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雅:如果我退休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我也成了头童齿豁,形神衰朽的老家伙,心血来潮参加一年一度的校友聚会,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看着昔日的学生和同事,回想自己是怎样成了现在的样子。我想那时我应该已经变成了一个他人眼里更好的人。“树小墙新画不古”,过去有人这么嘲笑我,如今我再也不用担心人们再这样评价我了。
  细节
  昔日齐景公游牛山,北望国都,就痛哭流涕了: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滂滂去此国而死乎?晏子笑他,哭个屁啊,这不过是人事代谢,要是过去的国君没有死,怎么能轮得到你呢?尽管晏子看得通透,可齐景公那种倏忽而来的时光悲叹,实在也是寻常人的毛病。那种蓬勃的眷恋,是足以使人珍视过去而心生喟叹的。
  毫无疑问我也是这样热爱这校园和日复一日的市井生活。我走马观花历经了许多人事,我不再需要骑虎难下进退失据,但还保留着一些异想天开和忘乎所以。我会时常想起那些不尴不尬的过去,为稻梁谋的生活怎么能过得波澜壮阔呢。我所希望得到的对我付出的殷勤不屑一顾,我所不愿拥有的却始终步步相随。小镇姑娘终于站到了母校的讲台,来不及口若悬河就被现实击打得颤颤巍巍不知所措;终于学会了条分缕析地教学生如何应对考试,把课上得味同嚼蜡引以为耻时,学生却恍然顿悟甘之如饴。
  还有那些断断续续的离别。送新疆班同学回乡的乌鲁木齐车站,一张张欢笑的灿烂的脸和现学的维语“活西”(再见);最后一节课,听着《闪亮的日子》,在幻灯片的切换中默默从后门离开时突然听到的一两声抽泣;临上考场,炎炎烈日下他们回我深深浅浅的一个个拥抱和微笑。
  还会想起有一年,我收到的那份礼物。是一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记录了三年来一个少年关于诗歌的往事。上面写着,献给2004-2007年的张艺雅老师以及以后的张艺雅老师。那些诗歌,有一些是曾被我自以为是地指责过的,一些是我满心欢喜地接纳过的,还有一些,我从未见过。它们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少年苍白仓皇的脸消失了。美好短暂的清晨,踮起脚尖的孩子,陈述者和承受者,以及所有过去零散的记忆,红色黑色的评语,断断续续的对话,都在这长短句的安慰里。
  我给他无用的规则,他却给我现世的温暖。我不曾深入过他的内心。只是那些句子,关于爱、成长和尘世的各种意象,延长了我们的记忆。我们之间互相撑持的,不过是对诗歌的热爱罢了。除了那些句子,我总希望还有什么是能延续下去的,即使将来更多静默的时光无法增补我们错失的畅谈。
  诗集最后一页,少年写道,“我的目光所及,我的呼吸以及日夜交替的喘息,并不能完全形成文字。同样,那些业已成型的长长短短的句子,也渐渐远离我所熟悉的模样。我试图还原他们的真实面貌,并不能如愿。但这已是一大部分了,足以长成一棵树。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日子,您会偶然发现它,抽出它,翻动几个句子,想起那个写诗的男生。想起他。想起他的名字。”
  我再翻动它的时候已经老了,但我的确清晰地记得这个男生的名字,和他注视我的眼睛。我仍然因为拥有他们和那些温暖湿润的细节而热泪盈眶。
  你往何处去
  “每日学那些不切实际的‘屠龙术’有什么用?”“买菜用不着函数,吃东西需要知道反射弧吗?”“就算把茴香豆的‘茴’字玩转了,孔乙己也没有出人头地啊。”——屠龙术看上去的确是个笑话,究竟要到哪里去找龙来杀?少年们常常这样那样地问我,那时我还尚未头白,每次苦口婆心却总是被噎得哑口。如果我退休了,也许我会好好想一想,孩子们的怀疑和愤怒究竟要从哪里得到出口。
  大概我们活在世上都不过是想过得有趣些。清代有本笑话书,叫做《笑倒》,里面有位老塾师,教学生读《孟子》时,讲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三句,只用了九个字——“咚咚咚,杀杀杀,跑跑跑”。这位老先生要搁现在,非得把咱们这些成天庖丁解牛似的老师们气疯不可。毕竟文章千古事,身为人师,怎可如此不着四六呢。
  在老师们看来,教学这么随性可不行。它是个技术活儿。好比读诗吧,随随便便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李白自恋,“安得广厦千万间”是杜甫自虐,“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柳永自暴自弃——怎么能得分呢。必须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运用几个术语、按照几个步骤、完成几种规范。这样看来,尽管老先生的学问高下不能立判,但这么有喜感的老头儿想必比那条分缕析的教书匠更叫人喜欢。当真假模假式地照本宣科或语重心长起来——“弃甲曳兵而走”的“而”应该是表修饰的啊——自己都觉得无趣极了。
  说起来,数十年校园内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了。像是金庸小说笔下的宋人,“你有金兀术,我有岳元帅;你有拐子马,我有钩镰枪;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看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则心酸又无奈。这边厢老师们辛辛苦苦碎零零拉扯扯哪得周详,那边厢学子们一脸无辜听得嘈切切是何人对我言讲。实在太委屈,只好学学梁惠王,叹口气道: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这样按部就班的人生,该有多么乏善可陈。每一天竟过得如此相似,生活被各种壁垒包围,挥起拳头,却找不到敌人。热血被用错了地方,变成鸡血;热情失去理智,便成了弱智。鲁迅先生说,这就叫“无物之阵”啊。
  显克微支在《你往何处去》里,描述了圣徒彼得的故事。彼得在逃离罗马的路上遇见了耶稣。他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耶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彼得明白耶稣的启示,便返回罗马。殉难前的彼得说,那美好的仗我已打过了,当走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多年后,洒满殉道之血的罗马成了上帝之城。
  人生当然大可不必这样悲壮的牺牲,然而从沉沦中萌生觉醒,于失望中诞生希望的情怀和斗志不可少的。西西弗斯每天把沉重的大石推到陡峭的山上,再眼睁睁看这石头滚到山脚下。他永远地,没有任何希望地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毫无意义的动作。人生,如果就是这样一个无望的过程,怎么办?教室前排那个终日埋头苦读的女生听完后,失望地问。
  除非蔑视结果,勇敢担当,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说。彼得信了主,得了道,被反钉在十字架上,从此不必纠结和迷茫。因为使徒满有的信心和爱,凯撒的罗马消亡了,而殉道者的罗马永存。我们去哪里找救世主呢?屠龙术用来杀鸡宰羊,难免大材小用,拿来怡情养志更要被实用主义者耻笑,不过,反正已然“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用这门绝世武功干点儿什么不好呢,谁说非得一定用它来屠龙?   ——这样消解那些怒气冲冲对吗?我一点儿都不确信。可是,容我退后几步,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不再是神经质的中年,当年那些乱草丛生的心绪已经日渐式微。我包容了那些没完没了的幽怨和感怀。那么多孩子幻想前程远大,我为他们制造了虚构的气场,他们会在爱里学会爱,从相信里学会成长。窗前那棵老木棉迎风飘摇不再使我怅然了,我生出了亟待抒发的心安理得。
  摩西的手杖
  “左手北大,右手清华。”有位退休后的名师在微博上写道。那份骄傲值得尊敬,不过假如一位教育者竟把这当成一生教育的乐趣和意义所在,是不是可以觉得他的乐趣过于浅薄,意义也太过实用呢?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回首时我才发现,我们对快乐和成功的判断竟都要这样蒙上实用主义的色彩。当条分缕析的肢解使完整的意境也支离破碎,教学固然看上去更得心应手,可是美感丧失殆尽,生动的变枯燥,高尚的变鄙俗。我们要把那些充满梦想的天真少年训练成面无表情听课、一字不漏记板书的机器吗?这样无味的读书带给他们的,只是无尽的疲惫和压力罢了。
  我想起一位在课前三分钟介绍《笑傲江湖》的男生。他说《笑傲江湖》里的东方不败,为了练“葵花宝典”,不惜挥刀自宫。当然自我阉割后,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最终练就了绝世武功,无人能敌。还有一个人,叫做岳不群,仙风道骨,闪亮登场,可惜他也自宫了,只是每天要粘假胡子装男人,“君子剑”成了伪君子剑。还有一个林平之,尚算天真的纨绔阔少,经历灭门巨变的血泪人生,只好也引刀自宫,开始复仇的不归路。这么一个自宫三人组,告诉我们为了武功盖世傲视群雄,只好做出些牺牲,只是这牺牲不但尴尬而且惨烈——老师你说,宫还是不宫?——瞧这个问题问的,莎士比亚也没有办法回答吧。
  年轻的时候,真喜欢看武侠小说啊,热血江湖,快意恩仇。我不想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我确切地知道,《笑傲江湖》里除了他们,还有令狐冲的,侠义率真,天性又豁达,再多的磨难也不过杯酒释怀,不但有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还自学了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只有他才真能“笑傲江湖”。可惜这些个高手,说到底都是小说里的人物,当不得真的。
  而我们所要面对的人生始终那样尴尬。社会凶险难测,竞争又激烈,像别里科夫一样,孩子们把自己关进各种各样的套子里,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希望这样那样的约束带来更光明的未来。
  当他们怀揣美好的梦想,背负亲人的重托,一开始总是要胸怀远大的,无奈时不时觉得自己周围荆棘丛生,而自己的手中竟然空空如也,未来也在这片杂草中失了方向。又不能像潇洒哥那样,稍不如意就“画个圈圈诅咒你”;也不能像水冰月,动不动代表月亮消灭点什么。空有抱负的少年总喜欢到处触景生情。看嘛,台上唾沫横飞的老师,台下睡意正酣的同桌,夏天闹的人心烦的鸣蝉,冬日风咻咻叫的小城,清晨后山寺院里的寥落钟声,傍晚吹来的狗屎味的凉风……很容易,日子就过得凌空蹈虚,慢慢地,就该对一切毫无兴趣了。
  但我知道,有些道理就像沟渠一样,有一天会融会贯通。我纵容他们壮志骄阳,势不可当,把一切静如止水过得既浊且闹。我知道终有一日,他们也能有一把摩西那样遇难呈祥的手杖。《出埃及记》里,犹太先知摩西一到红海边,就伸出手杖劈开海水,一条崭新的旱道出现了,以色列人顺着这条大道到达光明的充满希望的彼岸。这柄神奇的权杖,还能化而为蛇甚至令石头涌出清泉,这就是摩西对耶和华的信念召唤来的神力。它其实不过是哆啦A梦百宝袋中的一个小小道具罢了。尽管尚未将之牢牢握在手中,可是拥有它未必是什么难事。多年后手握权杖,那些在痛苦的黑暗和欢乐的曙光中不安挣扎的年轻人,会知道绝世武功如果用来对付考试,似乎没有那么多招。但那样练就的“武功”,并未真正“打通任督二脉”。他们会明白,功利的尽管归于功利,人文的要回到人文。有时我们追求意义,却未必需要解决问题。如果他们没有成长成“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的人,他们还会明白,过去那些微薄的力量怎样化成吉光片羽,那些成功的光风霁月本就其来有自。
  前辈们离开校园时对我说,看,从此以后我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好像还是没有故事。生病的时候我根本不坚持工作;学生问问题时我也不总是很耐烦;参加教学比赛我一点儿也不积极;领导找我谈心我甚至有时候要愤然离席。我的日常是不值一提毫无杀伤力的鸡零狗碎。“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鲁迅先生说得真没错。没有那么多岁月埋进土里就变成琥珀的,最多就是沤成肥,长棵狗尾巴草,再迎风摇啊摇。我不是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没有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大概是雨水,噼里啪啦乱下,也许滋养了几株禾苗,也许落在地上新晴就干掉。就只是这样,真没有什么故事啊。
  但人生无有回头路,另立山头又不容易。我想我会喜欢这样没有故事的自己。现在,突然有了大把时间需要打发。当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好为人师,但我应该还是会理直气壮地走在校园里,也许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婆妈,但我要坐在校园的长椅上,整天东看西看,细细想想,“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灌溉了一些心灵。说不定当年教过的那些孩子,变成大腹便便男和鸡毛蒜皮妇——可是多好啊,他们看我时依然温情脉脉,依然可以继续光彩照人的小清新,可以闲谈被压抑的满腹牢骚,可以回忆起那些马不停蹄的奋笔疾书和故作深沉的豁然开朗。我希望经过岁月的濯洗,我的步履蹒跚,但却比从前更为坚定。我希望所有的孩子热情多于煽情,欢笑大过唏嘘。我不想再和他们谈论世界,我愿意他们看见更好的我。我愿意他们以为我仍是一名战士,像李宗盛唱的那样,向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至死方休。
  (作者单位:厦门同安一中)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作业是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任务。作业改革的本质是对作业功能的拓展。浙江省特级教师刘善娜主持的“发展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研究是作业改革典型的代表。数学探究性作业关注过程性表达,关注思考过程的自我审视与反思。团队在总结前期成果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又启动了探究性作业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研究将数学作业融汇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以促使课堂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
从石缝中钻出的小草,总是格外引人注意;生长在沙漠里的仙人掌,愈发显得毅力坚挺;绽放在悬崖边上的雪莲,更是弥足珍贵。在大自然中,具有坚韧品性的植物总是更有生命力。人亦是如此,如富兰克林所说“惟坚韧者始能遂其志。”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刘建平,出生于普通农家。幼年时说话很迟,口齿不清;十岁时,父亲病故,饥寒交迫;高考时档案失踪,高分落榜。逆境锻造了刘建平的坚韧,他凭着这份坚韧,成
一、老骟  老骟是二舅家的一头牛。黑色,本没名,9岁时遇“文革”停课,我去二舅家放牧它时,就随口给它取了这个名字。说是随口,其实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一是当时老骟已经老态龙钟,二是它是一头骟过的公牛,三是它的性情特温顺,当地话把温顺叫做“纯善”,所以“老骟”者,也有“老善”的含义。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叫它“老骟”时,没有一个人反对。二舅、二舅娘、大老表等一家老小,全都叫它“老骟”。  印象最深的是阳春
【摘 要】在提倡“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当下,“课前小研究”“前置性学习”等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模式日趋流行,研究单上的“个性化理解”层出不穷。“学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看似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实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努力实现角色的三重蜕变。  【关键词】数学本质;知识联系;认知结构  一、第一重蜕变:聚焦数学本质,打好教学研究“主战役”  “学为中心”的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没读过朱大可这篇《必须终结“标准答案时代”》,可能很难以想象在当今中国中小学校的课堂里、作业中和试卷上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标准答案”是多么的“迂腐、粗暴和荒谬”。譬如回答“三国故事里谁最有智慧”这个问题时,你答“诸葛亮”算对,答“孔明”就算错——对这一奇葩的答案,除了苦笑,你还能说什么?  《必须终结“标准答案时代”》剖析了“标准答案”主导教育教学这一现状的后果及其根源。其
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进行师德先进、模范的评选表彰、树典型等活动,还要进行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先进事迹展播、宣传等。对于表现突出的师德模范不仅要录专题片,还要让他们下乡镇基层学校进行师德巡回演讲,让良好师德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从老师们的演讲和各级宣传材料中可以发现,这些入选师德先进典型的个人事迹十分“典型”、“突出”,令人震撼,材料悲情、悲苦,事迹高、大、上,情节却大同小异。都是讲教师一心为了孩
每个父亲,在女儿十八岁的时候,都有为她写一本书的冲动。现在,轮到我做这件事了。  你应该还记得,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问你一个问题:你长大后喜欢干什么?  第一次问,是在去日本游玩的歌诗达邮轮上,你小学一年级。你的回答是,游戏机房的收银员。那些天,你在邮轮的游戏机房里玩疯了,隔三岔五,就跑来向我要零钱,然后奔去收银小姐那里换游戏币。后来,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这个问题。  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换自己的“理想
一个鸡蛋从外面打开是食物,从里面打开是生命。在以核心素养为主导,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而是若干年后,我们的教育留给他们的是什么?这才是核心素养的要义所在,也即学生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合理的情景化分析,
2021年7月11日至18日,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将在中国上海召开。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简称ICME)是在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目前国际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其宗旨为展示全球数学教育的最新进展,交流全球数学教育问题的相关信息,探讨数学学科最新进
之一:当妈后从漫不经心到步步精心  从前,我是一个不爱操心的人,是一个特沉得住气的人,说句好听点的呢,是稳重,说得偏点呢,那就叫慢性子。凡事都不急,凡事也不在意,漫不经心是我当时的最好的写照。  每天,我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论春夏至秋冬。我除了自己的爱好之外,对于交际往来,对于人情世故看得很淡,淡到漫不经心的程度。就是成婚后,至于自己有一个什么的将来,虽然也有过良好的设想,但从来没有给定位要做一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