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5)04—018—07
[内容提要]参政党社会认同是指参政党成员及社会大众基于民主党派的历史、政党文化、价值观、政治目标和参政绩效而在心理、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出对参政党的信任和支持。我国参政党社会认同程度不高,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双方找出有效的行动对策。
[关 键 词]政党;社会关系理论;参政党;社会认同
在中国政党制度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中,现实的社会需要及多党合作的实践总是推动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政党——社会的互动中,寻找推进中国政党制度不断发展的有效举措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拟在“政党——社会”关系理论视域下,从执政党、参政党及社会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角度,来研究和探寻参政党的社会认同问题。
一、参政党合理性存在是其社会认同的基本前提
(一)参政党社会认同的内涵
社会认同是指民众主观上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认识和信任。参政党社会认同是指参政党成员及社会大众基于民主党派的历史、政党文化、价值观、政治目标和参政绩效而在心理、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出对参政党的信任和支持,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威信和社会影响力的综合反映。参政党社会认同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对内:参政党成员对本党的信任和支持,进而在思想、情感和意识上对参政党产生的一种归属感,表现为政党的凝聚力;对外:社会大众对参政党的认识和信任,表现为参政党的影响力。
(二)进步性和广泛性是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
参政党社会认同是以参政党合理性存在为基本前提的,进步性和广泛性是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其合理性存在的理由。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它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历史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它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民主党派的这种进步性与广泛性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是民主党派长期存在的理由。
(三)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存在是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法律制度基础
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1989十四号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第一次用文件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定下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存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问题。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这一制度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也意味着参政党社会认同有了法律支持;2005年,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参政党的性质和职能。2012年2月初,中央又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上述这些《意见》的颁布,从政策上充分肯定了参政党的合理性存在,成为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政治基础。
二、政党——社会关系理论下,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实意义
(一)政党领导与社会自治之间积极互动、彼此影响的状态,是值得期待的理想状态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从现代政党制度的运行来看,政党——社会关系至少可以概括为四种组合状态:一是政党与社会疏离;二是政党吞噬社会,三是社会销蚀政党;四是政党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前三种状态都是政党——社会关系的消极结构状态,尤其是第二、第三两种状态,是政党——社会发生互动时的扭曲状态。只有第四种情形,才是值得期望的政党——社会关系结构。政党与社会的积极互动状态,是一种政党领导与社会自治之间各自发挥功能,同时又彼此间相互积极影响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政党的领导权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同,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领导者,政党领导公民为社会的秩序运行制定相关制度保障,而社会为政党输送维护秩序的力量支持,这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政党建构与社会建设的状态。形成这样的良性互动局面,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政党认同问题,政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离开了社会认同,政党就成了无渊之水,无本之术。公民认同政党的前提条件是,政党必须被建设成为维护公民权益的代表,而绝不能被建构成脱离社会、不受社会监督制约的某种组织意志的副产品。
(二)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实意义
政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是同样的道理,即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支持和认同,同样要面对政党认同问题。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社会矛盾处于突发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现实背景,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加强合作,提高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认同,提高参政党社会认同。
1.为执政党的执政助威。中国参政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在于支持和帮助执政党更好地执政,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为执政党助力。执政党要有效地引导和领导社会发展,构建健全而有效的社会基础制度,需要参政党的全力协同,需要参政党在执政党与社会之间发挥沟通和助推的作用。一个较高社会认同的参政党,对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助力执政党的更好执政无疑是必要而有利的。
2.为增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自信助力。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结构功能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话又说回来,一种制度本身具有的理论优势,与它体现出来的现实优势之间不一定都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任何一种制度的优越性,都必须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成为社会民众接受的优越性。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本身优越性与制度现实优越性之间并不完全吻合,优越性的充分体现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要缩短这一距离,打破窘境,还需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两大主体执政党和参政党团结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助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参政党的政党性、责任性和可信性更加关注,而且会越来越用怀疑和挑剔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参政党的历史作用和责任担当,这就要求参政党在助力执政党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方面的公共性表现,以更高的履职绩效来回应社会,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4.为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助力。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目的之一是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体制内的政治资源和体制外的社会资源,凝聚共识,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参政党是执政党联系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桥梁和纽带,是体制内可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政治资源。提高参政党的社会认同,践行参政党的本质角色,这既是社会的期待,也是参政党的历史使命。
三、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状分析
从这些调查问卷中可以得知,参政党的社会认同并不令人满意,与理论上对政党制度的预期相比还相差很远,形成了愿望与现实的一种落差。尽管在目前中国的政治生态下,对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状分析较难把握,但本文还是基于一定的调查和访谈,对参政党的社会认同现状作基本的判断。
(一)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状特点
1.参政党社会认同呈现为高低共存的非均衡格局。所谓非均衡格局是指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参政党的认同有所不同。从中共领导干部对参政党的认同情况看,中共较高级别的领导干部重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对参政党的认同度较高,而越往下,特别是基层一些干部对参政党的认同相对较低,这与他们对中国政党制度及相关政策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有关。从普通民众对参政党的认同情况看,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对参政党的认同相对多些,而生活在小城市和乡村的人对参政党的认同较低。此外,知识分子群体对参政党的关注和评论比较多,特别是在高校和一些科研院所,都有党派基层组织,这些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所在单位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知识分子对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就高,只是相对了解的比普通民众多些。造成参政党认同非均衡格局,其主要原因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政策有关,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上,以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
2.提高参政党社会认同的呼声渐起。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参政党社会认同被视为一个敏感问题,国内学者鲜有涉足。随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建设紧迫性的增强,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政党的社会认同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从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提出构建执政党的认同;有学者以西方政治学中的政党认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中国参政党的认同问题;有学者从扩大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和参政党的政党安全的角度,强调要引导政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有学者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分析目前参政党认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还有不少学者从某一社会群体入手,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特定群体(如公务员、大学生等)政党认同进行分析。笔者在百度上输入“政党认同”四个字,搜索到相关结果约894 000个。输入“参政党认同”搜索到相关结果约238 000个。这说明,尽管目前参政党社会认同总体来说不高,但政党认同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并对提高参政党社会认同有一种心里期盼。
3.参政党社会认同的表达形式日益多样化。社会认同常常以心里、话语和行动来反映,在现阶段的中国,民众内心对政党是否认同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冷漠、容忍、沉默等消极的心里表示,其表达形式已日益多样化,更多地体现在话语和行动上。语言上,褒贬不一,花瓶说、摆设说、影子说不绝于耳,各种顺口溜、灰色幽默也时有所闻。行动上,有的对党派活动较热心,有的则不积极,没兴趣。网络上对参政党的评论更是异常容易和丰富。
4.参政党认同具有可变的特点。参政党认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某一时期或某个党派旗帜性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大,则他所在的党派的社会认同就相对高些。各党派的数量不同,参政党认同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党员(或盟员、社员、会员)数量较大的党派,社会认同相对高些,而人数较少的党派社会认同相对较小。再有,参政党履职效能的高低也影响着参与政党认同,特别是对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提案的提出,往往对所属党派的社会认知度就能提高不好。
(二)影响参政党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
1.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参政党性质判断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参政党的社会认同。自从1949年之后,身份问题一直困扰着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论述,很长时间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判断。直到1989十四号文件公布,第一次对民主党派做出明确的“身份认定”,历史上经历的这种不确定态度,造成了民众心目中的参政党的模糊甚至错误印象,进而留下无足轻重的感觉,
2.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形态发育不完善是其社会认同不高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民主党派在中国发展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不足。参政党在政治上是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接受领导的一方,其自身的角色和地位在民众心目中就不会太鲜明和独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更多地依赖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是否,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地接受执政党的意见和要求,而对社会民众是否认同的回应相对来说不是很关注,甚至各党派对各自所代表和联系的那部分群体的意见和声音也不是特别熟悉和知晓。因为缺乏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和密切联系,脱离群众的问题在参政党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3.对参政党宣传不够也是影响参政党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再加之参政党的概念提出时间也不长,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民主党派是做些什么的,甚至不知道中国还有参政党的概念。在调查问卷中,认为目前对参政党的宣传力度“一般”、“不太强”、“很弱”的分别占54.8%、17.9%和6%,三者合计达78.7%。目前对参政党宣传不仅力度不够而且片面,这种宣传导致并强化了民众对参政党和多党合作的误解,致使许多人对参政党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 4.参政党的履职效能不高也影响了参政党的社会认同。调查问卷中,领导干部认为参政党“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不明显”、“没发挥什么作用”的,分别占66.7%和17.9%,认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一般”,“很差”的,占40.5%和14.3%。二者合计达54.8%。由于参政党的职能未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限制了其被社会广泛认知和认同。
四、构建参政党社会认同的对策思考
面对参政党社会认同不高的现实,既不能漠视不管,更不能束手无策,而应有所作为,执政党和参政党双方都应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这一问题,找出有效的行动对策,来弥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话语权上的这一短板。
(一)站在执政党的角度,应考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
参政党的成长及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执政党向其释放的政治空间大小和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变化。在当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要求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这一问题历史地摆在了执政党面前,执政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与自己亲密合作的友党的功能和作用。
1.加强执政党的领导,切实落实好中央有关多党合作的政策规定。当前提高参政党的社会认同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把文件中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为此,应与各民主党派联合制定具体的督促落实和跟踪检查制度,并列入各级党委的工作考核内容中去,体现中央的权威,避免中央的这些政策规定仅停留在文件上。
2.为参政党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一是在政协协商和党际协商中,要定期研究有关多党合作方面的内容,听取民主党派关于在多党合作中的意见和想法,以使政治协商既体现协商的精神,又体现合作的实质,展现执政党加强多党合作的决心和诚意。二是继续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把部分优秀人士留在党外,让民主党派能够有机会吸收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实现组织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大对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的力度,尤其是正职的安排力度,让更多优秀的党外干部参与到政府及国家政权中去,以此有效增强党派的吸引力。四是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做好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合理分工,各民主党派负责干部的前期培养、推荐,统战部门做好选拔使用。五是进一步扩大参政党知情权,如对有关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方面的知情权。六是提高对参政党的宣传力度。允许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对参政党的一些重大活动、人事安排和履职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宣传报道,让民众认识、了解参政党及其工作情况。七是为民主党派提供国际交流的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以此增进理解,消除误解。
(二)站在参政党的角度,要考虑怎么样为执政党的执政助力
1.要加强对旗帜性人物的培养。民主党派的旗帜性人物应该是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旗帜性人物要以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个人形象、儒雅的个人品格、开拓创新精神和较高的社会活动能力为标准。旗帜性人物的培养选拔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经受考验、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2.要坚持全面的标准,有计划地培养、推荐党外领导干部到国家权力机关和相关部门担任职务。不仅要看其学历、职称、工作表现等,还要重点考察其个人修养、道德水准、政治态度,尤其是应该以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为根本。
3.把好组织发展的入口关。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要着眼未来,在自觉遵守组织发展的比例规定的前提下,按照各自分工的范围和对象,从严掌握,严格把关,不能搞大发展,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有重点有计划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做到参政有人,议政有策。
(三)站在参政党的角度,要考虑人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
面对执政党执政团队的日益精英化和专业化,执政党要有所作用,就必须不断创新思维,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解决参政党拥有的社会政治资源与参政效能之间的张力危机问题。
1.树立政党的责任意识,增强参政党的党性自觉。党性自觉就是要认识到政党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政党的责任担当,对参政党来说,要始终与执政党一道承担起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责任,对人民负责,对民族的发展负责。要对党派成员进行经常性的政党责任意识培训,明确参政党的职责,提高成员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履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一是鼓励和支持党派成员关心社会,反映社情民意,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并及时将了解到的信息通过党派组织或建言献策直通车等渠道反映到有关部门。二是搞好学习培训。参政议政缺乏人员支撑是参政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时候,参政议政工作仅靠机关的少数同志在做。因此,应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党派成员的理论功底、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引导他们如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会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方法手段和工作技能。
3.建立参政党有效履职的制度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制度建设推动参政党的履职实效。一是探索建立参政议政课题招标制度。对各自党派专业领域的社会热点和矛盾问题,实现招标立项研究,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建议、提案,确保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二是,建立相应的参政议政奖励机制,充分开发成员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广纳良言,对优秀人员实行奖励,以荣誉奖励为主,列入重点培养和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调动更多的成员参与到党派的工作中去。三是建立以参政议政为导向的专业化智库咨询制度。充分利用参政党的政治参与平台,发挥党派知识分子密集和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挖掘社会资源和党派内部资源,建立有党派特色的开放性的智库,为参政党的参政议政、为执政党的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四要加强参政网站建设,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传媒信息工具,吸纳民意民智,以此搭建参政党的社会参与平台。
(四)在协商民主建设中找准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随着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推进,特别是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的推进,参政党发挥作用的舞台和政治空间将越来越大,参政党履行职能从内容到形式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同执政党通力合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一个硬邦邦的存在。在参与党际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政府协商、特邀协商、单位协商、基层协商中要学会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分别当好合作者、协商者、建设者、监督者、参与者,并找准在各种类型协商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法制等理念贯彻到协商中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议政建言的专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赢利社会更多的认同。
责任编辑/陈洪超
[内容提要]参政党社会认同是指参政党成员及社会大众基于民主党派的历史、政党文化、价值观、政治目标和参政绩效而在心理、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出对参政党的信任和支持。我国参政党社会认同程度不高,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双方找出有效的行动对策。
[关 键 词]政党;社会关系理论;参政党;社会认同
在中国政党制度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中,现实的社会需要及多党合作的实践总是推动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政党——社会的互动中,寻找推进中国政党制度不断发展的有效举措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拟在“政党——社会”关系理论视域下,从执政党、参政党及社会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角度,来研究和探寻参政党的社会认同问题。
一、参政党合理性存在是其社会认同的基本前提
(一)参政党社会认同的内涵
社会认同是指民众主观上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认识和信任。参政党社会认同是指参政党成员及社会大众基于民主党派的历史、政党文化、价值观、政治目标和参政绩效而在心理、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出对参政党的信任和支持,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威信和社会影响力的综合反映。参政党社会认同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对内:参政党成员对本党的信任和支持,进而在思想、情感和意识上对参政党产生的一种归属感,表现为政党的凝聚力;对外:社会大众对参政党的认识和信任,表现为参政党的影响力。
(二)进步性和广泛性是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
参政党社会认同是以参政党合理性存在为基本前提的,进步性和广泛性是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其合理性存在的理由。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民主党派的进步性,是与它们积极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实现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历史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各民主党派同我们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党派的广泛性,是同其社会基础及自身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各民主党派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负有更多地反映和代表它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的责任”。民主党派的这种进步性与广泛性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是民主党派长期存在的理由。
(三)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存在是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法律制度基础
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1989十四号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第一次用文件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定下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存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问题。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这一制度写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也意味着参政党社会认同有了法律支持;2005年,中共中央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参政党的性质和职能。2012年2月初,中央又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上述这些《意见》的颁布,从政策上充分肯定了参政党的合理性存在,成为参政党社会认同的政治基础。
二、政党——社会关系理论下,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实意义
(一)政党领导与社会自治之间积极互动、彼此影响的状态,是值得期待的理想状态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从现代政党制度的运行来看,政党——社会关系至少可以概括为四种组合状态:一是政党与社会疏离;二是政党吞噬社会,三是社会销蚀政党;四是政党与社会的积极互动。前三种状态都是政党——社会关系的消极结构状态,尤其是第二、第三两种状态,是政党——社会发生互动时的扭曲状态。只有第四种情形,才是值得期望的政党——社会关系结构。政党与社会的积极互动状态,是一种政党领导与社会自治之间各自发挥功能,同时又彼此间相互积极影响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政党的领导权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同,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领导者,政党领导公民为社会的秩序运行制定相关制度保障,而社会为政党输送维护秩序的力量支持,这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政党建构与社会建设的状态。形成这样的良性互动局面,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政党认同问题,政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离开了社会认同,政党就成了无渊之水,无本之术。公民认同政党的前提条件是,政党必须被建设成为维护公民权益的代表,而绝不能被建构成脱离社会、不受社会监督制约的某种组织意志的副产品。
(二)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实意义
政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是同样的道理,即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民众的支持和认同,同样要面对政党认同问题。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社会矛盾处于突发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现实背景,要求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加强合作,提高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认同,提高参政党社会认同。
1.为执政党的执政助威。中国参政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在于支持和帮助执政党更好地执政,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为执政党助力。执政党要有效地引导和领导社会发展,构建健全而有效的社会基础制度,需要参政党的全力协同,需要参政党在执政党与社会之间发挥沟通和助推的作用。一个较高社会认同的参政党,对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助力执政党的更好执政无疑是必要而有利的。
2.为增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自信助力。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结构功能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话又说回来,一种制度本身具有的理论优势,与它体现出来的现实优势之间不一定都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任何一种制度的优越性,都必须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成为社会民众接受的优越性。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本身优越性与制度现实优越性之间并不完全吻合,优越性的充分体现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要缩短这一距离,打破窘境,还需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两大主体执政党和参政党团结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助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参政党的政党性、责任性和可信性更加关注,而且会越来越用怀疑和挑剔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参政党的历史作用和责任担当,这就要求参政党在助力执政党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方面的公共性表现,以更高的履职绩效来回应社会,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4.为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助力。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目的之一是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体制内的政治资源和体制外的社会资源,凝聚共识,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参政党是执政党联系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桥梁和纽带,是体制内可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政治资源。提高参政党的社会认同,践行参政党的本质角色,这既是社会的期待,也是参政党的历史使命。
三、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状分析
从这些调查问卷中可以得知,参政党的社会认同并不令人满意,与理论上对政党制度的预期相比还相差很远,形成了愿望与现实的一种落差。尽管在目前中国的政治生态下,对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状分析较难把握,但本文还是基于一定的调查和访谈,对参政党的社会认同现状作基本的判断。
(一)参政党社会认同的现状特点
1.参政党社会认同呈现为高低共存的非均衡格局。所谓非均衡格局是指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对于参政党的认同有所不同。从中共领导干部对参政党的认同情况看,中共较高级别的领导干部重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对参政党的认同度较高,而越往下,特别是基层一些干部对参政党的认同相对较低,这与他们对中国政党制度及相关政策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有关。从普通民众对参政党的认同情况看,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对参政党的认同相对多些,而生活在小城市和乡村的人对参政党的认同较低。此外,知识分子群体对参政党的关注和评论比较多,特别是在高校和一些科研院所,都有党派基层组织,这些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所在单位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说知识分子对参政党的认同度因此就高,只是相对了解的比普通民众多些。造成参政党认同非均衡格局,其主要原因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政策有关,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上,以协商确定的重点分工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为主。
2.提高参政党社会认同的呼声渐起。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参政党社会认同被视为一个敏感问题,国内学者鲜有涉足。随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建设紧迫性的增强,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政党的社会认同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从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提出构建执政党的认同;有学者以西方政治学中的政党认同理论为基础,提出中国参政党的认同问题;有学者从扩大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和参政党的政党安全的角度,强调要引导政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有学者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分析目前参政党认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还有不少学者从某一社会群体入手,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特定群体(如公务员、大学生等)政党认同进行分析。笔者在百度上输入“政党认同”四个字,搜索到相关结果约894 000个。输入“参政党认同”搜索到相关结果约238 000个。这说明,尽管目前参政党社会认同总体来说不高,但政党认同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关注,并对提高参政党社会认同有一种心里期盼。
3.参政党社会认同的表达形式日益多样化。社会认同常常以心里、话语和行动来反映,在现阶段的中国,民众内心对政党是否认同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冷漠、容忍、沉默等消极的心里表示,其表达形式已日益多样化,更多地体现在话语和行动上。语言上,褒贬不一,花瓶说、摆设说、影子说不绝于耳,各种顺口溜、灰色幽默也时有所闻。行动上,有的对党派活动较热心,有的则不积极,没兴趣。网络上对参政党的评论更是异常容易和丰富。
4.参政党认同具有可变的特点。参政党认同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某一时期或某个党派旗帜性人物的社会影响力大,则他所在的党派的社会认同就相对高些。各党派的数量不同,参政党认同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党员(或盟员、社员、会员)数量较大的党派,社会认同相对高些,而人数较少的党派社会认同相对较小。再有,参政党履职效能的高低也影响着参与政党认同,特别是对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提案的提出,往往对所属党派的社会认知度就能提高不好。
(二)影响参政党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
1.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参政党性质判断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参政党的社会认同。自从1949年之后,身份问题一直困扰着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论述,很长时间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判断。直到1989十四号文件公布,第一次对民主党派做出明确的“身份认定”,历史上经历的这种不确定态度,造成了民众心目中的参政党的模糊甚至错误印象,进而留下无足轻重的感觉,
2.民主党派作为政党形态发育不完善是其社会认同不高的根本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民主党派在中国发展从一开始就有先天的不足。参政党在政治上是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接受领导的一方,其自身的角色和地位在民众心目中就不会太鲜明和独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更多地依赖执政党的认同和支持是否,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地接受执政党的意见和要求,而对社会民众是否认同的回应相对来说不是很关注,甚至各党派对各自所代表和联系的那部分群体的意见和声音也不是特别熟悉和知晓。因为缺乏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和密切联系,脱离群众的问题在参政党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
3.对参政党宣传不够也是影响参政党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宣传不到位,再加之参政党的概念提出时间也不长,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民主党派是做些什么的,甚至不知道中国还有参政党的概念。在调查问卷中,认为目前对参政党的宣传力度“一般”、“不太强”、“很弱”的分别占54.8%、17.9%和6%,三者合计达78.7%。目前对参政党宣传不仅力度不够而且片面,这种宣传导致并强化了民众对参政党和多党合作的误解,致使许多人对参政党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怀疑。 4.参政党的履职效能不高也影响了参政党的社会认同。调查问卷中,领导干部认为参政党“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不明显”、“没发挥什么作用”的,分别占66.7%和17.9%,认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一般”,“很差”的,占40.5%和14.3%。二者合计达54.8%。由于参政党的职能未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这就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限制了其被社会广泛认知和认同。
四、构建参政党社会认同的对策思考
面对参政党社会认同不高的现实,既不能漠视不管,更不能束手无策,而应有所作为,执政党和参政党双方都应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各自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这一问题,找出有效的行动对策,来弥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话语权上的这一短板。
(一)站在执政党的角度,应考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
参政党的成长及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执政党向其释放的政治空间大小和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变化。在当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要求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参政党这一问题历史地摆在了执政党面前,执政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与自己亲密合作的友党的功能和作用。
1.加强执政党的领导,切实落实好中央有关多党合作的政策规定。当前提高参政党的社会认同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加强工作领导,把文件中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为此,应与各民主党派联合制定具体的督促落实和跟踪检查制度,并列入各级党委的工作考核内容中去,体现中央的权威,避免中央的这些政策规定仅停留在文件上。
2.为参政党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一是在政协协商和党际协商中,要定期研究有关多党合作方面的内容,听取民主党派关于在多党合作中的意见和想法,以使政治协商既体现协商的精神,又体现合作的实质,展现执政党加强多党合作的决心和诚意。二是继续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把部分优秀人士留在党外,让民主党派能够有机会吸收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为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实现组织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大对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的力度,尤其是正职的安排力度,让更多优秀的党外干部参与到政府及国家政权中去,以此有效增强党派的吸引力。四是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做好干部培养和选拔工作的合理分工,各民主党派负责干部的前期培养、推荐,统战部门做好选拔使用。五是进一步扩大参政党知情权,如对有关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方面的知情权。六是提高对参政党的宣传力度。允许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对参政党的一些重大活动、人事安排和履职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宣传报道,让民众认识、了解参政党及其工作情况。七是为民主党派提供国际交流的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以此增进理解,消除误解。
(二)站在参政党的角度,要考虑怎么样为执政党的执政助力
1.要加强对旗帜性人物的培养。民主党派的旗帜性人物应该是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旗帜性人物要以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广博的知识、良好的个人形象、儒雅的个人品格、开拓创新精神和较高的社会活动能力为标准。旗帜性人物的培养选拔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经受考验、经历风雨,增长才干。
2.要坚持全面的标准,有计划地培养、推荐党外领导干部到国家权力机关和相关部门担任职务。不仅要看其学历、职称、工作表现等,还要重点考察其个人修养、道德水准、政治态度,尤其是应该以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为根本。
3.把好组织发展的入口关。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要着眼未来,在自觉遵守组织发展的比例规定的前提下,按照各自分工的范围和对象,从严掌握,严格把关,不能搞大发展,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有重点有计划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做到参政有人,议政有策。
(三)站在参政党的角度,要考虑人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
面对执政党执政团队的日益精英化和专业化,执政党要有所作用,就必须不断创新思维,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解决参政党拥有的社会政治资源与参政效能之间的张力危机问题。
1.树立政党的责任意识,增强参政党的党性自觉。党性自觉就是要认识到政党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政党的责任担当,对参政党来说,要始终与执政党一道承担起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责任,对人民负责,对民族的发展负责。要对党派成员进行经常性的政党责任意识培训,明确参政党的职责,提高成员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履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一是鼓励和支持党派成员关心社会,反映社情民意,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了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并及时将了解到的信息通过党派组织或建言献策直通车等渠道反映到有关部门。二是搞好学习培训。参政议政缺乏人员支撑是参政党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时候,参政议政工作仅靠机关的少数同志在做。因此,应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党派成员的理论功底、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引导他们如何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会他们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方法手段和工作技能。
3.建立参政党有效履职的制度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制度建设推动参政党的履职实效。一是探索建立参政议政课题招标制度。对各自党派专业领域的社会热点和矛盾问题,实现招标立项研究,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建议、提案,确保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二是,建立相应的参政议政奖励机制,充分开发成员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广纳良言,对优秀人员实行奖励,以荣誉奖励为主,列入重点培养和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调动更多的成员参与到党派的工作中去。三是建立以参政议政为导向的专业化智库咨询制度。充分利用参政党的政治参与平台,发挥党派知识分子密集和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挖掘社会资源和党派内部资源,建立有党派特色的开放性的智库,为参政党的参政议政、为执政党的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四要加强参政网站建设,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传媒信息工具,吸纳民意民智,以此搭建参政党的社会参与平台。
(四)在协商民主建设中找准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随着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推进,特别是协商民主向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的推进,参政党发挥作用的舞台和政治空间将越来越大,参政党履行职能从内容到形式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应同执政党通力合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一个硬邦邦的存在。在参与党际协商、人大协商、政协协商、政府协商、特邀协商、单位协商、基层协商中要学会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分别当好合作者、协商者、建设者、监督者、参与者,并找准在各种类型协商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法制等理念贯彻到协商中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议政建言的专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赢利社会更多的认同。
责任编辑/陈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