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转换生成语法对尤金·奈达翻译理论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1957年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尤金·奈达借鉴了转换生成学说,并创造性地把它运用到翻译理论中。本文从乔姆斯基的理论出发,讨论二者的紧密联系,揭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 逆转换 动态对等
  一、引言
  近代以来,西方翻译理论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1]。翻译理论研究迎来语言学转向——每一种翻译理论都是以某种语言学思想为理论基础。1957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中提出转换生成语法,标志着西方语言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尤金·奈达在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成功地将其和翻译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创建了“逆转换”、“动态对等”一系列重要概念。由此可见,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对奈达的影响深刻地反映出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紧密结合。下面将从乔姆斯基的理论出发,讨论二者的紧密联系,揭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重大影响。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在乔姆斯基以前,西方语言学家将研究视角集中于语言的共时结构,侧重于对语言现象的描写,特别是对语言系统的精密描写。转换成语法改变了以描写为主、侧重语言共时结构的传统研究观念,将视角放在阐释人类的语言能力上。在某种程度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一场语言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乔姆斯基在《句法结构》一书中详细地阐释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涵。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体系虽然庞杂,但核心思想很简单:语言不是人脑以外的东西,而是人生来就有的思维行为[2]。在《语言理论的若干问题》一书中,乔姆斯基提出了“深层结构”概念。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应用语言知识的天赋。语言学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语言能力,研究人脑中的语言知识[3]。
  具体来说,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句法部分,这其中可以进一步分为基础部分和转化部分。基础部分主要描写语言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进而构成语言的深层结构。转换部分则由转换规则组成,句法部分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构成表层结构。第二是语义部分,即解释句子深层结构中所包含的语义。第三是语音部分,即句子凭借语音最后达到句子的表层结构。所以,在乔姆斯基看来,任何一个句子都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规则和表层结构三部分组成。将语言分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是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有益尝试。拨开千变万化的表层结构,人们可以看到隐藏在语言深处的深层结构。转换规则的运用则使人们原本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的“非理性”的位移变得有章可循。
  三、奈达的翻译理论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不仅给语言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直接推动了奈达翻译理论的构建。“奈达在阐释自己的理论时借用了乔姆斯基的理论模式,其中包括人脑的固有结构的概念、转换生成规则以及将表层符号将表层符号认做一种次要的表象的观点等的观点等”[4]。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启发,奈达认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中蕴含语言的普遍规律。从深层结构的维度观察人类语言,会发现形形色色的人类语言背后实则埋藏具有普遍意义的语义规则。人类语言在语义层面的共通性和相似性正是翻译得以进行的基础。
  基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结合自身的理论实践,奈达提出“逆转换”和“动态对等”两个重要概念。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机制可以得到其表层结构,然而,在翻译时,译者可以对源语言进行解构,逆向运用转换机制,即从源语言的表层结构追溯到深层结构,进而得出源语言的核心语义。由于人类语言在深层结构层面具有相似性,译者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和源语言语义对应的深层结构,再通过转换规则得出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逆转换得以实现的关键之处在于人类语言在深层结构具有相似性。因此,在从源语言到目的语的转换过程中要始终牢牢抓住双方的深层结构,进而实现双方在深层结构上的对等,由此推导出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和语境要求的表层结构。
  奈达的另一重要概念——动态对等则借鉴了“读者反应”理论。如果说逆转换强调的是翻译过程的话,那么动态对等注重的则是翻译结果,即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动态对等是指基于源语言和目的语双方深层结构所具有的相似性,由逆转换机制得出的译文,可以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言读者一样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受。动态对等的独特之处在于,翻译行为最后应以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作为归依。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接受程度,从读者的角度观照翻译,这是动态对等在理论上的一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动态对等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与否及其实现程度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翻译质量的高低。因此,动态对等是衡量逆转换是否正确、翻译是否成功的一把标尺。译者在翻译中不仅要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取得表层结构上的形式对等,更要实现双方在深层结构上的动态对等。
  四、结语
  转换生成语法作为语言学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奈达在结合自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转换生成语法融入自身翻译理论构建,他的逆转换和动态对等成功地将语言学概念融入到翻译实践中,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谭裁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2]谢媛媛.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的翻译思想.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2(6).
  [3]N.Chomsky.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MA:MIT Press,1965.
  [4]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备课时要想到哪些知识与哪些生活相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到,尽量做到在实际情景中融入数学知识,而不是干巴巴地就知识讲知识。只有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贴近的时候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进入学习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强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数学 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念随之发生了深刻
摘 要: 当今的教育正在全面推进深化课堂改革,一线教师,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改革课堂,打造高效课堂,责无旁贷。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学进行深入批评的基础上,曾对课堂上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增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增进者”,其角色特色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撑,发明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培育学生的自律能力”,为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引
摘 要: 本研究根据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的实验特点,从不断完善大纲、实验项目,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实验空间,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取得的一定成效为昆虫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普通昆虫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普通昆虫学实验是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植物保护、森林保护、蚕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和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农业昆虫学、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植物化学保护等后续专业课程的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所编教材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贯彻德育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寓情感于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要把作文教学打造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平台,努力把中华传承美德、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现代型人才。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方式  正其身,端其行,必先净其心。一个
摘 要: 教育实习是教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必经之路,德国是最早开展教师教育的国家之一,其关于教育实习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对中德两国教育实习阶段的时间、教育内容和评价机制进行比较,得出德国的教育实习对我国的三点启示:我国应延长实习时间、丰富实习阶段的教育内容、严格实习评价机制。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德国 比较 启示  教师教育实习阶段,即指在教师教育领域,师范生为承担教学公职而做准备和开
摘 要: 本文根据非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及农业生产的实际,通过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从授课时间、理论与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的初步探索,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为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 非植保专业 《农业昆虫学》 教学改革  农业昆虫学是针对农学、种子等非植保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昆虫学基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针对以往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种种弊端积极进行调整,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更要积极改变教学的理念,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新需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改变传统的课堂角色分配,保障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兴趣培养、教学方法创新等多种途径,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发挥广播优势争创新闻精品———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节目评析李向明参加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广播节目整体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并出现一些优秀作品,其基本特征是:较好地
摘 要: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运用知识进行发现与创造的创新型人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开展兴趣导学、问题导学、质疑问难,带领学生打开创新之门,走进探究的世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兴趣导学 问题导学 质疑问难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摘 要: 学生应该做到按照要求准确地默写出相关内容。但在实际默写过程中,很多同学经常出现错别字,无论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还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甚至是中考。古诗词默写书写错误,不仅影响学生考试成绩更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初中生古诗文默写常见错别字的调查,探究分析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类型,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深入探究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古诗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