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实凝重 细读见真意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ngna9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家汪曾祺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法,活画出现代哲学史上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全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许多鲜活的细节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开来的,譬如:上课不脱呢帽,以奇怪的问题回答奇怪的提问,讲课时捏跳蚤玩,和斗鸡同桌进食,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等等。这些生动的细节,由形及神,突出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有趣。
  但是文章的创作主旨远不止于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把握领会作家的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我们琢磨“有趣”的背后是什么,还要理解文中的几处“闲笔”和“闲话”。
  先说说金先生的“有趣”。如:金先生上课不脱帽而请学生原谅体现了他尊重学生;耐心回答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以奇怪的问题回答奇怪的提问,表现出他的敬业乐业及机智幽默;沈从文先生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二者没有关系”的结论,可见他学术品格高,不屈从附和,不懂变通,不谙世故;在学生面前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养云南斗鸡并与之同桌用餐,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童心未泯,乐观天真;老年时,坐平板三轮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天真单纯、热爱生活……可见,这些貌似“有趣”的细节更展现出金岳霖先生的大师风范:尊重他人,品行纯正,敬业精神强,坚守学术阵地,学术品格高,不屈从附和;治学求精深,著述求精不求多,只写三本书;热爱生活,情感丰富,等等。
  再谈谈文中的几处“闲笔”和“闲话”。
  文中出现的“闲笔”大致有两处:一是文章在描写金岳霖的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二是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写他“现在成了洋人”,与作者仍有来往。这两处描寫,看似与金岳霖不甚相关,实则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比如说第一处“闲笔”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南联大“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闻、朱二先生只是“有一阵子”穿长袍和“一口钟”,而金先生却是“经常”穿夹克。大学者的穿着却像一个体育教员,不刻意包装自己,比闻、朱更有个性。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因为这里容得下各式各样的优秀人物。二是写出了西南联大生活艰苦但学术气氛很浓的现实。金岳霖先生经常穿一件黄夹克,即使天冷了,也仅仅“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闻一多先生穿的是式样过时的、亲戚送的旧夹袍,朱自清先生穿的是云南赶马人穿的“一口钟”。但无论生活条件怎么艰苦,西南联大的教学秩序依旧井然,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们体现了联大知识分子刚健有为的精神。学生们也能致力于学问、学术。后来联大许多毕业生(比如杨振宁、李政道、冯友兰等)学有成就,都应归功于联大的办学方针和校园学习风气。第三,作者借此赞扬了一批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联大教授。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的细节表现出政治环境的恶劣,更可见闻先生的正义敢言、不畏反动势力的品质。其时西南联大的爱国知识分子又何止闻先生一人呢!金先生也是以极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动力,在极其艰辛的抗战岁月里,创造了自己的极具特色的哲学体系。无怪乎人们把西南联大称为大后方的“精神圣地”。
  至于花那么多笔墨写王浩,一方面,金先生上课时用对话式教学方式与王浩交流,表现了金先生的独特教学风格,另一方面,王浩是金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王终成大器,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从一个侧面说明金先生没有看错人爱错人且育才有方,金先生为他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于王浩的率真行为更表现出他受金先生影响之大,而不仅仅是学问师承金先生。“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在金先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其最得意的高足之一殷福生(海光)于1944年,为抗战救国而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成为第一个从军的研究生。除王浩外,金先生在抗战期间还培养出冯契、殷福生和周礼全等年轻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细读之后挖掘出“有趣”背后的丰富信息,理解了文中的两处“闲笔”,就能明白作者说“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两句“闲话”的原因了;这样也更能把握文章的创作主旨了。
  再联系当今现实,中国大学少大师,追名逐利者甚多,何谈魅力!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而谓有大师也!而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却涌现了一大批像金先生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他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中国高教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形成了一种大学精神,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地总结和反思。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金岳霖先生》中丰富、精彩的细节不仅写出了金先生有趣的一面,更展现出他的大师风范,西南联大的校风学风,并引发我们对今天的高校教育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栏目责编:金正平)
其他文献
作文评改: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过程  写作教学是一个真实的活动过程。作文评改的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习作成品为媒介,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是完整而真实的。  那么现状是什么呢?大多的情形是,学生完成了作文的习作之后,评改完全交给了教师,这其实是一个并不完整而且低效的过程。批阅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教师累死累活地批改完作文,当作文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关注的不是老师的
期刊
为便于学生明确选材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将自己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进行作文训练。下面以此题为例,谈谈选材上的问题并小议对策。  一、挖掘素材价值  很多作文这样开头:“初二开学的第一天,大家都在教室里期待着新语文老师的到来。这时,一个小巧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她便是我们的汪老师。”作文后面便是泛泛而谈老师的特点或是与老师的交往。问及都写初次见面情景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这个情
期刊
世界经典名著《百年孤独》开篇有一段非常迷人的描写,神秘的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在表演了磁铁的神奇魔力后,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贵在唤醒,唤醒的不只是文本中文字的“视觉色彩”,还有潜伏在文本中的“情感姿态”。  《蔚蓝的王国》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两三笔一勾勒,大自然就散发出芬
期刊
这里的“写作评价”专指应试作文一类所谓不自由写作,并不包括学生的文学习作等自由写作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指对文章的描述性评语,也包括分数或等级评价。  说到写作评价,师生皆憷。老师发憷大多因劳动量“不堪负荷”;学生发憷是因为每次的评价(分数、评语)都“生死难卜”,而结果往往又“出人意料”。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存在种种误区,如,有的有分数无评价语,学生不知优劣何在;有的评价语语焉不详;有的评价忽视写作
期刊
授课:陆锋磊 点评:储建明  教学流程  师: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大家想必看过其中一两部。前阶段对于电影《小时代》的批判可谓白热化,而《小时代》目前的票房已经超过10亿,你怎么看這个现象?  生:我很不喜欢《小时代》系列电影,我觉得很烂。  师:“烂”是缺少理性的判断,请你谈谈怎么个“烂”法。  生:电影没有什么思想,演员除了颜值高没什么演技,郭敬明只是把粉丝拉进了电影院……  师:这
期刊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是唐诗中的名篇,然而,《锦瑟》写的究竟是什么?似乎所有读过它的人都会为这个问题所扰。它是政治讽喻诗还是情书,或者是抒发仕途失意之叹?无数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提出的无数猜想与推测,仿佛都能说得通,但又都没有绝对的证据。关于《锦瑟》的猜想似乎无法到达结论,永远只能停留在猜想。  然而结论是不是非常重要呢?或许并不。绝大部分读过《锦瑟》的人,首先会觉得它很美,并被它打动,即使并不明了它的
期刊
掌握文学美学知识,除了能开阔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素养外,还能够学以致用,有助于语文教材讲析、鉴赏。现以人教版、苏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文为例,说一些想法。  依照文学的审美特性对待中学古典诗文。先从一个例子入手,加以说明。细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发现时间和空间都有问题。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摊上事了。因其诗歌诋毁新法,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捕入狱,差点掉脑袋,这就是有名的“乌台
期刊
最近几年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和学校层面,“教育公平”都是热词,但毋庸讳言,政策践行的“最后一米”,不依赖于政策不依附于行政,最终是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堂中,能不能提升家长和学生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的幸福指数,还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自我校正,消弭授课班级内的“不公平”现象。一言以蔽之,评价践行教育公平的水准如何,观察老师课堂教学就很能说明问题。  1.师生互动机会的不公平  自
期刊
陶渊明《饮酒》(其五)与刘禹锡《陋室铭》,一为诗歌,一为骈文,看似无关,倘若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都善于用典。《饮酒》(其五)运用“心远”“采菊”“南山”等典故,而《陋室铭》则运用“素琴”“子云亭”“诸葛庐”“何陋之有”等典故。  “心远”源于“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而“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期刊
苏教版必修三中有一篇朱光潜先生的文章《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在文中列举了炼字的好例,也谈到改得不妥之例。  摘录如下:  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