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监狱犯人的来信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死刑犯,恐惧又好奇

凡是相遇,皆是有缘


  收到信的时候很开心,这年头能够有个纸质的信件很是稀罕呢,打开来看见最初两行字的时候,我却很惶恐,“故意杀人罪”“死刑”“死缓”这些字眼,让我联想起新闻联播和警匪片里的一些画面,胆战心惊,心里想:“他是要跟我谈论什么呢?”虽然经常接触需要心理援助的求助者,但这一类群体却是第一次遇到。遇到就是缘分,来了就去面对。

未知世界,充满恐惧


  那是2019年2月发生的事情,读者刘先生从《心理与健康》2019年1月的文章《心理咨询关键是练好基本功—谈自我成长的实践与体会》中对于“内观禅修和密宗的修习法门”感兴趣,于是想请我教一教他,如何让内心平静,让生命在更宽的维度上更接近本源。
  他很坦诚,也很尊敬,虚心请教,而我考虑再三,决定回信给他。尽管身边也有人说,“你小心点哦,别出狱了以后到单位来找你”。
  我当然考虑过这一点,也有过一些后怕。
  正当犹豫之时,我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了一位死缓刑满出狱的男性王先生,他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带着真诚和感动,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可以那么相信我,且不担心我的逃离和对他世俗的偏见,我也没有感觉到所谓的威胁和潜在的伤害。我听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感受到了一个人人性的彰显和升华(即使他犯过法)。

带着好奇,尝试进退


  我觉得人在某些点上是共通的,就是渴望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并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高墙内的人,虽然做过恶,犯过错,但是人若能向善,向好,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不就是要撇开身份、地位、头衔等外在的“帽子”,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进行联结吗?不就是要中立地看待一个人吗?
  带着一个专业工作者的精神,以及王先生的经历对我的启示,我开始尝试与刘先生联结,给他回信。如果感到恐惧和困难,我也可以随时停止信件往来。我是自由的。

再看死缓犯,感动又悲悯


  在通信中,我征得刘先生的同意,他说“若是通信能给他人带来启发和指引,也乐意去分享”。

原来迷茫比死亡还难熬


  “人活着的时候可能会轻易说一句话“大不了一死”,好像很痛快地就结束了,但是真正轮到面临死亡的时候,而且知道宣判死亡的日期又不执行的时候,漫长的等待,可以让人精神发疯,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死,死是什么感觉,死前一段时间该怎么过,死后家人怎么办等等,好多问题一股脑儿浮现出来,也许很多人生前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然而,在那样一个时间段里,每个人似乎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生命的哲学家。
  可是,你这些问题还没有思考完整的时候,也许你又被宣告“死缓”了,突然间,你又不用马上死了,又可以活好多年了,这时候是不是会高兴呢?会庆祝呢?我们都以为会如此,然而并不都是如此。
  很多没有想过的事情都来了,你不知道怎么面对,会产生惶恐和不安。你都没有想过未来好多年要在监牢里怎么活。因为生命不由你主宰了,自己不能随意去死,更不能马上去死,如果不去死,我能做什么?”
  很多犯人不怕死,他们怕的是“生不如死”,迷茫和焦虑会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所措。
  我们很多时候不理解,一个获得活命机会的人为什么会高兴不起来?
  犯人死緩以后的监狱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生活?学点手艺?很枯燥,不喜欢;听点讲座?时间太短,不足以有针对性;什么都不会,能干什么呢?
  对于人生,对于自我价值感,有严重的怀疑,不能胜任的“活着”,不如一刀两断的“死了”,对死缓犯人来说,如何对生命有主宰感,对生活有胜任感,或许是活下去的支撑点。对于死缓犯人最重要的心理辅导要点,或许即在于此—如何帮助其建立对生命的主宰感,对生活的胜任感?才不至于如此地茫然不知所措

临死前的终极思考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有些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死去,所以死亡来临的时候,显得局促不安、不能接受;有些人思考过死亡的问题,所以就会知道这条路的终点大家都一样,唯有不一样的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这段距离中所经历的体验和感受是如影随形的。
  临了,我们都不会带走任何东西,包括金钱、房子和你所爱的人,我们能带着什么东西离开呢?有些人带着一身病痛离开的,有些人带着满脑子疑惑离开的,有些人带着很多内疚和自责离开的,有些人带着一生的成就和荣耀离开的,有些人带着满满的爱和安详离开的。
  生命中一定有病痛、内疚、自责、疑惑、荣耀、喜悦、爱和安详,只是每个人的比例会有所不同,哪一个更多一点,你倾向于选择谁留在你的生命印痕中。
  生命是有选择的,也是有规划的,更是有意义的,即便在最后临走的时候,也可以创造一个意义来荣耀生命。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想到这一点的话。

我们曾经都是迷途的羔羊


  监狱里的犯人是犯了法,迷了心智,监狱外没有犯法的人,也有心智迷失的时候。没有必要歧视和躲避那些进了监狱的犯人向你敞开心灵的那一刻。
  每个人都会犯错,只是程度不同,每个人都会迷失,只是伤害不同。在这一点上,没有谁比谁更高尚,谁比谁更伟大。歧视和鄙视是不可取的。
  我并没有以一个咨询师的身份去好奇刘先生犯了什么罪,杀过什么人,为什么杀人,因为那是他的隐私,我们只是通信,不是正式的咨询,我选择尊重他情绪与表达的自由“流动”,他愿意讲什么就讲什么。
  他告诉我很多监狱里的生活,曾经的病史以及帮助过他的狱友,这些都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信任了。咨询师不主动提以往的“罪行”,我觉得是比较安全和尊重的行为。   一个人愿意说出自己的病史和曾经的错误,说明他正在面对和接受,并不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评论和刨根究底,并不是希望被别人批评。作为一名咨询师,在非正式咨询的情境下,给予温暖的陪伴和不评判的接纳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我们都在返程归途的路上!

援助死缓犯,生命点亮生命

克服恐惧,将其作为一个“人”来接纳。


  在通信的过程中,我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犯人来对待,这个部分在我的头脑里很弱,我只当他是在另一个地方,生活不适应来对待。
  我是有点害怕,但当我带着害怕,同时也带着爱去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我收到的更多是敞开和信任,害怕也就慢慢越来越少了。
  所以,恐惧、害怕、焦虑、愤怒这些情绪是会影响我们,但是我们只要学会与它共处,不排斥它们,不抵触它们,它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然后去到该去的地方,我们就可以逐渐集中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拥有自己想要拥有的状态。
  这个部分,适用于我,也适用于刘先生,这样的尝试带动了“人与人”之间的流动,我们都很平凡,都有负面的东西存在,因为我们都是人,一个修行中的人和另一个修行中的人,包容、接纳优先于任何技术的运用。
  刘先生在来信中告诉我“收到您的回信,我觉得是个意外之喜,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着实激动了一阵。您没有嫌弃我这样的人的身份,传授我密宗的法门和对生命的一些认识,这证明您是一个高尚的人,谢谢!”

放下对于过去的好奇,开启当下的思考。


  当可以有机会听一听监狱杀人犯的故事时,难免有人会有猎奇心理,恨不能刨一点有热度的话题和故事出来,但那不是心理咨询师的角度。
  我常常对自己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就想想现在能做什么,未来要到哪里,过去的尽量少去评论和指责。比如:“你为什么会迟到呢?”“你干嘛要杀人呢?”“你就不能好好做人?”“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
  指责不解决问题,而且会让心情烦躁,会让人感觉到压力。
  所以我对刘先生说,既然上天给了你活下来的机会,你就感恩,感恩有机会可以重新规划人生,可以想想余生做点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重新来过的。余生有那么长时间可以用来创造,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帮助谁,最不济还可以劳动和晒太阳,把身体养好,这就是最簡单的幸福了。
  人如果不能要很多,那就只要最简单的,好好享受每一顿饭,好好睡好每一个觉,好好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如果能够有机会提升生命品质,那么就可以获得第三次诞生—当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我们获得了第一次诞生;当婴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遇见真实的世界时,我们获得了第二次诞生;当给自己机会,做一个本来的自己,喜欢上自己,让自己绽放生命之光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第三次诞生。
  这个第三次诞生的机会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当下创造,当下喜悦。

放下当下的问题,指向当下的希望。


  当下不只有问题,比如无聊、无能、无奈,当下还有希望,比如想学点东西,想帮助别人,想自己快乐等。生活总是有苟且的一面,同时也会有希望的一面。
  我们选择活在当下,就是选择去面对当下的问题,同时在当下怀有希望,而不只是看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教给他活出生命高质量的五个每日必修课:微笑、感恩、欣赏、积极情绪3分钟,放下一个遗憾。
  他告诉我“想去看看祖国的绿水青山,想出去以后接管护林员的工作,过‘一人一狗一鸟’的生活”,那是他的世外桃源,也是他的希望。
  从焦虑不安、迷茫无奈到憧憬未来、安住当下,我们之间的通信是有品质的联结。我希望借助此文,可以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温暖和启示,积极面对自己的困境,和自己的情绪对话,靠自己更近一些,在心理层面上关怀自己,绽放自己。
其他文献
前几天,朋友老杨来我家串门,闲聊中他感叹道:“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可掏心掏肺了,而孩子却一点都不领情,都是小白眼狼……”原来前几天老杨到宁波出差,周五办完事后他微信联系在杭州读大二的女儿,想跟女儿待两天,然后乘坐已买好的周日下午的高铁回家。想不到女儿回复:“我很忙,再过一两个月就放寒假了,到时我就回去了,没啥事您忙完了就先回家吧。”满怀欢喜的老杨如同被一盆冷水浇了头,心情失落到了极点。愤愤不平的他,
期刊
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有的因过分强调这第二课堂的功效,甚至将孩子课外校外的一切活动,都生拉硬扯地往教育或启迪上面靠。我就有这样一位女同事,礼拜天带着孩子一同去城郊游玩时,这位妈妈很善于利用一切的机会来向孩子灌输知识。看到孩子对溪里的一群鸭子有兴趣,就冒出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发现孩子对一株梅花着了迷,又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期刊
前几天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几位妈妈在一起聊天,几个孩子大约三岁左右在健身器材处跑来跑去。这时另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过来,也带来一个同龄的小男孩。新来的小男孩拉着妈妈的衣角,妈妈让他去玩儿,他不去。过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在地上捡到一个树枝,对其他小朋友说:“我的枪”。新来的小男孩上去一把就夺过来,小朋友反应过来之后,就要夺回来。新来的小朋友马上急了,“啊”一声,并且出手挠人家脸。被挠的小
期刊
我儿子(悟空)35个月了,在前面30个月的日日夜夜里,无论他做什么,我对他都是温柔备至,毫无怨言。就在几个月前,我发现自己因对他的各种要求抓狂不已,有时心情不好,也会冲他狮吼一番,用他的话讲:“妈妈是属恐龙的。”  以前离开家前,我是百爪挠心,现在离开家前,我是欢呼雀跃;  以前他要糖吃,我回应“好的”,现在他要糖吃,我回应“等着”  以前他把屁股坐我脸上,我都觉得他好帅,现在他把我打疼了,我大吼
期刊
如何才能讓心理课的讨论分享环节发挥实效?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课前准备下功夫,讨论问题巧设置  对心理课而言,简单的知识传授看起来非常心灵鸡汤,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只是为了创设情境,体验之后的讨论与分享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教师设置的讨论话题不合理,学生的讨论与分享就会十分低效。  教师呈现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让学生知道回答问题的方向,有话可说。  “What”讨论法就是很好
期刊
她為女儿的未来担忧  在约定的时间,丁妈来了。与其他家长一开口就抱怨孩子所不同的是,她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孙老师,你说我怎样做才能提高我女儿的耐挫力呢?  丁妈一开口就要方法,看来心情很迫切,但此时还真不是给建议和方法的时候。于是,我把咨询方向转向了解她的咨询动机:你为何现在才想到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呢?  她告诉我,她家女儿小丁从小到大生活得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这让她很担心,万一以后女儿碰
期刊
1997年9月,初登講台,学校领导就组织听课团听我的课,其目的是帮助我这个新手尽快“上道”。得到通知我甚是惶恐,几天里无论白天黑夜都认真备课,从有限的资料中吸取营养。  我讲的是《牛郎织女》,很有意思的一则民间故事,但由于过度紧张,从导入开始就不断卡壳,让气氛变得尴尬。这堂课也在我的大汗淋漓和学生的茫然中草草收场。  课后,年过半百的教导主任和蔼地劝慰我:“人都有青涩的时候,坚持下去,不要灰心,你
期刊
什么是ACT  ACT是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斯(StevenC. Hayes)及其同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正快速地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是行为治疗第三代浪潮中的典型代表疗法。不同于之前的疗法,ACT的目的不是消除问题或症状,而是通过接触当下、自我觉察、接受悦纳、认知解离、澄清价值、承诺行动等过程,提高心理灵活性,使人们过上丰富、充
期刊
社会工作到底是什么?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第一人”——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在王教授看来,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活动,主要职业内容是助人,向有需要的人群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通俗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
期刊
人到老年,必定会“年老智必衰”吗  对门邻居家退休干部老李,退休前是他所在的集体企业的一把手,曾经在单位呼风唤雨,说一不二,无所不能。前几年从单位退下来后,从忙碌的领导,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待在家里“混吃等死”的小老头儿,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感觉很不好,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废人,被社会抛弃了。情绪抑郁的他,在家除了冲老伴发火,弄得家无宁日,便是待在家里睡觉,看电视,一天到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