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政治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早接触的较为抽象的学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几个方面,把整个社会生活囊括其中。初中政治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它通向世界、通向全国、通向自我。它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有关时政的课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仅限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学科,使其学生生涯得以丰富、全面。通过初中政治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
【关键词】激励理论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51-01
激励理论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接受情况,教师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励学生,比如鼓励、奖励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激励理论主要针对学生心理或生理上的需求,当教师能够准确抓住这一需求并有效利用时,将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激励理论不能随意运用,要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基本需求,根据基本需求制定激励计划,才能有效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运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率。
一、实践性激励
政治教学具有时政性、多变性,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时政的更新不断更新自身政治知识,初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初中政治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政治学习是一个新世界,它促使学生学习更多、更全面的与自身、国家相关的知识,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希望把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切实受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初中政治时,可运用实践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例如,教师教学《走进社会生活》一课时,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后,可给学生留下一个实践作业,比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实行都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可给予学生建设性意见。大多数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很多人送去了温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政治的乐趣,逐渐树立起“我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同时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竞争性激励
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比如争强好胜,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用竞争性激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思考。这里所说的竞争是处于良性竞争范畴,而不是非我莫属的蛮横竞争。所谓的良性竞争就是指教师在政治教学中,适当为学生提供竞争机会,比如政治知识的抢答、政治知识竞赛、政治案例分析等等。初中生对政治知识的最初认识是认为它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牢并应用,准确来说,政治知识只是为考试而进行的临时记忆。通过竞争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政治知识,主要是通过竞争方式鼓励学生尽自己所能理解政治知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有效减轻学生学习政治的负担,为政治学习提供正确保障。
三、奖励性激励
奖励性激励迎合学生内在需要的同时,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外在物质的满足。这一方法不仅在各科教学中适用,而且在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宪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保障宪法实施》一课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中选举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分工等问题,然后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和交流探讨的方式来学习依法治国的意义,这样对本节知识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小组的划分上,遵循公平性原则,即在一个小组内既要有优等生也要有一般生,这样小组内成员之间才能更好的合作、互帮互助。现在是多媒体普及的时代,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在讲述教学任务时尽量运用到多媒体,将它作为小组内展示内容的辅助工具。展示完毕后,教师对小组展示成果进行评分,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综合教师与学生的观点,评出优秀小组,为小组成员颁发小礼物。通过这个活动,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也让其他小组成员向优秀小组学习,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目的。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在新课改要求下,根据学生特點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是从激励理论出发,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用的方式,比如实践性激励、竞争性激励、奖励性激励,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不是说三者间各自孤立运用,也可将三者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初中政治学习无忧化、简易化。
参考文献:
[1]周辉耀.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2).
[2]陈祖斗.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12).
【关键词】激励理论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51-01
激励理论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学习情况、接受情况,教师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励学生,比如鼓励、奖励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激励理论主要针对学生心理或生理上的需求,当教师能够准确抓住这一需求并有效利用时,将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激励理论不能随意运用,要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基本需求,根据基本需求制定激励计划,才能有效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知识的吸收与运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率。
一、实践性激励
政治教学具有时政性、多变性,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时政的更新不断更新自身政治知识,初中政治教学也是如此。初中政治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政治学习是一个新世界,它促使学生学习更多、更全面的与自身、国家相关的知识,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希望把学到的政治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切实受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初中政治时,可运用实践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例如,教师教学《走进社会生活》一课时,在讲解完课本知识后,可给学生留下一个实践作业,比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实行都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可给予学生建设性意见。大多数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很多人送去了温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学习政治的乐趣,逐渐树立起“我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同时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二、竞争性激励
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比如争强好胜,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可用竞争性激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思考。这里所说的竞争是处于良性竞争范畴,而不是非我莫属的蛮横竞争。所谓的良性竞争就是指教师在政治教学中,适当为学生提供竞争机会,比如政治知识的抢答、政治知识竞赛、政治案例分析等等。初中生对政治知识的最初认识是认为它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才能记牢并应用,准确来说,政治知识只是为考试而进行的临时记忆。通过竞争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习政治知识,主要是通过竞争方式鼓励学生尽自己所能理解政治知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有效减轻学生学习政治的负担,为政治学习提供正确保障。
三、奖励性激励
奖励性激励迎合学生内在需要的同时,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外在物质的满足。这一方法不仅在各科教学中适用,而且在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宪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保障宪法实施》一课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中选举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分工等问题,然后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和交流探讨的方式来学习依法治国的意义,这样对本节知识也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小组的划分上,遵循公平性原则,即在一个小组内既要有优等生也要有一般生,这样小组内成员之间才能更好的合作、互帮互助。现在是多媒体普及的时代,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在讲述教学任务时尽量运用到多媒体,将它作为小组内展示内容的辅助工具。展示完毕后,教师对小组展示成果进行评分,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综合教师与学生的观点,评出优秀小组,为小组成员颁发小礼物。通过这个活动,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也让其他小组成员向优秀小组学习,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目的。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在新课改要求下,根据学生特點把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是从激励理论出发,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用的方式,比如实践性激励、竞争性激励、奖励性激励,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不是说三者间各自孤立运用,也可将三者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初中政治学习无忧化、简易化。
参考文献:
[1]周辉耀.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2).
[2]陈祖斗.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6(12).