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恶性事件发生,对孩子说与不说的误区与解惑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对孩子说的N种顾虑


  “担心孩子受不了。”
  其实,是自己受不了。
  孩子的承受力与复原力,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强很多,甚至超过成年人。
  一位十岁左右孩子的母亲在空难中丧生。家人左右为难地商量着,是否告诉孩子和他高龄的姥姥,先告诉谁?
  最后决定先告诉孩子,虽然非常担心孩子会崩溃。
  当家人小心翼翼地告诉孩子这个消息时,孩子的反应让在场的人大为吃惊。
  孩子冷静地问大人:“姥姥知道吗?”
  “那我去告诉姥姥!”
  在孩子经历了有人员伤亡的事件后,家长选择不说、回避,往往还有以下N种理由。我尝试对这些看起来合理的想法作出简短回应,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及专业人员带来新的思考。
  “担心留下阴影。”
  最大的阴影,是来自信任者的欺瞒。
  “不用说,过去了就好了。”
  鸵鸟也这么说。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时间可以治愈一切,除了创伤。
  “孩子都不再提了,没事儿,不要揭伤疤啦”
  经历重大负性事件之后,孩子没提—
  是否因为一提就痛、于是回避?如果是,“没事儿了”有点儿像一厢情愿的掩耳盗铃。
  孩子没提——是否因为感受到您及家人的回避?
  如果是,很可能会养痈成患。
  一位7岁的孩子,因连续一个多月梦中哭醒被家长带来。孩子在家时,所有房间的灯都得亮着,睡觉时也不让关。更多了解后,发现一个多月前,孩子目睹了妈妈的骤然离世,从此……
  亲友以为时间可以治愈,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带孩儿的爸爸身心俱疲,求助心理辅导,让我看看孩子。
  经过简短的既往史采集和稳定化准备,利用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技术,让孩子按游戏规则绘画、评分、蝴蝶拍。孩子画出困扰的程度评分逐渐下降。
  电话回访时,爸爸反馈辅导当天孩子就可以关灯睡觉了,并且睡得安稳。
  可见,当创伤较大时,是否进行专业处理,结果大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
  人本身就具有加工处理事件冲击的功能,也有自愈的能力。但如果这个冲击过强,或长期压力的影响,会导致原有功能受损、自愈能力下降。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外界资源支持,片面的、扭曲的信息、记忆、信念,就会成为躯体记忆、内隐记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负性信念,整合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當孩子长到成年,会造成功能失调、人格障碍,再去处理,恐怕沉疴难医。
  EMDR等创伤处理技术,能帮助当事人增强正性资源,催化当事人大脑的自动加工,最终加快恢复与成长进程。
  “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
  孩子也许无法理解发生了什么,但是,环境、氛围、态度、情绪、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媒体终端、道听途说只言片语等信息,通过各感官通道汇入的感受、自动判断与脑补后不安、焦虑,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认知会沉积成他的一部分。
  孩子知道的,比家长以为的要多得多;孩子理解的方式,常常超乎家长的想象。
  可以使用孩子懂的方式与可以理解的言语。
  “孩子还不知道呢,有必要告诉他吗?”
  他真的不知道吗?他永远不会知道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是否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孩子知道“发生了什么”,并由此加强“相关安全、避难知识”的储备与演练?
  由家长衡量利弊后决定。
  如果这个答案不确定,
  请相信:同伴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偏差,超乎成人想象!
  上初一时,坐我后面的那位男同学,早上骑自行车回家取白球鞋,就再没回来。不知从哪儿得知他出车祸的消息,全班都传开了,各种传言、猜测,心里像长草了一样焦虑又无奈。
  当天下午,班主任端着热水杯,熏着红肿的眼睛,向全班宣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同学们都很悲痛,但也不知能做什么。
  我写了一首长诗,描述了当时有悔、有恨的心情,放在他的桌面上。同学们也纷纷叠起了纸花、写下了言语,堆上了他的桌面。
  后来,十几位同学相约去看望他的家人。说好谁也不许哭的,但是看见他父母的悲伤,谁也控制不住。
  现在回想起来,信息通报、情感支持、行为引导、表达、仪式、度的把控,对我们这群失去伙伴的同学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是让孩子在不安、揣测、无助的状态中度日如年?还是让他心中悬石落地,并知道你会同他在一起、他是安全的,你可以同他一起想办法共同面对的?

对孩子说的N种顾虑


  何时说?
  有机会说的时候,第一时间说。
  怎么说?
  把已掌握的相关情况简要说出。
  是挤牙膏,还是倒豆子?一点儿点挤,你累孩子急,最终还是要见底的。
  危机公关中的“3T原则”,供参考: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M. Regester. Michael)在危机管理中强调危机处理时把握信息发布的重要性。
  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牢牢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
  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危机处理时应该尽快发布信息;
  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信息发布全面、真实,而且必须实言相告。
  要详细描述吗?
  需要明确同孩子讲这些的目的:一般来说,首先应是让孩子知道发生了什么。
  说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目前的情况)、大家的努力、预期(或可能的发展),以及注意事项。用简短的语句说清楚。
  有什么禁忌?
  可能引发不适的细节,不要讲:不详细描述场景,除非您想增加痛苦和创伤。
  快讲结果,慎讲原因(如果还没定论、还未公布,不要讲)。
  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这回事儿?
  提到这个问题,您的脑海中是否迅速集合了一长串替代语(文饰),就是不愿意直说“死”字。这是文化。
  记得多年前,我堂哥来电,我问起他父亲近况。
  堂哥说:“走了。”
  “噢?去哪儿了?”我随口问到。
  电话那边几秒钟的沉默,堂哥说出了他本想避讳的那个词。
  我才恍然大悟,是这个意思啊!
  对孩子这么讲,估计,也听不懂。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Nagy)的研究也发现,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差异很大:
  3-5岁的孩子:死亡是可以逆转的,暂时的,只是一种离开。
  5-9岁的孩子:虽然开始接受死亡观念,但认为死亡是被动发生的,有客观原因的,如被车撞、被人打、生病等等。
  9岁以上的孩子:认识到死亡普遍,且无可避免。不仅亲友会死亡,自己也终将离去。
  根据不同年龄,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与言语讲述。绘本,是很好的信息传递途径之一。相关绘本包括《熊和山猫》《鼹鼠的礼物》《天蓝色的彼岸》《永远有多远》《一片叶子落下来》《小宽,你要坚强》《安德烈的愿望》等等。
  孩子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与死亡相关的分离、未知、痛苦等等。
  孩子不愿听、不愿谈论相关事宜,怎么办?
  依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还没准备好面对时,强行让孩子面对,会造成二次伤害。这不是勇敢,而是鲁莽。
  所以,划重点:讲,也要看情形,看时机,有策略,有方法,在交流中评估对方的状态是否可以承受。
  一位6岁小朋友的爸爸突然离世,孩子变得很黏人、退缩,由家长陪同来见我。初次相见,看不出他刚经历过这么大的创伤。
  在同他“玩”的过程中,创伤的元素相继呈现。看他相對稳定,我尝试着往前走一点儿,同他分享一本帮助这个年龄段孩子认识死亡的儿童绘本。
  在讲这个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观察他随着故事的进展情绪与身体语言的变化。故事讲完,他低着头、摆弄着手指,沉默良久,抬头看着我问:“我能再玩一会吗?”
  玩,是他找到的恢复稳定的途径之一。
  我也知道了,在这个时候,不宜继续往前推进(例如继续死亡话题的解读,或直接触及他经历的事件),而是就地稳定。包括规划日常生活,躯体的、社会方面的以及心理/情绪上的稳定化。
  写给专业人员
  来访者的稳定化到什么程度,再进行创伤的加工比较稳妥?
  当来访者:
  ※  可应用应对策略处理现实困难;
  ※  有一定的情感耐受力(能用语言表达感受和想法、知道如何与创伤材料保持距离、自我安抚能减缓痛苦……);
  ※  有一定的冲动控制能力;
  ※  能简要叙述创伤事件。
  说明可以耐受对创伤材料的一定接触与加工处理。
  (摘自EMDR稳定化)
  家长或专业人员应以孩子当下可接受的程度提供身心支持与照顾。

后面的日子

要回避相关的一切以免痛苦,还是每天都提以志怀念?


  过犹不及。逐步恢复正常作息与生活状态,不刻意回避与刻意提及,可以有真情实感的对逝者的讨论,顺其自然就好。
  会有一个过程:面对现实,处理痛苦,逐步适应变化,在心中给逝者一个位置,寻求意义,整合并开始人生新的阶段。

孩子担心,害怕,不愿出门、不愿上学怎么办?


  搬家?转学?是最常见的也是后患最大的方法。不仅让孩子学会以回避来处理困难,还在孩子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切断了孩子支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好友、同学、老师以及熟悉的一切)。
  2017年7月16日,深圳西乡沃尔玛超市发生持刀伤人事件后,附近包括儿童在内的部分居民不敢出门。春风心理援助队的心理咨询师们到场了解到,大多为受网传视频惊吓、以及有嫌犯在逃的谣言阻吓。分别对成人、儿童各开展一次团体辅导后,相关群众的症状明显缓解。
  对于孩子的担心、害怕,以及不愿出门、不愿上学等情况,应确认深层原因与逻辑,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家长处理不了时,可请心理专业人员处理。

后记


  日出、日落,阴晴雨雪,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无法预知哪一块云彩会下雨,但我仍会用好没有风雨的当下,保留对风雨征兆的感知。
  风雨过后,也许有损失、有伤痛,只能让它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汲取经验,继续前行。
  (文中咨询案例均经监护人同意并做了隐私保护处理)
其他文献
什么是ACT  ACT是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斯(StevenC. Hayes)及其同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正快速地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是行为治疗第三代浪潮中的典型代表疗法。不同于之前的疗法,ACT的目的不是消除问题或症状,而是通过接触当下、自我觉察、接受悦纳、认知解离、澄清价值、承诺行动等过程,提高心理灵活性,使人们过上丰富、充
期刊
社会工作到底是什么?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第一人”——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在王教授看来,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活动,主要职业内容是助人,向有需要的人群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通俗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
期刊
人到老年,必定会“年老智必衰”吗  对门邻居家退休干部老李,退休前是他所在的集体企业的一把手,曾经在单位呼风唤雨,说一不二,无所不能。前几年从单位退下来后,从忙碌的领导,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待在家里“混吃等死”的小老头儿,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感觉很不好,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废人,被社会抛弃了。情绪抑郁的他,在家除了冲老伴发火,弄得家无宁日,便是待在家里睡觉,看电视,一天到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自
期刊
初识死刑犯,恐惧又好奇凡是相遇,皆是有缘  收到信的时候很开心,这年头能够有个纸质的信件很是稀罕呢,打开来看见最初两行字的时候,我却很惶恐,“故意杀人罪”“死刑”“死缓”这些字眼,让我联想起新闻联播和警匪片里的一些画面,胆战心惊,心里想:“他是要跟我谈论什么呢?”虽然经常接触需要心理援助的求助者,但这一类群体却是第一次遇到。遇到就是缘分,来了就去面对。未知世界,充满恐惧  那是2019年2月发生的
期刊
根据我多年来的观察,几乎每一个人此刻生命中面临的问题,都和原生家庭的创伤有关。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性格、看待事物的方式,综合起来也决定了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  我会在公众号“张德芬空间”每周二陆续发表的“德芬专栏”中,尽量详细地列出原生家庭的问题模式,让大家对号入座,并且能够对症“抓药”,疗愈自己的创伤,过好现在的人生。  首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孩子会继承父母能量上、情绪
期刊
時光仿佛回到那年夏天,他俩同桌。总是一起憧憬着未来,不满于现在。总是感叹着毕业遥遥无期,如今却已各奔东西。  耳边知了的聒噪,持续攀升的室温,逐渐凝聚的黑云,人在潮湿闷热的环境里昏昏欲睡。同学们不时望向窗外,盼着雨水晚些落下。  “嘿,又要下雨了诶,我没带伞!谁借我一把啊……”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班都有这样一个男生,吊儿郎当的样儿,性格散漫,学习是一窍不通,但是混迹球场,风生水起。  “没人借你,麻
期刊
以下几点,老年人要注意:适当 用脑大脑才能越用越灵  用进废退是普遍的生物规律,人脑也是如此。老年人要保持活力,就要不断用脑,主动走出去,学一些喜欢的东西,比如去老年大学学习书画、舞蹈、打太极拳,通过有意识的脑力和身体的锻炼,不断挖掘大脑潜力,提升身体素质,从而有效地延缓智力衰退。多和 同龄人交往  人是群聚的动物,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老年人退休后可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与同龄人建立密切关系,
期刊
生日聚餐引发的离婚  “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我要跟她离婚?”又气又恼的阿力愤愤不平地说道。尽管他努力克制,但是透过他的表情依然会感受到他的委屈和不满。让他走进心理咨询室最直接的原因,是前几天和妻子的冲突。  很快就是岳父的生日了。在他们恋爱的时候,岳父并不是很看好阿力,两个人的关系一直比较疏离。结婚已经三年,虽说表面上关系还算可以,但是考虑到明年可能需要岳父岳母过来帮忙照顾孩子,需要长期生活在一
期刊
静秋为何会喜欢老三?  静秋家庭出身不好,爸爸出身地主,又是右派,一直在外面劳改,妈妈被批斗,身体又不好,家里一贫如洗。如果她不能留校工作而上山下乡,那她们家就会垮掉,因此,她小心翼翼,生怕出差错。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她自卑、胆小、忧郁、忐忑。她就像开在幽暗角落里的野百合,格外渴望阳光的温暖和照耀。  而老三,就带着阳光的温暖而来。老三比静秋大7岁,高干子弟,父亲是军区司令员,“文革”中虽然受到冲
期刊
2019年10月11日-14日,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青岛会议)在青岛星河湾酒店举行。  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郭念锋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蔡焯基、陈学儒等领导的倡导和推动下,原劳动部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心理咨询师进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02年劳动部开始培训和鉴定工作试点,2003年颁发了第一批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5月心理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