%,保守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优良率为77.5%。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疤痕子宫中期妊娠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两组均经羊膜腔注射利凡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引产术后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术后至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加米非司酮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更安全。  【关键词】利凡诺 米非司酮 疤痕子宫
期刊
【摘要】耐药结核病是当今全球结核控制工作中的迫切课题,耐药结核病(DR-TB)中多耐药结核病(MDR-TB)流行,结核病有可能再次成为不治之症,人类在21世纪面临较20世纪50年代中叶更严峻的结核病疫情。  【关键词】九痨霖 难治性肺结核    9 TB-l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tuberculosis clinical observation  
期刊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的历史虽算不上悠久,却在数百年的时间内为世界贡献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成就,孕育了无数艺术大师和经典艺术作品。就艺术作品而言,仅仅从分布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一“东”一“西”两座城市的四个博物馆,就可以窥见那藏于茫茫雪原下的艺术土壤是何等深厚。  一、国立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  莫斯科的国立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后简称“普希金博物馆”)于1912年开馆,收藏有近7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王氏韧带”[1]提紧附加眶膈脂肪移位固定眼袋成形机理及其远期美容效果。 方法:以“王氏韧带”(即眶肌筋膜韧带)提紧为基本方法辅以眶膈脂肪移位固定,消除眶下缘沟的术式,整复中老年眼袋135例。结果:本法手术135例眼袋,80例于术后1~3年间获得随访,无1例眼袋复发,眶下缘带沟消失,外形自然,无睑缘僵直和眼疲劳征。结论:“王氏韧带”提紧附加眶脂肪移位固定眼袋成形术弥补单纯眶肌筋膜
期刊
教材分析  “画说《大闹天宫》”是针对小学高年级段学生设计的一节“欣赏·评述”领域的美术课。内容由两部分组成,首先了解什么是动画片,再针对《大闹天宫》这部中国动画巨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本课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欣赏、分析、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动画片的起源、发展和分类,初步掌握欣赏动画片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备了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3例外生型脑干胶质瘤1例经翼点入路,2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术后一周行伽马刀放射治疗。结果:术中2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病理髓母细胞瘤1例,星行细胞瘤2级1例,星型细胞瘤2~3级1例,术后随访1年症状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对外生型脑干胶质瘤,呈局限性或囊性变者应积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伽马刀放射治疗可以提高
期刊
5月21日上午,北京儿童阅读周期间,人民美术出版社携手中国童书博览会,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儿童中心高级美术教师、全国义务教育聋校《美术》教材主编龙念南,为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的近百名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看!如何画故事”的主题讲座。  活动当天,拥有百年聋人教育历史的北京启喑实验学校礼堂内,近百名师生聚集一堂。龙念南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如何用视觉手法表达故
期刊
近年来,我科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商品名美满,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中重度痤疮,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102例,均为我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其中男55例,年龄16~29岁,平均24.2岁;女47例,年龄17~34岁,平均27.1岁。病程3个月至5.5年,平均3.4年。按pillsbury分类法,Ⅱ~Ⅳ度痤疮选为治疗组。其中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无肝肾功能
期刊
结核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对肺结核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彻底治愈患者,不仅在于恢复患者健康,而且是消除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重要措施。但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造成一定比例的复治传染源,且多为耐药病人,对病人个体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本文就古蔺县2005年结防机构接诊的59例复治涂阳病例成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为预防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形成、控制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