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次考试结束后,总有同学预估自己考得很好,所有的题感觉写的都对,但实际得分并不理想,甚至与自己的预估分相距甚远。在讲评试卷时,很多学生感慨,这几道题我都背过了,为什么没拿满分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
关键词:政治;表达能力;专业术语;规范答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学科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考查最终要通过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规范作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遍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下面主要探讨学生答题不规范的表现、主要原因及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对策。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1.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会出现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比如说,答案有三点,学生只答出了其中的一点。
二是不会有效利用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點。
三是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答案中只写了原理、知识点,基本是原理的简单罗列,就像是答数学题写了一堆公式,没有联系材料本身,即理论联系实际。
四是缺乏逻辑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导致语言混乱、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有的学生答题没有要点标号,或是标号不规范、层次不清,让阅卷老师分不出答案要点来,往往该得的分数得不到。
五是视野狭窄,考虑不周,答题不全。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仅从一个角度详细论述,导致丢分严重。
2.口语化现象严重,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或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
一是学科知识不够扎实,记不住、记不清专业术语。
二是担心答不全,长篇大论,有用没用的写了一大片,没有关键词,找不到有价值的内容。
3.卷面书写不规范。
一是个别学生答题字迹潦草,卷面模糊不清,超出答题的规定范围,造成阅卷老师要么看不清答案,要么看不全答案。有的学生书写的时候不不分段、不分要点,一个题目一大块;答题时怕扣分,啰啰嗦嗦,不管有用没用,写满为止,阅卷十分困难。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划一段,或把写错的字涂成黑球,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必然得不了高分,老师在这样的答卷中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二是错别字现象严重,关键字写错,导致不得分。例如把法治写成法制,把权利写成权力,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写成权利保障法,或写成权益保证法。
二、答题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书本概念、原理等不熟悉,答题时往往找不到对应的知识点,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或者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导致语言不规范、材料和观点不相符等现象。
2.文字表达能力不强。有些学生能够想出问题的答案,但是由于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把自己思维过程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
3.审题能力不高。一是由于以往记忆的干扰而造成审题失误,一旦考试中出现似曾相识的题目,学生如获至宝,马上找到原有试卷,不做对比分析,全盘照抄。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或者不知道如何审题,只是粗略的把材料和问题浏览一遍便开始答题,往往容易造成跑题,答非所问。
4.缺乏必要的解题方法指导。对考试来说,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运用科学的答题方法,其效果胜过做很多的题。但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中,老师往往就是给学生纠正答案,而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传授一些正确答题的方法。
总之,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表面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指导不到位。
三、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对策
1.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基础知识薄弱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知识结构,一是夯实基础知识。二是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三是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会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训练。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作答时必须要理论(知识点)联系材料本身。
3.明确规范要求,条理段点层次分明。从平时作业、检测就做出规范要求,对无条理、逗号到底、层次不清的答卷要扣分,并注明扣分的原因。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也可强迫学生先定好条条框框,按照“①②③”或“首先、其次、再次”等模式去叙述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养成习惯。另外要把握内在联系,按逻辑层层推进。增强语言逻辑性是答题高水平的表现,也能提高成绩。并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4.使用课本语言(专业术语),克服随意。改变答题口语化的根本在于对课本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除平时加强学生对课本的阅读理解,老师在讲课时也要加强专业术语的运用,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术语的应用训练,把日常生活用语、通俗用语转换为专业术语。如价钱贵——价格高,便宜——价格低,生产得快、多——生产效率高,赚钱多——经济效益好。
5.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中,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少,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学生的回答更多的是关注答案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学生回答的完整性、连贯性。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用词不规范的地方,应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多用书面语言来回答问题。
6.梳理答题要点,提高答案的简洁性。主观题并非答得越多分数越高,关键是要有得分点。突出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得分点。在平时的答题训练时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所做答案的得分点在哪里,关键词是什么。我们在讲评试卷时,把标准答案的得分点和关键词在屏幕上用不同字体和颜色标示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简明扼要地去表达,使每一句话都尽可能成为得分点,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又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
总之,要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使学生在考试当中尽量不在答题技术上失分,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
关键词:政治;表达能力;专业术语;规范答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学科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考查最终要通过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规范作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普遍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下面主要探讨学生答题不规范的表现、主要原因及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对策。
一、答题不规范的表现
1.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会出现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答不出或答不全要点。比如说,答案有三点,学生只答出了其中的一点。
二是不会有效利用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答案要點。
三是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答案中只写了原理、知识点,基本是原理的简单罗列,就像是答数学题写了一堆公式,没有联系材料本身,即理论联系实际。
四是缺乏逻辑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导致语言混乱、条理不清、词不达意。有的学生答题没有要点标号,或是标号不规范、层次不清,让阅卷老师分不出答案要点来,往往该得的分数得不到。
五是视野狭窄,考虑不周,答题不全。一个问题往往可以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往往仅从一个角度详细论述,导致丢分严重。
2.口语化现象严重,没有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答题,或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
一是学科知识不够扎实,记不住、记不清专业术语。
二是担心答不全,长篇大论,有用没用的写了一大片,没有关键词,找不到有价值的内容。
3.卷面书写不规范。
一是个别学生答题字迹潦草,卷面模糊不清,超出答题的规定范围,造成阅卷老师要么看不清答案,要么看不全答案。有的学生书写的时候不不分段、不分要点,一个题目一大块;答题时怕扣分,啰啰嗦嗦,不管有用没用,写满为止,阅卷十分困难。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划一段,或把写错的字涂成黑球,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必然得不了高分,老师在这样的答卷中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二是错别字现象严重,关键字写错,导致不得分。例如把法治写成法制,把权利写成权力,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写成权利保障法,或写成权益保证法。
二、答题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对书本概念、原理等不熟悉,答题时往往找不到对应的知识点,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或者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导致语言不规范、材料和观点不相符等现象。
2.文字表达能力不强。有些学生能够想出问题的答案,但是由于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把自己思维过程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
3.审题能力不高。一是由于以往记忆的干扰而造成审题失误,一旦考试中出现似曾相识的题目,学生如获至宝,马上找到原有试卷,不做对比分析,全盘照抄。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或者不知道如何审题,只是粗略的把材料和问题浏览一遍便开始答题,往往容易造成跑题,答非所问。
4.缺乏必要的解题方法指导。对考试来说,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运用科学的答题方法,其效果胜过做很多的题。但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中,老师往往就是给学生纠正答案,而没有帮助学生分析失分的原因,传授一些正确答题的方法。
总之,学生答题不规范的原因,既有表面原因,又有深层次的原因。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指导不到位。
三、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对策
1.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基础知识薄弱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知识结构,一是夯实基础知识。二是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三是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会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训练。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作答时必须要理论(知识点)联系材料本身。
3.明确规范要求,条理段点层次分明。从平时作业、检测就做出规范要求,对无条理、逗号到底、层次不清的答卷要扣分,并注明扣分的原因。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也可强迫学生先定好条条框框,按照“①②③”或“首先、其次、再次”等模式去叙述内容,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养成习惯。另外要把握内在联系,按逻辑层层推进。增强语言逻辑性是答题高水平的表现,也能提高成绩。并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4.使用课本语言(专业术语),克服随意。改变答题口语化的根本在于对课本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除平时加强学生对课本的阅读理解,老师在讲课时也要加强专业术语的运用,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术语的应用训练,把日常生活用语、通俗用语转换为专业术语。如价钱贵——价格高,便宜——价格低,生产得快、多——生产效率高,赚钱多——经济效益好。
5.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中,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少,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学生的回答更多的是关注答案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学生回答的完整性、连贯性。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用词不规范的地方,应及时纠正,鼓励学生多用书面语言来回答问题。
6.梳理答题要点,提高答案的简洁性。主观题并非答得越多分数越高,关键是要有得分点。突出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得分点。在平时的答题训练时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所做答案的得分点在哪里,关键词是什么。我们在讲评试卷时,把标准答案的得分点和关键词在屏幕上用不同字体和颜色标示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学会简明扼要地去表达,使每一句话都尽可能成为得分点,这样既可以表明对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又节约了时间,也有利于阅卷者尽快发现答案的采分点。
总之,要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使学生在考试当中尽量不在答题技术上失分,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