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美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文学美学知识,除了能开阔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素养外,还能够学以致用,有助于语文教材讲析、鉴赏。现以人教版、苏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文为例,说一些想法。
  依照文学的审美特性对待中学古典诗文。先从一个例子入手,加以说明。细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发现时间和空间都有问题。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摊上事了。因其诗歌诋毁新法,他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捕入狱,差点掉脑袋,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经人多方奔走,免除苏轼死罪,于这年年底被贬为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是他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来到黄州贬所已有3年时间了。三国时赤壁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而谪居黄州的苏轼所游览的,是今湖北黄冈县城西的赤壁,地点明显不一致,但我们用文学美学知识,就可以解释通。这不是历史地理考古,而是文学审美创作,不能胶柱鼓瑟,关键是“怀古”。怀古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门类大项。“古”,古史、古人、古迹等是对象;“怀”,感怀、抒怀、咏怀等是主体,落点在“怀”字上。从这类诗(词)的审美属性来看,怀古仅是手段,伤今才是目的。鲁迅先生说得好:“‘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从这类诗(词)审美契机来看,它们都有一个触发的媒介,激活诗(词)人的思维、想象。相同或读音相近的地名,一下子就激活了苏轼的怀古之情,成为触发词人创作灵感和情绪的契机。同时,这首词中的“人道是”,口吻既有肯定,又带点存疑的意思,用语委婉。
  把空间地点的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时间的问题。词中写“小乔初嫁了”,实际上小乔初嫁,是在建安三年(198年)(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208年)(见《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周郎和小乔间的婚龄足有10年,差不多成了老夫老妻。小乔不是“初嫁了”,而是“早”嫁了。时间不对头,但时间问题也可以从文学美学上得以解决。既然是文学的审美创作,就有自身的特点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词人用此句,以艳压群芳的小乔初嫁、新婚燕尔陪衬周郎的风华正茂、雄姿英发,是词中的烘染手法。同时勾起读者对晚唐诗人杜牧《赤壁》诗的联想。杜牧的诗是这样写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诗的意思是说,假如不是“借东风”,说不定周郎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大小二乔被曹操当猎获品,掳到铜雀台去。苏轼意在引起读者对赤壁大战作用和意义的体认和领会。
  英雄美人,相互映衬,是中国历代文史作品的描述传统,司马迁的《史记》和京剧舞台现今还在演出的《霸王别姬》,秀了西楚霸王和美人虞姬的绝版配;苏东坡在此词中,则秀了周郎和小乔的绝版配,有着中国美学史的遗传因素。
  运用文学美学的知识解析中学古典诗文。就文讲文,不能算错,但有文学美学知识的指导和引领,可就不同了,它能开掘讲析的深度,发挥提升性的功能。如果教者对美学的“通感”知识一无所知,那么对选入语文教材中的白居易诗《琵琶行》、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刘鹗的小说《白妞说书》则无从下手。
  王安石的诗《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把艺术特点概括为诗情画意,拟人化手法等,都对;但“一顶帽子通用”,缺乏深度。如果我们发掘诗中的哲学—美学思想,就立马感到胜意迭出。
  这首写景诗,并不是宋代所常见的理趣诗或哲理诗,但是,倘若再钻进一层,就发现了此诗包藏中国哲学、美学的深刻思想。中国人的传统宇宙观影响了观照万物的视觉思维方式。《老子·二十五章》云:“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返也。《十六章》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易经》亦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这些论述体现了以内心意识为主体的空间观。以心灵为中心观照万物,则“无往”而不至,可又最终回“复”到心灵的观照点上。王安石的这首诗渐渐放大画面和徐徐推进镜头,由“茅檐长扫净无苔”到“花木成畦手自栽”到“一水护田将绿绕”,推进到一个阈限,则突然返归主体:“两山排闼送青来。”“来”的对象和目标是主体,即诗人。这是动的节律,却又以“茅檐长扫净无苔”,静的观照为前提,遂在往返过程中形成动静的秩序节奏。这种自然空间观,不是直线式的流逝穷尽,而是在来去往复中循环起伏,最终回归主体,“万物皆备于我”,罗织外在万物于自我的胸中。这一富于民族色彩的自然哲学、美学观影响了视觉审美方式,诗人就以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为内在视域,于是才有了“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绝妙审美,绝妙好诗!
  有的课文作者的原有主观意图和客观所显示的意义存在差距,例如《庖丁解牛》。《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目。这则寓言本意是讲“养生”,但是,我们一转换视角,它就成为一篇精妙的美学文章。它说的是审美自由、审美境界的大问题。审美是自由的,犹如庖丁解牛一样。正因为处在自由的状态中,简单的解牛动作就像音乐、舞蹈,动听、漂亮,因此,也就进入“游刃有余”的审美境界之中。同时,该文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美学命题:“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欲止而神欲行。”这个命题影响了整个中国美学史。
  中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斟酌和教学一线实践反馈而形成的千锤百炼的产品。当然,编者不是凭借美学教程来选篇目,但就艺术和美学而言,一部中学语文课本简直就是美学知识的教科书,课文明显体现或暗合了美学要素。举例于下:
  审美的主客体关系。明代作家魏学洢《核舟记》中核舟是客体,是作者所观照和审美的对象;没有客体“核舟”,就失去了主体的描述依据,就没有了《核舟记》。而没有主体的观察和描述,同样也没有《核舟记》。精妙绝伦的客体是前提,精细入微的主体是功能,主客体相结合就产生了玲珑剔透的美学小品。
  其他诸点,我们只是略作提示,读者可以自行发挥。审美移情,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审美意象,意中有象,象中含意,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审美敏感,一叶萌而知春,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审美距离,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审美间歇,像是戏剧的静场、绘画的空白、音乐的间歇,形成特有的审美节奏,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审美感知,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审美想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文体美学,如杜牧《阿房宫赋》,集中体现了赋的文体“铺采摛文”的特点。小说、戏剧作为叙事体文学,情节、结构、人物是三大构成要素,也是解读的三大切入点。例如对《柳毅传》重点分析人物柳毅、龙女、钱塘君;对《杨修之死》重点分析人物杨修、曹操。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仅要分析林冲这个人物,而且要揭示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看其步步被“逼上梁山”,走上反抗道路的历程。而这一点,就课文本身所提供的情节来讲析是不够的,还要组合起来,梳理小说中的前因后果,诸如烧香东岳庙、邂逅鲁智深、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害野猪林、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从而印证情节是性格发展史的小说美学原则。对《失街亭》,则根据毛宗岗所概括的“星移斗转,雨覆风翻”“不大惊则不大疑,不大疑则不大喜”等小说美学思想,重点解析情节的美学特征和读者的审美心理。对《促织》讲析情节的变幻莫测。对《宝玉挨打》讲析矛盾冲突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层次感。金圣叹批《水浒传》《西厢记》,毛宗岗批《三国演义》,脂砚斋批《红楼梦》,但明伦、冯镇峦批《聊斋志异》等,都提供了许多叙事体文学作品的美学原则、范畴、经验、手法等,可以开拓对单篇作品的视域和知识面,提升认知水平。
  采取文学美学的方法论开发中学诗文的解析思维。中国文学美学的最大特点,进而形成的最大优势是面对文本,从文本中概括属性、范畴、特征、规律,绝不凭空发论。在文本的提炼、概括过程中,其应用的方法论十分可取,纵横联系,反复比照。如诗话美学,随手拈来,纵意而谈,把前后代的诗歌现象、例句,组合在一起,加以论说。小说美学,金圣叹、毛宗岗都是在小说现象的解读基础上,概括一系列的“法”——小说美学特点。毛宗岗有惊人的记忆力,把整个《三国演义》糅合起来,把相隔几回甚至几十回的人物、事件,连接起来,说明一个美学原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效法或借鉴这种方法论,旨在开拓课文的思想广度,开掘课文的美学深度。现在谈谈其中的联系和比照两种方法。
  联系。同一作者相同文体的作品相联系,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和《记承天寺夜游》。
  同一作者不同文体的作品相联系,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记承天寺夜游》,了解苏轼在黄州期间的思想总倾向:搁置儒学,选择佛老。两篇作品是苏轼变化了的思想体现。
  不同作者同一审美对象,不同文体的作品相联系,如白居易诗《钱塘湖春行》和张岱《西湖七月半》。
  不同作者、不同作品,却有其中的联系线索,如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和全祖望《梅花岭记》两文有一个共同的贯串人物——史可法。
  联系作家作品及其流派的美学论述。如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和“性灵派”、姚鼐《登泰山记》和“桐城派”的美学思想相联系。
  联系作家作品及其特定的美学思想史。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不和六朝时期的玄学—美学相联系,就无法揭示其思想和美学特点。
  比照。不同时代、相同文体的作品比照。例如唐代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和宋代寇准的《江南春绝句》相比较,审美风貌一明丽,一暗淡,可以看出唐与宋的时代审美风格的差异。
  同一时代、同一文体、不同作者的作品比照。例如同一时期的作家都以柳敬亭为对象,张岱写有《柳敬亭说书》、吴伟业写有《柳敬亭传》、黄宗羲写有《柳敬亭传》。三篇文章相比较,可以看出黄宗羲的作品居上首。张、吴局限于柳的说书艺术,黄却联系明末家国兴亡的历史巨痛;黄作沉郁顿挫、悲壮慷慨,审美内容和形式上比张、吴更有厚度和力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上期“动向”栏目分析了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书写”的特殊意义,这一期则着眼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精神导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文学评论中容易被忽视的是,将二人深刻联系起来的纽带不仅在于“复调”这一形式,还在于二者在精神追求方面的类同——他们同为灵魂拷问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不吝于承认俄罗斯文学传统对她的滋养,她将白俄罗斯作家阿达莫维奇引为导师;她也乐
期刊
散文自由活泼,素有“文学的轻骑兵”的称号,它可以写人叙事,可以写景状物,可以抒情,可以说理,但无论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它的基本特点是不变的,即“形散而神不散”。近日再读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一文,对散文的特点感受更深。全文选取了金岳霖先生平日的琐事,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真实的“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的形象,可谓人物传记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人物传记性
期刊
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此次公布的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减少了三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了7个。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介绍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期刊
宗璞,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原名冯钟璞,常用笔名宗璞,原籍河南省唐河县,1928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小说家与散文家。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还有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南渡记》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她因发表于1957年第7期《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红豆》而出名。这篇作品适逢“反右”的政治运动,被指认为表
期刊
作文评改: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过程  写作教学是一个真实的活动过程。作文评改的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习作成品为媒介,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是完整而真实的。  那么现状是什么呢?大多的情形是,学生完成了作文的习作之后,评改完全交给了教师,这其实是一个并不完整而且低效的过程。批阅作文成了语文教师最为沉重的负担之一。教师累死累活地批改完作文,当作文发到学生手中的时候,学生关注的不是老师的
期刊
为便于学生明确选材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将自己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进行作文训练。下面以此题为例,谈谈选材上的问题并小议对策。  一、挖掘素材价值  很多作文这样开头:“初二开学的第一天,大家都在教室里期待着新语文老师的到来。这时,一个小巧的身影走进了教室,她便是我们的汪老师。”作文后面便是泛泛而谈老师的特点或是与老师的交往。问及都写初次见面情景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这个情
期刊
世界经典名著《百年孤独》开篇有一段非常迷人的描写,神秘的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在表演了磁铁的神奇魔力后,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语文阅读教学,贵在唤醒,唤醒的不只是文本中文字的“视觉色彩”,还有潜伏在文本中的“情感姿态”。  《蔚蓝的王国》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两三笔一勾勒,大自然就散发出芬
期刊
这里的“写作评价”专指应试作文一类所谓不自由写作,并不包括学生的文学习作等自由写作的评价。“评价”一方面指对文章的描述性评语,也包括分数或等级评价。  说到写作评价,师生皆憷。老师发憷大多因劳动量“不堪负荷”;学生发憷是因为每次的评价(分数、评语)都“生死难卜”,而结果往往又“出人意料”。在实际操作中,评价存在种种误区,如,有的有分数无评价语,学生不知优劣何在;有的评价语语焉不详;有的评价忽视写作
期刊
授课:陆锋磊 点评:储建明  教学流程  师: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大家想必看过其中一两部。前阶段对于电影《小时代》的批判可谓白热化,而《小时代》目前的票房已经超过10亿,你怎么看這个现象?  生:我很不喜欢《小时代》系列电影,我觉得很烂。  师:“烂”是缺少理性的判断,请你谈谈怎么个“烂”法。  生:电影没有什么思想,演员除了颜值高没什么演技,郭敬明只是把粉丝拉进了电影院……  师:这
期刊
李商隐的《锦瑟》无疑是唐诗中的名篇,然而,《锦瑟》写的究竟是什么?似乎所有读过它的人都会为这个问题所扰。它是政治讽喻诗还是情书,或者是抒发仕途失意之叹?无数研究者从各种角度提出的无数猜想与推测,仿佛都能说得通,但又都没有绝对的证据。关于《锦瑟》的猜想似乎无法到达结论,永远只能停留在猜想。  然而结论是不是非常重要呢?或许并不。绝大部分读过《锦瑟》的人,首先会觉得它很美,并被它打动,即使并不明了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